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梗死的MRI異常征象及診斷價值

2022-05-08 14:19張喆谷爽李軍
健康體檢與管理 2022年3期

張喆 谷爽 李軍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骨梗死的MRI異常征象及診斷價值。方法:將我院2021年1月-10月期間診治的15例骨梗死患者作為對象開展研究工作,對其MRI影像學表現進行分析。結果:15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病變部位累及雙側,6例患者病變部位累及單側;共累及24個病變部位,主要位于股骨下段以及脛骨上段,部分病灶位于跟骨、距骨及跗骨,病灶內存在地圖樣異常信號區且廣泛分布,邊緣欠規則,呈長T1、T2信號,病變內部信號為斑片狀,存在欠規則異常信號改變。結論:骨梗死MRI存在異常征象,該檢查方法優于其他影像學檢查,能夠提供患者病灶內部信息,為病情早期診斷提供參考。

【關鍵詞】骨梗死;MRI;異常征象

骨梗死是因局部供血不足所引發骨及骨髓細胞局灶性壞死和缺血性壞死。通常發生在干骺端和長骨骨干,病發幾率較低。大部分患者病情致病原因不明,臨床表現十分復雜且不具備特異性。因此,病程診斷存在一定難度,通常需要影像學檢查來協助病情診斷。對骨梗死患者而言,CT和X線的診斷價值不大,非常容易出現漏診和誤診。骨梗死患者選擇MRI診斷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和靈敏度,在病情診斷及治療過程中有著較大價值。本文特將15例經手術證實的骨梗死患者的MRI影像學結果進行研究,總結骨梗死患者MRI影像特征,希望能夠為后期臨床診斷及治療提供指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2021年1月-10月期間診治的15例骨梗死患者作為對象開展研究工作,其中10例患者經手術病理證實、5例患者經穿刺病理證實。男女比例為7:8,最小年齡20歲,最大年齡60歲。其中有9例患者雙下肢疼痛,6例患者單下肢疼痛。最短病史15天,最長病史2年。其中有5例患者長期飲酒、3例患者長期服用抗生素、2例患者有外傷史,其余5例患者無明顯誘因。

1.2檢查方法

選擇MRI設備飛利浦(Philips Achieva 1.5T超導型),膝關節表面線圈及足部多通道線圈,行橫軸位、冠狀位、矢狀位的PD脂肪抑制序列及T1WI、T2WI序列,層厚、層間距均4mm。

2結果

2.1發病部位

15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病變部位累及雙側,6例患者病變部位累及單側;共累及24個病變部位,主要位于股骨下段以及脛骨上段,部分病灶位于跟骨、距骨及跗骨。

2.2疾病分期

15例患者共累及24個病變部位,有14個急性期骨梗死、6個亞急性期骨梗死、4個慢性期骨梗死。

2.3 MRI異常征象

有14個急性期骨梗死,與正常骨髓比較,病灶呈不規則的“地圖樣”異常信號,典型征象是病灶邊緣呈“三環征”。6個亞急性期骨梗死,呈不規則片狀、斑片狀混雜信號,病灶中央T1WI呈等、低信號,T2WI信號為等、高信號,內部信號不均勻。4個慢性期骨梗死,T1、T2WI信號呈不規則的混雜片狀低信號影,周圍可見線狀低信號,被稱為“單環征”。典型病例如圖1-4。

3討論

骨梗死是因局部供血不足所引發的局灶性骨壞死,鐮狀細胞血紅蛋白病、減壓病和動脈硬化患者為高發人群。有關研究報道提出,骨梗死能夠發生在地中海貧血和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中,通常發生在長期酗酒和長期服用激素藥物的群體。骨梗死不同分期的臨床表現存在差異性。急性期患者肢體存在劇烈疼痛感,限制了肢體活動。慢性期肢體沉痛、酸脹,存在肌無力,但一些患者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骨梗死因沒有明確致病原因,以往報道提出骨梗死通常發生在潛水運動員中,因此,將其稱為減壓病,是受到職業習慣的影響。近年來,激素、酒精、外傷等諸多因素導致的非減壓病型骨梗死,病情發作幾率呈上升趨勢發展。此次,研究的15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長期飲酒,3例患者長期服用抗生素,2例患者有外傷史,其致病因素為骨內血管氣栓、血管痙攣、血管梗阻、血管外壁缺損等。MRI檢查的軟組織分辨率極高,能夠通過多參數和多平面成像,針對細胞病變以及骨髓水腫的靈敏度極高,能夠在骨梗死患者發病初期及時確診,優勢顯著。

骨梗死的典型征象容易診斷,非典型骨梗死需要做如下病情鑒別:(1)急性骨髓炎、慢性骨髓炎。急性骨髓炎患者主要骨質破壞,同時。存在破壞區骨修復以及繞骨骨質增生,有死骨形成、慢性骨髓炎主要為骨質增生。表現為死骨、竇道、膿腫、髓腔變窄骨、外膜增厚、增粗等。(2)單純性骨髓炎。非典型急性骨梗死以及單純性骨髓水腫的表現均為T1WI低信號、T2WI高信號,但非典型極性骨梗死為進行性發展,單純性骨髓水腫能逐漸消失,結合患者臨床癥狀能夠幫助病情的鑒別。(3)惡性骨腫瘤。通常發生在骨端,例如骨肉瘤等。病情發作初期骨膜沒有明顯反應,應該將其與骨梗死區分。惡性骨腫瘤病情發展后期軟組織腫塊以及骨膜反應出現鑒別十分容易。(4)骨纖維結構不良?;颊吖琴|硬化,邊緣相對光整骨皮質膨脹生長將好,發部位作為依據,查看病灶邊界情況,骨梗死鑒別就會變得簡單。

分析本文研究結果:15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病變部位累及雙側,6例患者病變部位累及單側;共累及24個病變部位,主要位于股骨下段以及脛骨上段,部分病灶位于跟骨、距骨及跗骨。有14個急性期骨梗死、6個亞急性期骨梗死、4個慢性期骨梗死。24個病變大小不同,病灶內存在地圖樣異常信號區且廣泛分布,邊緣欠規則,呈長T1、T2信號,病變內部信號為斑片狀,存在欠規則異常信號改變。

綜上所述,對于晚期骨梗死患者來說,CT和X檢查方式均具有一定價值。CT能夠清除顯示骨梗死的鈣化灶和結構。但對于早期骨梗死患者來說,診斷價值十分有限。MRI能夠將不同分期骨梗死患者病理演變過程反映出來,針對患者預后評估以及分析判定有一定優勢,特別是針對征象呈“地圖樣”改變的患者來說,能夠清楚顯現,可將此作為骨梗死診斷的最佳方法。

參考文獻:

[1]龍斌,董進,宋少輝,馬志娟,涂茜,彭紅芬,蔣宇宏.膝關節骨梗死的X線與MRI表現[J].中國CT和MRI雜志,2020,18(09):170-171+176.

[2]葉艷君,張斌青,郭會利.骨梗死的MRI影像學特征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9,28(20):3652-3655.

[3]李旭,趙文,莊玉慧.關于骨梗死的CT及MRI診斷價值的比較[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9,25(20):28-29.

作者簡介:1.姓名: 張喆(出生1984年1月)性別,男 民族,漢,籍貫:吉林,職稱:主治醫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磁共振,省市:北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