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漳縣國有神龍山林場改革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

2022-05-13 05:02聞斌
湖北林業科技 2022年2期
關鍵詞:南漳縣

摘要:深化林業體制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戰略決策,而國有林場改革是林業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南漳縣國有神龍山林場自2016年3月啟動林場改革工作以來,在基礎設施建設、人員安置等方面已明顯改善,但還存在森林資源總量和質量不高、林場生態建設缺乏活力、技術人員力量較弱等問題,針對以上薄弱環節和不足提出相應對策和建議,為其他國有林場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國有神龍山林場;國有林場改革;南漳縣

中圖分類號:F326.25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004-3020(2022)02-0083-03

國有林場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為加快培育森林資源,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在生態脆弱地區以及大面積宜林宜山荒地,專門從事營造林和森林管護的林業事業單位。在長期歷史原因影響下,一直存在國有林區管理體制不完善、森林資源過度開發、民生問題較為突出等問題,嚴重制約了生態安全保障能力。經過70多年的建設發展,國有林場在大規模造林綠化和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工作以及保護國家生態安全、提升人民生態福祉、促進綠色發展、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湖北省國有林場大多建于20世紀50~60年代,集中分布于大別山、武陵山、幕阜山生態功能區和生態敏感區及江漢平原和漢江流域生態重要區域。襄陽市南漳縣鳳凰山、七里山、神龍山三大林場,創建于這一時期,最初建制都為國營林場,后逐步更名為國有林場。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印發〈國有林場改革方案〉和〈國有林區改革指導意見〉的通知》[1]、《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湖北省國有林場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2]的總體要求和目標。自2016年3月啟動國有林場改革工作以來,南漳縣委、縣政府制定了《南漳縣國有林場改革實施方案》,南漳縣林業局出臺了《南漳縣國有林場管理辦法》《南漳縣國有林場森林資源檔案管理辦法》[3],南漳縣三大國有林場分別結合自身實際,相應制定了林場改革實施方案。截至2018年,國有神龍山林場基本完成國有林場改革定性定編、養老保險、編制預算、人員安置、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機制創新等工作任務。長期以來,由于國有林場體制等原因,行政從屬林業局,人事上從屬縣委組織部門,賬務上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形成了人、財、物分離的局面。特別是財務體制沒有納入地方財政全額預算,林場存在資金缺口。在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的戰略目標中,林場改革勢在必行。

1林場概況

國有神龍山林場于1958年3月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投資建場,隸屬于南漳縣林業局,為南漳縣3個國有林場之一,為副科級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林場位于南漳縣城東武安鎮安集神龍山,東北與宜城市接壤,西南與武安鎮交界,東西寬4.0 km,南北長6.5 km,屬漢江中游丘陵崗地的過渡地帶,境內最高海拔374 m,最低海拔70 m,林場下轄老場、鼓樓寺、易家大凹、神龍山4個分場。林場經營總面積為925.6萬hm2(其中國有林地0.081萬hm2),活立木蓄積量5.878 4萬m3,森林覆蓋率89.76%。林場劃定國家級生態公益林264.733 hm2[4]。主要樹種有馬尾松Pinus massoniana、濕地松P.elliotti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麻櫟Quercus acutissima、栓皮櫟Q. variabilis、槲櫟Q. aliena 、短柄袍櫟Q. glandulifera、刺葉高山櫟Q. spinosa、細葉青岡櫟Cyclobalanopsis glauca、構樹Fructus Broussonetiae 、黃連木Pistacia chinensis、皂角Gleditsia sinensis、合歡Albizia julibrissin等。截至2021年底,林場核定事業編制21名,現有干部職工69人,其中在職人員29人,離退休人員40人。

2國有神龍山林場改革發展的主要成效2.1地位作用充分顯現

按照中央提出的國有林場改革“圍繞一個導向,守住兩條底線,建立三大體制”的總體要求,國有神龍山林場改革順利推進。改革過程中,得到了國家和省、市、縣等有關部門的重視和大力支持,為改革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確保了改革的方向和預期目標的實現。改革前,由于神龍山林場地處宜城、荊門、南漳三縣交界之地,在南漳縣林場內的干部調配、財政預算和重大民生項目安排等方面管理薄弱,特別是林場基礎設施建設落后。改革后,國有神龍山林場的地位作用大為提升,南漳縣委把“生態立縣、旅游活縣”納入全縣總體發展目標,將林場建設統籌到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布局,彰顯了國有林場在全縣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主體功能地位。

湖北林業科技第51卷第2期聞斌:南漳縣國有神龍山林場改革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2.2森林質量逐步提升

