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箱庭療法的聽障群體心理干預研究

2022-05-08 20:13胡彬張澍柯李征張峰
健康體檢與管理 2022年3期
關鍵詞:心理干預

胡彬 張澍柯 李征 張峰

【摘要】聾人學生存在身心發育相對不成熟而導致的心理問題,認知能力低,多數學生心理狀態不穩定,情緒易沖動;常出現不滿、孤獨、苦悶、沖動等不良心境。由于聽障群體不善表達,因此難以利用傳統的心理疏導幫助該群體釋放壓力。因此該群體當遭受升學、就業、情感等壓力時候,極易因心理問題導致行為失常。箱庭療法通過玩具模型,可以幫助聽障群體表達他們的非語言思想和感情,針對特殊群體進行適當的心理干預可以極大地降低聽障群換心理疾病的比例。

【關鍵詞】香庭療法;聽障群體;心理干預

一、針對聽障群體的箱庭療法

眾多研究者對特殊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殘疾大學生,尤其是后天殘疾的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對較低。聽障學生在學業競爭或挫折時傾向于壓抑內心感受,會產生大量負面評價。聾人大學生剛剛進人大學時,教師要特別關注和留心其認知特點,需對不同年級、專業實施各有側重的、有明確指向性的教育或心理健康輔導。箱庭療法具有可以幫助聽障大學生改善思維與功能失調性認知和應激事件的特點。引導聾人大學生正確的自我價值觀念的回歸,幫助他們樹立敢于面對困難的自信心。教師可以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愛好為切入點,進一步引導該群體繼續持續減壓。以隱形的教育方式讓聾人大學生構建正確的認知體系十分重要,防止學生過于敏感。結合心理咨詢治療,重點識別、分析負性認知結構,并加以糾正。采用VR沙盤技術對聾人大學生進行行為矯治,并建立起積極的認知方式。當個別學生發生心理問題時要特別加以開導,并輔之以各種心理訓練以重現引發問題的情景來鍛煉學生的處理和適應能力。

沙盤游戲作為一種獨立的心理治療體系,來訪者通過沙子、水、人物、動物、建筑物、交通工具等多種沙具模型,在咨詢師的陪伴下,在沙箱中隨心所欲地創作和表現,啟發來聽障學生充分認識自己的深層心理,并從中得到啟發與思考。沙盤游戲在大學生的心理干預中應用非常廣泛,聾人大學生將自己無意識心象通過非語言的形式視覺化,從而喚起治愈的能量,通過操作深層心理內容,從而使心理達到一種整合,實現創傷后治愈。這種無意識和非語言的表達方式與聾人大學生的生理特征十分契合。本研究針對多名有明顯負面情緒的聽障學生進行測試和統計,采用個案研究的方式,對其進行沙盤游戲的干預研究,以探索沙盤游戲對改善聾人大學生創傷后應激反應的效果,豐富聽障群體心理干預方面的研究。

二、針對聽障群體的心理問題分析

聾人大學生由于自身的感官缺陷,在學習以及社會交往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研究表明,聾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更容易在創傷后或其他負性生活事件中受到傷害,從而導致難以挽回的后果。以沙盤游戲的形式對多名聾人大學生Z進行為期兩個多月的心理干預,在干預前后、干預后1個月分別使用SCL-90對其進行心理測評。在干預后,SCL-90的總分、強迫和抑郁因子分數均降至正常水平,這表明沙盤游戲對于改善聾人大學生創傷后應激反應是有效的。

在以往關于聾人大學生的抑郁傾向、負性認知偏差研究中,多使用問卷的形式,并不能適用于存在認知偏差的特殊群體。本研究采用思維問卷和功能失調態度問卷,考察聾人大學生群體自動思維和功能失調性態度的水平。通過分別在性別、年級、專業等變量上,聾人大學生群體與健聽大學生群體的差異比較;以及在聾人大學生群體內部的差異比較,試圖揭示聾人大學生自動思維與功能失調態度的程度和特點。不同性別聾人大學生的態度功能失調程度無顯著差異,聾人大學生群體中,其與抑郁相關的負性自動思維頻度與態度功能失調程度顯著正相關。負性思維出現頻度越多。此外,完全使用口語交流的聾人大學生其負性自動思維要比其他交流方式的,如部分手語、部分口語交流同學的頻度高??傮w而言,與健聽大學生相比,聾人大學生群體是抑郁情緒或抑郁癥狀的易感群體。

聾生家長過度保護會導致孩子的生存產生習慣性依賴,聾人大學生較健聽大學生更容易出現負性自動思維,聾人大學生的態度功能失調程度也比健聽大學生嚴重,更容易產生抑郁情緒。另外,在聾人大學生群體中,經常使用口語交流的聾人大學生在負性思維的頻度比其他交流方式的聾人大學生要嚴重。這可能與口語交流的聾人大學生可以跳出聾人群體與健聽人接觸,可能會在與健聽人的溝通中與其舊有觀念和認知產生沖突有關。但是,隨著年齡和年級的增長,聾人大學生態度的功能失調程度有所降低。這可能與高年級聾人大學生更能適應學校生活、更接納自己有關。

三、總結

在同一種壓力條件下,聾人大學生會表現出較明顯的抑郁傾向,與抑郁有關的負性自動思維和功能失調性認知也就隨之產生。受各種壓力的影響,聽障群體容易呈現出多種心理健康問題,如情緒、學習、行為、青春期心理問題等,這些問題對學校教育管理和聾生家庭生活都產生了負面影響,本文通過箱庭療法和心理干預,在小范圍實驗驗證了該方法在心理疏導和心理問題篩查的有效性。隨著社會對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該方法還可在更大范圍如中小學、老年群體等進行推廣。同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從日常教育教學工作抓起。努力發現導致聾生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根本原因,解決特殊兒童心理健康問題。

參考文獻

[1]楊集梅, 柴潔余, 邱天龍,等. 聽障兒童心理理論研究進展[J]. 中國特殊教育, 2020(9):7.

[2]郭芳芳, 黃崢. 關注聽障兒童心理健康[J].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2021, 19(S01):2.

[3]馬諧, 鄧婷, 陶云. 聽障兒童情緒能力發展的研究進展[J]. 中國學校衛生, 2021, 42(12):5.

[4]陳瓊, 趙俊峰, 谷璜,等. 聽障兒童認知抑制控制的腦電特點[J]. 心理發展與教育, 2020, 36(3):8.

[5]黎曉丹, 戴常婷, 譚騰飛,等. 具身情緒視角下聽障兒童情緒社會化與聽力語言康復[J]. 中國特殊教育, 2020(10):8.

猜你喜歡
心理干預
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心理干預
淺析精神障礙患者康復期的心理干預
心理干預在肝硬化護理中應用效果分析
關于留守兒童問題相關主體培訓研究
人文護理對“三無”精神病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分析
藥物聯合綜合心理干預治療乳腺增生的臨床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