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茵梔黃口服液與王氏保赤丸應用于母乳性黃疸患兒的療效比較

2022-05-07 14:25隋曉紅
中華養生保健 2022年9期

隋曉紅

摘 ?要:目的 ?對比王氏保赤丸與茵梔黃口服液在治療嬰兒母乳性黃疸中的療效及出現的各種不良反應。方法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吉林省吉林市婦產醫院收治的母乳性黃疸患兒90例,按照隨機數表法將所有研究對象分為兩組,每組45例。對照組給予茵梔黃口服液,觀察組給予王氏保赤丸。兩組患兒均停母乳喂養3 d,分別同時給予各組對應藥物治療,3 d后患兒恢復母乳喂養,仍繼續給予嬰兒各自的口服藥。比較兩組治療的有效率、干預前后的血清膽紅素水平及出現的各種不良反應。結果 ?兩組治療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兒的血清膽紅素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 d后,兩組患兒血清膽紅素水平均出現明顯下降;在恢復母乳喂養3 d后,兩組患兒的血清膽紅素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將兩組數據進行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對照組患兒出現腹瀉、嘔吐及臀紅等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茵梔黃口服液和王氏保赤丸應用于母乳性黃疸的治療療效相當,效果肯定,但王氏保赤丸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臨床治療的安全性更為肯定,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應用。

關鍵詞:王氏保赤丸;茵梔黃口服液;母乳性黃疸

中圖分類號:R27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9-00-03

新生兒黃疸是兒科工作中的一種常見疾病,有生理性及病理性黃疸之分,生理性黃疸比較多見,無需系統治療,病理性黃疸病因復雜且多不明確,需系統規范的治療[1]。其中,母乳性黃疸在病理性黃疸中發病率較高,多在嬰兒生后4~8 d出現,進展較快,1~3 d逐漸發展,達到高峰,多在2~3個月逐漸恢復正常,該病病因是母乳產生的特有的疾病[2]。隨著對母乳認識的加強,母乳喂養率逐漸增高,患有母乳性黃疸的人數隨之增加。統計表明,約有2.00%的嬰兒發生過母乳性黃疸[3]。該病通常分為早發型及遲發型兩種,其發生機制主要因母乳中特有的一種酶-葡萄糖醛酸苷酶,這種酶有較高的酶活性,新生兒進行母乳喂養時,葡萄糖醛酸苷酶吸入體內,該酶會引起膽紅素在腸道被重吸收,出現新生兒的黃疸遷延不退[4]。大多數母乳性黃疸無嚴重后果,但若膽紅素長時間處于較高水平也會損傷中樞神經和聽力系統[5]。臨床上多通過停止母乳、光療、益生菌、中成藥等手段進行治療。茵梔黃是退黃最常用的中成藥,但茵梔黃常存在嘔吐、腹瀉、皮疹、紅臀等不良反應[6]。王氏保赤丸是兒科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的常用中藥,本次研究為對比王氏保赤丸、茵梔黃治療母乳性黃疸的臨床效果及不良反應,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吉林省吉林市婦產醫院治療的母乳性黃疸患兒9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將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5例。觀察組男23例,女22例;胎齡37~41周,平均胎齡(39.34±1.11)周;日齡15~40 d,平均日齡(27.25±7.45) d;病程10~30 d,平均病程(20.45±2.56) d;出生體質量3.21~3.97 kg,平均體質量(3.61±0.25) kg。對照組男24例,女21例;胎齡37~41周,平均胎齡(39.39±1.23)周;日齡16~42 d,平均日齡(28.13±8.26)d;病程10~30 d,平均病程(21.23±2.95)d;出生體質量3.14~3.96 kg,平均體質量(3.58±0.30) kg。將兩組患兒的以上基線資料進行對比,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科研經吉林市婦產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可進行臨床科研?;純杭议L對本次治療目的及過程、方法均清楚知情、同意,并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所有的研究對象均符合《實用新生兒學》中母乳性黃疸的診斷標準[7];②出生后新生兒的喂養方式均為全母乳喂養;③患兒周身皮膚黃染出現時間為4~7 d,黃染逐漸加重的時間持續超過了2周以上;④患兒血清膽紅素升高均為間接膽紅素的升高,本次研究的研究對象均選擇輕、中度的患兒;⑤患兒的精神狀態、哺乳情況、體重增長等臨床表現均較好;⑥當患兒停母乳喂養3~5 d后,血清膽紅素數值下降超過了50%以上,當再次恢復母乳喂養后又造成黃疸加重。

