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螞蟻溺水行為觀察與實驗

2022-04-25 08:18湖北襄陽第四中學朱炫睿
科學大眾 2022年8期
關鍵詞:蟻后工蟻牙簽

□文/湖北襄陽第四中學 朱炫睿

指導老師/湖北襄陽第四中學 曾莎 河北保定河北滿城中學 冉浩

關于螞蟻在水中是否會游泳,一直都有不同的說法。對于體形不同的螞蟻,所謂的游泳是區別明顯的。對于體形較大的螞蟻,如日本弓背蟻(Camponotus japonicus),因其身強力壯,水的表面張力對其的粘滯作用較小,所以日本弓背蟻可以在水中游泳;對于體形較小的螞蟻,如草地鋪道蟻(Tetramorium caespitum)、寬結大頭蟻(Pheidole nodus),水的表面張力嚴重影響了其在水面的運動,與其說草地鋪道蟻和寬結大頭蟻在水面游泳,不如說是在危險的“沼澤”中艱難行進。冉浩在其《螞蟻之美:進化的奇景》中認為:一些螞蟻能短時間涉水,少數螞蟻擁有不錯的游泳或潛水能力,如蘇式多刺蟻(Polyrhachis sokolova)、施密茨弓背蟻(Camponotus schmitzi)。

筆者在驗證螞蟻是否會游泳時,觀察到了螞蟻游泳、溺水淹死、螞蟻營救溺水同伴等現象。根據觀察,大多數螞蟻畏水,不會主動去游泳;螞蟻會游泳,但會被淹死;螞蟻營救溺水同伴是普遍行為,但螞蟻不會冒險盲目施救。

一、螞蟻溺水的原因

洪水淹巢、意外落水、渡水逃亡、雨滴覆蓋,都是螞蟻可能溺水的原因。螞蟻通過腹部的氣孔呼吸,當氣孔被水堵塞時,螞蟻會發生溺水。

螞蟻被雨滴覆蓋或被樹上滴下的露水覆蓋,是自然界存在的現象。對于體形較小的螞蟻,如草地鋪道蟻和寬結大頭蟻,被水滴覆蓋包裹后,水的表面張力會將螞蟻緊緊吸附?。▓D1)。用吸管擠出水滴模擬雨滴,草地鋪道蟻和寬結大頭蟻被水滴覆蓋后,有時會出現不能及時掙脫水滴吸附的現象,從而發生溺水。

圖1 寬結大頭蟻雨滴溺水

二、螞蟻溺水的假死與真死

早在100多年前,福列爾德(Adele M. Fielde)就進行了黑弓背蟻(Camponotus pennsylvanicus)浸沒、復活實驗:7只黑弓背蟻(北美)在10℃蒸餾水中浸泡了8天(192小時),4只從假死狀態中復活且完全恢復,并被送回它們的同伴中;浸沒后恢復的螞蟻,是同類中“身材高大”的。

蟻學家博爾特·霍爾多布勒(Bert H·lldoler)和愛德華·威爾遜(Edward O. Wilson)認為:多數螞蟻溺水沉入水底數小時甚至數天后,打撈出水后可以復活。

為了觀察日本弓背蟻的溺水復活能力,筆者進行了以下溺水復活實驗(表1)。

溺水的日本弓背蟻被打撈出水后不會立即復活,由假死狀態到復活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一般需要2~3天或更長時間,日本弓背蟻才能艱難地站立起來并步履蹣跚地爬走。在240小時組實驗中,出水11小時后,觀察到10只日本弓背蟻靜躺,只有足部能運動,但無法站立。2天后,有10只日本弓背蟻可以爬行;3天后,有24只日本弓背蟻復活,其中13只可以活躍地爬行。通過以上觀察實驗,可以得出:日本弓背蟻在水中假死極限時間為10~12天。實驗說明,在特定的低溫環境中,日本弓背蟻具有強大的假死后復活能力。溺水時間過長,日本弓背蟻會從假死狀態發展為真正的死亡。

表1 日本弓背蟻的溺水復活實驗

三、抗溺水:團隊的力量

發生溺水時,草地鋪道蟻和寬結大頭蟻均會抱團,形成“蟻筏”漂浮在水面(圖2)。

草地鋪道蟻、寬結大頭蟻體形小,個體的力量微不足道,只有結成團隊,才能以團隊的力量來有效抵御外界的不利侵害。溺水時,螞蟻抱成團,能夠長時間漂浮在水面,獲得的逃生機會要比單個螞蟻大很多。實驗發現,這種團隊合作傾向與螞蟻的體形呈負相關,即體形小的螞蟻更容易抱團。這一特點在發生溺水時顯現得尤為突出。

圖2 草地鋪道蟻在水中抱團漂浮

而日本弓背蟻是一種喜歡單獨行動的螞蟻。這種體形大的螞蟻,個體能力強,六肢強壯有力,爬行迅速,團隊合作性弱。在發生溺水時,未觀察到日本弓背蟻發生抱團現象,它們是游泳健將,各自在水面游動,尋找逃生機會。

四、溺水營救

螞蟻是社會性昆蟲,互助行為融入漫長的進化中,營救處于危險中的同伴是一種自發行為。但實驗發現,螞蟻不會不顧一切地去營救同伴。螞蟻營救、打撈溺水的同伴時,顯得小心翼翼,會左右爬移觀察、試探,頻繁用頭上的一對觸角去試探周圍的情況及溺水同伴的情況。當找到合適時機,螞蟻會咬住溺水同伴的身體,把同伴拖上岸。當螞蟻在營救溺水同伴時,會有其他螞蟻在周邊爬來爬去,幫助營救溺水同伴。

