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原微生物對女性生殖健康的影響

2022-05-07 02:34蘇芳
錦州醫科大學報 2022年2期
關鍵詞:內分泌免疫系統

蘇芳

【摘要】人體中存在著對身體無害且健康必需的遺傳物質與微生物,通常稱之為正常菌群或者微生物群,維持生物群的穩定狀態,可以確保個體共生菌群之間保持在平衡的狀態,維持個體身體健康。女性生殖道微生態環境復雜,并微生態環境會對女性陰道解剖結構、內分泌周期性變化、陰道局部免疫系統等具有重要影響。多種微生物定植于女性生殖道系統,維持女性生殖道健康,抵御感染等,同時當病原微生物在女性生殖系統中活躍,增加女性出現生殖方面疾病的概率,因此目前多數學者對病原微生物對女性生殖健康產生的影響關注度越來越高。

【關鍵詞】女性生殖健康;病原微生物;內分泌;免疫系統

【中圖分類號】G64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2)02--01

人體微生物群主要指分布于人體表面和內部的微生物總體,相關統計表明人體表面和內部細菌與構成人體的總細胞數大體相當[1]。過去對人體不同器官微生物群研究成為熱點,人們對微生物群同個體健康之間的關注度明顯升高。微生物群失衡或者失調同疾病關系密切。女性生殖系統較為特殊,其受到感染的概率相對較高,女性衛生習慣不良、有毒物質侵害、免疫力低下等均可能導致女性生殖系統出現健康問題。微生物定植于輸卵管、宮腔、卵巢等部位,對女性生殖與輔助生殖等發揮著重要的影響作用。

1.生殖道微生物組學

女性生殖道微生態研究重點在于分析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組學,深入分析不同微生物對女性健康產生的影響。期初研究發現,女性陰道微生態菌群主要以乳酸桿菌(革蘭染色陽性桿菌)構成,隨著后續研究增加,人們意識到女性陰道菌群組成眾多包括需氧菌、厭氧菌等多種類型。目前通過對陰道物分泌可以分理處50多種微生物種類,涵蓋腸球菌、乳酸桿菌、擬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棒狀桿菌、大腸桿菌、消化鏈球菌、雙歧桿菌、加德納菌和以及病毒、原蟲、支原體和白色假絲酵母菌等[2]。微生物主要寄居于陰道黏膜上皮,有層次、有秩序地定植于陰道的側壁黏膜中,通過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形成生物膜,起到保護陰道的作用。多數女性陰道菌群表現為加氏乳酸桿菌、曲乳酸桿菌、簡氏乳酸桿菌較為明顯,個別女性表現出特殊類型的陰道菌群特征。正常狀態下,乳酸桿菌占諸多菌群中優勢地位,可以維持女性生殖道健康。乳酸桿菌可以通過將糖原(陰道鱗狀上皮細胞內)分解成乳酸,使得陰道形成相對弱酸的環境,對其他致病菌產生抑制作用,同時其還可分泌類細菌素、細菌素、過氧化氫等對其他致病微生物生長產生抑制作用,維持生殖道微生態環境。微生物菌群同人體相互作用、相互制約構成相對統一的整體,維持一個動態協調的狀態。生殖道衛微生物環境變化,會對月經來潮、雌激素水平變化、局部pH值變化、妊娠等產生影響。女性職工在工作中,遇到的環境不同,對其生殖健康產生的影響不同。

2.陰道微生態失衡的原因和影響

陰道微生態為重新審視女性生殖道疾病提供新的角度,多數女性生殖道疾病患者,多發生微生態環境失衡,保持微生態環境穩定是保護女性生育功能與生殖道健康的重點之一。通過對宮頸管、輸卵管、子宮等腹腔部位的微生物分布情況進行分析,發現女性生殖道不是無菌環境,而是由連續的菌群構成,菌群功能不同同女性月經周期有很大的關系。子宮腺肌癥、子宮內膜異位癥女性中菌群表達增多,說明生殖道微生物菌群的分布同女性生殖道健康關系密切。當生殖道菌群收到局部環境變化、內源性或外源性因素影響,陰道生態系統在一段時間內被破壞,微生物菌群環境被改變,生殖道pH值發生改變,生殖道感染概率增加。當陰道內乳酸桿菌數量出現減少時,陰道微生態環境出現失衡,增加女性出現生殖道疾病的概率。陰道灌洗、頻繁的性生活、過多性伴侶等均會影響乳酸菌生長,導致陰道內乳酸桿菌的正常生長。長期使用抗生素,也會對乳酸桿菌生長產生影響,增加生殖道微生態環境失衡概率。而微生態環境失衡女性出現生殖道疾病的概率增加,影響女性正常生活與工作等。

