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秦嶺流嶺溝一帶銅礦床地質特征及找礦規律研究

2022-05-10 09:10胡興旺朱滿懷脫興才楊夢林雷宇航
科學技術創新 2022年14期
關鍵詞:銅礦礦化礦床

胡興旺 朱滿懷 趙 燦 脫興才 楊夢林 雷宇航

(商洛西北有色七一三總隊有限公司,陜西 商洛 726000)

秦嶺東部由于特殊的地質構造環境,成為極佳的銅、鉬富集地,如略陽銅廠、周至西駱峪、周至東流水、眉縣銅峪、寧對銅礦等[1-3]。近年來,由于工業的快速發展,銅礦資源一直處于緊缺狀態,地質部門加大了對大州廟坪、商州三十里鋪、山陽小河口、山陽下官等區域的銅礦資源普查評價工作[4]。本文通過對流嶺溝一帶銅礦床地質特征分析,認為該地區成礦地質條件良好,找礦潛力較大,有進一步工作的價值[5]。

1 區域地質背景

工作區位于商丹斷裂與鳳鎮-山陽斷裂之間,南秦嶺禮縣- 柞水華力西褶皺帶東段[1-6],屬柞山礦集區北部,三十里鋪~兩水寺銅、銀、金成礦帶西部,成礦地質條件良好(圖1)。區內商丹斷裂多期活動,東西向及后期次級構造發育[2]。巖漿活動以印支期、加里東期最為活躍,目前已發現的三十里鋪銅銀礦、兩岔口金礦、兩水寺銅金礦等礦(床)點20 余處和多個地球化學Au、Ag、As、Cu 等組合異常,明顯受巖體和大斷裂旁側的次級構造控制[3-5]。

圖1 大地構造位置圖

1.1 地層

區域地層主要有秦嶺群,北西向展布,巖性組合以片巖、片麻巖、角閃巖等為主;泥盆系青石埡組和桐峪寺組,巖性組合主要為板巖、千枚巖、粉砂巖、黑云母角巖、凝灰巖、火山碎屑巖等,為區內主要含礦層位[2-3]。

1.2 構造

區域褶皺為復式向斜,南翼被陽鳳斷裂切割,北翼被三十里鋪~兩水寺斷裂切割,地層產狀陡立,局部發生倒轉。三十里鋪~兩水寺銅銀成礦帶賦存于復式向斜北部的龍風山~流嶺溝向斜的北翼。

區域斷裂主要為商丹縫合帶、陽鳳斷裂,走向北西西- 東西向。其中,商丹縫合帶,寬數百米,帶內由灰白色及黑色斷層泥、構造巖透鏡體和炭質糜棱巖組成,地貌上往往形成明顯的負地形,兩側有中基性~中酸性巖體分布;陽鳳斷裂具多期活動特證,破碎帶寬數十米,帶內斷層泥、構造巖透鏡體和炭質糜棱巖發育,沿斷裂兩側有基性~中酸性巖體分布,在巖體內外有銅鉬金礦化。

區域內含礦斷裂為三十里鋪~兩水寺斷裂,走向北西西,南或北陡傾,傾角80°左右,斷裂帶寬數十米~數百米,早期斷裂帶被石英鈉長巖脈充填,后期斷層泥、炭質糜棱巖較發育,為本區主要控礦構造(圖2)。

圖2 南秦嶺流嶺溝一帶銅礦床地質簡圖

1.3 巖漿巖

區內巖漿巖加里東- 印支期均有發育,以中酸性巖漿巖為主,巖體規模由數百平方米~數千平方米,巖體內外接觸帶圍巖蝕變強烈,礦化發育,形成不同規模的巖漿巖礦床、矽卡巖礦床等。

