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全日制管理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選題問題探討

2022-05-05 15:21鄭升菲
中國教育理論 2022年1期
關鍵詞:畢業論文問題與對策

鄭升菲

摘要:大學本科畢業論文寫作過程是促使本科生將已有知識向能力方向轉化和升華的重要方式,而作為論文寫作初始環節的選題則直接關系到論文的成敗,關系到論文的質量和價值??墒?,不少學生的論文選題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問題,非全日制管理類本科畢業論文的選題問題、原因及改進對策更值得探討。

關鍵詞:畢業論文 非全日制本科 論文選題 問題與對策

大學本科畢業論文寫作是本科生培養方案中的重要環節。在畢業論文的寫作過程中,學生學會將已有知識向能力方向轉化或升華,學會綜合性地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最終實現培養創新和應用能力的目的。一篇優秀的畢業論文,成功的選題是順利完成畢業論文寫作的關鍵性初始環節,也是論文按時完成和成功寫作的最重要的一步??梢哉f,論文的選題對于論文的質量和價值具有決定性意義??墒?,近年來,本科生的畢業論文的選題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很難體現出畢業論文的獨特畛域與價值,論文寫作也流于形式。非全日制本科生有其學習的特殊性,其論文選題有何特殊性?存在哪些問題?應該如何規避等等,這些問題值得認真研究,特別是目前少有人涉及的管理類非全日制本科生畢業論文的選題問題,更值得展開專題探討。

一、選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選題基本上是確定論文題目和研究內容的過程,通常有“題好一半文”的說法,選準和選好了論題,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為非全日制本科生,如何擇出有新意、有價值并能按時按質完成的論文選題更具深遠意義。但從目前非全日制管理類畢業論文的選題和寫作情況看,多數論文在選題過程中沒有深思熟慮,存在諸多問題。以隨機抽取的函授專升本行政管理專業和工程管理專業2004年以來的200名學生的畢業論文為研究對象,對其選題問題進行分析,明顯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首先,論文缺乏學術性。凡是專門探討與研究學科領域中具有學術價值的問題而寫出富有創新性見解的文章都簡稱為學術論文,它是一個人學術水平的重要標志,同時也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活動。盡管本科畢業論文并不一定要具備承擔社會進步必要責任的義務,但應該體現一個學生的整體科研水平和創新能力。但令人遺憾的是,從抽取的論文中統計,75%以上的論文從頭到尾很難看出作者自己的獨特觀點,缺乏學術性。在畢業論文的寫作中,學生緊扣自己的實際知識水平和現有的研究環境,通過畢業論文的寫作,應該理順幾年來的知識收獲,進而糾正或補充前人的認識不足從而在某一方面出現全新的認識甚至理論突破,或至少應對某些問題有進一步的認識。這才是論文寫作者通過畢業論文的寫作達到知識方面的升華,否則一篇只重形式規范卻缺少學術性的論文,只能是資源浪費,而且讓學生形成錯誤的認知,以為學術研究就是整理別人成果的過程,對其日后的進步十分不利。

其次,選題空洞。對行政管理專業或工程管理專業等管理類的非全日制學生來說,有大量機會接觸現實問題或熱點問題,能選出大量具有時代性和應用性的問題,或者可以選擇與寫作者工作實際或具體工作部門相關聯的選題,但從論文抽樣統計中發現,一半左右的論文存在選題空洞的不足。選題空洞的直接表現是選題過大。學生誤認為畢業論文就是一篇大作,選題應宏闊高遠,但囿于知識水平和理論素養,導致論文寫作難以正常進行。

再次,論文無核心問題,缺乏嚴密的邏輯結構,只是相關材料的堆砌。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有些學生要列出三至五個關鍵詞都覺得困難,當然這與學生對關鍵詞認識不足有關,但從內容方面看不出核心問題是最重要的原因。事實上,無論什么樣的論文,小至一篇幾百字的論文,大至博士論文,或者是一本書,都應有一核心問題,并圍繞這一核心問題收集和組織材料,進行縝密的邏輯論證,最后形成一個具有很強說服力和可信度的結論。在對論文的分析統計中,75%-85%的論文沒有提出核心問題或問題不明確。

總之,多數學生的論文選題存在主觀隨意現象。有的學生對論文選題不加重視,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隨便選題,并不考慮到底要解決什么問題,有什么價值和意義,憑自己的知識能否寫成;或者貪大求全,選題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圍;或是追趕潮流,專選熱點,甚至不顧及自己的專業,結果力不存心。

二、造成選題上突出問題的主要原因分析

選題過程中只所以會出現上述突出問題,就其成因分析,主要有以下方面:

