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組織法修改亮點解讀

2022-04-28 21:44朱寧寧
浙江人大 2022年4期
關鍵詞:組織法草案職責

朱寧寧

3月11日閉幕的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關于修改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地方組織法是關于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的組織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是憲法關于地方政權建設規定的立法實施,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行使職權、履行職責的重要制度保障。地方組織法于1979年7月五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此后,于1982年、1986年、1995年、2004年和2015年先后作了5次修改。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地方各級人大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是國家政權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地方政權機關建設,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確保各地方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依法履行職責。根據黨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要求和黨的創新理論發展成果,修正草案明確堅持黨的領導和地方人大、地方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原則,包括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原則、依法治國原則、民主集中制原則。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實現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此次地方組織法修改,進一步貫徹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理念,明確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地方各級人大代表“充分發揮在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作用”。

這些規定對于我國地方政權機關更好地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進一步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獨特優勢,具有重要意義。

推動健全人大制度? 完善地方人大組織和職權

人大及其常委會是國家權力機關,在國家治理體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加強人大及其常委會自身建設,是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加強和改進人大工作的重要舉措。中央人大工作會議對加強人大及其常委會自身建設提出要求并作出部署。貫徹落實中央人大工作會議精神,此次修改地方組織法對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組織和機構設置作了進一步完善。

修正草案進一步規范省、設區的市兩級人大專門委員會的設置和名稱,充實完善專門委員會的職責。談及為何要細化專門委員會的職責,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國家法室主任童衛東介紹說,現行地方組織法關于專門委員會職責的規定比較簡單。實踐中,隨著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監督、代表等方面工作的加強,專門委員會的職責也有許多新的拓展?!盀榱思訌妼iT委員會的工作,發揮專門委員會的作用,這次修改地方組織法,根據實踐發展情況,逐項列舉了專門委員會的職責?!蓖l東說。

修正草案貫徹落實中央人大工作會議精神,適當增加了省、設區的市兩級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名額。在現有的基礎上,將名額的上下限和最高限分別增加10名。這一規定,有利于進一步優化常委會組成人員結構,增加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廣泛性、代表性,充分發揚民主,加強地方人大常委會自身建設和工作。

由于現行地方組織法對地方人大常委會設置的工作機構沒有列名,實踐中各地做法不一,這次修改進一步規范地方人大常委會工作機構的設置,明確常委會設立法制工作委員會、預算工作委員會、代表工作委員會等工作機構。同時,對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的職權以及地方人大議事制度進行了完善。

此外,修正草案還明確,縣、自治縣人大常委會可以比照有關規定,在街道設立工作機構。

完善地方政府職責? 大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法治政府建設,對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作出一系列部署。

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的精神,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實踐經驗,修正草案專設一節,明確地方政府建設的原則要求,包括建設法治政府、服務型政府、廉潔政府、誠信政府,明確堅持政務公開,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明確地方政府應當依法接受監督。

同時,修正草案進一步完善了地方政府職權和工作方面的有關規定,明確地方政府根據工作需要和優化協同高效以及精干的原則,設立必要的工作部門;明確地方政府在編制和執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計劃和預算,國有資產管理,加強區域合作,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指導、支持和幫助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等方面的職責,明確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制定規范性文件的程序要求等。

總結地方實踐探索? 明確區域協同立法機制

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是黨中央在新時代針對區域發展新特征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中央人大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建立健全區域協同立法、流域立法、共同立法工作機制。

黨的十八大以來,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各地區各部門圍繞區域協調發展各項任務,在建立健全區域合作機制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很好成效。尤其是在區域協同立法方面,地方有著很豐富的實踐,既有省際之間的協同立法,也有設區的市級的協同立法。2020年1月,京津冀三省市人代會相繼通過《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防治條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協同制定、修改各自的《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協同制定《關于促進和保障長江流域禁捕工作若干問題的決定》。2021年4月,長沙、株洲、湘潭三市人大常委會同步出臺《關于推動和保障長株潭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決定》;5月,云貴川共同立法保護赤水河,同步出臺《關于加強赤水河流域共同保護的決定》《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在積極探索協同立法的同時,一些地方還進行了協同執法檢查等,為區域深度合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修正草案總結地方實踐探索的經驗做法,明確省、設區的市兩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根據區域協調發展的需要,可以開展協同立法。同時明確,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可以共同建立跨行政區劃的區域協同發展工作機制,加強區域合作;上級人民政府應當對下級人民政府的區域合作工作進行指導、協調和監督。

猜你喜歡
組織法草案職責
LNG安全監管職責的探討
滿腔熱血盡職責 直面疫情寫忠誠
徐鉦淇:“引進來”“走出去”,都是我們的職責
關于修改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議案
慈善法草案的十天與十年
人民檢察院組織法職權設定的演進與更新
各級老促會的新職責
未檢工作與檢察院組織法修改
《網絡安全法(草案)》的宏觀審視
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修訂草案征求反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