排除標準:①患兒的肝臟功能有異常,如乙肝、肝臟腫大、膽道閉鎖等,已明確為其他類型的病理性黃疸的患兒;②為早產新生兒;③合并有其他系統(心臟、肺部、大腦、腎臟等)嚴重疾病的患兒;④患兒確定為母乳性黃疸,但血清總膽紅素超過了300μmol·L-1。

1.3 ?方法

兩組患兒的母乳喂養停止后均換成足月兒配方乳喂養,喂養時間均為72 h,同時給予不同的藥物治療干預:觀察組給予王氏保赤丸(生產企業:精華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70204;國藥準字Z32020645;規格:60丸×10支),5丸/次,口服1次/d(藥物可放在奶或水里溶開后服用)。

對照組給予茵梔黃口服液(生產企業:北京華潤高科天然藥物有限公司,批號:2721377;國藥準字Z11020607;規格:10 mL×10支),5 mL/次,口服3次/d;分別服用3 d后進行血清膽紅素的檢查,患兒在恢復母乳喂養后,繼續給予各組對應藥物進行治療,服用3 d后再次抽血進行血清膽紅素的檢查[8]。同時記錄患兒在用藥時或用藥后出現的各種不良反應,并將數據整理進行對比。

1.4 ?觀察指標

給予兩組患兒各自藥物治療3 d后的血清膽紅素、恢復母乳后3 d后血清膽紅素。同時對比兩組用藥時或用藥后出現的各種不良反應:如腹瀉、嘔吐、紅臀、紅斑等。療效的判定標準,痊愈:血清膽紅素數值小于102μmol·L-1,肉眼觀察周身皮膚及黏膜黃染完全消退,皮膚顏色紅潤;有效:血清膽紅素數值降至102~170 mol·L-1,肉眼觀察周身皮膚及黏膜黃染有所緩解;無效:肉眼觀察周身皮膚及黏膜黃染無緩解,血清膽紅素數超過221 mol·L-1,臨床表現持續加重??傆行?(痊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9]。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兩組間比較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藥物治療的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與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在藥物治療前和治療后血清膽紅素水平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兒的血清膽紅素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后3 d,兩組患兒的血清膽紅素數值較治療前均有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當患兒恢復母乳喂養3 d后,兩組患兒的血清膽紅素數值均較治療后3 d的血清膽紅素有所上升,但均遠低于用藥前的血清膽紅素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兒用藥期間或用藥后出現的不良反應比較

