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推進“防消一體化”建設的思考與實踐

2022-05-10 06:39溫永輝
消防界 2022年7期
關鍵詞:消防工作網格化

溫永輝

摘要:文章對當前“防消一體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調研,深入分析和總結了新形勢下深化推行“防消一體化”建設的必要性,并結合在“防消一體化”工作中的探索實踐,提出了四方面的業務結合點。從改變人才培養模式、建立輪轉性崗位、實施數據化考核等方面闡述復合型人才培養對“防消一體化建設”的重要性,最后以基層消防安全綜合治理網格化工作模式為依托,從完善工作制度、強化協同聯動和加強風險研判三方面提出防消結合的工作措施。

關鍵詞:消防工作;防消一體化;網格化

消防隊伍承擔著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要職責?;馂念A防作為化解風險的重要手段其地位尤其重要。隨著經濟發展,新型業態出現和生產經營規模的擴大,消防監管、防火宣傳和滅火救援等基礎工作任務日益繁重,消防救援力量不足、效能不高的問題逐漸凸顯。為了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并實施“防消一體化”勤務模式勢在必行。

一、新形勢下推行“防消一體化”的必要性

(一)防火監督力量不足

當前,火災防控力量不足,潛在的安全隱患大量存在已成為制約消防監督工作的瓶頸性問題。以渭南市為例,渭南市土地面積130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469萬人,全市消防監督人員僅78人,平均每個縣區僅有6.5人,每名消防監督人員肩負著167平方公里、6.0萬人口的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特別是受歷史條件、隊伍編制、地域特點等客觀因素制約,消防救援隊伍無法像公安、應急管理等執法部門一樣,將執法機構和執法人員的工作及時延伸到地域更廣、防火基礎更差、群眾消防安全意識更薄弱的農村地區,消防監督力量發展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安全需求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的經濟高速發展,一些新興業態快速發展(各類培訓機構、劇本殺、狼人殺等線下產業),大量的消費場所增加,在檢查這些場所中往往會發現較多的問題,如防火分隔不到位、安全出口不足、消防設施損壞、防火卷簾失效、違規用油用氣用電等現象,任何一個小的細節都可能會引起一場大的火災事故,威脅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工作人員專業素質有待提高

當前隊伍內部消防監督工作人員雖然都是專業技術干部,但是業務能力水平參差不齊,有的防火干部甚至是上崗后現學現用,查找火災隱患能力不足,不能為單位提出很好的整改意見。另外,消防救援隊伍退出現役后,部分人員還在堅持用“老一套”的思維看待問題,雖然接受過專業正規的培訓,但是參加工作后,真正參與火災事故的機會少之又少,以至于缺少足夠的實踐經驗,容易出現對現場火情分析力不足等問題。

(三)信息溝通不暢、防消合力不明顯

受現實工作任務、工作模式、人員思想等因素影響,防消兩支隊伍一直存在著信息溝通機制不暢、聯勤聯動效果不佳現象。防火監督工作重心還局限于遵循“檢查、整改、處罰”的執法流程,沒有將單位的消防安全基本情況、隱患問題告知消防站的協作流程,消防站在制定單位滅火救援預案時,只根據自身采集到的信息進行修編,導致預案針對性、實效性不強。監督員對消防救援人員的防火業務培訓指導不夠,效果不佳。消防救援人員在開展“六熟悉”工作過程中,對發現的火災隱患沒有及時反饋到所屬大隊進行跟蹤整改落實,無形中錯失工作良機,導致隱患反復存在直到真正出現火災事故時才能被整改完善。

(四)站位角度不同、工作指導有偏差

防消工作是消防工作的兩個方向,二者業務差異較大,從而導致了相關從業人員的思想認知、工作站位、知識儲存也存在較大不同,消防救援人員大多對防火業務工作一知半解甚至不了解,監督員雖然從事過滅火救援工作,但由于崗位差異大、溝通交流少,對滅火救援工作的了解也逐漸淡化[1]。比如,關于消防通道、撲救場地、消防水源等內容,監督員更多是從防火角度考慮,認為只要不違反法律規范要求,就不屬于火災隱患;消防救援人員則是從滅火救援實戰角度出發,結合本地車輛裝備、單位火災特點等實際情況,就轉彎半徑、場地面積、水源位置等對社會單位提出改進意見。防滅兩方面的不同意見,有時可能導致社會單位無所適從,火災隱患也就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整改處置。

