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時期吳亮平對黨的宣傳思想工作之貢獻

2022-05-13 23:45張亞男劉歡
西部學刊 2022年7期
關鍵詞:解放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延安時期

張亞男 劉歡

摘要:延安時期是中國共產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并實現重大飛躍的時期。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九日,吳亮平隨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吳起鎮。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他在《解放》周刊上發表大量文章,積極撰文宣傳關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和措施,向全國人民介紹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他駁斥非馬克思主義,揭露反動派的陰謀,在論戰中捍衛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他客觀分析國際形勢及革命前景,助力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吳亮平用數百萬嚴謹堅實的文字,表現出當時黨的理論、宣傳工作的實績,對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以及大眾化有所臂助。

關鍵詞:延安時期;吳亮平;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解放》周刊

中圖分類號:D231;A8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2)07-0103-04

《解放》周刊是中央機關刊,1937年4月24日在延安創刊,由張聞天任主編、吳亮平為責任編輯,后因要集中力量辦中央機關報《解放日報》,《解放》周刊于1941年8月30日停辦,共出版134期?!督夥拧分芸l表了許多宣傳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反映八路軍、新四軍以及抗日游擊隊抗戰情況,加強黨的思想教育,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等方面的文章。對于《解放》周刊每個時期的宣傳要點,毛澤東都親自過問,重要的社論、評論和文章都親自審閱。作為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公開出版的政治理論刊物,《解放》周刊積極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理論和策略,宣傳和普及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起到了黨和人民的喉舌作用,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吳亮平(1908—1986年),浙江奉化人,著名的無產階級政治活動家、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和翻譯家,先后就讀于廈門大學和上海大夏大學(今華東師范大學)經濟系,在五卅運動中參加了學生運動的工作。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期間,吳亮平翻譯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等馬列著作?;貒笏麚巍董h球》周刊的主編,編寫了《社會主義史》《辯證唯物論和唯物史觀》等介紹馬克思主義的通俗讀物。他是翻譯《反杜林論》的第一人,在翻譯和傳播馬克思主義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1932年,吳亮平在江西瑞金先后擔任紅軍學校政治部宣傳部部長、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國民經濟部副部長等職,為打破敵人的經濟封鎖,保障革命戰爭的物資供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34年,吳亮平參加長征,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團地方工作部部長、第三軍團宣傳部部長。1935年到延安后,吳亮平任中央宣傳部副部長,還負責編輯《解放》周刊,撰寫了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方針政策的文章和著作,還在中央黨校、馬列學院、抗大、陜北公學授課。吳亮平以文字為媒介,通過《解放》周刊發表30余篇文章及譯作,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中國問題,傳播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并積極宣傳闡釋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以喚起廣大民眾的意識,為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一、宣傳黨的抗戰路線與方針

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政黨,黨的正確路線與方針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就是人民群眾對黨的政策的認知與廣泛認同。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以后,國內和平雛形得以確定,中國共產黨提出“鞏固國內和平,爭取民主權利,準備對日抗戰”的口號。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后,8月22日至25日,中國共產黨在洛川召開了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提出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中共中央清楚指明,在這一新階段內的最中心的任務,是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的勝利。吳亮平根據黨中央的政策文件,運用唯物辯證法來分析客觀事實,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結合起來,積極撰文論述中共的抗日主張,宣傳黨的抗戰路線與方針。

面對全面抗戰初期復雜嚴峻的國際國內形勢,如何堅持團結抗戰以及如何解決統一戰線內部表現出的民族失敗主義成為當時重要的問題。自從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統治集團雖然決定抗戰,但是對抗戰前途沒有信心,吳亮平的《爭取抗戰偉大勝利,反對民族失敗主義》正是針對國民黨這一情況寫的,他揭露了民族失敗主義的表現形式及本質,并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他在文章中指出:“我們還可以看到另外一種主張,這種主張沒有勝利的信心,是民族失敗主義的主張,是中華民族的危險的敵人”,只有克服一切困難,拋棄一切動搖,反對民族失敗主義的毒氛,堅持爭取抗戰勝利的路線,那么一定能夠在全國的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日戰爭中,獲取民族獨立民族自由的新中國的實現[1]。

