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愛國衛生運動70 周年特稿人間四月天,愛國衛生運動忙

2022-05-19 07:55主筆陳一竹
人人健康 2022年8期
關鍵詞:愛國衛生衛生運動

主筆/陳一竹

翻開歷史的篇章,你會發現,從家喻戶曉的清掃運動到習以為常的衛生習慣,我國的愛國衛生運動迄今已走過70 年光輝歲月。70 年來,愛國衛生運動有效控制了傳染病的流行,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更重要的是,它真正實現了移風易俗、改造社會的目的。從小小的衛生習慣到自我的防病意識,再到公共的市政環境,它帶來的種種改變,至今仍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世界衛生組織將之稱為“新中國的衛生奇跡”。2017 年,世界衛生組織向中國政府頒發“社會健康治理杰出典范獎”,對中國愛國衛生運動的成就作出表彰。

但很多人對愛國衛生運動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比如,“衛生”前面為何冠以崇高的“愛國”二字?又為何以聲勢浩大的“運動”方式展開工作?這些“運動”都有哪些具體措施?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說說有關愛國衛生運動的那些事兒。

思想理論基礎的奠定

新中國成立后,衛生工作成為了中央的工作重點之一。1950 年8 月,第一屆全國衛生會議召開,確定了全國衛生工作的三大方針:面向工農兵、預防為主、團結中西醫。

1951 年9 月9 日,毛澤東主席對賀誠上報中央的《二十一個月來全國防疫工作的綜合報告》作出批示:“今后必須把衛生、防疫和一般醫療工作看作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極力發展這項工作?!?/p>

批示還強調:“必須教育干部,使他們懂得,就現狀來說,每年全國人民因為缺乏衛生知識和衛生工作引起疾病和死亡所受人力畜力和經濟上的損失,可能越過全國人民所受水旱風蟲各項災荒所受的損失。因此至少要將衛生工作和救災防災工作同等看待,而絕不應輕視衛生工作?!?/p>

這是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對衛生工作親自擬稿批轉的第一個文件,為新中國的衛生工作給出明確定位,也為此后的愛國衛生運動奠定思想理論基礎。

志愿軍與細菌戰

1952 年1 月的朝鮮戰場,大雪紛飛。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何世長和他的戰友們發現了一些不同尋常的現象:美國人的戰機低空飛過,既不投彈,也不掃射,只是來回“巡視”,直到中午才施施然離去。戰士們不知道美國人又在醞釀著什么樣的陰謀詭計。

只見被皚皚白雪覆蓋的地面上,不少深色小點在白色背景下突然成群出現,十分明顯。何世長奉命靠近查看,發現了令人膽戰心驚的一幕:竟然是成群的蒼蠅、跳蚤和蜘蛛。不僅如此,他甚至發現了一袋正在活蹦亂跳的老鼠。戰士們陷入沉思。按理來說,這樣冷的環境里,不可能會出現這些動物,這是違反常識的。幾天之后,美國人的陰謀逐漸顯露,志愿軍中有人開始陸陸續續患上鼠疫、霍亂等烈性傳染病。要知道,自從志愿軍來到朝鮮北部戰場,可從未爆發過類似疫情。在持續的調查后,我國志愿軍確認了這是美國發動的一場卑劣的細菌戰。

不僅在朝鮮戰場,隨后在我國的撫順、新民、安東、寬甸、臨江、青島等地也發現了美軍作惡的端倪。他們在這些地方撒布了大量染菌的動物,企圖用這樣的手段削弱中朝軍民的戰斗力。

傳染病對于中國人來說并不陌生,先人們已經從上千年與傳染病搏斗的歷史中汲取了有效的應對方法。還好,我們發現得不算太晚,還有很多機會將傳染病扼殺在搖籃之中。志愿軍在中央領導下迅速開始了反細菌戰防疫工作。

1952 年3 月1 日,以鄧華為主任的總防疫委員會成立了。隨后,各軍、師、團均成立了防疫委員會,各營、連成立了防疫小組,紛紛進行環境消毒,搞好個人衛生,控制水源,消除垃圾,捕滅老鼠、蒼蠅、蚊子、跳蚤、蜘蛛等。

何世長曾回憶道:“我們連隊發起了大掃除運動,掃除之后每天在室內和被子上灑藥水,以保持清潔衛生。接著祖國又運來大批預防藥品,派遣醫務人員給每個志愿軍戰士打預防針……”每個戰士都發了預防注射證,正面用來記錄疫苗注射情況,背面則印著詳細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反細菌戰個人衛生條約》,上面寫著如“我自己或同志有病,不論輕重馬上報告”“我的口罩要清潔,常燙洗,不借用,不反戴”“我保證飯前燙碗、筷和洗手”“我不吃、也不用手碰飛機撒下的可疑的東西”等內容。

