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軸流轉槳機組擺度超標原因分析

2022-05-07 11:14胡小剛
水電與新能源 2022年4期
關鍵詞:動平衡轉輪水頭

胡小剛,王 波

(1. 重慶大唐國際武隆水電開發有限公司,重慶 408500; 2. 西藏開投果多水電有限公司,西藏 昌都 854000)

水電站位于烏江下游河段,該工程的開發任務是以發電為主,其次為航運。共安裝4臺單機容量150 MW的立式軸流轉槳式水輪發電機組,水輪機型號為:ZZ-LH-860;發電機型號為:SF150-72/14100,水輪發電機組于2011-12-12日全部投產發電。其水輪機主要參數:最高水頭35.12 m,額定水頭26.5 m,最低水頭13 m,額定轉速83.3 r/min,葉片數量6,槳葉轉角范圍-11.25°~+14°。

2014年進行機組增容改造(設備未更換,只調整AGC等相關參數),單機容量增為161.25 MW發電機型號為:SF161.25-72/14100,水輪機型號不變,總裝機容量為645 MW。水輪機轉輪由轉輪體、葉片、葉片密封裝置、葉片操作系統及泄水錐等組成。

1 機組運行檢修狀況

3號機組投運后,下導擺度、水導擺度存在超標問題,經觀察分析,不同運行工況下均會出現超標現象,在高水頭擺度超標幅度較小,在低水頭擺度超標幅度增大,下導擺度最大值可達到550 μm。2014-12-25日結合機組B修對機組軸線進行調整,水導擺度超標問題得到改善,下導擺度仍存在超標。2017-12-27日結合3號機組C級檢修開展動平衡配重工作,下導擺度超標問題得到改善,水頭在30.2 m時,下導擺度數據為214 μm。2018-07-03至06日,該電站入庫流量最大到7 906 m3/s,3號機組水頭降至14 m左右,其下導擺度達到486 μm,水導擺度到達478 μm。機組低水頭擺度超標問題未得到根本性解決。

1.1 機組增容前后運行工況數據對比

2014-05-25日,未更換機組及主變,通過合理利用設備設計裕度進行增容,電站增容后正式投入應用,采集增容前后3號機組各負荷工況下的運行數據進行分析。

通過機組增容前后進行分析對比,分別在水頭27.9~28.9 m,有功130 MW;水頭23.3~23.9 m,有功140 MW;水頭27.8~28.4 m,有功150 WM,三個不同工況下進行各軸承擺度進行對比,發現增容前后各軸承擺度數值變化不大。

1.2 機組B修前后工況數據對比

3號機組于2014年進行B級檢修盤車軸線調整。通過機組B修前后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分別在26.4~27 m水頭,有功100 MW;27.4~25.7 m水頭,有功130 MW;28.5~30 m水頭,有功150 MW,三個不同工況下機組B修前后各軸承擺度進行對比,發現B修前后數值變化較大。

1)在26.4~27 m水頭,有功100 MW,下導和水導擺度數值均增大。

下導:最大相差274 μm,最小相差143 μm;水導:最大相差152 μm,最小相差28 μm。

2)在27.4~25.7 m水頭,有功130 WM,下導擺度增大、水導擺度數值減小。

下導:最大相差242 μm,最小相差68 μm;水導:最大相差-157 μm,最小相差-75 μm。

3)在28.5~30 m水頭,有功150 MW,下導擺度增大、水導擺度數值減小。

下導:最大相差112 μm,最小相差69 μm;水導:最大相差-144 μm最小相差-121 μm。

1.3 機組動平衡配重前后工況數據對比

3號機組于2017-12-27日,結合機組C修進行了動平衡試驗轉子配重、協聯試驗工作,跟蹤采集狀態監測數據(工作水頭29~30 m),對比工況數據如表1~表3。

表1 70 MW負荷下同工況狀態數據對比

表2 120 MW負荷下同工況狀態數據對比

表3 160 MW負荷下同工況狀態數據對比

動平衡試驗配重后,相同水頭、相同有功下導擺度大幅度下降,平均降幅約30%~50%,隨有功增加降幅越明顯,160 MW下降幅度最大,經一段時間的觀察,穩定工況下未出現超出報警值的情況。