自改革以來,國有神龍山林場在植樹造林、森林撫育、資源管理、林業執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生態保護效率大為提高。過去“采伐過日子,賣樹爭票子”已成為歷史。截至2021年,林場累計造林29.13 hm2,育苗36.53 hm2,森林撫育466.67 hm2,封山育林400 hm2,未發生濫砍濫伐、違法征占用林地案件,森林面積凈增加40 hm2,活立木蓄積凈增加2.8萬m3[4],實現了林地性質保持穩定、林地面積穩中有增和森林蓄積逐年增長目標。林場按照《南漳縣國有林場森林資源檔案管理辦法》健全了森林資源檔案管理制度和管理臺賬。近三年來,林場無違法征占林地,實現了森林蓄積逐年增長目標。

2.3基礎設施明顯改善

采取“政府主導、部門支持、社會協助、全場參與”的辦法,加快國有林場基礎設施建設。一是改善用水問題。林場職工過去生活用水一直依靠黑河,既不衛生又無保障。2020年4月,由于持續干旱,導致黑河斷流,加之水源污染嚴重,林場居民生活用水只有到遙遠的水源拉水供應。林場通過籌資打機井,可全天候保障供水,結束了吃水難、用水難的歷史。二是改善道路問題。林場道路原是泥巴路,晴天一身灰,下雨一腳泥,生產生活十分不便。林場改革后,積極爭取上級主管部門支持,將林區12 km道路建設項目落實到林場,共投資523萬元,完成改擴建和硬化綠化任務,使林區成為旅游觀光風景區。截至目前,神龍山林場已實現“五通”全覆蓋,林場職工生產、生活條件大為改善。

2.4改革紅利充分釋放

按照“以人為本、妥善安置、落實養老、全員參保、轉型定位、促進發展”的原則,通過林場定性、定編、定經費,解決了職工身份、工作及養老問題,給職工創造了更好的工作、生活環境,提高了職工的幸福指數,調動了林場干部職工工作積極性。一是富余職工得到安置。根據南漳縣編委《關于縣林業局所屬三所國有林場調整編制的批復》的規定,國有神龍山林場在職職工29人,森林資源管護工作崗位11人,安排職工上崗12人,比改革前增加10人。二是職工養老保險得到保障。在職職工由過去的企業養老保險轉換為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定編21名職工納入南漳縣財政預算保障,富余職工按原渠道參加養老和醫療保險,不足部分由所在單位籌資解決。三是“五險一金”得到解決。國有林場的“五險一金”是長期以來的難點問題。通過改革,在職職工全部參加養老、醫保、工傷、失業保險并購買住房公積金,職工參保率達100%。職工的經濟待遇大幅提高,職工收入由2015年人均3萬元提高到2021年的8萬元,退休待遇也明顯提高。

2.5管理機制逐步激活

通過全面推行場長負責制,建立健全森林資源監管、人事管理、勞資管理、財務管理等制度。實行政企分開、收支兩條線的經營管理機制,有力推動了國有林場的改革工作。神龍山林場職工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明顯增強,有了更強的歸屬感和自豪感,自覺把心思用在林場的事業發展、生態環境改善、林場職能發揮,形成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3現階段改革發展的難點及問題

3.1國有林場森林資源總量和質量不高

林場的森林質量不高、樹種單一、林分質量不高且規模較小,總體上森林資源儲量和質量與國有林場地位作用還不相稱,與其他林場還有較大差距。

3.2國有林場生態建設缺乏活力

生態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目前林場發展活力還不足,后勁還不強,主要依賴上級補助資金,部分林場項目支撐。上級補助經費有限,地方財政、民間資本、金融扶持等投入林場生態建設的渠道不暢,職工積極性不高,“等、靠、要”的消極意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

3.3國有林場技術人員力量較弱

神龍山國有林場現有在職人員29人,其中21人核定為事業編制,8人為政府購買服務,其中具有??茖W歷以上的9人,其他均為初高中學歷;具有林業專業技術人員初級以上職稱的僅5人,占總人數的0.17%。同時,45歲以下的中青年人員僅5人,其他均為45歲以上,且大多數臨近退休,由于人員年齡老化、專業技術人員青黃不接,能力參差不齊,為林場開展技術推廣、科學研究、科技興場帶來了諸多障礙。

