?

智能建筑環境中人機交互對人身體的影響

2022-04-25 02:08宋科鵬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22年3期
關鍵詞:延伸性人機交互智能建筑

摘 要:伴隨著智能技術的興起,智能建筑也以一種具身的狀態存在。在智能建筑環境中,人機交互技術對于人自身行為的認知和重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媒介理論家麥克盧漢的媒介理論認為媒介是人體的延伸,是人體感官能力的延伸和擴展。美國哲學家唐·伊德創造性地將“身體”這一概念做了區分,提出“三個身體”理論,為分析智能建筑環境下人機交互對人身體的影響、探究技術與身體的關系提供了理論依據?;邴溈吮R漢和唐·伊德的觀點,研究智能建筑環境中人機交互對人身體的影響,以促進智能建筑和人的不斷發展。

關鍵詞:智能建筑;人機交互;延伸性;具身性

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智能建筑的發展越來越快速,智能建筑時代來臨,逐漸改變著人與建筑相處的模式。如今,人工智能技術已與人類一樣“棲居”在具有居住與辦公功能的建筑中,人與智能建筑的交互關系發生了與過往更加顯著的變化。技術在延伸人身體的同時,也影響甚至改變著身體的行為與習慣。智能建筑環境下,人的認知行為是智能技術作用下的重新認知行為,智能技術是人身體操作下的技術存在,人的身體與智能技術互為一體,共同“棲息”在智能建筑環境中,互相影響。人機交互的延伸性與具身性相伴相生,共同影響著人的身體。

一、智能建筑與智能建筑環境

(一)智能建筑的定義

中國國家標準GB 50314-2015《智能建筑設計標準》將智能建筑定義為:“以建筑物為平臺,基于對各類智能化信息的綜合應用,集架構、系統、應用、管理及優化組合為一體,具有感知、傳輸、記憶、推理、判斷和決策的綜合智慧能力,形成以人、建筑、環境互為協調的整合體,為人們提供安全、高效、便利及可持續發展功能環境的建筑?!痹谠O計智能建筑時,應突出建筑物的科技功能,完善建筑智能化系統,使其具有適用性、開放性、可維護性和可擴展性。本文基于智能技術的特點和智能建筑的功能來概括智能建筑的定義,認為智能建筑是伴隨著智能技術的發展,集自我控制、安全防范、空間優化、便捷服務以及居住舒適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智能系統,而且居于其中的人也可以智能操作與遠程控制,實現智能化生活。

(二)智能建筑環境的特點

智能建筑環境是由智能建筑構成的環境,且隨著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而不斷改變。在智能建筑環境中,建筑和建筑中的物體與互聯網具有密切聯系。智能建筑環境相較于非智能建筑環境具有自身顯著的特點。

第一,虛擬現實性。在現實中創造出虛擬的影像并且作用到真實的現實世界,即所謂增強現實。在智能建筑環境中,虛擬與現實共同影響著人的認知和行為。在智能建筑環境中,人的身體操作全息投影設備,使人產生一種身臨其境般的感受。這種虛擬現實性為人身體的延伸性和具身性提供了技術基礎,重塑著人的身體感知。

第二,時空交互性。在智能建筑環境中,智能操作與控制使人機互動打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使時間和空間不再具備約束性與限制性。時空交互可以實現人本身不在場的控制與操作,在方便人們生活的同時,也對人的認知行為進行著重塑與改造。一方面,智能建筑環境打破了時間上的線性控制,使人可以同時控制多項在場和遠程命令,比如智能遠程控制可以將做飯、洗衣服、掃地等命令同時操作;另一方面,智能建筑環境打破了物理空間上的限制,人可以實現遠距離智能控制與操作。

第三,人體延伸性。媒介理論家麥克盧漢認為“媒介即人的延伸”,認為“所謂媒介即是訊息只不過是說: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對個人和社會的任何影響,都是由于新的尺度產生的;我們的任何一種延伸(或曰任何一種新技術),都要在我們的事務中引進一種新的尺度”[1]?;诖?,建筑就是一種延伸人們身體的媒介。在智能建筑環境中,人們身體的延伸更加清晰可見:遠程控制是人觸覺的延伸,虛擬影像、視頻會議是人視覺的延伸,語音識別是人聽覺的延伸。智能建筑在延伸人們身體的同時,也同樣在增強人們身體的智能性,它就像人們的身體,像人們可以控制自己身體一樣控制其本身。