各工況下,上導擺度也出現大幅度下降,降幅40%~50%;上機架振動降幅程度最大,約70%~90%,遠低于規范要求;下機架、定子機座振動也有小幅度下降,降幅約10%~30%;水導擺度、頂蓋振動未出現明顯下降趨。動平衡試驗配重后,各工況下,各軸承擺度均未出現一級報警,各部位擺度運行較為穩定。

1.4 機組配重前后額定水頭以下運行工況數據對比分析

3號機組于2017-12-27日完成轉子動平衡配重及協聯關系優化工作,采集2017年、2018年汛期低水頭運行期間工況數據進行對比。在動平衡試驗配重后(見表4),相近水頭、負荷下擺度狀況對比分析如下:

表4 3號機組動平衡配重前后低水頭工況對比分析

1)上導擺度均在規程合格范圍內,上導擺度呈現20~30%的降幅;

2)下導擺度有較大幅度下降,平均降幅約20%~40%,但仍超出規范要求范圍;

3)水導擺度前后對比有略微增大趨勢;

4)蝸殼壓力脈動有增大趨勢,頂蓋壓力脈動及轉輪壓力脈動有減小趨勢;

5)動平衡后水力脈動未見大的變化;

6)在動平衡配重試驗后,低水頭下上導擺度、下導擺度均有較大幅度的降低,但下導擺度仍超過規范要求范圍。

1.5 機組動平衡配重試驗額定水頭以上運行前后的對比

采集3號機組動平衡配重試驗前后的對比(見表5),水頭在27.2~28.1 m水頭變幅,負荷在117~149 MW的負荷穩定運行的數據,可以看出:

表5 3號機組動平衡配重試驗(中高水頭)前后的對比

1)動平衡后上導擺度降幅15%~40%,配重前后上導均未超規范標準;

2)動平衡后下導擺度降幅10%左右,配重前后均超1級報警值;

3)水導擺度增幅45%~65%,水導擺度均未超1級報警值;

4)上機架水平Y向振動降幅達70%,但配重前后均未超標準;

5)下機架水平振動增幅5%~30%,但配重前后均未超標準;

6)頂蓋振動增幅達30%~90%,已超1級報警值;

7)蝸殼壓力脈動、尾水壓力脈動、頂蓋壓力脈動、轉輪室壓力脈動配重前后均無大的變化;

8)配重及協聯關系優化后在相同水頭及負荷下導葉開度未有變化,槳葉開度有增大趨勢。

1.6 機組水頭由額定水頭降至最低至14 m左右,對比4臺機組在相同水頭負荷情況下的橫向數據比較

采集2018年7月該電站入庫流量最大7 906 m3/s,機組水頭從25 m降至14 m(見表6),對比4臺機組相同負荷,振動、擺度、壓力脈動:

表6 機組水頭從額定水頭降低至14 m水頭4臺機組振擺數據對比

1)在低水頭下3號機組的下導擺度、水導擺度、下機架振動、頂蓋振動、蝸殼壓力脈動、尾水上壓力脈動、頂蓋壓力脈動,都比其他機組大。

2)隨著機組水頭的降低其它機組的頂蓋振動、蝸殼壓力脈動、尾水上壓力脈動、頂蓋壓力脈動都比較穩定,而3號機組的壓力脈動有增大趨勢,特別是轉輪室壓力脈動增幅比較大。

3)隨著水頭的降低特別是16 m到15 m,3號機組下導擺度、水導擺度、頂蓋振動、轉輪室壓力脈動急劇增大的現象。

2 分析判斷

機組振動、擺度與水力、機械、電氣因素三者有關。機械不平衡驗證主要是空載無勵磁變轉速試驗,采集各部位振動、擺度是否滿足要求可以驗證轉動部分(機械)質量是否平衡;空載變勵磁驗證機組磁拉力是否正常;并網帶負荷運行,隨著負荷的增加各部位振動、擺度、壓力脈動主要驗證水力因素的影響。這三項試驗都可以通過機組穩定性試驗[1]驗證。