就指導教師而言,在學生選題和寫作畢業論文之前必須準確定位本科生畢業論文的基本要求。部分教師認為,由于學生所處的特殊環境以及學術生涯的初始鍛煉,我們不能對學生的畢業論文寄予厚望,希望其理論創新或填補空白,能掌握論文寫作的學術規范和進路就基本上實現了目的,能達到務實的治學態度和健全的獨立人格就實現了培養目標,對一篇非全日制本科生的畢業論文來說,以學術性作為評定標準超出了初次論文寫作者的水平。當然,就基本素質訓練而言,讓學生學會論文寫作的基本流程,使學生從選題、查找資料、閱讀資料、判斷資料價值,以及掌握寫作方法、學術規范、端正文風、培養治學態度方面進行一次全面和切身的體驗,明白畢業論文寫作的基本要求和寫作程序的確是重要的。但是,作為一篇本科四年學習的提升和研究能力的初步培養的畢業論文,有些問題需要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深度,體現出一定的學術性,具備科研論文的特質,能流暢表述科學研究成果、論證科學觀點。部分指導教師只將畢生論文的完成定位到寫作程序的簡單訓練,只求形似的程度,也是非全日制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下滑的重要原因。

就學生來說,主要是如何端正寫作態度問題。一是體現在對指導教師作用的認知方面。對200份論文的分析中可得出,論文質量和學生與指導教師的聯系頻率之間明顯呈現出正相關關系。隨機抽取的畢業論文中,獲得“良”以上成績的學生,與指導教師間相對重要的聯系至少都在10次以上,包括電子郵件、電話或面談。如果算上其他小問題的咨詢,數字遠遠超過這一數字。二是學生選題過程缺乏深思熟慮,或是由于對所選論題的情況知之甚少,或是想以新取勝,選題偏難而難于操作。比如“中國電力行業降損研究”、“中德行政訴訟第三人制度比較研究”,雖然題目比較新穎,而且有很大現實意義,但寫作內容過于偏僻,資料難以收集,寫作也不易切入,好多學生只能硬著頭皮寫,結果可想而知。三是有些學生一味追求熱點話題、前沿課題,導致論文選題偏離專業。論文選題應該符合所學專業或所學的主要課程,這樣才能把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具體實踐,并寫出具有較高水平的論文。選題偏離所學專業課程和工作實際,根本不熟悉,寫作困難就可想而知了。四是將論文寫成工作流程或操作過程的描述。雖然從專業方面看,許多細節知識非常有價值,但與管理專業無關,不管是指導教師還是其他非同行者根本看不懂,背離了畢業論文的要求。五是學生不重視選題。有些學生不認真對待選題,到了時間后隨便選,甚至別人選完了,

就學習環境因素而言,非全日制學生與在校生的最大不同在于“溝通失靈”現象突出。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與教師溝通的時間極其有限,更缺少現場討論的機會。約80%的學生,與指導教師的第一次見面都是在學校舉行的論文開題動員會議上,這一有限的時間內主要是留存各自的電話號碼和電子信箱,根本無緣進行選題交流。二是學生與導師的交流多是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這一方式雖然便捷和節省成本,效果卻會大打折扣,往往幾封信件的交流還不如面對面的一次交流效果。在200份論文中,與導師進行過3次以上面對面交流的學生,其論文的質量明顯較好。三是選題方式多是由指導教師將題目交與相關主管部門,再讓學生去選,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不到應有的發揮。在學生的論文選題中,相關學院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小組五個題目,大概都25名左右的學生選擇,學生只能在這五個題目中選題。四是資料獲取受到很大限制。查看學生的參考文獻,基本上不超過10個,外文資料基本沒有,權威性、前沿性的資料基本看不到,多是些已使用多年的教材。以畢業論文寫作要求中規定的外文翻譯任務來說,90%的學生的外文資料來自網絡,很少有從專著或學術論文中選取的。占有資料如此有限,不知別人都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找不好論文寫作的切入點和有價值的問題,是不難理解的。

三、提高選題學術性、針對性和適度性的措施探討

相對于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本科論文一直以來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對于非全日制學生來講,要求就更低了。部分畢業生坦言,自己的畢業論文從選題到成稿,所用的時間不到兩周。當然,近年來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已引起教育界和學術界高度關注,并努力探索解決之道。對決定論文成敗、質量與價值的選題問題也在關注之列。對非全日制大學生來說,要找到好的選題,一方面有賴于指導教師的積極引導、細心指導及嚴格監督,另一方面還主要依賴于學生的積極態度、知識積累,以及對學術動態和信息的準確理解與獨特把握,并輔之于相應的環境條件。