為進一步觀察螞蟻營救溺水同伴,筆者專門設計了具有一定難度的營救實驗:用竹牙簽模擬自然界水面上的植物藤或樹枝,牙簽末端距離水面高度以實驗螞蟻體形長度為參照(圖3)。以寬結大頭蟻為例,實驗用的寬結大頭蟻體長為4毫米左右,牙簽末端距離水面的高度則依次為4毫米(一個螞蟻體長)、6毫米(一個半螞蟻體長)和8毫米(兩個螞蟻體長)。

圖3 寬結大頭蟻工蟻救同伴

牙簽末端距離水面4毫米時,正好是寬結大頭蟻的一個體長高度,寬結大頭蟻借助兩只后足攀住牙簽,可以輕松地把一對前足伸到水里。大量重復實驗顯示,當發現有溺水同伴漂過時,寬結大頭蟻總是會立即用前足拉住溺水同伴,多次嘗試用上顎叼住溺水同伴的合適部位。有時會因用力不對或六足沒配合好,溺水同伴又漂走了,導致營救不成功。叼住溺水同伴后,施救螞蟻要使出全力,將溺水同伴拖離水面。當溺水螞蟻被救起后,會有其他的螞蟻圍在周圍“照顧”,幫助溺水螞蟻及早恢復。在營救溺水螞蟻過程中,施救螞蟻首先要確保自己能攀住牙簽,確保自己不會在營救過程中落水。

寬結大頭蟻工蟻在救落水同伴時,若接觸不到落水同伴,會找來兵蟻幫忙。兵蟻體長要比工蟻多出3毫米左右,具有“身高”優勢(圖4)。

圖4 寬結大頭蟻兵蟻救同伴

牙簽末端距離水面6毫米時,是寬結大頭蟻的一個半體長高度。當寬結大頭蟻發現下面有溺水螞蟻時,寬結大頭蟻會用兩只后足攀住牙簽,懸伸身體,伸出前足,多次試圖去拉住溺水螞蟻,但發現夠不著溺水同伴時,也只好作罷。

牙簽末端距離水面8毫米時,這是寬結大頭蟻的兩個體長高度。這時溺水螞蟻也會被牙簽上的施救螞蟻發現,但施救螞蟻不會有營救行為。此種溺水情景,超出了螞蟻的施救能力。

通過多次觀察發現,螞蟻發現溺水同伴時,不會奮不顧身地爬到水里去營救溺水同伴。施救螞蟻只會在自身安全有保證的情況下,才做出營救行為。

五、施救次序

螞蟻營救溺水同伴是否存在先后次序?通過以下6組實驗(各重復5次)觀察,發現存在先后次序。

1.溺水的寬結大頭蟻蟻后和工蟻

將溺水的寬結大頭蟻蟻后和溺水工蟻并列放置在一起,觀察發現,寬結大頭蟻兵蟻和工蟻們先去營救蟻后,它們圍在蟻后周圍,用觸角撫摸蟻后的身體。它們齊心協力把蟻后救起后,才去營救工蟻。

2.溺水的寬結大頭蟻蟻后和兵蟻

將溺水的寬結大頭蟻蟻后和溺水兵蟻并列放置在一起,觀察發現,寬結大頭蟻兵蟻和工蟻們先救蟻后。

3.溺水的寬結大頭蟻工蟻和兵蟻

將溺水的寬結大頭蟻工蟻和溺水兵蟻并列放置在一起,觀察發現,寬結大頭蟻兵蟻和工蟻們在營救溺水的工蟻和兵蟻同伴時,沒有先后次序,有時先救工蟻,有時先救兵蟻。

4.溺水的草地鋪道蟻蟻后和工蟻

將溺水的草地鋪道蟻蟻后和溺水工蟻并列放置在一起,觀察發現,草地鋪道蟻工蟻們發現溺水的蟻后和工蟻時,先救蟻后。

5.溺水的玉米毛蟻蟻后和工蟻

將溺水的玉米毛蟻蟻后和溺水工蟻并列放置在一起, 觀察發現,玉米毛蟻工蟻們先去營救蟻后。

6.溺水的日本弓背蟻蟻后和工蟻

將溺水的日本弓背蟻蟻后和溺水工蟻并列放置在一起,觀察發現,日本弓背蟻工蟻們先去營救蟻后。

對于先救蟻后這個現象,可能的解釋是蟻后繁殖后代,是螞蟻種群生存、數量增長的關鍵。蟻后死亡,可能影響到整個種群,因此救援蟻后的優先級更高。筆者猜測這可能和蟻后釋放的與身份有關的氣味、召集信息素等有關。

六、結論

1.螞蟻會游泳,但大多數螞蟻畏水,少數螞蟻擅長游泳。

2.螞蟻溺水假死,在一定的溫度環境下,可長時間保持假死狀態。打撈出水后,可觀察到復活現象。日本弓背蟻在5℃水中假死極限時間為10~12天。

3.在超出自身能力或自身安全得不到保證的情況下,螞蟻不會營救落水同伴。

4.勞動品級蟻和蟻后(繁殖品級蟻)同時溺水時,螞蟻先救蟻后。

猜你喜歡
蟻后工蟻牙簽
愛“吃”糖的牙簽
兩只壞螞蟻
校園“三劍客”
蟻后
蟻群的“神經系統”
牙簽城
螞蟻的飼養
蟲蟲攻略之“蟻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