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改革創新與發展趨勢研究

2022-05-09 19:08楊寶智
種子科技 2022年5期
關鍵詞:推廣體系農業技術改革創新

楊寶智

摘? ? 要:社會的進步推動了經濟發展,在此基礎上,農業的技術水平也得到了全面提升,但仍有許多問題在技術推廣的過程中暴露出來,對農業生產中先進技術的應用產生了直接影響。為了能適應新時期的潮流,滿足農業發展需求,需要對農業推廣體系進行改革創新,最大限度提升農業經濟效益。因此,文章具體分析了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實施中出現的弊端,并提出了改革創新的策略,深入探究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而提升了我國的農業生產水平,以期為相關人士提供參考。

關鍵詞:改革創新;推廣體系;農業技術

文章編號:1005-2690(2022)05-0142-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3.3? ? ? ?文獻標志碼:A

農業生產不僅可以滿足人們在生活上的需求,還能帶動農業經濟。但就實際情況而言,我國依然缺乏完善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在新時期的發展背景下略顯不足,導致資金匱乏、人員素質落后,無法有力推廣新型農業技術,嚴重阻礙了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正常運行,不能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出推廣體系的價值?;谛滦蝿莸谋尘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有效拓寬了融資渠道,對推廣方式進行改革創新,規范了運作,建立完善的選拔機制,可以適應并滿足激烈市場競爭中的生產需求,為農業現代化提供了技術支撐。

1 改革并創新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背景和價值

現階段,經濟發展越來越趨向于全球化??茖W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創新已經推動農業形成規?;?,通過對不同類型高新技術的使用,中國農業的發展模式得到轉變,已經從傳統模式逐漸轉變為信息與生物相結合的現代化農業技術發展模式。在逐漸轉變的過程中,我國新型的農業技術已經朝著良好的局面發展,并帶來了一定的經濟優勢,甚至部分技術已經在世界上占據領先地位。調查數據顯示,在最近20年,我國的農業技術在農業經濟增長上的貢獻率達到了40%,相較于改革開放之前提高了20倍,然而農業技術仍然面臨著一定困擾,我國的農業技術向生產力轉化的成功率較低。當前最高的技術轉化率僅為40%,意味著60%的農業技術無法轉化為生產力,造成了資金、資源的嚴重浪費,也是農業發展的巨大損失。與此同時,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業工作者不再是單純的生產者,在市場經濟中逐漸成為了經營者,其在進行生產經營的同時能自主選擇農業技術,對于農業技術的了解較少。雖然對科技發展具有一定感知,但無法將其與自身的發展生產聯系起來,導致其對農業技術缺乏迫切的需求。

多數地區的農業技術缺少具有針對性的推廣體系,容易混淆經營與公益性的技術,缺乏個性特征,突出了推廣計劃的缺陷,最終對推廣工作的效率成果造成影響。因此,在創新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全面深化改革,使各種新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發揮應有的作用[1]。

2 改革創新推廣體系過程中出現的弊端

2.1 制度障礙較多

在宏觀調控制度下,農業市場中農業基層勞動力在投入上的增長率較高,且高于產量增長率,造成農業經濟效益較低的情況。持續地過多投入基層勞動力導致地方農業對技術的需求不高,其難以感受到農業技術的效率,對農業技術的研發與推廣產生了影響。同時我國當前的農業保護制度存在一定滯后性,導致了農業技術得不到廣泛的推廣。國際上發達國家已經紛紛采取了農業保護政策,其中農業貿易保護的PSE最高的國家為日本達到了75%,隨后是歐共體達到了50%,加拿大達到了49%,美國達到了42%,新西蘭達到了33%,澳大利亞達到了16%。而我國一直在進行負保護,數值徘徊在-20%左右,在農業技術上的投入受到農業保護不足的影響,大量資源外流。除此之外,政府在公共制度上的缺陷也會導致農業技術推廣困難的情況。農業技術具有公共特性,當公共制度存在缺陷時,將無法有效管控農業技術的外溢成本與外溢效應,農業技術的推廣與應用也會出現紊亂狀況。

2.2 推廣資金不足

任何體系的創新改革都離不開資金支持,農業技術的推廣體系也不例外。就實際情況而言,我國在農業技術推廣上的資金并不充足,同時存在挪用資金的情況,嚴重影響著技術推廣體系的完善,使其在進行改革創新時缺乏資金支持,改革創新道路較為艱難。由于資金的匱乏,往往無法給予推廣人員較好的工資待遇,薪酬福利不足等問題導致其在進行推廣工作時缺乏積極性,進而影響了推廣體系的建設質量,農業技術的推廣難以獲得理想的效益。

2.3 推廣體系欠缺

目前,我國農業發展正處于由傳統模式向現代化模式轉型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對技術發展的依賴性較強,迫切需要通過技術推廣將技術研究成果轉化為經濟生產力。農業技術發展水平能夠直觀地反映當地農業發展的情況,因此需要對農業技術的推廣體系進行更全面的把握,理清技術推廣時面對的障礙。

