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術后切口感染的處置方法探討

2022-05-13 21:36李林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1期
關鍵詞:抗生素

李林

摘要:目的:探討腰椎術后切口感染的處理方法。方法:選擇我科室2014年1月-2021年12月1284例行脊柱手術患者,其中21例發生腰椎術后切口感染,總結切口感染處理方法。結果:腰椎術后切口感染患者經過處理15d左右切口愈合,腰部疼痛消失。出院后隨訪調查切口愈合良好,患者可正?;顒?。結論:行各類脊柱手術發生腰椎術后切口感染患者,及時清創,予以慶大霉素沖洗,配合抗生素靜滴治療,早期飲食加強營養可加速病情好轉,改善預后質量。

關鍵詞:脊柱手術;術后切口感染;抗生素;全身營養

【中圖分類號】R681.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1--01

脊柱手術后切口感染是干擾患者治療,影響預后質量的棘手問題,若不及時處理,會造成脊柱不穩、神經功能障礙、假關節形成,嚴重甚至可致敗血癥、腦膜炎或死亡,所以早期予以正確處理是治療關鍵[1]。本研究即回顧性分析我院脊柱手術患者資料,總結切口感染處理方法,現匯報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科自2014年至2021年以來開展各類脊柱手術1284臺次,患者年齡15~84歲,平均年齡(48.51±4.21)歲;男性752例,女性532例;脊柱側例彎矯形術48例,椎管狹窄椎板解壓椎間融合術452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椎間盤摘除術664例,腰椎滑脫手椎間融合術120例。行脊柱手術治療的患者中,共21例發生感染,感染率為1.63%,感染者年齡53~75歲,平均(62.16±2.59)歲。

1.2治療方法

1.2.1 感染的診斷

高度重視此類病人,凡是腰椎術后有局部傷口或全身癥狀異常,及早判斷是否發生感染。完善檢查做CT、MBI、血常規、血沉、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檢查、切口分泌物培養加藥敏。有局部癥狀及以上檢查有兩項異常,支持感染診斷。凡是傷口有異常、患者有局部自覺癥狀、不按照常規傷口的愈合及病愈的發展方向異常情況,第一時間要警惕感染。傷口局部未檢出微生物的,有感染癥狀,也應以感染來對待。

1.2.2 制定處理方案

(1)前期準備:與患者及家屬談話,做好思想工作。認識及早清創手術的重要性,要當機立斷,在患者及家屬同意下及早進行清創術。(2)評估全身情況:清創術前評估患者全身情況,目的是明確病人的全身重要臟器功能狀況,篩查合并癥,評估疾病的嚴重程度,評估手術風險,給予相應的術前準備,內科優化和術后管理。(3)病史檢查和體格檢查:查詢髖關節有無疼痛及髖關節片,排除股骨頭壞死。查詢脊柱及關節有無癥狀,注意全身受累情況。(4)輔助檢查:血常規,尿常規,凝血功能,定血型,生化檢查,血沉,C反應蛋,心電圖,胸片,下肢血管彩超。(5)術前準備:胃腸道準備,沐浴,禁飲食,備皮,抗生素皮試,配血。

1.2.3 感染處理

(1)術前麻醉:加強與麻醉科的團隊合作,保持正常體溫,采用全身麻醉,嚴格無菌操作,術前預防性使用喹諾酮。應在全麻下行清創術。局部麻醉,病人會感疼痛,清創不徹底,筋膜縫合困難。(2)治療措施:清創沿原切口后路進入,大部分切口內可見淡褐色積液60ml-300ml,可見周圍皮膚蒼白,部分組織發黑。清除壞死組織,用安爾碘浸泡切口每5分鐘次,共三次,生理鹽水沖凈。再用雙氧水沖洗兩次,生理鹽水沖凈。再次用慶大霉素80萬U(10支),加入生理鹽水1000ml,沖洗創口。術中盡量減少組織損傷,縫緊筋膜層,不留死腔。沖洗完畢,置入兩根引流管達釘棒處,引流管中段剪5-6孔以利引流,嚴密縫緊筋膜及皮膚,以防引流液外流,固定兩端引流管。上端接入水口,下端接出水口。當引流管的放置至術后24-48小時,引流液少于60毫升,即可拔出引流管。(3)術后處理:回病房后持續沖洗,選用慶大霉素24萬單位+500ml生理鹽水,每天4瓶沖洗,連續沖洗10天。選用靜脈滳注左氧氟沙星0.6g每天2次,連續用10-12天,感染嚴重者,選用萬古霉素1g每天3次靜脈滴注,療程為10-12天。(4)加強營養:術后及早進飲食,鼓勵患者進食。要求術后一旦清醒即可進無渣流食,如無麻醉不良反應,清醒4小時后即可正常飲食。如既往無胃腸道疾患者,可首選高質量的動物蛋白類食物。進食差者術后第一天進飲500ml-1000ml,術后第二天進飲1000ml-1500ml,第三天進飲1500ml-2000ml。

2 結果

21例患者經過以上處理,清創沖洗術后十五天,切口周圍皮膚正常愈合,給拆線?;颊咔锌谔弁聪?,無發熱,無乏力癥狀。精神可,飲食、二便正常。B超下未見切口下積液。經臨床生化監測,血常規、血沉、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檢查均正常,患者腰部疼痛消失,給予出院。出院后3月至1年 ,隨訪均切口愈合良好,各項指標均正常,患者正?;顒?,無特殊不適。

3 討論

脊柱手術術后切口感染主要發生于老年患者,患者以切口疼痛、切口周圍腫脹伴積液、發熱、乏力、入睡差等為常見癥狀,目前針對術厚切口感染主要是通過切口處理、敏感抗生素使用、全身營養支持等方式進行治療[2]。

首先發現切口早期感染,需要及時進行清創,取傷口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并徹底清理切口與周圍壞死組織,使用雙氧水或碘伏生理鹽水進行沖洗。雖然感染后普通換藥也可控制感染,但多次換藥容易加劇患者痛苦,因此后期可通過置管引流方式減少傷口與外界接觸,降低細菌濃度[3]。通過藥敏試驗后,選擇敏感抗生素進行抗菌治療,為避免抗生素濫用,徐根據藥敏結果與患者感染指標及時更換或終止抗生素治療,一般患者體溫正常、連續三次細菌培養陰性、連續三次血常規、CRP、ESR檢查正常即可停止抗生素治療[4]。最后手術切口感染會造成全身中毒癥狀,消耗蛋白引發低蛋白血癥,故感染患者需要注意營養狀況,治療中及時補充維生素、蛋白質與鈣元素,必要時可輸注白蛋白,增強機體抵抗力。

綜上所述,脊柱手術術后切口感染患者,應早期徹底清創,合理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療控制感染,配合營養支持,提高抵抗力,促進病情康復。

參考文獻:

王仕永,姚汝斌,任莉榮,等. 腰椎融合術后切口深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J]. 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20,30(10):872-879.

王錚,曹華,徐正,等. 腰椎術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及耐藥性分析[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9,29(5):734-736.

猜你喜歡
抗生素
合理應用抗生素很關鍵
尿路感染須及時用抗生素
臨床用藥不得不說的抗生素耐藥性
抗生素會讓孩子變胖
抗生素
當抗生素的耐藥性不斷增強
美、德科學家發現新型抗生素
新一代抗生素有望問世
抗生素的使用寶典
抗生素不是壞同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