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調陰陽益肺固腎法治療糖尿病100例

2022-05-13 18:26張紅偉師賓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1期
關鍵詞:治療糖尿病

張紅偉 師賓

關鍵詞: 和調思想 和調陰陽 益肺固腎 治療 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1--01

內容提要: 在和調理論指導下運用調和陰陽,益肺固腎法辯證治療糖尿病,辯證分型為肺熱津傷型、胃(脾)陰不足型、腎陰虧虛瘀血阻滯型,注重心身調節及生活護理,取得較好療效,治療好轉率達到92%,患者血糖穩定,生活質量得到提高。

筆者運用和調陰陽,益肺固腎法治療糖尿病100例,取得較好療效,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100例患者中,男48例,女52例;10-30歲6例,年齡31-40歲10例,41-50歲18例,51-60歲25例,60-70歲22例,71歲以上19例;病程0.5-10年23例,11-20年32例,21-30年34例,31年以上11例。(t2檢驗 P>0.5各分組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

2. 方法:

2.1一般治療, 注重生活起居規律及心身、肢體護理: 1)“管住嘴”合理飲食調節:減少米飯面食及水果等食物的攝入量;2)“邁開腿”規律運動調節:適度運動,堅持每周運動3-5天,避免體重增加;3)“好情緒”良好心理調節:健康宣教,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的長期性,保持平和心態、良好情緒,積極配合醫護治療;4)“長治療”必要時西藥治療:二甲雙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或胰島素等。5)“重護理”注重日常護理:注意衣物鞋襪的舒適性,保持皮膚溫潤,及時修剪指甲,防止下肢脈絡迂曲。

2.2 中醫和調陰陽,益肺固腎法:1)早期(32例):肺熱津傷型,治法以和調潤肺,清熱生津,方用消渴生津方:花粉、麥冬、葛根、黃芩、梔子、生地、知母、白芍等。2)中期(50例):胃(脾)陰不足型,治法以和調養胃,益氣養陰,方用生脈飲加味:黨參、麥冬、五味子、玉竹、生地、黃連、花粉等;3)晚期(18):腎陰虧虛、瘀血阻滯型,治法以和調固腎,滋陰溫陽化瘀。方用金匱腎氣丸加味:黃精、肉桂、山茱萸、茯苓、山藥、澤瀉、川芎、黃芪、杜仲等。4)加減:熱甚加黃芩、石膏等;肢麻疼痛加透骨草、牛膝、乳香、紅花等;水腫加豬苓、茯苓皮、桑白皮等;腹脹腹瀉加山藥、蓮子、砂仁、麥芽等;頭暈耳鳴眼花加天麻、石決明、石斛、丹參、女貞子、旱蓮草等。

3.結果:

療效標準參照糖尿病診斷標準1(典型糖尿病癥狀:煩渴多飲多尿多食,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加上空腹血糖≥7.0mmol/L,或加上餐后或隨機血糖≥11.1mmol/L,或糖化血紅蛋白>6.5%)擬定:1)治愈:血糖正常5例;2)好轉:血糖較前有所下降在6-10mmol/L之間87例;3)未愈:血糖>11.1mmol/L, 8例??傆行?2%。

4.典型病例:

王某,女,65歲,居民,因“口干多飲多尿1周”于2019.05.23就診,當日檢查空腹血糖12.3mmol/L,餐后血糖20.5mmol/L,糖化血紅蛋白7.2%,甘油三酯3.2mmol/L,體重指數(BMI)28,肝、腎功能、電解質、血尿常規均正常,空腹C肽2.5ng/ml。診斷為2型糖尿病,中醫診斷消渴病,辯證燥熱津傷型。治療方案:1.調生活:減少米面等碳水化合物及糖的攝入,多食蔬菜,適當攝入蛋白質;2.加強運動:每周3-5天適中強度運動,減輕體重;3.糖尿病宣教:讓患者了解糖尿病相關知識,減少焦慮,保持積極配合治療的良好心態;4.積極治療:格列美脲片2mg,qd 口服,二甲雙胍緩釋片0.5 bid 口服;同時口服中藥消渴生津方:花粉15g、麥冬20g、葛根30g、黃芩12g、梔子15g、生地15g、知母15g、白芍12g,14天為1療程;5.定期監測血糖和做好日常護理等。結果:治療1月后復查口服血糖下降至7.2mmol/L,餐后血糖10.9mmol/L,體重減輕約2kg。治療2月后患者血糖降至空腹4.6mmol/L,餐后血糖7.8mmol/L,但發生低血糖癥狀2次,隨即停用格列美脲片,予二甲雙胍緩釋片及中成藥制劑降糖膠囊養陰生津治療,隨后病情穩定,血糖波動5-8mmol/L,未發生過低血糖現象。至今患者仍能定期復查血糖,體重保持穩定,復查甘油三酯2.1 mmol/L,BMI25。

5.討論:

“中醫和調思想”是云南省名中醫李慶生教授所創立并以此為主導的疑難病診治系列思想。主要學術思想是抓住人體內外、陰陽、臟腑、氣機、氣血、津液、身心失和與不和的關鍵病機,以和識變,識和辨不和,主以三因制宜,“和調”之法治之,攻補兼施,寒溫并用,表里同解,臟腑同調2。

糖尿病屬中醫“消渴病”范疇,《內經》認為五臟不足、情志失調、過食肥甘是消渴的病因,基本病機為陰津虧耗為本,燥熱偏盛為標。主要病變部位在肺胃(脾)腎,其中肺敷布津液、胃(脾)傳輸津液、腎固攝藏津,消渴病雖有在肺胃腎偏重不同,但往往也相互影響,臨床癥狀較復雜,沒有明顯界限,不易區分。消渴病日久可致陰陽俱虛,脈絡瘀阻,經絡失養,氣血逆亂,臟腑器官受損從而產生各種并發癥?!昂驼{思想”對于消渴病的治療注重“辨病論治”和“辯證論治”。在治療中運用和調理論,結合氣血、陰陽、臟腑辯證,調節肺胃(脾)腎功能及陰陽寒熱虛實,使臟腑功能趨于正常,陰平陽秘,血糖得以穩定。在消渴病早期,病變常累及肺,為上消,病機以燥熱傷津為主,文中病案即是此型,治療以和調潤肺,清熱生津:中藥天花粉、麥冬、葛根、黃連、梔子、生地、知母、白芍養陰生津潤肺,黃連、梔子清熱;中期則累及胃,為中消,病機以氣陰兩傷為主,治療以和調養胃,益氣養陰:中藥黨參、麥冬、五味子益氣養陰,玉竹、生地、黃精滋養胃陰,黃連清胃熱;晚期則傷及腎,為下消,病機為陰損及陽,熱灼津虧血瘀,治療和調固腎,滋陰溫陽化瘀:中藥杜仲、山茱萸、茯苓、山藥、澤瀉、肉桂等溫腎陽,黃芪、黃精養陰益氣,健脾潤肺益腎,川芎活血化瘀。通過和調治療,使患者病情逐漸趨于好轉,血糖穩定,減少或延緩并發癥發生,生活質量得到提高,同時減輕了患者及社會經濟負擔。

和調思想注重對機體平衡態的調節,符合現代醫學模式-“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內在需求,是我們未來努力研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

1.《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S〕.2021.

2.云文山.圣愛中醫代表性學術流派(學派)診治特色舉隅〔N〕.中國中醫藥報,2021-12-24(4).

猜你喜歡
治療糖尿病
中醫治療糖尿病的療效觀察
論Ⅱ型糖尿病的形成與調治
跟蹤導練(一)(5)
62例破傷風的診斷、預防及治療
1例急性腎盂腎炎伴有胡桃夾綜合征保守治療和護理
新生兒驚厥的臨床診斷及治療研究
Ending teen smoking
視力改變與糖尿病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