有了志愿軍的經驗,全國各地也隨之行動起來。1952 年3 月14 日,政務院召開會議,成立了以周恩來總理為主任的中央防疫委員會,號召全國人民緊急動員起來,開展防疫衛生運動。一場規??涨暗姆酪咝l生運動,在全國城市和鄉村廣泛地開展起來。

由于這場群眾性的防疫衛生運動是為了粉碎美國的細菌戰而發動,是保家衛國的一項政治任務,是在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指引下而開展,所以它被人民群眾稱為愛國衛生運動,并很快得到黨中央的認同。這也就是“愛國”前綴的由來。1952 年3 月24 日的《人民日報》發表文章,首次使用了“愛國的衛生防疫運動”一詞。

在浩大的愛國衛生運動下,美國的細菌戰最終以失敗告終,但愛國衛生運動并未就此結束。當年12 月8 日,第二屆全國衛生會議在北京開幕,毛主席為大會題詞:“動員起來,講究衛生,減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敵人的細菌戰爭?!睍峡偨Y了愛國衛生運動經驗,并提出了衛生工作四大方針,增加了“衛生工作與群眾運動相結合”一項。

開啟“熟水取代生水”的時代

中國人愛喝熱水那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不拿個保溫杯裝些熱水帶上,出門都不踏實。很多人認為,喝熱水可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實則不然,喝熱水是在愛國衛生運動中培養出的新習慣,并沒有很長的歷史,下面就來給您詳細說說。

我們都知道,生水,也就是未經燒開或未經消殺過的水。生水中可能含有大量細菌,這都是肉眼不可見的。在過去的很長時間里,人們的飲水來源都是井水、河水等,沒有消殺的條件。

同小區的一位爺爺曾說過,他們小的時候,喝生水的很多,那時候非常容易生病,尤其是得蛔蟲病。有的地方甚至淘米、洗菜、刷馬桶都在一條河里。長此以往,隨著飲水進入人體的細菌、寄生蟲有多少可想而知,抵抗力弱的人群染上痢疾、蛔蟲等腸道傳染病也就不足為奇。

很多人問,那為什么古人不把水燒開了再喝呢?這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能源支撐所有人都喝得上燒過的水。要知道,在古代,只有貴族階級才有隨時享用熱水飲茶的權利,直到明清時期,民間的富商們才開始有飲茶的習慣。從這里可以看出,在中國飲用熱水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屬于少數人的特權。

人民衛生出版社1959 年出版的一本《除害滅病愛國衛生手冊》中詳細介紹了講究個人衛生的“五不”和“十要”衛生習慣,其中“五不”的第一條和第三條分別是不喝生水和不隨地吐痰,因為喝生水會得痢疾等腸胃傳染病,隨地吐痰能傳播肺結核和其他呼吸系統傳染病?!笆敝杏袃蓷l是要常洗澡、常剪指甲、常理發;衣被要常洗、常曬。

因為不常洗澡和洗曬衣被,不但容易引起各種皮膚病,也容易生虱子,虱子能傳染回歸熱、斑疹傷寒等病。除了這些,《手冊》還循循善誘地進一步解說:“我們常常有這樣的體驗,洗過澡、換了干凈衣服,就覺得身上十分舒適,滿身有勁;理過發以后,也會感到輕松愉快?!?/p>

中國人民自此有了喝熱水的習慣。這里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當時的大量宣傳其實都是號召大家“不喝生水”,喝熟水而非一定要喝熱水。但在傳播過程中,由于種種誤解,“喝熱水”反而變成了中國人的一種群體性特點。

讓人意外的是,愛國衛生運動早在上世紀50 年代就提倡過一些在今天看起來也十分“超前”的理念。比如這兩年因為抗擊新冠肺炎,被頻頻提到的“分餐制”“公筷”。只不過,這些倡議因種種原因最終沒有像喝開水那樣完全普及。

轟轟烈烈的除四害運動

1955 年冬天,毛澤東主席起草的一個通知寫到:把愛國衛生運動和除四害講衛生結合起來,對防治人畜疾病、保障健康起到很好的作用。

1956 年1 月12 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除四害》的社論,號召全國人民行動起來消滅老鼠、麻雀、蒼蠅、蚊子。

很多老一輩還記得那場轟轟烈烈的除四害運動,除四害可以說是愛國衛生運動中最有代表性、開展最普遍的內容之一。

前文提到,美軍就是利用一些害蟲及動物為媒介試圖散播傳染病的。那么消滅這些媒介就可以阻斷傳播,瓦解美軍的策略。

1952 年愛國衛生運動剛剛興起之時,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消滅傳播媒介。當時有一個口號很多人都聽說過:“打死一只蒼蠅,就是消滅一個美國鬼子?!?/p>