二、 推行“防消一體化”建設面臨的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夠到位

部分消防救援人員大局意識不強、思想觀念陳舊,缺乏對“防消一體化”重要性的深刻認識,片面認為防、消是“楚河漢界、涇渭分明”,對防消聯勤存在抵觸情緒,造成工作開展不溫不火、工作成效不夠明顯。特別是在“全災種、大應急”背景下,消防站執勤力量沒有增加、工作任務卻日益繁重,導致消防救援人員對防消聯勤工作不夠重視,投入時間精力有限,組織不夠嚴密,對社會單位的“六熟悉”式巡查逐漸演變成一種“應付公事”,工作停留在表層、流于形式,未能達到預期的防消聯動工作效果。

(二)執法身份不被認同

從執法主體法律資格方面分析,“防消聯勤網格長”沒有行政執法資格證,不具備防火監督檢查資格,對發現的火災隱患和消防安全違法行為,僅能口頭勸導社會單位整改,對一些火災隱患突出或經屢次勸導無效的單位、個人,無法通過行政法律手段實施約束,影響了工作效果,甚至在巡查過程中可能與群眾發生沖突,造成負面不良影響[2]。從社會認知層面分析,消防救援人員只負責滅火救援,消防人員不是正式編內人員,沒有執法權力,社會單位往往不予認可,有些甚至對“防消聯勤網格長”的防火巡查工作不予配合、敷衍搪塞、消極抵觸,導致“防消聯勤網格長”開展防火巡查的積極性明顯降低。

(三)隊伍建設不夠全面

雖然抽調消防救援人員協助開展防火監督檢查,能夠極大充實防火監督力量,但是在防、消力量沒有增加的情況下,相當于“拆東墻補西墻”,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防站執勤訓練、滅火救援及專業隊伍建設,并不是根本解決辦法。另一方面,大部分消防員個人文化水平不高,平常主要以訓練執勤為主,知識結構和業務的掌握較為單一,對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一知半解”或者“一片空白”,在開展防火巡查時,查找隱患能力不足,技術標準掌握不夠,只能將情況上報給大隊監督員,由監督員再次進行現場核查,造成人力物力資源浪費,工作效率低下。

三、推進“防消一體化”建設的探索實踐

(一)探索防消業務結合點

要實現消防救援站開展防火工作,關鍵在于將滅火救援力量充分融入防火監督的日常工作中,通過構建防滅一體的消防安全監管模式,實現防滅領域多層面的有機結合。

1.消防監督檢查方面

原來防消兩線作戰,現在合二為一,協同作戰,為更好地履行滅火救援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開展防火工作使救援站從單純訓練、執勤的狀態中走了出來,對責任區內的水源、道路和建筑物以及各單位內部的情況變化、火險隱患有了更全面地了解,使單位內部消防管理得到明顯改善,滅火準備工作更加到位。同時,救援站開展防火工作使各級消防救援人員對工作的責任心和對滅火理論技術的鉆研精神大大增強,有力地提高了滅火和搶險救援能力。消防監督檢查執法人員雖然具備豐富的業務知識和檢查技術,但在消防救援場地、消防車轉彎半徑、水泵結合器測試等方面的工作有很大的局限性,對微型消防站出動指導、消防控制室警情處置等方面專業指導能力不足。而基層消防救援站則可以利用裝備優勢、自身充足的滅火救援實戰經驗較好地彌補防火監督業務的缺項[3]。因此,通過消防站開展防火工作可將防火監督的業務技術與基層隊站的裝備人員有機結合,從滅火救援角度思考單位存在的火災風險和隱患點,從火災發生、蔓延及撲救角度審視前端防火工作中的缺陷,進一步提升防火監督的精準性和客觀性。

2.火災事故調查方面

火災事故調查的最高要求在于復原火災發生現場,作為火情發生后第一時間到場的救援人員,也是第一手火災事故證據材料的收集者和見證者[4]。因此,將火災事故調查與滅火救援行動有機結合,救援人員在進入火場撲救過程中,應著重培養保護火災現場,敏銳發現可疑物證和人員,觀察并記錄火災蔓延特征的能力,在火災調查人員詢問時,應積極協助火災調查工作,提高火災事故調查的效率和準確性。

3.消防宣傳方面

引入消防救援站參與消防宣傳,可利用真實火災案例作為宣傳素材,調動群眾學習消防知識的積極性,以此更具有說服力。利用消防車走街串巷,在送水、幫扶、救助中傳遞火災預防知識,更易達到宣傳效果,甚至可以在火災撲救現場進行實地宣傳教育,展現救援現場的同時,讓老百姓真切感受火災的殘酷和預防火災的重要性。隨著消防救援站防火工作的深度開展,消防救援站可以充分利用重大節假日前置備勤、專項消防安全排查、夜市經濟場所巡查等時機,發放宣傳資料;協助監督員開展單位消防安全培訓;配合支隊宣講團成員深入社區、居民小區、農村等場所進行宣傳。同時,通過“隊站開放”活動集中宣傳火災防控常識和火災燃燒物展示,提高群眾了解消防、參與消防的熱情,提升宣傳質效。

