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急性發作治療效果觀察

2022-05-10 02:24覃雄雪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0期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急性發作肺功能

覃雄雪

關鍵詞:肺功能;急性發作;中西醫結合;慢性阻塞性肺氣腫

【中圖分類號】R2-0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0--01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是目前造成人類死亡的原因之一,具有發病率及病死率高,病情遷延不愈的特點,主要指終末細支氣管遠端部分膨脹伴有氣腔壁破壞,急性發作后可使呼吸困難、氣道阻塞等癥狀加重,若未及時采取有效治療,可引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1]。在常規西醫治療中主要采取止咳化痰、抗感染等治療措施,因此布地奈德及硫酸特布他林是常見的治療藥物,可減輕炎癥反應,緩解癥狀,但遠期療效較差,易復發。隨著中醫的不斷發展,中西醫結合治療逐漸應用于臨床中,補肺湯出自《永類鈐方》,主要由7種中草藥組成,具有補肺益氣、止咳平喘的功效,可針對患者表現出的相關癥狀進行治療,將其與西醫治療結合后可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本文現針對院內70例患者展開研究,主要內容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隨機抽樣法為分組依據,將本院納入的70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急性發作患者分為西醫組及結合組,每組分別納入35例,所有患者均于2019年1月-2022年1月期間在本院就診,本次研究經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批號:2019年審(22)號]。西醫組納入患者男女比18:17,最小53歲,最大80歲,均值(66.68±7.77)歲,患病時長最短4d,最長14d,均值(9.23±1.93)d,納入疾病分級包括Ⅱ級、Ⅲ級,分別納入23、12例;結合組納入患者男女比20:15,最小54歲,最大80歲,均值(66.84±7.69)歲,患病時長最短5d,最長14d,均值(9.46±1.95)d,納入疾病分級包括Ⅱ級、Ⅲ級,分別納入25、10例。所有患者及家屬均了解研究內容,且組間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中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急性發作標準[2];②均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氣道阻塞等癥狀,且活動時明顯加重;③血氣分析無酸中毒者;④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臨床資料完整者;⑤能夠建立良好溝通者。

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肝、腎等臟器功能異?;蛩ソ哒?②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③近期有糖皮質激素藥物治療史者;④相關治療藥物過敏者;⑤合并其他肺部疾病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止咳化痰、吸氧、抗感染等對癥治療,并在此基礎上分別采取不同治療方式。

西醫組:采用常規西醫治療,治療藥物為布地奈德混懸液及硫酸特布他林混懸液,給藥方式為通過空氣壓縮泵高頻霧化吸入,10min/次,布地奈德混懸液給藥劑量及頻率分別為1mg/次,2次/d,硫酸特布他林混懸液給藥劑量及頻率分別為5mg/次,2次/d,治療周期為1周。

結合組:以西醫組治療為基礎給予中醫治療,中醫治療湯劑為補肺湯,藥方主要由白芥子6g,款冬花、紫菀、桑白皮各10g,黨參、黃芪、熟地各15g組成,用水煎服,將400ml飲用水煮至200ml,用藥劑量為1劑/d,分早晚兩次服用,治療周期為20d。

1.3 觀察指標

(1)以療效判定標準為依據[3],將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個等級,并將顯效率+有效率作為總有效率進行比較,主要分級標準如下:顯效:臨床癥狀明顯好轉,X線檢查與血氣分析明顯改善,肺功能改善>20%;有效:臨床癥狀部分好轉,X線檢查與血氣分析改善,肺功能改善10%~20%;無效:與治療前相比臨床癥狀、X線檢查與血氣分析、肺功能無明顯變化。

(2)比較組間肺功能,評估時間為治療前及治療1個月后,評估指標主要包括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每分鐘最大通氣量(Maximum Ventilatory Volume,MVV)。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組間治療效果比較

結合組治療總有效率(88.57%)相較于西醫組(65.71%)較高,P<0.05,見表1。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是由慢性支氣管炎發展而來的一種呼吸系統疾病,主要指呼吸性細支氣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等終末支氣管遠端部分膨脹,同時存在氣腔壁破壞,急性發作時相關癥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加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需及時治療[4]。

布地奈德及硫酸特布他林是西醫學中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常見藥物,兩種藥物合用后可快速改善支氣管痙攣,減輕相關癥狀,但遠期治療效果并不理想,需結合其他治療。在中醫理論中通常將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歸于“肺脹、喘證”等范疇,病因為外邪入肺,肺氣不宜,因此治療時應以溫補肺腎、止咳逆上氣為原則[5]。補肺湯主要由白芥子、款冬花、紫菀、桑白皮、黨參、黃芪、熟地組成,具有補肺益氣、止咳平喘的功效,與西醫治療結合后可標本兼治[6]。本文研究發現,治療前西醫組與結合組之間FVC、FEV1、MVV水平無差異,P>0.05,治療后結合組相較于西醫組FVC、FEV1、MVV水平及治療總有效率均較高,P<0.05。表明中西醫治療效果較為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在補肺湯中,白芥子具有溫肺豁痰、理氣止痛的功效,款冬花、紫菀具有潤肺下氣、止咳化痰的功效;桑白皮具有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黨參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的功效,黃芪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的功效,熟地具有滋陰補血的功效,將上述藥物聯合應用后即可獲得補肺益氣、止咳平喘的作用,同時還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的肺功能,獲得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采用中西醫治療可獲得較為理想的效果,有效減輕相關癥狀,改善患者肺功能,在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治療中具有顯著意義。

參考文獻:

[1]楊藝,錢堃.補肺納腎湯聯合西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穩定期臨床研究[J].新中醫,2019,51(12):106-108.

[2]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工作委員會,陳榮昌,康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21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21,44(3):170-205.

[3]曹緒深.中醫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臨床研究進展[J].河北中醫,2019,41(7):1116-1120.

[4]宮帥,秦克,李同林,等.乙酰半胱氨酸泡騰片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氣腫對患者α1-抗胰蛋白、內皮素-1、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21,24(2):179-183.

[5]白俊東,姚華強,張玉娜,等.頭孢他啶聯合氨茶堿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療效及對血清IGF-1、α1-AT、PDGF-B水平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9,19(9):1762-1765.

[6]王珊珊,譚光波.補肺湯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氣腫大鼠血清IFN-γ、IL-4表達水平影響研究[J].陜西中醫,2019,40(11):1491-1494.

猜你喜歡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急性發作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并發腦梗塞的診治體會
綜合護理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溴化異丙托品聯合沙丁胺醇霧化吸入在成人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中的應用
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臨床觀察
多索茶堿與噻托溴銨聯合治療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響
護理干預對哮喘患者疾病認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響
臨床護理路徑在支氣管哮喘患者急性發作的應用效果觀察
小青龍湯加減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臨床效果觀察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60例臨床治療體會
補肺活血膠囊聯合生脈注射液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