1937年9月22日,以國共合作為主體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但并不充分,要進行必要的改革,要改造國民黨一黨專政政府,實行完全正確的綱領,成為真正的人民抗日政府。1937年10月,中國共產黨提議立刻召集臨時國民大會,討論解決抗戰實際問題,吳亮平撰文《召開臨時國民大會轉變抗戰的局勢》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張。吳亮平指出,中國共產黨所提議召集的臨時國民大會,是解決抗戰實際問題、擁有實際權力的機關,應由抗日救國的各界、各軍、各黨派選舉?!爸挥薪涍^國民大會選舉的國防性質的政府,才能親密地與民眾結合起來,動員他們偉大的力量,來擊破日軍的進攻,轉變現在的挫折為將來的勝利?!盵2]

《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提出抗日的教育政策,即“改變教育的舊制度舊課程,實行以抗日救國為目標的新制度新課程;實施普及的義務的免費的教育方案,提高人民民族覺悟的程度;實行全國學生的武裝訓練?!眳橇疗皆凇栋芽箲鹗聵I教育千千萬萬民眾:關于抗戰中的教育政策》一文中指出“教育救國論”無法適應全國性抗戰的教育需要,當前的“新教育”無法適應中國社會的需要,這樣的教育無法挽救國家。他認為教育應當是抗日戰爭時期的重要的一部分,應當服從于抗戰的利益,教育課程抗戰化,教育材料具體化,教育方法群眾化,是當前抗戰教育的三大要求,我們所需要的教育是以新三民主義為內容的抗日救國的教育。因此,要實現這樣的教育方針,一是要在學校教育方面,必須重新修訂學程及科目,二是要發展抗日的平民社會教育運動,三是要大規模地興辦或擴充各地的軍事政治學校,舉辦各種適合抗戰需要的干部訓練班,建設對于戰爭有直接關系的各種專門學校,四是要培養大批的新的教育人才[3]。

吳亮平在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方針基礎上,積極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他闡明了抗戰中爭取最后勝利的各方面問題,提出要鞏固與擴大以國共為中心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他在《解放》周刊發表的文章有助于廣大民眾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抗戰路線與方針,他客觀分析了當時形勢和革命前景,向國統區人民宣傳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即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號召呼吁全國人民加入抗戰。他提出只有執行中國共產黨的抗戰方針,實施正確的抗戰綱領和切實的抗戰辦法,才能使我們克服一切可能的困難與挫折,并實現最終的勝利。

二、在論戰中捍衛馬克思主義

吳亮平認為,應把“正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有系統地普及于一般的群眾,使之成為一種有力量的群眾化的革命理論”[4]。也就是只有將真正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普及到大眾之中,并使之指導中國革命,才能變成真正的武器。在民族危亡的形勢下,出現了形形色色的非馬克思主義與假馬克思主義,他們偷竊馬克思主義的一些詞句,棄去馬克思主義的革命內容,以便為資產階級盡力來破壞革命斗爭。當時,還出現了阻礙共產黨團結人民一致抗日,不利于統一戰線的建立的言論,如“統一救國”“以統一取消抗日”“統一未完成前沒有民主”“不要民主只要統一”等,一定程度上造成民眾思想上的混亂,不利于抗戰大局。

抗日戰爭時期,葉青等人在《文化建設》雜志發表了許多文章,盜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詞句,用斷章取義和曲解事實的方法,來污蔑詆毀中國共產黨所倡導的反日民族統一戰線是“背叛階級”,企圖降低中國共產黨在全國人民中的威信,破壞中國反日民族統一戰線。吳亮平撰寫的《斥葉青張滌非任一黎學稼諸托洛斯基派》一文揭發了葉青、張滌非、任一黎等人先統一后抗日的觀點,認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就是中國各階級在亡國危機下聯合抗敵,階級矛盾是中國次要矛盾,應服從于民族矛盾。他有力地駁斥張滌非、葉青等人的觀點,揭穿托洛斯基派(以下簡稱“托派”)取消抗日運動,重新挑撥內戰,破壞民主斗爭,反對共產黨等妥協投日的陰謀活動,并在文章中強調“中國的民族解放運動只有在無產階級的積極參加與政治領導下,才有徹底勝利的可能?!盵5]