2 地球化學特征

2.1 1:5 萬地球化學異常

區域1:5 萬地球化學異常顯示,在工作區內分布 有 Ht221、Ht222、Ht223號化探綜合異常,分布于三十里鋪- 兩水寺斷裂兩側。異常特征見表1。

表1 三十里鋪- 兩水寺化探綜合異常特征表

2.2 1:2.5 萬地球化學異常

區域內圈定3 個1:2.5 萬綜合異常帶,異常主要沿斷裂、巖體接觸帶分布,其中東溝- 廟溝異常區和范家溝- 流嶺溝異常區為本區主要異常帶。

東溝- 廟溝異常帶:形態為橢圓狀,呈東西向展布,長1521 米,寬96-858 米,異常面積8.4 平方千米。異常元素主要為Cu、Ag、Hg 等,具明顯的濃集中心,其中Cu最高值262.6×10-6,Ag 最高值326.5×10-9。該異常為礦致異常,受斷層控制,礦化蝕變明顯,廟溝Cu、Ag 礦化點位于該異常區內。

范家溝- 流嶺溝異常帶:形態為橢圓狀,呈東西向分布,長1390 米,寬56-750 米,異常面積5.3 平方千米。異常元素主要為Au、Cu、Ag 等,具明顯的濃集中心,Au最高值25.6×10-9,Ag 最高值342.5×10-9,Cu 最高值319.8×10-6。該異常為礦致異常,流嶺溝金、銅礦點位于該異常區內。

3 地球物理特征

通過激電剖面測量,對范家溝- 流嶺溝化探綜合異常進行查證,異常區內視充電率異常背景值為1.4%,以2.0%為異常下限,等值線間距為0.5%,共圈定了7 個視充電率異常(M1~M7),依據異常幅值、規模、可靠程度劃分為兩類異常,其異常特征見表2。

表2 視充電率Ms 異常特征一覽表

在已知銅礦體地表上做電性參數調查測量,獲得了較好的充電率異常,其充電率值明顯高于其他地段,而背景地段巖石充電率則小于1.0%。經對銅礦石測定結果進行統計,銅礦石充電率幾何均值為5.92%,近礦圍巖巖石充電率幾何均值為1.87%。在電阻率方面,銅礦石與圍巖無明顯差異,但總體表現為中低電阻率特性。由此可見,本區銅礦體上具有“高充電率”激電特征,開展激電找礦工作具有很好的物性條件。

物探異常與銅礦(化)關系密切,且異常指示性較好,是本區找硫化物(銅)礦床的有效方法,預示深部找礦潛力大,通過進一步工作,有望取得重大成果。

4 典型礦場特征(三十里鋪銅礦)

4.1 礦區地質特征

礦區位于龍鳳山~劉嶺向斜北翼,為單斜巖層,在廟溝~大白楊岔之間地層發生倒轉。地層主要為上泥盆統及石炭系二峪河組,巖性以凝灰巖、絹云巖為主,具有強烈的硅化、碳酸鹽化、黃鐵礦化等,是銅銀礦體賦存的主要巖性層。礦區內斷裂構造發育,近東西向斷裂為主要控礦構造。礦區內中酸性巖體發育,其中,二長花崗巖與銅礦體的關系較為密切。

4.2 礦化帶地質特征

礦區內圈出兩條銅銀礦化帶。

南礦化帶:呈近東西向,賦存于硅化碳酸鹽化黃鐵礦化絹云巖中,東起大白楊岔,西至仿子溝以西,長度達2100 米,寬約40 米。強孔雀石化、褐鐵礦化。

北礦化帶:呈近東西向,賦存于硅化碳酸鹽化黃鐵礦化絹云巖中,礦化帶長2700 米,寬約20 米。強孔雀石化、褐鐵礦化。

4.3 礦體地質特征

礦區內圈定12 條銅銀礦(化)體。V、Ⅷ、Ⅹ號礦體為主礦體。

Ⅴ號礦體:礦體走向北東向,呈脈狀或透鏡狀,出露長約180 米,平均厚1.69 米,Cu 平均品位0.74%,Ag 平均品位l87.2×10-6。礦體隨深部加深,品位逐漸降低,在1300 米標高以上銀品位325-446.9×10-6,在1300 米標高以下銀品位42.3-90.0×10-6。

