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本,顧客未必是“上帝”

2022-05-19 07:26
思維與智慧 2022年15期
關鍵詞:收銀結賬收銀員

◎ 李 珍

每年日本大學放暑假時,我都會回上海和親人團聚。每次回國,我都能感到祖國的日新月異,但有時也會遇到遺憾之處。

前幾天,我和母親一起去超市買水果。那天人挺多,每個收銀口都排著長隊,我前面大概排了七八個人。收銀的女孩看上去很疲勞。接待每位顧客時,她都要重復詢問同樣的三個問題:要不要塑料袋,要的話需要大袋還是小袋?有沒有會員卡?結賬是用微信、支付寶還是其他?

我很驚訝,結賬的顧客都不主動告知收銀員這三點信息,有的被問后猶豫半天才給出答案。這樣一來,收銀員在每位顧客身上耗的時間就長了,排在后面的顧客不禁開始抱怨,覺得收銀員手腳太慢。由于超市環境嘈雜,收銀員為一位顧客結賬時稍微提高了點嗓門,顧客就認為收銀員態度惡劣,開始大罵收銀員。收銀員一邊急忙解釋,一邊呼叫了管理人員。在管理人員處理糾紛時,那位顧客依舊不依不饒,讓等在后面很久的其他顧客更不知何時才能結賬。

按照“顧客就是上帝”的意思,消費者在服務人員面前就是“上帝”,后者虔誠服務,前者則沒什么義務。不過,在日本超市就不是這樣。雖然日本服務人員也對顧客熱情周到,但顧客并不認為“我買單我就是大爺”。雙方有個約定俗成的規矩:各盡本分,相互成全。服務人員的本分是盡最大可能令顧客滿意,而顧客的本分是為他人著想,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做。

比如,日本很多地方都是現金結賬,結賬時默認現金,如果使用信用卡結賬則必須提前告知收銀人員。日本超市的收銀員接待顧客時,剛說一句“歡迎光臨”,顧客就會主動告知自己是否要塑料袋、是不是會員、結賬方式等信息。這些是顧客排隊時就已經考慮好了的,輪到自己結賬時就主動清楚地報出答案,這樣收銀員就能很快操作完成結賬,后面排著的隊伍一直在向前挪動,其他顧客也不會因為站太久而心生怨氣,收銀處秩序良好。

在日本銀行的ATM機上取錢也是如此。每個人都提前確定好存取金額,到機器前就迅速操作,不會占機器太久,讓后面排隊的人也能盡快用上機器。

相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在日本麥當勞一類的快餐廳用餐完畢之后,每個人都是自己將托盤、包裝盒、飲料盒等拿到店內垃圾分類的臺子上分類丟棄。這并不是“便宜”店內服務員,而是為了能讓后面的人很快有地方就餐。雨雪天進入任何商家大門前都要先清潔一下自己的鞋底,實在太臟就脫掉鞋子進入或向店家要臨時拖鞋。用溫泉旅館內的公共溫泉浴池時,要先在花灑下沖洗干凈身體再進入溫泉池內享受溫泉……

在日本超市,如果有顧客把事情全推給服務人員去做,不主動做好自己分內事,超市會讓顧客道歉并結束購物,其他人也會鄙視他。從某種程度上說,日本社會把在公共場合每個人應該有的表現視為一種不成文的規則,稱之為“常識”。有人違反這種潛規則時,他得到的最多的評價往往是“沒有常識”。這句話在日本人心中是非常傷害自尊心的。

正是這種“各守本分”的方式,讓日本社會減少了很多摩擦。社會都是由人構成的,如果每個人都多一點對自己的約束、對他人的體諒,相信社會也會變得更加高效有序。

猜你喜歡
收銀結賬收銀員
結賬
如何提升收銀審核員的崗位職責意識
基于RFID技術的超市結賬系統
互聯網支付時代完善收銀審核運行機制的措施
超市收銀員
收銀審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無名火
結賬
結賬
小老鼠當收銀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