我國現階段中農業技術方面的推廣體系并不完善,其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包括推廣所需設施、基礎設施的先進性不足,以及服務水平不高等問題,此類不足都在一定程度上對推廣體系的落實造成了一定影響,導致推廣體系難以實施。尤其對于經濟發展速度較慢,發展水平處于中下游的地區而言,其農業技術方面的科技成果很難有效轉化為實際應用。在整個推廣過程中,技術市場的作用十分重要,為了更好地進行技術推廣,推廣人員必須對農業技術市場進行準確的定位。然而實際上,當前推廣人員并沒有充分把握農業技術市場的發展趨勢[2]。

2.4 推廣專業性較差

部分推廣人員不具備較強的專業素質,其專業水平也沒有達到理想水平,在進行推廣人員招聘時并沒有考察推廣人員的綜合素質,部分人員并未充分了解自身崗位職責,對自己需要負責的工作也沒有正確的認知,工作目標并不明確,導致其在進行日常推廣工作時專業性不足,推廣效果并不理想。

除了對工作內容認識不足,導致專業性較差以外,部分推廣人員并不具備農業技術方向的專業知識,也沒有及時學習、更新農業技術的發展內容,導致其在進行推廣工作時信息的滯后性較強,無法滿足農業技術發展需求。

3 創新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對策

3.1 完善制度,提供推廣環境

在查閱資料后可知,負責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人員和機構以政府機構和科研機構為主。同時,還存在諸多中介服務機構。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國現行的管理制度和標準尚未完善,導致眾多機構在實施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時各自為戰,最終影響了我國農業技術推廣的效果。為了更好地推廣技術,需要完善各項制度。

從宏觀調控制度方面來說,政府應根據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修訂各項宏觀調控的政策,以確保其適應農業發展,提高農民對技術的需求。

從農業保護制度方面來說,需要提升土地資源的利用率,提高耕地保護的意識,加強耕地保護,積極推出各項農業保護的政策。由于耕地保護制度在實施過程中必然會面臨諸多困難,所以還需要落實耕地保護的監督機制。監督機制必須要獎罰分明,對于土地管理工作嚴重滯后的村集體應給予嚴厲批評,對于土地管理制度落實較好的集體給予表揚。

從土地制度方面來說,由于城市化的進程不斷加快,對耕地造成了較大破壞,因此農業經濟的發展受到了一定阻礙,耕地保護工作的開展也難以進行,土地制度的完善越發緩慢,導致農民的權益得不到全面保障,其大部分權益難以落實,且農民的土地權益在遭到非法侵害后難以維權,既阻礙了農業發展,又會影響農業技術的應用。完善土地制度需要從全局考慮,具有一定的戰略性,應結合農村實際發展情況,保證土地制度得以落實。因此需要科學合理地規劃土地,全面保障農民權益,確保其能在穩定農業環境下利用農業技術。在落實土地制度時,需要確保村集體每位成員能明確自身的責任,并能依據當地土地實際情況及時更新土地管理制度。

從公共制度方面來說,政府應對外溢成本與外溢效益有更明確的區分,嚴格管控兩者為農業技術的應用提供較好的環境。

3.2 加大投入力度,做好推廣準備

過去多數人認為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屬于一種公益性事業,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背景下,在市場經濟中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尚未構建。推動農業科學技術應用和發展,且提高服務質量,是我國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目的,加大投入力度,做好推廣準備尤為關鍵。

農業技術的推廣需要以專業農業技術為基礎,只有配備完善的基礎設施,開發新型的農業器械和培養專業的人才,才能使技術推廣更具有說服力。除了農業技術之外,還需要不斷引進與其適配的信息技術以實現農業技術的自動化管理,為農業技術的推廣減輕壓力,此項工作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對于應用農業技術進行農業生產的工作人員還要給予相應的福利待遇,保障工作人員的權益,讓其沒有后顧之憂,為其帶來有效的推廣實例。因此,國家需要設立專項經費并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保證經費能被妥善使用到農業發展與推廣中。

只有資金儲備充足,才能幫助農業部門吸引更多的專業人才,從而更好地進行農業推廣工作。在投入資金后還需要對資金進行合理管控,確保每一筆資金都能得到合理應用,同時定期公示資金的去向,確保資金的使用公開、透明,防止資金的隨意挪用[3]。

3.3 更新理念,完善推廣體系

雖然農業技術日漸成熟,但部分農業工作者對農業技術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缺乏了解,其往往導致農業錯失了便利與發展。因此,要加大對農業技術應用優勢的宣傳力度,完善推廣體系。如今社會倡導綠色農業發展的理念,農業發展方向已經向自動化、機械化方向發生轉變,而農業相關部門在一系列實踐中發現,當前有必要進一步加強技術研發企業與農作物經營者之間的聯系,共同為農業技術的推廣貢獻力量。