Ⅷ號礦體:礦體走向北西向,呈脈狀或透鏡狀,出露長約238 米,平均厚1.99 米,Cu 平均品位0.56%,礦體被橫向斷裂破壞或切割。

X 號礦體:走向東西向,呈脈狀,出露長約50 米,平均厚1.36 米,Cu平均品位0.62%。

4.4 礦石類型

根據自然礦物組合礦石類型可劃分為汞銀礦、銀黝銅礦、含砷黝銅礦、砷黝銅礦、黃銅礦、黃鐵礦。礦石主要金屬礦物單礦物分析結果見表3。

表3 礦石單礦物化學成份含量一覽表

5 礦床成因與找礦標志

5.1 礦床成因

根據礦床地質構造特征、礦體和礦化體分布特征及巖石的含礦性等析其成因如下:

變質火山巖細碎屑- 絹云巖成礦元素銅銀金砷含量較高,尤其是Ag、As 元素含量高出地殼豐度數十倍,該類巖石背景高,可能具有沉積成礦- 礦源層的特征[5]。斷裂構造及構造角礫巖、構造糜棱巖及其片理化帶,為礦質的活化遷移提供了良好的動熱條件和容礦空間[6]。礦(化)體沿斷層產出,同時伴有鈉長巖脈的產出,反映了構造和后期中酸性脈的侵入對銅銀礦化有二次富集改造現象[5-6]。

根據上述特征,初步分析礦床成因屬“變質熱液脈型”。

5.2 找礦標志

A:斷裂構造伴隨強礦化蝕變是該區域直接的找礦標志。

B:風化帶中暗紅褐色土塊狀物是礦體的地表特征,為直接找礦標志。

C:該區銅銀礦體多賦存于含火山碎屑絹云巖及黑色電氣石石英巖層之上,含礦巖性為直接找礦標志。

D:物化探異??勺鳛殚g接找礦標志。

6 結論

6.1 工作區位于陜西秦嶺東部,曹坪- 三十里鋪-兩水寺銅、金、銀礦帶。區內地質活動頻繁,與成礦有關的印支期柞水、曹坪、沙河灣花崗巖體和加里東期秦王山基性巖體,均沿商丹斷裂南側近東西向分布。已發現三十里鋪銅銀礦、兩岔口金礦、兩水寺銅金礦等礦(床)點20 余處,具有良好的地質成礦背景。

6.2 區內已發現礦體,均與地球化學異常有關,在化探異常區內均發現了礦化體,通過物探電法查證,本區銅礦體上具有“高充電率”激電特征,開展激電找礦工作具有很好的物性條件,異常指示深部找礦潛力具大,有望取得重大找礦成果。

6.3 礦(化)體受近東西向斷裂和層間破碎帶控制特征明顯,斷裂構造為礦質的活化遷移提供了良好的動熱條件和容礦空間。同時伴有鈉長巖脈的產出,反映構造和后期中酸性脈的侵入對銅銀礦化有二次富集改造現象。初步分析礦床成因屬“變質熱液脈型”。

猜你喜歡
銅礦礦化礦床
柚皮苷對早期釉質齲再礦化的影響
大麥蟲對聚苯乙烯塑料的生物降解和礦化作用
基于復合膠凝材料的CO2礦化養護實驗研究
構造疊加暈找礦方法在青海哈西哇金礦床深部找礦預測中的應用
柴北緣聯合溝銅礦地質-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礦前景
構造疊加暈法在深部找礦中的應用——以河南小秦嶺楊砦峪金礦床S60號礦脈為例
全球十大銅礦公司
西部礦業邁向國內銅礦“新巨頭”
中非銅鈷成礦帶礦床遙感特征研究
黑龍江省林口縣三合村探明超大型石墨礦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