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新時代基層團組織政治文化內涵與培育手段

2022-05-16 07:30董立博
錦繡·下旬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政治文化提升措施共青團

董立博

摘要:隨著共青團改革的深入發展,新時期的共青團改革面臨著更為艱巨復雜的挑戰。在統籌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共青團要充分發揮政治功能,提升對全社會團員青年的引領凝聚作用?;鶎訄F組織要加強青年思想政治引領的政治導向,堅持團結廣大青年的原則和信仰,著力解決基層團組織的薄弱狀況。本文主要對新時代基層團組織的政治文化提升措施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共青團;政治文化;提升措施

當下,我國正處于全球化、商品化、信息化的社會轉型時期,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日益復雜,青年人的思想變化特征更加明顯。共青團有著與黨相適應的精神基因,面向青年群體加強思想政治引領是共青團政治功能的應有之義。理想信念是共青團團結青年的旗幟。共青團通過思想引導,不斷把黨的要求內化為優秀青年的理想信念。然而,人口結構的新特點使大多數青年人在生存和發展的巨大壓力下,更加注重眼前利益、現實利益,甚至出現精致的利己主義。面對時代和青年的變化,共青團要加強思想政治領導,從根本上提升團組織的青年凝聚力。

一、新時代基層團組織的政治文化內涵

新時期,共青團基層組織的政治文化在共青團改革進程中發揮著“先進組織者”的作用。首先,政治文化可以把共青團組織和共青團成員的思想注意力集中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環節;其次,政治文化突出新方向與現有坐標的關系,為青年全面成長發展提供指導借鑒;最后,政治文化的相對獨立性反映了現實社會的政治存在,同時政治文化具有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而存在和發展的固有性質,深刻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固有的發展規律和發展水平。

二、新時代基層團組織的實際狀況

隨著互聯網時代網絡個體化意識的增強,基層團組織在團員青年中的弱勢地位愈發明顯。一方面,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很多“兩新”組織(新的經濟組織和新的社會組織)快速發展,同時也吸引了大量青年人才的加入,區別于傳統的政府體制序列,“兩新”青年對團組織的認可度和歸屬感相對缺失,大量青年游離于團組織之外;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社會資源的整合,團組織的社會功能不能真正切實惠及廣大青年群體,導致大多團組織的活動流于形式。因此,共青團組織應積極推進組織創新,使基層團組織在“回歸”和“超越”中更具活力。當下,共青團主要是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造來實現的。在基層團組織“自我旋轉”能力不足、資源整合程度不高的情況下,這種改革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隨著國際形勢的深刻變化和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加強為青年服務的政治導向,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凝聚更多青春力量,是共青團組織落實“強國有我”承諾的必然要求?;鶎庸睬鄨F干部在加強面向團員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也要強化團組織內部的自主學習,依托政治文化的培育改善現有基層團組織在社會中的政治形象。

三、新時代基層團組織政治文化提升措施

3.1 建立團干部的業務培訓體系,提高基層團干部的素質

不同地域的團校整體質量差異很大,這意味著團校的組織工作水平參差不齊。要提高團干部的整體素質,必須建立團干部的業務培訓體系,提高基層團干部的素質,吸引更多的優秀青年積極加入團組織。提升編寫培訓教材和試題的質量,為基層團組織提供充足的學習內容,使更多團干部掌握全面系統的團組織理論知識。此外,采取封閉式考試模式,從團員中選拔高素質青年,結合平時工作表現,推薦更多優秀年輕人擔任領導職務,真正為基層團組織發展儲備力量。

3.2鞏固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提升團組織先進意識

共青團組織的思想理論深度,對鞏固團組織的思想政治教育地位,提高黨員先進意識具有極大的意義。第一,加強政治學習,夯實思想政治教育基礎,充分發揮團干部的領導作用,在團支部內形成學習型小組,系統學習黨的理論知識,不斷提高團員青年的政治意識、組織意識和模范意識,增強自己的團員意識。第二,樹立先進榜樣,提高團員的模范意識,在團員和青年中樹立先進榜樣,不斷增強團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第三,創新的教育方法提高了團員的認同感?!?0”一代的思想有許多不同于“90”一代的新特點。因此,對團員和青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要適應時代的發展進行創新,如創新“網上共青團”的功能設置,讓他們以網絡流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并有意識地、積極地吸引他們參加共青團組織的活動,增強他們對共青團的認同感。

3.3? 強化基層團組織的創新方式

信息技術革命不僅會推動社會環境的變化,而且會推動學校環境的變化。因此,共青團工作必須順應時代潮流,適應當前形勢,以開放包容的心態接受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多面影響。將互聯網自媒體平臺作為開展基層團組織建設工作的新任務、新形式、新力量。第一,主動尋找年輕人的聚集點和興趣點?;鶎訄F組織必須保持敏銳的“網絡嗅覺”并加以跟蹤。例如。目前,高校共青團組織在QQ、微博、微信等網站上都有自己的主頁和公共號碼,還有PU平臺的推廣和使用,它們不僅匯集了各高校共青團組織信息,還組織全校范圍內的各種活動,鼓勵他們主動積極向團組織靠攏。第二,整合各種平臺,積極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加強基層團組織與團員青年的互動,提升團組織的影響力。第三,立足青少年圈層優勢,將傳統與創新相結合,實現社會資源的優化利用。充分利用新媒體優勢賦能共青團網絡宣傳,使其更加生動有趣,同時全面結合共青團的傳統宣傳教育方式,處理好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切實增強團組織的活力。

3.4 了解不同青年人的不同特點,建立相應政治文化培育方法

團結、服務青年是共青團工作的核心,其具體落實主要取決于共青團的基礎工作和干部隊伍。因為地區、職業身份、年齡的差異,導致青年社會群體紛繁復雜。因此,在共青團的基本工作中,我們應該了解不同青年人的不同特點,以此作為工作方法的起點,讓團工作、團服務更能迎合青少年的時代口味。

四、結束語

共青團組織必須認清差距、找準不足,以迅速行動的決心、勇于創新的勇氣、堅持不懈的精神,提升共青團政治文化建設水平,推動共青團基層組織的改革和建設,真正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強大的青春力量。

參考文獻

[1]許青.新形勢下如何增強高校共青 團組織的凝聚力[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03).

[2]胡獻忠. 群團改革背景下的共青團:問題與前瞻[J]. 青年學報, 2015(04):16-21.

[3]黃志堅, 石國亮. “共青團改革再出發”的時代意蘊[J]. 中國青年社會科學, 2018,37(02):54-60.

[4]王振宇, 王柳娜. 推進基層團組織吸引和凝聚青年工作的探究[J]. 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 2020,30(06):40-43.

[5]劉佳. 共青團改革40年:歷史邏輯與改革方法論[J]. 中國青年社會科學, 2018,37(04):31-38.

猜你喜歡
政治文化提升措施共青團
最勇敢的決定最美麗的少年
“全國優秀共青團干部”名單(共三百五十七人)
共青團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名單
以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強國建設
區域物流業發展對縣域經濟的影響芻議
孫吳政治文化研究的新探索
立意為先,謀篇布局,揣摩細節
淺析英美法政體的異同
關于提升財政補助資金使用效率的思考
我國傳統政治文化與協商民主制度的互動關系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