許多老人講述過,當時人人手拿一把蒼蠅拍,不僅要打死蒼蠅,還要用火柴盒收集起來上交。但凡在滅鼠、滅蠅等消滅四害上有些不凡成就,那可是要被大張旗鼓報道學習的。一本1958 年12 月出版的《除四害講衛生先進單位和能手的經驗介紹》中就提到,延慶辟破石村有個捕鼠能手王世朝,能在野外準確地尋找鼠洞,利用翻、挖、熏等方法滅鼠。村里的青年紛紛向他學習,隨他到外村消滅野鼠,結果周圍十幾個村的果木和莊稼近幾年都沒有遭到鼠害。

在一段時間里,“四害”也包括麻雀,但麻雀實際上并不會傳染疾病,只是因為會吃糧食因此被列入“四害”之列。時代的車輪不斷向前,人們發現麻雀偷食的糧食其實沒有那么多,而且麻雀還會食用害蟲。1960年3 月18 日,中央發出《關于衛生工作的指示》,傳達毛主席的最新指示:“麻雀是益鳥,不應該再列為四害之一,不要打了?!卑雮€月后,負責農業工作的國務院副總理譚震林作報告,特地對麻雀問題作了說明:“以后不要再打麻雀了,《綱要》所說的除四害中,應當把麻雀改為臭蟲?!睆拇?,麻雀從“四害”中退出。后來,由于蟑螂逐漸成為主要的家庭害蟲,臭蟲又被蟑螂取代。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四害”的界定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從“隨地大小便”的歲月里走來

如果現在前往一些偏遠落后的農村地區,應該還能看到露天、惡臭、蚊蟲聚集的“旱廁”。雖然現在這樣的廁所已不多見,但是在清末時期的北京城內,連這樣條件惡劣的公共廁所都難得一見,以至于在當時有“京師無廁”的說法流傳。

由于沒有公共廁所,胡同口、街道兩側,或者任何一個比較寬闊的地方,就成了理所當然的大小便場所。齊如山著、鮑瞰埠編的《故都三百六十行》一書曾描述早年人們隨地排便的場景,“天旱道干,行人尚可在中間過往,遇落雨則必走旁邊,行人之腿往往摩擦便者之臉,便者亦恒尿濕行人之鞋?!?/p>

清末民初時期,公廁才逐步出現,老百姓叫“官茅房”,但隨地大小便的現象并沒有隨之消失。

正因如此普遍的隨地大小便行為,因此“不能隨地大小便”成了早期愛國衛生運動中另一個最常見的口號。修建公廁、整治戶廁是當時的重要舉措。以北京為例,1949 年比較像樣的公廁只有83 座,1959年增加到了1049 座。

僅僅多修建廁所,并不能完全解決隨地大小便引起的系列健康問題。據嚴鏡清《回憶解放初期的北京市愛國衛生運動》一文中寫道,上世紀50 年代,“北京城內除一些機關、學校和少數住戶有抽水馬桶外,大多數居民都用糞坑,用人工掏糞?!?/p>

掏糞也不是隨便能掏的,過去糞場都由私人經營,開糞場的叫“糞霸”。在“糞霸”眼里,糞便是能賣錢的肥料,至于怎么掏對環境衛生影響小當然不會考慮。于是,沒有掏干凈的糞便、到處遺撒的污穢物、大大小小的曬糞場,就成了蠅蛆繁殖的絕佳場所。

解放后,為取締“糞霸”現象,政府全面接管了私人糞場,過去被輕賤的掏糞工,由此轉變為新中國清潔工人隊伍中的一員,受到全社會的尊重。全國勞動模范時傳祥就是一位掏糞工,他說過一句感動全中國的話:“寧愿一人臟,換來萬家凈?!?/p>

家喻戶曉的衛生宣傳

為了讓人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普及基礎防病知識,曾經一度衛生宣傳基本做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據1952 年《北京市衛生局關于三年來衛生工作總結》記載,僅1952 年,就制造了大批幻燈片、唱片、圖片、照片,編印了許多傳單、標語、連環畫和小冊子,僅傳單標語便印發了69 萬張。

除了政府工作人員,當年還涌現出大量主動無償工作的衛生積極分子。當時,在各級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之外,全國各地的小區、大院都紛紛成立衛生小組。以北京為例,早在1949 年清潔古城時,北京就開始在居民中建立基層衛生組織,到1951年全市16 個區已有11000 余個衛生小組。愛國衛生運動開始后,衛生小組的積極分子身體力行,檢查宣傳并進,帶動群眾講衛生。如龍須溝一帶差不多每條街都有一個衛生委員會,每10 戶人家有一個衛生小組,規定每星期檢查衛生3 次。在衛生小組長和積極分子帶動下,過去胡同兩邊堆滿的垃圾都被打掃得干干凈凈,就連最偏僻、最小的胡同也沒有一點垃圾了。