該電站水輪機最高水頭35.12 m,額定水頭26.5 m,最低水頭13 m。從粗略的水頭劃分額定水頭到最高水頭定為中高水頭,額定水頭到最低水頭定為中低水頭。之前做的穩定性試驗、增容試驗、動平衡試驗及協聯試驗都是在中高水頭進行的。在中高水頭做的試驗都是比較穩定的說明中高水頭機械、電氣、水力因素滿足穩定性要求。

軸流轉槳式水輪機葉片和水頭、負荷協聯,有可能中高水頭時,轉輪葉片一致,低水頭葉片的角度變了,葉片外緣不在一個圓內,低水頭時流量大,造成水力不平衡,引起轉輪室壓力脈動,頂蓋壓力脈動,水導擺度增大[2-3]。而下導擺度增大筆者認為是轉輪壓力增大引起軸向水推力,從而引起下機架的振動增加,之前的相對平衡被打破,不平衡又引起下導擺度增大。

對于轉槳式水輪機,產生水力不平衡的可能原因有:

1)水頭和負荷、協聯關系不匹配;

2)轉輪葉片開口不一致(葉片外緣傾角不一致);

3)葉片外緣不在一個分度圓上;

4)轉輪葉片葉型不一致;

5)葉片操作機構尺寸、行程不一致;

6)轉輪室間隙不一致;理論上存在轉輪室間隙不一致的情況;

7)低水頭運行存在渦帶。

所以轉輪的原因造成的低水頭水力不平衡懷疑最大。

3 排查的思路和方法

該電站河道狹窄,下游水位變幅受下泄流量影響大。隨著下游電站的建設該電站尾水水位受下游電站蓄水的頂托;汛期泄洪加4臺機組的流量疊加該電站低水頭運行的時間將會增多,針對該機組低水頭運行振動擺度超標必須要引起重視。

1)在低水頭下對該機組進行穩定性試驗和效率試驗[4]。因需要機組在低水頭運行,需要對庫區降水位運行試驗耗水率增大,低水頭運行與電網調度溝通協調難度較大;還有入庫洪峰期造成的低水頭也不好掌控,需要結合實際進行此試驗。

2)解除協聯關系,對水輪機進行定槳試驗[5],槳葉開度范圍為(-11.25°~+14°),固定槳葉葉角度,調整導葉開度負荷空載,10,20,30,40 MW……150,161 MW,MAX;MAX,161,150 MW……30,20,10 MW,空載。每隔3°改變槳葉角度進行一次定槳試驗。在每個負荷點穩定5 min采集各部位振動、擺度、水壓力脈動,進行數據對比分析,可以得出槳葉在哪個開度下,擺度及壓力脈動值超過標準和規范值。

3)機組進行擴大性C修或A修前,在錐管門搭設轉輪檢修平臺,并搭設轉輪每個葉片的小排架平臺。對葉片線形用模板進行測量槳葉葉片線型是否合格,手動操作槳葉由0°~25°~50°~75°~100°全開,再由100°~75°~50°~25°~0°全關,每個開度測量葉片的角度,葉片間距,分析角度是否滿足規范要求,判斷葉片外緣間距是否在一個分度圓上。

4 結 語

針對軸流轉槳式機組在中高水頭運行時,機組穩定運行,而在低水頭運行時,擺度超標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數據對比,得出水力不平衡是造成低水頭運行時擺度超標關鍵因素的結論,并提出相應的處理思路和方法。

猜你喜歡
動平衡轉輪水頭
臺階溢洪道無因次消能水頭規律與水面線計算
疊片過濾器水頭損失變化規律及雜質攔截特征
中低水頭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動力特性計算分析研究
蒲石河抽水蓄能電站1號機轉輪改造水力穩定性研究與實踐
車輪動平衡標定結果的影響因素
美國史密斯-韋森M19 Carry Comp轉輪手槍
現場無試重動平衡方法研究
詞語大轉輪
——“AABC”和“無X無X”式詞語
LSW水電站改造水輪機選型
廈門海關調研南安石材專題座談會在水頭召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