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奶級”乒乓球運動員倪夏蓮:讓我拼搏的不是獎牌,而是熱愛

2022-04-28 08:39爾雅
婦女生活 2022年4期
關鍵詞:乒賽盧森堡獎牌

爾雅

2021年,倪夏蓮沒想過自己還能再度站上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的領獎臺;今年3月,她更沒想到自己和搭檔在WTT(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新加坡大滿貫賽中,居然殺進了女雙8強。對此,這個59歲的“奶奶級”選手高興地表示:自己變年輕了。而對沒有奪金,她一點也不遺憾:“讓我拼搏的不是獎牌,而是熱愛?!?/p>

20歲:拿到了世乒賽冠軍

倪夏蓮,1963年出生于上海市楊浦區一個工人家庭,家里有5個孩子,她是老小。

和當時的很多孩子一樣,夏蓮最初是在水泥臺上練習打乒乓球的。她喜歡琢磨,在觀看別人打球后得出結論:哦,原來乒乓球是要往別人接不到的地方打!

1970年,夏蓮上小學,同年入選校乒乓球隊。她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爸爸,爸爸囑咐她:“進校隊后好好練習,爸爸期待你取得好成績?!卑职值脑挊O大地鼓舞了夏蓮。每天早上校隊隊員都要從6點訓練到7點。冬天,有些隊員不能按時起床,但夏蓮從不賴床,鬧鐘一響馬上起來,訓練一次也沒遲到過。并且在訓練中,她身上有股不服輸的勁兒,教練因此特別喜歡她。

1976年,夏蓮因在乒乓球上的出色表現,進入市青少年業余體校。這是為上海隊、國家隊輸送后備人才的基地,不僅有良好的師資,更有你追我趕的伙伴。在這里,夏蓮受到了專業、系統的訓練,學會了擊球時如何更好地運用腰和腳的力量,為日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年后,她代表上海隊出征第四屆全運會,居然戰勝了當時的世界名將童玲。

這次獲勝讓她進入了國家隊。

國家隊里人才濟濟,想脫穎而出成為主力隊員,如上天攬月一樣困難。怎么辦?夏蓮只有更加努力——每次訓練,她都第一個到,最后一個走;每次撿球,她都一路小跑,生怕耽誤時間;就連做夢,她都在揮舞球拍……可即便如此,她還是坐了3年冷板凳。3年里,她始終沒有參加國際比賽的機會。

一天,教練找夏蓮談心:“你想沒想過改長膠?”夏蓮心中一動,是啊,自己必須在技術上有所突破,才能贏得機會??筛募夹g關系到一個運動員的“生死存亡”:成功了,皆大歡喜;不成功,誰來負責?幾經猶豫,她橫下心來:想成為主力,就要背水一戰,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反正,總比不死不活的強。環顧四周,主力就那么四五個人,其余二十多人全是陪練,與其按現有直板正膠打法等著被淘汰,不如改長膠倒板進攻打法。她接受了挑戰。

改打法后,夏蓮在隊內的成績直線下降。幸虧在教練的精心指導下,加上每天延長訓練時間,大半年后她找到了竅門,成績漸漸回升。

1982年,她在全國錦標賽上拿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終于,她有了參加世界級比賽的機會。1983年,第37屆世乒賽在日本舉行。夏蓮與隊友一起獲得了女子團體冠軍,并與郭躍華聯手,斬獲混雙冠軍。

那一年,她剛20歲。

1986年,夏蓮退役去上海交通大學讀書。讀書期間,她常常夢到自己還在打比賽。夢醒時分,想到自己已經離開了運動場,她心里說不清是惆悵還是不舍。

26歲:先去德國再到盧森堡,一待就是30多年

20世紀80年代末,中國有不少退役球員出國打球,蔡振華去了意大利,曹燕華、施之皓去了德國。倪夏蓮也與德國一家俱樂部簽了合同,并于1989年夏天前往德國。

她在第37屆世乒賽上的優異表現,引起盧森堡國家隊教練的關注。得知她在德國,對方邀請她到盧森堡的一個俱樂部當教練兼隊員。當時,她已在德國、荷蘭打過職業聯賽,想到盧森堡試試,就答應了。

來到盧森堡,誰知她一待就是30多年,像一粒種子落入了合適的土壤——她在這里定居、生子、開旅館、代表盧森堡打球,直到現在。

倪夏蓮的丈夫托米是瑞典人,早年也是乒乓球運動員。1994年,托米來到盧森堡擔任教練,一眼看出夏蓮的訓練與比賽是脫節的,于是幫助夏蓮調整訓練方法。夏蓮打球時敢闖敢拼的精神,強烈吸引著托米。而托米包容、幽默的性格,也給了夏蓮無限的自信和勇氣。

夏蓮從小在壓力下長大,總想著贏,一旦輸了就有罪惡感。

最初,她在歐洲乒壇憑借扎實的基本功大殺四方,先后多次獲得歐錦賽單打冠軍、歐洲十二強賽冠軍。出色的表現、耀眼的成績,讓她感到神清氣爽、狀態超好。但隨著時間流逝,人到中年之后,體能的下降讓她難以保持巔峰狀態。

“我年輕時練習強度再大,晚上睡一覺,第二天體能就恢復了??涩F在不行,體能恢復慢,所以不敢練得太狠,只能盡量保持。這樣,不光體能跟不上,有時速度也跟不上,搶不到擊球點,容易丟球?!彼龑ν忻妆г?,“我要是再年輕些就好了?!蓖瑫r又有無力感。

“衰老避免不了,人總斗不過自然?!蓖忻讋裎克?,體育比賽展示的是人的精神,沒有一定要完成的指標,如果盡力了,輸了也沒關系,千萬別覺得“沒有拿到獎牌就很抱歉、對不起別人”。托米總是對她說:“夏蓮,你是自由的。你贏了,就接著打;輸了,我們就去度假?!?/p>