衛生檢查不僅大街小胡同要參與,連中南海也一視同仁。上世紀50 年代任職西單區(1958 年撤銷)區長的杜若曾回憶,區里一年會搞幾次轟轟烈烈的衛生大檢查,有一次,甚至還到中南海去檢查!記得當時她帶著副區長和幾個專管衛生工作的干部走進中南海,“一路上看到不少人在登高爬低地擦辦公室的大玻璃……陪同檢查的人說:‘這些人都是十一二級的司局級干部?!髞碜哌M干部飯廳,沒有發現一只蒼蠅,連放筷子的瓷筒內底部都干干凈凈?!?/p>

正是在這種各部門全都重視、黨政干部帶頭、老百姓主動參與的全民動員下,各種良好的衛生習慣才得以廣泛形成。

改換新顏

在愛國衛生運動的種種措施下,各種傳染病在僅僅幾年內就得到了有效控制。曾經在全球范圍里肆虐的烈性傳染病天花、鼠疫、霍亂幾乎在我國絕跡;1952 年發病率達70%的瘧疾在僅僅4 年后就下降至6%;1956 年的斑疹傷寒發病率比1951 年下降80%;回歸熱發病率下降91%……成績舉世矚目。

1952 年,調查細菌戰的國際科學委員會來到北京,考察了北京的衛生措施和衛生教育后,毫無保留地給予肯定:“今天在中國正在進行著一個偉大的運動,在促進個人和社會衛生。這個運動是受五萬萬人民全心全意支持的,這樣規模的衛生運動是人類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這個運動已經發生了作用,使得由于傳染性疾病引起的死亡率和發病率大為減低?!?/p>

除了疾病,很多地方的環境面貌也因愛國衛生運動而改換新顏。僅在1952 年,全國就清除垃圾、糞便1.6 億噸,填平污水坑4000 余萬立方米,修下水道3.3 萬余公里,疏通溝渠28 萬余公里,新建及改良水井130 余萬口,捕鼠1.2 億余只,消滅了大量的蒼蠅、蚊子、臭蟲等害蟲。

新時期的愛國衛生運動

2014 年12 月13 日,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期愛國衛生工作的意見》,就做好新形勢下的愛國衛生工作提出明確要求。這是國務院時隔25年又一次專題印發指導愛國衛生工作的重要文件。習近平總書記近年來圍繞愛國衛生相關工作,多次作出過重要指示。

2017 年10 月18 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十九大報告指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堅持預防為主,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預防控制重大疾病。愛國衛生運動從講衛生升級到注重全民健康。

回眸70 年愛國衛生運動的發展,盡管愛國衛生運動是在經濟、衛生條件都比較落后的情況下誕生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它是中國衛生事業的一項創舉,造就了新中國的衛生奇跡。作為新中國持續時間最長并一直發展到今天的群眾性運動,愛國衛生運動針對不同時期的突出衛生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真正做到了移風易俗、改造國家。

全國愛衛會第八次委員會擴大會議提出,從1989 年起,在開展群眾性愛國衛生運動的同時,將每年4 月設立為全國愛國衛生運動月,目的是強化大衛生觀念,集中時間動員和依靠全社會力量,解決群眾意見最大又可能解決的一兩個社會性衛生問題。

也是這一年,由全國愛衛會組織衛生部、建設部、環保部等共同發起了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活動。2021 年,圍繞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推進補齊公共衛生短板,推動健康中國行動落實,全國愛衛會對創建標準作了新的修訂。

人間四月天,愛國衛生運動忙。今年的4 月,我們迎來了第34 個愛國衛生月,今年的主題是“文明健康 綠色環?!?。時逢又一輪疫情來襲,如何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長期堅持下去,筑牢疫情常態化防控安全線至關重要。

讓我們每個人都從自身做起,戴口罩,講衛生,分餐公筷,拒食野生動物,不亂扔亂倒垃圾,綠色低碳出行,讓新的文明生活方式保障我們的健康。

歷史常常以驚心動魄留下深刻印記,也常常以波瀾壯闊寫下厚重篇章。在新冠肺炎疫情這一全球性危機面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彰顯著一個國家和執政黨的初心使命和勃勃生機。

如今,黨的二十大召開在即,我們期盼著更多關于人民健康的國家戰略出臺,也期盼著愛國衛生運動這項事關民生的運動能夠持久地開展下去。因為,它承載著14 億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猜你喜歡
愛國衛生衛生運動
新世紀關于20世紀50年代愛國衛生運動研究綜述
愛國衛生運動的中國經驗:生成與新進展
衛生與健康
不正經運動范
衛生歌
愛國衛生健康陜西
教育部下發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期愛國衛生工作的意見》的通知
辦好衛生 讓人民滿意
瘋狂的運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