在抗日戰爭初期,在全國人民要求民主的運動日益高漲的時候,出現了一些曲解民主、反對民主的言論,目的是緩和、阻礙民主運動的開展,吳亮平撰文《答復若干反對民主運動者的駁難》,批駁了這種錯誤的論調,暴露批評了假民主。他批評陶希圣以支持統一為名來曲解與反對民主,駁斥楊立奎“沒有知識就不能有民主”的錯誤觀點。吳亮平運用唯物史觀,提出民主政治的實現不是由人民的識字程度決定,而是由廣大群眾的民主革命的運動決定的。在政治與民主上,吳亮平認為民主地開放黨禁,實現各黨派特別是國共兩黨之合作,不僅是團聚國力抗敵救亡的必須條件,而且是重振國民黨的必要條件。他揭露了托派的論詞實質上是反對國共合作,主張各黨派自相殘殺,鉆入各種救國團體破壞搗亂,瓦解抗日民主的群眾運動。他在文章中指出,為了挽救民族危亡,我們目前需要真正的民主政府,以實行全國人民廣大的動員,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6]。

抗戰期間國共合作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風順的,充滿著復雜的矛盾和斗爭。1939年葉青等人創辦專門研究三民主義的理論周刊,并鼓動一場影響全國的“三民主義文化運動”,否定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共產黨。吳亮平隨即撰文《葉青的假三民主義就是取消三民主義》[7]介紹了真正三民主義的主要內容,他駁斥了葉青的假三民主義:在民族主義中,葉青反對民族團結,反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反對國共合作;反對人民,認為人民群眾根本沒有自動參加抗戰的意識;反對一切進步,歌頌黑暗;反對健全的反帝國主義,主張天皇主義的統一。吳亮平認為葉青的這些謬論,徹底取消了真正的民族主義。關于民權主義,葉青認為現在的中國已經實現了民主政治,用“為了軍事,暫時不談民主‘代替’現在已經實現了民主政治”的謬論,民族自衛戰爭與帝國主義侵略戰爭無別論,民眾無用論,以此來否認民權主義的必要。關于民生主義,葉青認為中國沒有土地問題,反對改善民生,反對工農合理的斗爭,認為民生主義是國家資本主義,應實行國營實業。吳亮平指出葉青的“三民主義”正是“三民主義”真正的惡敵,我們必須“堅決的清除隱藏的葉青之類的民族敵人,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民族更堅持抗戰、團結與進步”。

吳亮平與非馬克思主義者的論戰是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開展的同國民黨的思想斗爭,他在思想路線上對國民黨不利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行為進行了批判和斗爭,不僅廣泛宣傳了中國共產黨全面抗戰的路線方針政策,同時極大地鞏固和擴大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陣地,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對于爭取抗日戰爭的早日勝利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三、分析國際形勢及革命前景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被壓迫民族的無產階級必須勇往直前地站在民族解放斗爭的前線,向外來的侵略者進行堅決的斗爭,直至進行正義的民族解放戰爭,以建立自己的民族國家,并在斗爭過程中,經過必要的階段,逐步取得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解放。馬克思主義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普遍的原理,吳亮平從中國革命的實際出發,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國內外具體情況,指出中國抗日戰爭終將取得勝利。

《解放》周刊發刊的時候,正是民族危機深入的時刻,日本推出對華新政策,企圖用“經濟提攜”來控制中國,使中國淪為附屬國。吳亮平在《解放》周刊創刊號發表文章《備戰政策下的佐藤外交》[8],客觀分析國內外的主要矛盾,揭穿了日本帝國主義軍閥準備大舉侵華的陰謀。吳亮平揭發佐藤所倡的“平等談判”“和平解決”中日問題實質上是企圖用更惡毒的辦法,來執行滅亡中國的政策,并沒有改變日本滅亡中國的方針,日本政府現在的政策,可以說是備戰政策。日本侵略者故意造出“平等談判”“和平解決”減弱中國的抗戰準備,來破壞中國民族統一戰線的斗爭與民主運動。吳亮平在文章中強調:“我們中華民族應當在鞏固國內和平,發展民主運動的基礎上,動員全國人民武裝力量,來加速的用力的最緊張運動的準備對日抗戰?!?/p>

日本侵略者于1937年11月、12月占領上海、南京之后,在積極準備新進攻的同時,對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統治集團加緊誘降,國內失敗主義情緒抬頭,妥協氣氛嚴重。吳亮平在《中華民族偉大抗戰的一周年》[9]中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分析了初期抗戰某些失利的主要原因,以及我們目前在各個方面的進步及日本目前的不利條件,他指出我們是在向前進步,而敵人在向后退步,我們是在增加自己的力量,而敵人則是在遇到更多的困難。但是還沒有到戰略反攻的時候,我們的抗戰是持久戰,要在持久戰中增強自己的力量,在持久戰中獲得更大進步,最終取得勝利,所以不能讓一城一池的喪失影響最后勝利的信心。