對指導教師來說,首先,指導教師要準確把握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寫作條件,在選題方向設定中能合理定位標準。如果指導教師對選題的定位失當,如部分指導教師所出的參考選題非常偏或難,非常宏觀或微觀都是不利于學生成功選題的。雖說參考題目只是供學生參考,學生可自己選定方向,但由于大多數學生還未進行過系統的論文寫作訓練,學校的參考選題對學生具有明顯的導向作用,總之,指導教師不僅能把握專業領域的現實或熱點問題,還要能把握學生的實際水平,選題最好是學生容易寫的或掌握材料比較多的。其次,指導教師要及時指導和監督。如召開選題動員會,講清選題的意義、要求和方法,耐心回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對學生的選題,應從以下方面進行監督:選題是否符合專業培養目標和規范要求,是否難易適中、大小適宜,是否撞題,是否兼顧學生個人興趣,是否具有社會價值和意義等方面進行初審,并提出改進意見。教師要鼓勵學生研究那些選題有一定難度,為加快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貢獻的學術探討性問題。另外,要創造條件和學生進行溝通,采取多種形式與學生在選題問題上達成一致,在協商中完成選題這一重要一步。

就學生而言,首先,在避免選題空洞和不新穎方面,應依據自己的專業和興趣,盡量結合個人的工作實際確定選題。非全日制學生的最大特點是,沒有時間進行集中、專業和長期的理論學習,工作經驗豐富而理論知識欠缺。他們掌握素材最多的是正在從事的行業或部門的情況,選題縮至他們所從事工作部門中的具體問題效果會更好。因此,在論文選題時,提倡結合自己的工作內容進行選題,把所學的專業知識運用到自己的實際工作中,這樣的選題學生在寫作中也容易駕馭,寫作也容易成功,會避免雷同或不新穎,而且能寫出新思想來,使理論價值和學術價值都得到彰顯。其次,選題應符合所學知識程度的承受能力,這對順利完成論文研究和寫作大為重要。由于時間、知識、能力和研究方法的局限以及論文篇幅的限制,所寫畢業論文應該只是對某一問題的初步研究。

通常來說,一般選擇某一重要問題的一個側面或一個難點展開研究就可以了。萬字左右的論文,一般要求選題要小而具體,難度要適中。論題過大就會導致學生在寫作中失去了方向,或者面面俱到,或者掛一漏萬,文章變得空洞,失去了論文寫作的意義。題目小而角度新是比較理想的狀態。題目小便于自己收集資料,論證也容易深入,可以將問題談透。通常通過限定選題外延的方式縮小選題的范圍。比如說,針對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研究這一問題。有學生結合自己幼兒園工作的實際,重點以其工作單位為研究對象,對其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激勵制度進行深入研究,論文就寫得相當成功。衡量選題的大小,通過對題目關鍵詞的分析就可以得出。題目關鍵詞內涵越小,界定愈清晰,概念的外延就越小,需要涉及的領域就越小,題目就越容易做。為了避免論題過大,學生自己給關鍵詞下定義,確定內涵和外延,再通過在關鍵詞前面加限定詞語來控制,限定詞越多,論題就越小。學生選題的重復是難以避免的現象,通過研究視角的轉換,往往會出現舊瓶裝新酒式的佳文。選題提倡視角新穎但大小和難度適宜的問題。另外,要經常與指導教師溝通和交流,在積極準備的情況下做到不恥下問。

就學校而言,要為學生完成畢業論文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條件。應該為指導教師與學生的有效溝通提供平臺,盡量為面談創造機會。因為,電子郵件、電話交流和網絡方式都有其局限性,很難面談的效果。在與15位同學的交談中,他們都認為面對面的交流能直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要為非全日制學生進圖書館等獲取資料的場所提供便利和多種途徑,讓他們與在校生在獲取資料方面具有同等的機會。如果在學生、指導老師和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寫出內容充實新穎、具有理論與實踐價值的畢業論文是可以實現的。

參考文獻

[1]梁健英等.如何指導成人學員撰寫畢業論文.北京市工會干部學院學報,2006

[2]李小林,對畢業論文寫作通病的診治.秘書之友,2006

[3]魯彩蘋.論文與畢業論文,社科縱橫.2006

[4]戴曉娟,關于高職畢業論文改革的幾點思考,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

(作者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猜你喜歡
畢業論文問題與對策
本科生論文要從嚴檢查也要適度松綁
新建本科師范院校畢業論文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高校應嚴把畢業論文關
高職印刷媒體技術專業畢業論文環節的改革與實踐
唐山城市治理的問題與對策
信息化條件下供電公司電力營銷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業民間借貸問題探討
“生存關注”階段中學教師自我專業發展的問題與對策
關于配電運行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
本科生畢業論文去向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