第四,交互實時性。網絡傳輸的實時性為智能建筑中人機交互實時性提供了技術基礎。特別是在當下,5G網絡技術使得智能建筑環境下的萬物互聯變成了可能,實現了人機實時交互。智能建筑環境下,人可以遠程對物體進行操作,而且命令與執行沒有網絡延遲,這使得人機關系得到進一步優化。

二、智能建筑環境中的人機交互方式

在智能建筑環境中,人機的交互性得到了更加充分的體現。人的認知行為是智能技術作用下的重新認知行為,智能技術是人身體操作下的技術存在,智能技術與人身體一起“棲息”在智能建筑環境中,互相影響。智能建筑環境中的人機交互方式主要有四種:一是遠程控制。處于智能建筑環境中的人可以通過遠程操作對辦公工具、家具等進行控制。二是虛擬交互。全息投影、增強現實等技術使人的身體借助投影或者投屏技術對現實世界進行認知判斷,打破了時空的約束和限制。三是語音識別。語音識別是智能建筑環境中常見的人機交互方式,通過語言進行操作,解放了人的雙手,促進了人機互動。四是自動交互。自動交互是智能建筑智能性的體現,即智能空調、智能冰箱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下根據設定值或者外在環境的變化,自行進行操作。

三、人機交互對人身體的影響:延伸人的身體

(一)麥克盧漢對身體的界定

麥克盧漢的媒介理論對身體的界定是,幾乎除了我們人體之外的任何物質都是媒介,而這些媒介都是不同程度上對人體的某一部位或整個身體的延伸。在智能建筑中,各種家具、公共用品等都是人的身體某一部位或者整個身體的延伸。

(二)智能建筑中人機交互對人體的延伸

第一,遠程控制——觸覺的延伸。在智能建筑環境中,人通過智能遠程監控技術對家具等物品進行遠程控制,大大延伸了身體的觸覺。比如,一位工作繁忙的職業女性,除了要忙公司工作外,還要照顧家庭。在非智能建筑環境中,這位女性想要吃上自己做的晚飯,要親自進行準備食材、烹飪等操作。而在智能建筑環境中,這位女性只要出門前準備好食材,放入指定位置,在下班前只需通過手機App一鍵操作,回到家后,飯菜就會自動做好。這種遠程控制技術延伸了人的觸覺,使人不用親自動手就能完成想要做的事情。

第二,虛擬投影——視覺的延伸。增強現實技術可以把真實世界與虛擬影像無縫連接起來,通過虛擬投影呈現出動態畫面效果,作用于人的視覺感官,延伸人的視覺,使人的眼睛突破時空的限制。想象一下,一個商場的門店通過虛擬投影在門店外投射出一位笑容滿面的卡通人物,人們一般會被可愛的卡通人物吸引從而走進這家商店。在這一過程中,虛擬投影技術已經在影響人的身體行為?,F代社會,這種智能建筑中的虛擬投影影響著人們的認知和行為。這種觀點在居伊·德波的《景觀社會》中也有體現:“景觀不是影像的聚集,而是以影像為中介的人們之間的社會關系?!盵2]人們在智能建筑中的行為是基于對虛擬技術的認知,在虛擬投影技術的影響下,人的視覺得到延伸,身體得到重塑。

第三,語音識別——聽覺的延伸。語音識別技術在解放了人的雙手的同時,也延伸了人的聽覺。在智能建筑中,智能洗衣機、智能門鈴、智能報警系統的語音提示功能可以使人的認知得到重塑,使人的視覺得到延伸。例如,視頻會議技術使人的聽覺突破了時空的限制,智能商場的語音影響著人的認知和行為。語音識別技術在延伸人聽覺的同時,也在重構著人的身體。

第四,智能傳感——嗅覺的延伸。對于天然氣泄漏、火災等建筑中可能會發生的事故,非智能建筑一般不能對此類事故進行及時提醒,事故發生后人們的應對一般過于倉促,不利于人們應急逃災與緊急救治。然而在智能建筑中,基于觸覺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等智能化設備能夠對二氧化碳超標、火災等事故進行實時監控、超標警報和智能應對等。在非智能建筑中,人們只能靠嗅覺識別煤煙、天然氣氣味等;而在智能建筑中,人們可以通過與機器交互來實時監控,延伸了人體的嗅覺,人們可以更好地認知外在環境。

第五,AI交互——人腦的延伸。傳感器與AI芯片等能自動識別外在物理環境和人體溫度來調控建筑中的溫度,使智能建筑像人一樣具有“思想”,還可以自我調節室內溫度與濕度,凈化建筑內的有害氣體,延伸人的大腦,增強了人機交互的智能性。這種人機交互使得技術對于人身體的影響更加顯著,人身體對智能建筑的感知是基于人事先輸入設定值,然后技術對人身體的感知進行控制調節,即人對外在事物的感知包含了人身體與技術融為一體后的認知。這樣,智能建筑中的人的身體是人本來的身體和技術合二為一后的新的“身體”。