吳亮平分析了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所面臨的國際形勢,指出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處在對中國有利的國際形勢中。他在《國際形勢與我國抗戰》[10]中分析了國際新形勢的特點,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開始,引起了全世界的民族自衛戰爭,這些民族革命戰爭是全世界反對侵略爭取和平運動的重要的一部分。一方面侵略主義的法西斯兇焰的囂張,另一方面是英法當局的退讓妥協,導致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東北后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意大利侵占阿比西尼亞之后干涉西班牙,德國法西斯在中歐欺凌并吞并一些弱小的國家,但是這決不表示法西斯力量又如何強大。德日意法西斯的根本企圖與英法美等國的切身利益是直接沖突的,使得英法與德日意之間不可能有長期的完全的妥協,國際和平力量會有新的強大的團結。因此,要正確分析當前國際形勢發展的基本趨勢,應“本獨立自主的精神,聯合世界上同情于我之國家及民族,為世界之和平與正義共同奮斗”。

吳亮平不僅時刻關注我國的革命運動情況,還關注西班牙內戰的情況。他認為雖然西班牙遠在西歐,我們處在遠東,但是我們的敵人是共通的,這共同敵人就是法斯蒂的侵略陣線[11],因此西班牙革命對于我們抗日的中華民族有重大的意義。吳亮平的《西班牙革命斗爭與中國抗日運動》[12]一文發表于1937年7月12日,總結了一年以來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爭中能為中國抗日戰爭可用的經驗和教訓,強調一是必須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二是要實行民主自由,三是要武裝人民,四是要千方百計改善人民的生活,五是要肅清托洛斯基派,六是我們必須與所有同情抵抗的國家團結起來,七是要允許中國共產黨參加抗日斗爭。吳亮平最后在文章中指出西班牙民主的勝利是整個世界民主的勝利,也是整個反法西斯國家的革命的勝利!

四、結語

吳亮平以《解放》周刊為主要陣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緊密聯系中國革命、建設的實際,努力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他運用馬列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宣傳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路線及方針,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的陰謀,駁斥了非馬克思主義與假馬克思主義對于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抗日民主運動的種種誣蔑,分析了國內外反法西斯斗爭的經驗教訓,宣傳了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對加快抗日戰爭取得勝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做出了貢獻。

參考文獻:

[1]黎平.爭取抗戰偉大勝利反對民族失敗主義[J].解放,1937(15).

[2]黎平.召開臨時國民大會轉變抗戰的局勢[J].解放,1937(22).

[3]黎平.把抗戰事業教育千千萬萬民眾:關于抗戰中的教育政策[J].解放,1937(19).

[4]梁平.中國社會科學運動的意義[J].世界文化,1930(1).

[5]亮平.斥葉青張滌非任一黎學稼諸托洛斯基派[J].解放,1937(3).

[6]黎平.答復若干反對民主運動者的駁難[J].解放,1937(9).

[7]黎平.葉青的假三民主義就是取消三民主義[J].解放,1939(85).

[8]亮萍.備戰政策下的佐藤外交[J].解放,1937(1).

[9]黎平.中華民族偉大抗戰的一周年[J].解放,1938(43/44).

[10]黎平.國際形勢與我國抗戰[J].解放,1939(60/61).

[11]朱德.論西班牙戰爭[J].解放,1937(2).

[12]黎平.西班牙革命斗爭與中國抗日運動[J].解放,1937(10).

作者簡介:張亞男(1994—),女,漢族,陜西延川人,單位為延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方向為毛澤東思想與中國近現代史。

劉歡(1997—),女,漢族,陜西延安人,單位為延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宗教理論與中國傳統文化。

猜你喜歡
解放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延安時期
淺析延安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滲透
農村文化事業建設要抓住哪幾個關鍵點
“互聯網+”條件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路徑研究
新時期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實現的途徑
馬克思主義早期大眾化研究的重要學術成果
毛澤東在延安時期的體育思想
延安時期體育事業發展的啟示研究
延安時期黨廉政建設的基本經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