3.病原微生物對女性生殖健康的影響

生殖道微生態環境會對女性生殖道健康產生影響,當腸桿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腐生葡萄球菌、生殖支原體等微生物在女性生殖道中出現或者占比出現異常時,會對女性生殖道微生態環境產生影響,引起女性出現宮頸炎、陰道炎等生殖相關疾病,威脅女性健康。

3.1生殖支原體(MG)

支原體可以引起多種疾病,當前分離出的16種支原體中,其中有5中可以導致人出現疾病,其中人型支原體、解脲支原體是較為常見的致病性支原體。支原體可以引起女性宮頸炎、尿道炎等,在女性不孕癥患者中,也可見此種感染。當女性出現支原體感染后,生殖道黏膜被破壞,局部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巨噬細胞將精子大量吞噬,使得機體產生抗精子抗體,導致精子與卵子無法結合,或者結合后正常發育困難。當女性出現恐懼、焦慮等心理后,身體免疫力減弱,對病原微生物抵抗作用下降,微生物易感性增強,支原體感染后患者可能出現非特異性臨床癥狀,引導疾病發現與治療無法及時進行診治。MG同宮頸炎、盆腔炎、不孕不育關系較為密切。(1)宮頸炎。宮頸炎屬于威脅女性健康最為常見的疾病,除了淋球菌同宮頸炎關系較為密切外,MG同宮頸炎的關系也較為密切。當女性患者出現MG感染后,宮頸液中白細胞增加,以對抗支原體。(2)盆腔炎。盆腔炎屬于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組感染性疾病,包括輸卵管炎、子宮內膜炎等,可引起女性出現慢性腹痛、不孕等后遺癥。MG可對宮頸上皮細胞產生影響,上行感染到盆腔等部位。貊媛媛、趙麗、高靜等[3],觀察陰道分泌物、宮頸沙眼衣原體及解脲支原體感染與盆腔炎性疾病的關系,結果顯示PID組的細菌性陰道炎(BV)、解脲支原體檢出率及細菌總檢出率均明顯高于非PID組。提示盆腔炎同支原體之間關系密切。(3)不孕不育。不孕不育是女性常見疾病之一,發生此病的原因同女性輸卵管有較大關系。MG作為一種可以導致女性出現盆腔炎的重要病原體,其感染后可能導致女性出現輸卵管黏膜炎癥,導致子宮損傷或者瘢痕出現,后對正常的輸卵管功能產生影響,造成女性出現不孕。

3.2金黃色葡萄球菌L型同女性生殖健康

病毒、細菌等感染會對女性生殖健康產生影響,甚至可能導致女性出現生殖系統癌癥。L型是真菌、細菌或螺旋體等微生物的細胞壁缺陷型,存在于感染組織內,其中金黃色葡萄球菌L型較為常見。細菌L型是基因表達異常的重要影響因素,其同病毒、生物毒性類似,與癌癥的發生存在一定關系。細菌L型感染較為常見,其可以定居于人體,后通過對溶酶體殺菌作用產生阻斷,或憑借在巨噬細胞空泡內,抵抗酸性環境,之后在宿主細胞內大肆繁殖,使得被寄宿的保無法得到營養,引起巨噬細胞呼吸暴發,產生大量自由基,影響宿主細胞DNA出現錯誤修復、斷裂等情況,之后出現癌變或者細胞突變。當金黃色葡萄球菌L型侵入宿主細胞內,其本身無細胞壁,同病毒相似,通過DNA整合至宿主細胞染色體,從遺傳層面影響細胞增生,進而誘發癌癥。柳璐、寇歆馨、張燁等[4],研究觀察卵巢癌患者金黃色葡萄球菌L型感染與病理特征及KRAS蛋白表達的關系,結果顯示卵巢癌和卵巢良性腫瘤患者組織中金黃色葡萄球菌L型感染率比對,癌組織中金黃色葡萄球菌L型感染率高于良性腫瘤組織;卵巢癌中KRAS mRNA相對表達量高于卵巢良性腫瘤中KRAS mRNA相對表達量;卵巢癌組織中KRAS蛋白表達陽性率亦高于卵巢良性腫瘤組織;金黃色葡萄球菌L型感染與卵巢癌的臨床分期、組織學分級及腹腔淋巴結轉移具有相關性;KRAS蛋白表達與臨床分期、組織學分級具有相關性;卵巢癌中金黃色葡萄球菌L型感染與KRAS mR-NA相對表達量呈現明顯的正相關;卵巢癌組織隨著KRAS蛋白表達程度的增高,金黃色葡萄球菌L型感染率呈升高趨勢。提示卵巢癌的轉移與發展均同金黃色葡萄球菌L型感染有關。