4.重點單位檔案管理方面

重點單位檔案作為防火部門開展監督檢查工作的基礎信息臺賬,對區域消防安全形勢分析起著至關重要的基礎作用,同樣,滅火救援預案作為滅火救援指揮部開展熟悉演練及滅火救援工作的指導意見,是應對處置火情的關鍵內容。因此,消防救援站開展防火工作,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重點單位檔案與滅火救援預案的有機結合,確保了應急預案編制內容更加翔實、戰術更加貼近實情。監督執法中通過對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動態管理,收集更新信息,評估火災危險性,協同開展滅火救援演練,發現暴露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

(二)加大復合型人才培養

1.改變人才培養模式

健全人才培養機制,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有計劃、有步驟、有針對性地邀請各領域專家授課,或選派內部業務骨干定期開展授課,切實提升消防救援人員綜合素質,逐步打造一批防消皆通的復合型人才隊伍。

2.實行輪崗制管理

推行“防消一體化”勤務模式,首先要打破防火、滅火部門之間的壁壘,探索建立防、滅火消防救援人員交流、跟班、輪崗機制,通過交叉任職、跟班學習、輪轉崗位、協同辦公等方式,持續優化防、滅火崗位人員配置,推動實現職能共擔、信息共享、防消一體,不斷激發隊伍活力。

3.實施數據化考核

允許并鼓勵符合條件的消防救援人員、消防文員參與行政執法資格考試,對考核合格者發放《行政執法資格證》,出臺部門規章制度,完善執法資格要求,明確消防救援人員、消防文員參與執法工作的選拔、培訓、資質認定等工作,從根本上保證消防救援人員、消防文員參與防火檢查工作的合法性。將防火工作指標納入消防救援人員、消防文員考核標準,引進激勵競爭機制,對消防救援人員、消防文員進行綜合考評,與個人成長進步掛鉤,充分調動工作熱情和活力。

(三)以網格化為依托探索防消聯勤模式

1.完善工作制度

探索建立“1+3”模式:“消防救援人員+政府專職隊員、專兼職網格員和區域內聯勤單位負責人”。健全基層網格巡防監管體系,全面督促鄉鎮(街道)和基層網格員建立健全信息報送、動態掌控、宣傳教育、跟蹤服務、問題處理等工作制度。根據實際需求,編寫簡單實用、好記管用的網格員工作手冊,下發具體明確的任務清單,確?;鶎泳W格員“流程化操作、清單化管理”,切實提升消防基層監管實效。

2.強化協同聯動

進一步建立健全“聯勤、聯防、聯訓”工作機制,加強部門、救援力量之間的協調聯動、會商會辦和培訓演練,全面提升基層消防隊伍戰斗力?!奥撉凇保航⒔y一指揮調度體系,形成“電話抽點、視頻巡查、應急拉動、實戰協同”聯勤機制,實現一體作戰?!奥摲馈保簳?、城管等部門,共同開展聯防巡防,實現網格事項閉環流轉、聯動處置,確保每月開展1次現場聯合執法?!奥撚枴保毫⒆銣缁鹁仍?、巡防檢查實際需要,對派出所民警、政府專職隊員、基層網格員等多方救援力量,建立“月指導、季抽考、年度比武”的訓考模式,全面提升消防安全監管的專業化水平。

3.加強風險研判

聚焦轄區火災防控的重大危險源、重點單位和重點區域,定期組織行業監管部門、基層派出所、重點社會單位開展風險動態預判,實現預警預測、可防可控。同時,進一步加強基層消防安全信息化建設,通過日常巡防不斷積累基層數據,運用信息化手段抓緊形成轄區消防安全風險“一張圖”。

參考文獻:

[1]趙志忠.推行“防消一體化”勤務模式的探索[J].武警學院學報,2015,31(08):72-75.

[2]李文博.試論微型消防站的建立[J].消防界(電子版),2017(07):39.

[3]蔡澄,連思斌.關于推進社區微型消防站建設的幾點思考[J].建設科技,2017(03):84-85.

[4]王佳雨.論基層消防大隊火災事故調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14):277.

猜你喜歡
消防工作網格化
智慧社區視野下網格化社會服務客體研究
重視消防
城市社區網格化管理實踐及啟示
淺析做好消防工作的幾點認識
河北:“網格化管理”消除學校安全隱患
探析當前通信技術在消防工作中的相關應用
河北發力網格化監管信息化
基于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的設計分析
推進我國網格化管理體制機制創新
農村網格化建設專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