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職業教育學生人文素養的思考與實踐

2022-05-16 14:53牛素
錦繡·下旬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人文素養職業技能職業教育

摘要: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教育事業的蒸蒸日上,帶動了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受到了越來越高的社會重視。但職業教育中存在著一個明顯的問題:過分注重職業技能的培養,而忽略了人文素養的思考。教育的最終目的在于全方位地培養人才,因此有必要融入學生人文培養的教育,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和氛圍,為社會輸送專業技能扎實、人文素養優秀的高質量人才。

關鍵詞:職業教育;人文素養;職業技能

一、人文素養的內涵概述

人文素養是一個具有全面性、豐富性的概念。指的是在人文學科方面的能力及水平,反映出一個人的內在品質。人文素養關系到學生價值觀及思想認知,影響到學生日后的職業素養。學生能否在畢業以后擁有較強的崗位適應能力、交際能力,與人文素養有著切割不斷的關系。并且,人文素養對于學生其它各項能力的培養也具有著滲透價值和深刻意義。

二、提高職業教育學生人文素養的必要性

(一)適應社會全面發展的需要

職業教育學生的能力應該是全面的,而非單一的。社會更加需要集生產、管理、服務、技能于一體的應用型人才,承擔起推動社會發展的大任。如今的科技越來越發達,互聯網輻射范圍愈發廣泛,知識更新迭代速度加快,也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帶來更嚴峻的考驗。職業教育的學生不光是要獲得一些領域的資格證書,具備進修的技術及能力,更需要綜合素質的養成。人文素養是一種重要能力,也關乎著學生道德、品行以及行為習慣的形成,也關系到學生能否適應不同的職業崗位、不同環境所帶來的挑戰,這也是人文素養需要加大投入的關鍵性原因之一。社會的發展及帶動,讓職業教育的觀念發生著改變。不再被視為低層次的人才培養基地,相反被賦予了新的期待和使命,成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場所。

(二)適應學生個人成長的需要

學生健康全面發展的前提是身體與心靈的共同作用,即身體、智力、情感等諸多要素的和諧統一。這不僅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對于個人成長也是十分有益的。從宏觀格局看,高職院校對于專業知識、職業技能表現出普遍的重視,更多地希望學生能夠游刃有余地適應各項工作崗位的要求,恰恰忽略了學生人文素養的全面發展。學生需要人文素養,幫助自身樹立健全的人格,能夠有良好地形象,去與外界展開溝通和交流。如今職業院校的競爭愈演愈烈,比拼的是學生綜合素養。人文素養的培養影響到學生的言談舉止,也潛移默化地體現出學生的能力和水準,這也是大多數企業最看重的一項。據相關調查顯示,越是具備較高人文素養的畢業生,在就業時的受歡迎程度就越高。因此,對于學生的個人成長來說,人文素養的必要性非常明顯。

二、職業教育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路徑

(一)積極轉變職業教育觀念,確立人文素養的地位

現如今,職業教育也在培養著大批高質量人才,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但也需要改變重職業、輕人文的觀念及做法。相比將大量人財、物力投入到學生職業實訓中,也應該將一些精力投入到人文素養的課程重視上。推動職業院校思想內涵的發展,塑造良好的人文環境,需要做到“以學生為本”,重視對于學生思想人格的全方位塑造,通過課程體系的優化,定期的論壇講座,以及第二課堂的案例分享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以及環境適應能力,真正將人文素養教育貫徹落到實處。

(二)將人文素養教育融入課堂體系之中

關于人文素養的培養不一定是刻意的、單獨的課程體系??梢詫⑵渑c技能課程融合起來,在基礎性課程的前提下,以人文素養教育為載體,充分發揮其作用。徹底改變當前職業教育全體成員對人文素養的態度,提高學生可持續發展的綜合適應能力。除了轉變思想觀念之外,還需要在課程設置上凸出人文素養的價值,納入到教學規劃之中。適當調整提高人文課程的所占比重,針對不同專業的具體要求,開設適合專業特質的人文課程,做到與人才培養目標的完美銜接和融合。

(三)提高職業教師的人文素養

教師在學生群體中起到了模范帶頭的作用,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大前提是教師做好示范工作。職業教師的人文素養相對比較薄弱,重視程度不夠就會直接關系到學生人文素養的整體情況。因此,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已成為勢在必行的發展任務。一方面,需要建立良好的人文素養培訓機制,為教師提供繼續深造的機會,隨著新領域新知識的出現,不斷提升教師知識儲備和更新的速度,保證每位教師擁有前沿的素質和能力。另一方面,教師需要自我反省,通過自身提升,塑造價值觀方面的素養,并逐漸地影響到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從不同視角上處理遇到的棘手問題。

(四)不斷豐富職業院校的校園文化

職業院校內需要形成良好的人文環境,為學生提供良好和諧的環境氛圍。完善校園文化建設的硬件,比如圖書館建設,引入一些與人文素養相關的圖書,邀請人文專家參與講座,讓學生有更多親身接觸到人文教育的機會及熏陶。積極引導學生廣泛參與校外的實訓,與社會多加接觸,將所學習、接觸到的文化知識學以致用,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及人文素養。

(五)倡導“校企融合、文化塑?!?/p>

提高職業院校人文素養,工學結合也是一個值得提倡的方式。通過校企融合的模式,能夠讓學生吸納到優秀的企業文化,深入地區了解企業文化和價值觀,全方位地區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讓學生所接觸到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加以鞏固。文化塑校的目的是讓學生隨時隨地都能夠感受到文化氛圍的熏陶,用優秀的文化建設校園,實施素質化教育,讓學生不僅接觸書本上的知識,更能夠認清自身的價值。從而也更好地實現職業教育“以人為本”的育人目標。

總結

人文素養的思考與實踐是職業教育最重要的課題之一,將職業道德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深入地融進專業課程體系之中,涵蓋職業文化、職業規劃以及價值觀等方面的內容。全面培養學生的多維能力,學習能力、實踐能力、責任意識,將人才培養貫穿于職業教育教學的始終。高度重視人文素質教育,不斷探索出適合職業教育長久發展的人文教育模式。

參考文獻

[1]張玉紅.職業教育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之淺見[J].教育現代化,2019,6(93):126-127.

[2]田里.融合人文素養與專業素養,推動現代職業教育[J].現代國企研究,2015(22):245.

[3]王學訥.淺析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路徑[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8(06):74-76.

作者簡介:牛素 (1965.11-)女,漢族,甘肅寧縣人,副教授,主要從事信息技術,人文素養教學工作。

猜你喜歡
人文素養職業技能職業教育
人社部將組織開展2021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
2021年對口升學考試獲獎加分(免試職業技能)專業對照表
2019年對口升學考試獲獎加分(免試職業技能)專業對照表
高校人文素養教育勢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識喚醒下醫學生人文素養的培育途徑研究
“動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 《大學語文》 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