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2022-05-03 00:07錢塘道長
意林彩版 2022年2期
關鍵詞:宗皇帝青衫湖畔

杭州之名傳于天下,第一個要歸功于白居易。中唐時期,名滿天下的白居易,于杭州擔任地方官。

白居易對杭州的山水情有獨鐘,為官一任的短暫時間里,在此寫下了大量的詩文,通過這些詩文,杭州山水開始為天下人知曉。至于他疏浚西湖、構筑白堤的事,更是人們長久以來津津樂道的話題……

望著勤政樓前那棵玄宗皇帝手植的老柳,騎著馬的詩人為之感動,不知是為自己已到天命之年,漂泊天涯,濕透青衫,終得走馬京華,依然多情如故,還是恍然追憶那逝去的開元盛世。他為玄宗皇帝寫了《長恨歌》,對其情感復雜,恨其傾國,卻又憐惜其命運。在那首長歌里,他寫道: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而此情此景,恰如眼前,如何不感慨,怎能不傷懷?如今藩鎮割據未平,河朔烽煙四起,西戎蠢蠢欲動,宦官弄權炙手可熱,而朝廷內的黨爭卻愈演愈烈,不知何日才能天下太平。他呆呆地望著那棵柳樹,直到守衛宮門的宦者走到馬前咳嗽兩聲,他才回到現實中,緩緩按轡而去。

這位詩人,當然就是白居易——“長安居,大不易”。他時任主客郎中、知制誥,負責接待外藩使者,兼職為皇帝起草詔書,聽來似乎風光,其實只是六品小吏,后因朝廷憐其年老,加了朝散大夫的散官之銜,才脫掉青衫,改著緋袍。

剛剛寫下這首詩,他便接到了一紙詔書——外放杭州刺史。

唐代的杭州,尚不繁華,常有災害。白居易下車之日,便思為百姓除害。他訪問百姓,孰害為大?百姓的回答讓其目瞪口呆。原來最大的一害竟然是西湖。是的,正是那個“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子湖。百姓對詩人解釋說,每逢大旱之年,西湖水淺,無法灌溉農田,湖畔之苗盡皆旱死;每逢大雨之年,西湖水漲,湖畔之苗盡皆淹死。

詩人下定決心治水,白天漫步湖畔,泛舟湖上,走訪父老,夜晚在府衙讀治水之書,與幕僚反復研討,終于研究出治理西湖的良法。

詩人計劃修一道堤防,平日蓄水,以備旱時,暴雨之日,則開閘放水,以減水災。讓他沒想到的是,修堤方案一提出,便遭到了杭州本地官員的集體反對。詩人笑了笑,只說了一句話:且魚龍與生民之命孰急?茭菱與稻糧之利孰多?斷可知矣!

他力排眾議,修筑湖堤,從此西湖水害減輕,時人號為“白公堤”。

之前,杭州城內居民的水井都是靠江而掘,喝的其實都是錢塘江水,水味咸苦,城內只有六眼水井是西湖水,卻也年久失修,堵塞多年,詩人特意派人重新挖掘,并延請匠人引湖水入城,從此杭州城內百姓才喝上甘甜的井水。

白居易離開杭州之日,杭州百姓紛紛攔住他的馬,雙手捧酒,依依不舍。他臨別的時候,特地寫了一篇《錢塘湖石記》,詳細記錄了治理西湖的經驗,刻在西湖岸邊,以讓后世杭州地方官知曉。

杭州百姓也沒有忘記詩人,明嘉靖年間有個叫何良俊的讀書人,自稱與莊子、王維、白居易為“四友”,故題書房名曰“四友齋”,在其著作《四友齋叢說》中說:

公所至皆有慧政,蘇杭二郡至今尸而祝之。

直到七百年之后,杭州百姓依然在紀念詩人。

詩人則笑著說: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木易摘自微信公眾號“錢塘道長”)

猜你喜歡
宗皇帝青衫湖畔
張儉舊袍三十年
射陽湖畔的一座威嚴紀念碑
神童與誠童
破解湖畔“密”語
破解湖畔“密語”
湖畔野炊
山中問客
三山杜門作歌(五首其三)
三山杜門作歌(五首其三)
兩個神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