在用藥的過程中或用藥后,觀察并比較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其中,患兒出現紅斑的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兒出現的消化道不適(嘔吐、腹瀉)以及紅臀的發生率要明顯多于觀察組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隨著臨床醫學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母乳性黃疸的認知也不斷地更新和提高,該病的發病機制尚未明確,臨床中有學者認為是因母乳中的孕-3(α),2(β)-二醇抑制了患兒肝臟內的UGT,此外在腸道的微生態環境、遺傳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也增加了患兒的腸-肝循環,從而增加了膽紅素多次反復的重吸收,促使血清膽紅素水平逐漸地升高,母乳性黃疸通常會持續2~3個月,引起了很多家長的焦慮和擔憂[10]。母乳性黃疸臨床有以下幾個特點:①癥狀較輕,重度很少見,且為間接膽紅素升高。②母乳性黃疸持續時間長,超過了生理性黃疸期。③患兒的狀態較好,肝功能多正常。④患兒預后情況都較好,極少導致膽紅素腦病[11]。在我國的中醫領域,通過中醫辯證認為新生兒黃疸是由于患兒體內脾胃濕熱或寒濕內蘊而造成的。因濕熱蘊結而瘀阻于患兒的脾胃,肝臟代謝受到了阻塞 [12]。茵梔黃口服液的中醫藥理作用有清熱解毒、利濕、泄火的臨床功效,已是多年應用于嬰兒黃疸的重要藥物之一,其臨床作用效果明確,但用藥同時也發現多出現腹瀉、惡心、紅臀等不良反應,很多家長因此而不得不選擇放棄繼續治療[13]。臨床治療中急需找到一種既有降低膽紅素的臨床治療作用,同時藥物的不良反應較小、能被家長接受的一種高效藥物,以滿足臨床和家長們的需求。王氏保赤丸是臨床中醫常用的一種消化類的中成藥,其主要的臨床功效為清熱解毒,涼血瀉火等,在治療嬰幼兒的腹瀉、消化不良、便秘等臨床效果較為肯定。臨床多用于治療嬰幼兒的積食、脾虛、發熱及嘔吐等常見癥狀。藥物中大黃藥理特點為性寒味苦,可雙向調節患兒的消化道,促進腸道蠕動力和腸肝的循環 [14]。近些年,已經有大量藥理學研究證明:王氏保赤丸可消炎、抗菌、清熱、解毒,主要治療脾胃不合、脾胃虛弱,同時也能幫助腸道排出毒素,促進嬰兒腸道的消化,增加腸道的吸收,有保護消化道和促進消化的功能,可提高患兒的消化功能和自身的免疫力[4]。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兒的血清膽紅素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在治療后3 d,血清膽紅素數值較治療前均有明顯下降,組間數據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當患兒恢復母乳喂養3 d后,兩組患兒的血清膽紅素數值均較治療后3 d有所上升,但均遠低于用藥前血清膽紅素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兩種藥物在治療效果、血清膽紅素水平下降程度方面,無明顯差異,兩組患兒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恢復母乳喂養后,繼續給予茵梔黃口服液或王氏保赤丸,患兒血清膽紅素并未反彈至給藥前血清膽紅素水平,可見在恢復母乳喂養后,茵梔黃口服液和王氏保赤丸可有效控制血清膽紅素水平。研究結果亦發現,兩組患兒應用茵梔黃口服液和王氏保赤丸兩種不同藥物的治療有效率無明顯差異,效果相當。由此可以證實,茵梔黃口服液和王氏保赤丸在治療母乳性黃疸療效上的一致性,表明使用王氏保赤丸治療母乳性黃疸的有效性。既往臨床治療中,茵梔黃口服液在干預母乳性黃疸的療效上已得到醫生與家長的肯定,但有部分患兒會出現多種消化道不適(如嘔吐、腹瀉等)、紅臀等不良反應。但經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經王氏保赤丸治療后,出現消化道不適(嘔吐、腹瀉)以及紅臀等不良發生率明顯少于應用茵梔黃口服液治療的對照組,臨床不良反應小,安全性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分析王氏保赤丸藥物成分可知,其中所包含的中藥成分比例合適,配伍科學,用量恰當且均衡,也因此更適宜患兒應用。

綜上所述,王氏保赤丸對母乳性黃疸的臨床治療效果較為顯著,可明顯降低患兒的膽紅素水平,且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應用簡單方便,值得在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王喜成,張春燕,于璐.茵梔黃口服液聯合藍光照射治療新兒黃疸的有效性[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29(8):42-43.

[2]廖振賓,朱溪,殷茜.茵梔黃顆粒、微生態制劑聯合藍光治療早產兒高膽紅素血癥的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9,11(14):47-49.

[3]林艾.茵梔黃顆粒、藍光照射聯合雙歧三聯活菌膠囊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機制研究[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7,23(3):397-400.

[4]李霞,吳嘉嬰,周小建.王氏保赤丸聯合微生態及鋅制劑治療對小兒遷延性腹瀉血清及結腸灌洗液相關指標的影響[J].世界中醫藥,2017,12(6):1350-1353.

[5]王曉燕,倪黎明,雷喜梅.茵梔黃口服液致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患兒溶血性黃疸[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19,21(6):443-444.

[6]茹建萍.茵梔黃口服液治療新生兒黃疸的不良反應回顧性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28):4035-4036.

[7]邵肖梅,葉鴻瑁,丘小汕.實用新生兒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277.

[8]鄭玉燦,林謙,夏晨.王氏保赤丸、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和茵梔黃口服佐治嬰兒母乳性黃疸的療效比較[J].上海醫藥,2020,41(7):28-29.

[9]劉省榮.益生菌聯合茵梔黃治療輕中度新生兒黃疸的療效及機制[J].基層醫學論壇,2014,18(25):3388-3389.

[10]唐帷微,呂宗杰,王梓,等.茵梔黃口服液輔助治療新生兒母乳性黃疸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房,2015,26(36):5090-5092.

[11]王欣煜,徐萍,劉素英.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聯合茵梔黃口服液治療新生兒母乳性黃疸的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32):149-151.

[12]姚大洲.茵陳黃顆粒聯合思密達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療效觀察[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3,19(4):542-544.

[13]趙永華,鄭烈.茵梔黃顆粒治療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臨床觀察[J].中醫兒科雜志,2013,9(6):35-37.

[14]伍思琪.王氏保赤丸治療兒童功能性消化不良110例療效觀察[J].上海醫藥,2018,39(13):15-1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