3.3白色念珠菌同女性生殖健康

白色念珠菌是育齡期女性最為常見的影響生育菌類之一,也是引起女性出現陰道炎癥的主要原因。白色念珠菌屬于陰道正常菌群的一種,其是機會性真菌病原體,當女性身體免疫力下降后,其很可能成為致病菌。由于陰道與肛門距離較近,給白色念珠菌轉移到陰道提供諸多便利。當女性出現白色念珠菌感染后,可引起患者出現強烈的不適感,給女性患者造成精神負擔,影響女性身心健康。念珠菌可以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可引起疾病的致病性念珠菌共包括9種,其中白色念珠菌最為常見,致病性最強。白色念珠菌主要通過內源性感染致病,其致病因素同宿主組織黏附、菌體形態的改變、真菌毒素及胞外蛋白酶有關。不同種族、不同人群在白色念珠菌感染上存在一定差異。蔡偉衫、周潔球[5],研究珠海地區女性生殖道白色念珠菌感染發生情況及其影響因素,結果顯示白色念珠菌感染率相對較高,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患者年齡、久坐不動、情緒狀況、非經期使用護墊、穿緊身衣頻率不同會導致白色念珠菌感染率有顯著性差異;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久坐不動、非經期使用護墊及穿緊身衣頻率過高均為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獨立性危險因素。以畜牧業女性職工為例,此類女性職工由于從事勞動需要大量體力,且運動量大,女性多喜歡穿著緊身衣物,在重體力勞動下,身體免疫力下降,出現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概率升高。故需要對此類女性健康需要格外關注。

結束語

綜上,病原微生物對女性生殖健康的影響較大,女性生殖道中微生物環境平衡對其健康影響大,生殖支原體、金黃色葡萄球菌L型、白色念珠菌等可能引起女性出現生殖健康問題,且女職工受生活環境等影響出現感染的風險較高,需要高度關注。

參考文獻:

[1]易本喜,沈麗娟,石冰,等. 上海市金山地區老中青年已婚女性陰道分泌物流行病學調查[J]. 山西醫藥雜志,2020,49(4):371-374.

[2]吳君梅,郭寶芝,劉愛珍,等. 宮頸上皮內瘤變與宮頸微生物群落結構的相關性[J]. 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20,32(2):211-214,223.

[3]柳璐,寇歆馨,張燁,等. 卵巢癌患者金黃色葡萄球菌L型感染與病理特征及KRAS蛋白表達的關系[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20,30(19):3005-3010.

[4]貊媛媛,趙麗,高靜,等. 陰道分泌物、宮頸沙眼衣原體及解脲支原體感染與盆腔炎性疾病的關系[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1,6(6):19-20,26.

[5]蔡偉衫,周潔球. 珠海地區女性生殖道白色念珠菌感染發生情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數理醫藥學雜志,2020,33(2):230-232.

猜你喜歡
內分泌免疫系統
婦科內分泌失調的臨床治療研究
你真的了解內分泌失調嗎
植物免疫系統“合作”御敵
內分泌失調是什么病
什么是乳腺癌的內分泌治療?
飲酒欲望可在大腦中被關閉
了解內分泌……
穩住內分泌
過敏癥的新希望
過敏癥的新希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