四、人機交互的身體——具身對人身體的影響

(一)唐·伊德對身體的界定

具身指的是具體化的身體,具身性指人的身體在技術的加持下與周圍的環境合二為一。唐·伊德對身體的定義和對身體的認知對于人們探究智能建筑環境下技術與人身體的關系很有啟發。唐·伊德在《技術中的身體》這本書中對“身體”這一概念進行了詳細的論述,提出“三個身體”理論,對“身體”進行了三個層次的定義,即“身體一”“身體二”“身體三”[3]?!吧眢w一”是人本身的身體,即物質身體,在智能建筑環境中表現為人作為一個客觀存在的身體;“身體二”是社會和文化層面的人的身體,是以批判現象學為主的??碌忍岢龅淖鳛槲幕嫷纳眢w,即文化身體;“身體三”是考慮到技術的因素而由技術建構的身體,即技術身體,在智能建筑中可以理解為智能技術。

(二)智能建筑中具身對人身體的影響

智能建筑環境中,人身體的認知行為是基于技術的認知行為,人機互動使人身體與技術合二為一。人的身體因技術而去認知事物并且產生行為,技術因為人的使用而成為技術本身,二者在相互作用的同時又互相融合。具身是人與技術的合二為一,在人機交互中人的身體與技術共生共存。此外,具身對人的身體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第一,使人的身體在建筑環境中感到安全舒適。人機交互是為了實現人的某一目的,滿足人的需求。智能建筑環境下,人機交互使得建筑環境的舒適安全性大大增強。智能技術可以根據人的喜好進行AI智能行為監測與分析,從而智能調控,使人的身體在建筑環境中感到安全舒適。

第二,使人們的行為變得高效。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能夠促進工作效率的提升。在智能建筑環境下,人機交互是實時性的,這樣大大提高了人們的辦公效率,使得人的身體得到放松。具身之后的身體可以充分發揮技術的優勢。

第三,為人們提供智能化、個性化家居體驗。AI算法能實時監控使用者的習慣與喜好,還能使智能建筑變得更加智能化、個性化,為人們提供個性化家居體驗。這種具身使人與技術達到了更加和諧統一的地步,可以說,技術的突飛猛進既滿足了人的需求,也促進了技術的不斷創新突破。

五、結語

智能建筑環境相較于非智能建筑環境具有自身顯著的特點,即虛擬現實性、時空交互性、人體延伸性、交互實時性等特點。在智能建筑環境中,人機的交互性得到了更加充分的體現,人機交互方式主要有四種:一是遠程控制,二是虛擬交互,三是語音識別,四是自動交互。在智能建筑環境中,人機交互解放了人的雙手,打破了時空的約束和限制,對人的身體進行了延伸:通過遠程控制延伸人的觸覺,通過虛擬投影延伸人的視覺,通過智能傳感延伸人的嗅覺,通過AI技術延伸人的大腦。人的身體可以通過智能調節溫度顯示屏來了解外界溫度,人的眼睛可以通過虛擬影像去觀看真實世界,人的耳朵可以通過遠程通話聽見另一個地域的聲音,人的大腦可以基于AI技術對智能建筑進行重新認知。此外,人機交互的身體——具身也對人的身體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使人的身體在建筑環境中感到安全舒適,使人們的行為變得高效,還為人們提供了智能化、個性化家居體驗,滿足了人的需求。智能建筑環境下,人機交互的延伸性與具身性共同構造著人的身體,對人的身體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而延伸與具身之后的身體是新時代生物進化論意義層面的身體,人的身體與智能技術一同“棲息”在智能建筑中。

參考文獻:

[1]麥克盧漢.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M].何道寬,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33.

[2]德波.景觀社會[M].王昭風,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3.

[3]韓寧,劉曉鵬.虛擬現實的身心關系解讀:基于唐·伊德技術現象學的分析[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2):38-41.

作者簡介:

宋科鵬,河南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藝術。

猜你喜歡
延伸性人機交互智能建筑
論著作權延伸性集體管理制度的引入和適用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開展延伸性干預措施的價值分析
面向數字圖書館的延伸性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研究
某型柴油機虛擬維修系統研究
人機交互課程創新實驗
讓人腦洞大開的智能建筑
防雷接地技術在智能建筑中的應用探討
挪威版權延伸性集體許可制度探析——以挪威國家圖書館Bokhylla計劃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