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筑語言廣廈 先夯詞語之基

2022-05-09 17:44姚耘
小學閱讀指南·高年級版 2022年5期
關鍵詞:含義詞語小學生

語文是語言類學科,是由字、詞、句、段、篇等組成的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各個部分的組成環環相扣,每一步的學習都是為下一步的進步打下的基礎。詞語作為句、段、篇組成的基本單位,形象地說,如果語言是一幢大廈,那么詞語就是基礎的建筑材料。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詞匯量,心中形成一個具體可感的語言環境,才能更好地去聽說讀寫。詞語的掌握是語文學科學習的必然需求,學生的字詞積累與掌握情況,對于小學生后續的語文學習意義重大。同時,新課程標準中要求教師注重詞語教學在具體情境中的滲透,讓學生可以立足于生活經驗理解詞語等等,以幫助學生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學會靈活運用,走出詞語學習的難關。

一、詞語教學常見問題

1.詞語教學脫離情境

小學語文詞語教學中最常見問題就是詞語講解過于生硬,例如《日月潭》一課的教學中,涉及到“名勝古跡”。在對“名勝古跡”進行講解時,很多教師并沒有給學生們創設出相符合的語言情境,而只是枯燥地講解:“名勝古跡,是指在某一個國家或區域內的十分著名的地點,這些地點或景物具有風景優美的特點,還包含了古代比較著名的遺跡?!边@樣的講解方式,并不能讓學生真正地理解“名勝古跡”的含義,也無法讓學生從具體的情境中對詞語的理解更加真切。

2.教學方式過于單一

在以往的語文課堂中,大多數教師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其教學的關注點更加傾向于學習成績的提升,這就容易導致教師的語文詞語教學目標趨于功利化。在這種教學觀念的影響下,教師為了讓學生們在短時間內積累、記憶更多的詞語,所采取的教學方法以灌輸為主,缺乏對詞語教學模式與教學手段的創新。而小學生在詞語學習中的動機產生主要依靠感性認識的驅動,其在長期處于同一種無趣的詞語教學學習環境中,容易喪失學習的熱情,甚至產生厭學心理,不利于詞語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3.詞語運用能力訓練缺乏

許多教師在詞語教學中存在認知上的誤區,認為詞語教學就是讓學生學會書寫詞語、理解詞語的意義,而忽視了對學生詞語運用的能力培養。實際上,詞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能夠將其靈活地運用在自己的觀點表達之中。若是小學生在詞語的學習中只是停留在抄寫與背誦的淺顯層面上,將會在需要用到詞語表達的時候無法從腦海中檢索出來,也極其容易出現詞語運用上的錯誤,從而影響小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

二、詞語教學優化策略

1.創設適宜語境品讀詞語

小學生年齡尚小,對比較抽象的詞語理解能力有限,想要讓小學生真正地理解詞語的含義,就需要教師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創設有助于學生理解詞語含義的情境,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教師可以結合課文中的語境解釋詞語含義,如在《葡萄溝》一課的教學中,涉及到“好客”這個詞語,許多學生對“好客”并不理解,課文原文中是這樣寫的:“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準會摘下最甜的葡萄,讓你吃個夠?!弊寣W生分析一下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可以了解到如果有人去維吾爾族做客,他們會拿出最好的東西招待客人,以表示歡迎,以幫助學生理解“好客”所表示的意義;第二,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詞語情境,利用學生已經具備的認知結構促進其對詞語的理解,如在《寒鳥號》一課中需要學生理解“哆嗦”的含義,那么教師可以則可以聯系學生的生活經歷解釋“哆嗦”的這個詞語,譬如:“在寒冷的冬季,如果我們出門穿的衣服很少,身體就會因為冷而不由自主地發抖,這就是哆嗦。寒號鳥被凍得直打哆嗦,也就是這個意思了?!边@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理解詞語的含義,也可以促進學生對寒鳥號感受的理解,使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帶上的特殊的情感。

2.組織趣味詞語學習活動

詞語的學習不僅僅是語言知識點的掌握,同時也是對中華語言文化的傳承,是人民智慧結晶的傳遞。在詞語的學習中只有讓學生感受到語言魅力,愛上詞語學習,他們才能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主動地研究、積累更多的詞語,這要比教師的強行灌輸詞語更見效果。因此,在詞語教學中教師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組織學生們喜歡的學習活動開展詞語教學任務,讓小學生可以在有趣的學習活動中產生詞語學習的內驅力,以讓學生感受到詞語的博大精深,提升小學生對詞語的感知能力。如在《趙州橋》一課教學中,需要學生們掌握“回首相望”的含義,此時若是采用語言講解的方式,很難讓小學生理解“回首相望”在趙州橋描述中使用的妙處,也會使學生對詞語的理解模糊。對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視頻展示技術,給學生們播放趙州橋的畫面,在視頻畫面的展示中重點地勾畫出“回首相望”的部分,讓學生可以通過直觀的觀察,理解其中的含義。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不僅可以吸引學習的注意力,還可以降低學生對詞語理解的難度。又如,在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五的教學中,給出了“不言不語”“三言兩語”“自言自語”“千言萬語”等詞語,那么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們以表演的形式表達出詞語的含義,學生們會為了表演得更加形象而深入地揣摩這些詞語之間的差異,使學生在興趣的促使下主動地學習與探究詞語。

3.加強詞語運用能力的訓練

語文具有工具性的特征,詞語作為語言的構成要素之一,自然也具備工具性的特征,因此在詞語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引領學生在積累詞語、理解詞語的情況下,學會使用詞語表達,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詞語的學習本身就是一個積累以及重復使用的過程,只有在不斷的積累與使用中,才能加深、鞏固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并做到靈活運用。因此,教師應在詞語講解之后,給學生創造使用詞語的機會,引領學生樹立語用的意識。如在《大禹治水》一課學習之后,學生們已經掌握了“災難”的含義,那么此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圍繞“災難”一詞造句,有的學生說道:“新冠肺炎的出現給全世界帶來了災難,但是在面對災難的時候,中國人憑團結一心,一定會戰勝所有已知的、未知的災難,這就是中國的力量?!边@樣的鍛煉可以提升學生對詞語的運用能力,同時還可以獲得語言組織與思維能力的鍛煉。

結束語

詞語是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我們要予以重視,并積極地探索提高詞語教學有效性的手段及方法。優化詞語教學可積極嘗試語境創設、詞語教學方法創新以及詞語運用培養等方式,促進小學生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自主積累詞語、學習詞語,獲得詞語學習能力的提升,為今后的語文學習提供源源不斷的助力。

(姚耘 如東縣掘港街道童店小學)

猜你喜歡
含義詞語小學生
Union Jack的含義和由來
找詞語
考考你:混水摸魚、一哄而散,這些詞語你能否讀對?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每個袋子里總有壞土豆
我是小學生
詞語積累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