1996年,托米帶著夏蓮去美國打公開賽,輸球后,兩人去開水上摩托。夏蓮感覺太浪漫了,好開心!2019年蘇州世乒賽,夏蓮輸球后,托米上前拉著她的手,兩人相依相伴,一笑而過。

對此,夏蓮心中充滿感恩與知足。托米不給她任何壓力,讓她完全憑著興趣和熱愛,放松地打球,這對她而言無疑是一種療愈。

58歲:依然活躍在賽場上

漸漸地,夏蓮學會了看淡輸贏,而這反而更有利于她發揮水平,讓她在比賽中取得了更好的成績。

2021年,參加美國休斯敦世乒賽,她本來沒想到會拿獎牌,就是去試試,打哪兒算哪兒。盧森堡乒乓球代表團就三個人——選手夏蓮像“媽媽”,教練托米像“爸爸”;夏蓮的搭檔納特像“孩子”,而且納特年齡也恰好和夏蓮的兒子一般大。他們沒有陪練、翻譯,連必需的理療師也沒有。

三人到休斯敦后,時差還沒倒過來,第二天比賽就開始了。

女雙第一輪,她們贏了;第二輪打到決勝局2∶9落后,但是因為心態好、不急躁,結果居然反超拿下了;后面打中國香港隊,感覺贏不了的,但試試吧,結果又拿下了。這樣,一路走到1/4決賽和印度打,夏蓮才驚覺這次似乎有機會拿獎牌??!

女雙半決賽上,夏蓮和納特碰上了中國隊。納特和對面兩個中國小姑娘的神情都很嚴肅,夏蓮反而是最活潑的那個。她每打出一個好球,都要高興地咧開嘴蹦起來。她的快樂感染了現場觀眾,有觀眾用中文大聲鼓勵她:“夏蓮,加油!”“夏蓮,加油!”她很感動。

其實,能和中國隊打半決賽,她知足了,因為全世界都知道,中國的乒乓球隊有多強!以前她很難過輸贏關,如今她覺得乒乓球只是一個體育項目,熱愛去打就行了。所以比賽中,她總想多打幾個漂亮球,和隊友、觀眾,以及對手一起分享比賽的快樂。

這次世乒賽,夏蓮和納特一起奪得了女雙銅牌。58歲的她,再次站在了世乒賽的領獎臺上。

上領獎臺前,夏蓮看見中國隊在給隊員發口罩,有藍的、紅的,趕忙要了兩個,一個給自己一個給納特。納特很高興,因為她覺得中國的口罩很好看。夏蓮也很高興,因為她還能榮幸地和中國隊員們站在一起。

在今年3月結束的WTT(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新加坡大滿貫賽中,夏蓮和搭檔一路殺進女雙8強,這也讓她和搭檔的世界排名從第6飆升至第3。

61歲:爭取參加2024年的巴黎奧運會

明年,夏蓮就60歲了。她周圍的同齡朋友大都退休了,平時旅旅游、打打牌,或者打乒乓球也是打著玩兒,總之都在清閑度日。但是,她覺得這太浪費時間了。她笑著給媒體記者算賬:“現在,我的身價是歐洲最高的,打一場球的收入等于人家上幾個月的班,真舍不得丟棄?!闭f完,又補充道:“當然,錢不是主要的,主要是出去打球讓我有價值感和榮譽感。所以,我不會放棄,我會繼續打下去!”

但是年齡不饒人。過去體力好,比賽總要打到決賽、半決賽?,F在體力差了,比賽往往還沒打到半決賽就輸掉了。

畢竟,金字塔尖上的人只是極少數,絕大部分選手都無法獲得獎牌。那么,是不是沒有獲獎的運動員就沒有價值了呢?對此,夏蓮表示:“人生的成功有很多種。只要在比賽中展示了拼搏精神,就是成功,不是拿了冠軍才叫成功。另外,我喜歡打球,也不意味著打球就是我生活的全部。除打球外,還有很多其他美好的東西值得我去追求和享受?!?/p>

一般來說,打球的賽季到5月結束,這之后的三個月會比較閑,她便利用這段時間和家人出去度假。如果不出去度假,她就照顧好家人,打理打理花園。

她在盧森堡的家有個小花園,里面種了很多花。她還收養了一只流浪貓和一條狗。晚上,她和托米出去散步,那條狗總要跟著。

夏蓮的兒子29歲,已經獨立,開了一家小診所;女兒18歲,剛上大學。兩個孩子都很上進,不需要父母怎么操心。

小時候,兩個孩子不理解父母為什么有段時間總不在家,長大后慢慢理解了。尤其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哥哥帶妹妹飛去看了媽媽的比賽。之后,兩個孩子再看媽媽,眼里都是崇拜:“媽媽,你在運動場上棒極了!你打吧,我們支持你!”

雖然,隨著年齡的增大,夏蓮的體能有所下滑,但她依靠專業的技術,以及對乒乓事業的熱愛,依然活躍在賽場上。2000年悉尼,2008年北京,2012年倫敦,2016年里約,2021年東京,彈指一揮間,她已經參加了5屆奧運會。

目前,她已進入巴黎奧運會的備戰周期。這次,她的目標是拿到巴黎奧運會的入場券。如果目標實現的話,屆時61歲的她將再次刷新奧運史上參賽選手的年齡紀錄,同時也將成為奧運會的“六朝元老”。

【編輯:楊子】

猜你喜歡
乒賽盧森堡獎牌
首枚獎牌!
Luxembourg盧森堡
今年世乒賽取消,二戰后首次
缺警察,盧森堡打算招外國人
那枚來之不易的獎牌
懷念瑞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