為了加大農業技術的推廣力度,當地可以積極召開群眾會議,通過張貼告示以及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向農業工作者傳遞重視應用農業技術的思想,進一步增強農業工作者應用農業技術的意識,營造出良好的配合農業技術推廣的氛圍,實現農業的長遠發展。農業相關工作者還可以將農業技術的使用效果與使用感受互相傳達,在同行業內宣傳其優勢,技術研發企業可以聯合農業相關工作者,制作農業技術廣告,面向社會大眾進行全面宣傳,擴大農業技術的宣傳范圍。

農業部門可以組織農業技術交流會,在農業圈中增強農業技術的曝光率,農業媒體可以積極邀請農業工作者參加農業頻道的訪談節目,宣傳農業技術使用之后的效果。通過多種途徑宣傳土地制度、耕地保護制度等。進行推廣時既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開辦官方公眾號,通過公眾號發布各項農業技術的相關知識文章,也可以挨家挨戶發放宣傳手冊,讓每一位農業工作者都可以了解農業技術的優勢。

3.4 規范機制,提高專業素質

首先,建立科學的人才選拔機制。在選拔人才前應明確選拔標準,將個人與其工作業績聯系起來,應具備農業技術宣傳推廣經驗。同時將員工的個人素質加入選拔標準中,以確保其思想覺悟正確,確保選拔出的人才擁有較高的素質。不斷提高選拔人才的條件,把業務水平和政治水平作為優先考核的條件,應具有樂于奉獻的精神,強調其崗位素質。將具備推廣開拓、發展能力納入選拔條件中。只有提高人才選拔的空間,才能確保人才隊伍擁有較高的素質且更加專業。

其次,培養高素質且具有專業性的人才隊伍。注重其專業素養與職業素養的培養,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專業培訓,組織干部人才隊伍參加推廣講座,讓其充分學習最新的農業技術發展政策,并將其用于技術推廣工作中,通過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熟悉農業技術推廣創新發展方向的同時,提高其解決實際問題的專業性。與此同時,還需要使其通過主動的學習,將知識應用我國當前農業技術推廣上,可改善和補救不足之處,從而增強其職業素養,提高其專業能力。

再次,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在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技術考核過程中,考核人員的最終成績必須與其崗位相關,并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獎懲制度,以有效提高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積極性,同時提高農業技術推廣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水平。在實踐中,巧妙利用各種獎勵和懲罰方式,充分調動推廣者的積極性,為其創建“迎頭趕上并超越”的氛圍,從而使延伸系統的工作理念和精神得以傳播[4]。

4 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未來發展趨勢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作為農業發展和改革的重要內容,必須要不斷提高農業技術推廣水平,合理調整農業產業發展現狀,完善管理體制,建立有效的技術評價體系,充分調動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積極性,順利開展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過去的技術推廣只側重于糧食作物的生產,今后要注重與畜牧業、花卉等有效結合,注重果樹的種植,突破以往推廣的局限,顯示出新的方向。推廣部門應站在多角度,用科學的視角審視當前的推廣模式,并結合以往遇到的問題,對原有的工作模式進行有效改進,以跟上時代的進步。

現階段,農業技術推廣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發展趨勢樂觀,但也不容小覷。各部門必須對可拓模型進一步研究,并結合實際需求組織各種專題討論,從而產生共享與創新思維的碰撞,設計出新的改革方案,以推動時間的逐步縮短,讓制度突破層層障礙,為農業經濟的發展注入活力[5]。

5 結束語

由于受到傳統推廣體制的制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有效改造傳統農業,創新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勢在必行。與此同時,幫助農業樹立嶄新面貌,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助力農業向現代化農業邁進,使其在多種技術的支持下不斷前行。

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必須與農民的實際需求相結合,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促進農業增產、增收,最大限度提升農業的經濟效益,有效縮短城鄉差距,通過改革創新幫助當下的農業技術體系走出困境,迎來新局面,完成全面突破。

參考文獻:

[1]邵霞.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改革創新及未來發展趨勢[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1(11):137-138.

[2]張瑞波,劉淑麗,孟志梨,等.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改革創新與發展趨勢[J].農村實用技術,2021(5):36-37.

[3]蔚麗.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改革創新與發展趨勢[J].南方農機,2020,51(12):42.

[4]唐傳勇.淺析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改革創新與發展趨勢[J].農民致富之友,2019(12):246.

[5]趙志勇.淺析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改革創新與發展趨勢[J].農家參謀,2019(8):19.

猜你喜歡
推廣體系農業技術改革創新
如何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對策探析
略論完善農技推廣體系之對策
新時期高校體育管理創新的理性思考
淺論對環境監察執法問題的思考和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