4對策及建議

4.1發揮林場功能,提高森林質量

按照國有林場改革的“六大任務”,將神龍山林場主要功能轉變為保護培育森林資源,維護林場生態安全。一是圍繞增綠擴綠“抓造林”。在林場經營總面積相對較小,造林區域受限的情況下,把重點轉向低產林改造、老基地更新上來,做到宜栽則栽,可綠盡綠,提高造林質量。二是圍繞生態公益林“抓護林”。林場劃定國家級生態公益林面積264.73 hm2,占總國有林地面積的30.5%,是林場的中心工作之一。采取場長包分場,分場長包護林員的包保機制,落實“三級”護林員的包保責任,確保生態公益林管得好、護得住、效益長。三是圍繞資源管理“抓管林”。神龍山林場地處南漳縣與宜城市的交界處,周邊鄉村、地形情況復雜、管理難度較大,過去一度出現森林資源難管怕管甚至不敢管的現象。改革舉措落實后,林場執法隊伍和執法人員的履職盡責意識明顯提升,嚴格依法管林護林,嚴厲打擊涉林違法犯罪行為。四是圍繞森林安全抓保護。森林防火是林場的重要職責,按照《森林防火條例》和《湖北省消防安全責任規定》要求,切實做到“責任落實,預防措施、應急處置、部門履職”四到位,確保不出現森林火災和人員傷亡事故。加大森林防火經費投入力度,尤其加強森林防火裝備標準化、智能化建設,健全林長制,場有人監管、樹有人保護、責有人擔當。

4.2破解改革難題,增強發展活力

一是破解職工定編難。林場隨著自然減員后,必須確保編制不減、預算不減、人員指數不減,以確保林場的可持續發展。二是破解資金短缺難。隨著經濟社會收入和財政收入的不斷增長,在保障現有資金預算的前提下,依據國家有關政策,對林場資金投入給予最大力度的支持。三是破解人員安置難。按照“定編不定人,定崗不分流”原則,對編制外人員進行妥善安置。對于辦理退休手續和簽訂轉崗就業協議的人員,在協議到期或出現不可預料的情況下,給予政策制度上的關心,增強他們的愛場意識。四是破解林場管理難。按照“以人為本,妥善安置,落實養老,全員參保,轉型定崗,促進發展”的原則,國有林場職責由木材生產為主轉變為生態修復和建設為主,由利用森林獲取經濟效益轉變為保護森林提供生態服務為主。緊密結合林場自身實際,全面推行場長負責制,進一步健全完善森林資源管理、人事管理、勞資管理、財務管理等制度,不斷理順林場內外部管理體制機制。

4.3突出科技興場,培植林業人才

一是堅持科技興場。加大智慧林場、科技林場建設的投入,結合林場整改,因地制宜選擇樹木、林果、林苗科研項目,努力提高林業科技的研究、推廣和普及能力水平。二是堅持人才興場。針對林業人才匱乏的實際,積極引進和公開招聘林業專業技術人才,并提供相應福利待遇,同時采取請進來教、送出去學、專業技能培訓和外出考察學習等辦法,對林場職工進行學習教育培訓,提高林場干部職工整體素質。三是堅持創新興場。改變過去作坊式的生產方式,興建現代林業、智慧林業的新模式。把林場改革發展與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緊密結合,把林場發展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組織引導林場職工積極參與到林場的發展和生態建設中,將林場職工庭院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納入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安排,整體推進。

5結語

國有林場改革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具體體現,是廣大林場干部職工的期盼和呼聲。神龍山林場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前沿陣地之一,肩負著造林、護林、管林、興林的重大責任。必須始終堅持改革與發展并進,保護與管理同行,增強愛綠造綠護綠意識,譜寫國有林場改革發展的新篇章。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有林場改革方案》和《國有林區改革指導意見》[EB/OL](2015-03-17)[2021-12-03]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5/content_2838162.htm

[2]湖北省人民政府.解讀:湖北國有林場改革實施方案(2021-03-01)[2021-12-03][EB/OL]http://www.hubei.gov.cn/zwgk/zcsd/ztjd/ztjddwslq/

[3]南漳縣人民政府.南漳縣委國有林場工作情況匯報[A].南漳:南漳縣人民政府,2019.

[4]南漳縣林業局.關于國有林場改革、精準滅荒和山林長制工作情況匯報[A].南漳:南漳縣林業局,2018.

[5]南漳縣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20182019年南漳縣森林資源二類調查[A].南漳:南漳縣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2019.

(責任編輯:鄭京津)

作者簡介:聞斌(1976~),男,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行政管理工作。

猜你喜歡
南漳縣
彩色筆動起來
彩色筆動起來
彩色筆動起來
畜牧業在鄉村振興中的地位和作用淺談
南漳縣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現狀與分析
南漳縣小麥新品種比較試驗
南漳縣馬鈴薯品種比較試驗
南漳縣牛品種改良整體推進試點的實踐與思考
鄂西北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區域的劃定
南漳縣康體度假旅游開發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