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化元素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2022-05-22 03:07劉發忠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2年18期
關鍵詞:物理實驗應用

劉發忠

摘要:眾所周知,物理是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之上的學科,任何知識點的得出都離不開實驗,那么,想要學生具備基本的物理思維,也就是需要能夠將身邊物理現象轉換為實驗過程,通過實驗操作來達到自主得出物理知識點的能力。而在物理實驗中加入生活化的元素,才能夠反應實驗結果的普遍性,說明實驗結論可以被應用在生活中。

關鍵詞:生活化元素;物理實驗;應用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學校越來越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但是針對不同學科也需要運用不同的方法作為切入點。而對于物理這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學科來說,前期通過模仿實驗教材中的實驗過程,讓學生對于實驗產生自己的理解。而如果實驗過程本身就有生活化元素的加入,更能讓學生理解實驗內容。因此任何實驗中都需要具備生活化元素。

一、物理實驗教學的意義

1.提高學生理解能力

物理是一門抽象的學科,需要通過具體的實驗內容來反映抽象的物理概念,那么在前期的物理學習中,一定是需要對學生的理解能力去進行針對性的提高。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引導學生不斷的進行自主思考,讓學生在面對物理問題時首先要學生自己去主動思考,產生自己對事物的理解,最后再通過教師的講解來獲得正確的物理知識,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理解能力,也能加深學生對于知識點的記憶。比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二節《運動的描述》的時候,給學生提一個問題“為什么坐在車上的時候,明明人沒有動,但是人卻在前進,那么車上的人是運動的嗎?”大部分的學生其實在這之前根本不會注意到這個問題,學生肯定會踴躍的思考這個問題,給出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師再匯總學生的答案,然后告訴學生,運動與否的前提是需要選取一個參照物的。通過這樣常常給學生提問題,讓學生不斷的時候思考,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2.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既然是要學生去具備實驗操作能力,那么首先學生需要有一定的基礎實驗動手能力,因為實驗需要極強的操作動手能力,在建立物理實驗模型的過程中,需要將物理現象用實驗模型完整的反映,一個細微的錯誤都可能會導致實驗結果的的千差萬別。然后在傳統的物理課堂中,很多時候都是由教師給學生展現物理實驗,或者是通過視頻來觀察實驗過程。不可否認,這樣的方法可以提高學習效率,但是沒有親自去操作實驗,也永遠不可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不要說讓學生去實驗操作,基礎實驗都沒有做過,何來的創新一說。所以,物理教師需要作用物理這門學科的特點,讓學生能夠自身參與到實驗中去,讓學生嘗試操作實驗,建立完整的實驗模型,這樣學生才會了解實驗模型的優點與劣勢,才能夠在提高動手能力的同時對實驗過程進行創新和優化。

二、如何將生活元素應用在物理實驗中

1.運用常見生活模型提高積極性

很多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不強,非常常見的原因就是對于實驗提不起興趣,有些同學認為即使會做實驗也并沒有用,在生活中也運用不上,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實驗興趣,教師在選擇實驗內容時可以盡量貼近生活。比如當學習光的反射的原理的時候,學生們知道潛水艇上面的潛望鏡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是通過兩個平面鏡就可以實現從水底觀察水面的效果。雖說當老師在跟學生講解的時候,學生是可以基本了解潛望鏡的基本結構,但是“紙上得來終覺淺”,如果能讓學生們通過分組,利用課外的時間,能夠制作出簡單的潛望鏡模型,這樣所達到的教學效果又不一樣了。首先,制作模型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很新奇的事物,能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其次,當學生們通過討論和動手將模型制作成功后,可以提升學生的自豪感,增強自信心,為今后的物理學習會提供不小的幫助。

2.引導學生操作與生活相關實驗

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的的《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時,同學們已經了解了凸透鏡的成像原理,當光從空氣中射入凸透鏡時,凸透鏡對光有匯聚作用。也就是說,透過凸透鏡看物體,可以看到倒立的物體。那么根據這一結論,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在平時生活中,哪些物體是凸透鏡,學生肯定可以回答出一些常見的凸透鏡,如放大鏡;投影機;照相機的鏡頭等等。這個時候可以再提出一個問題,如果將一個玻璃杯里面裝滿水,此時玻璃杯是凸透鏡嗎?這個時候可以讓學生自主去做實驗,實驗過程也不復雜,對于學生也沒什么難度,可以在一張白紙上寫won這個單詞,當透過裝水的玻璃杯去看這張紙時,紙上的單詞變成了now。通過實驗可以證明裝滿水的玻璃杯可以當做凸透鏡,那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再告訴學生原理,那是因為當玻璃杯裝滿水后,中間厚,左右薄,類似于一個凸透鏡。

3.靈活創新生活相關實驗內容

比如在學習運動的相對性的時候,在這一章內容的學習中,學生們了解了根據參照物的不同,我們可以評判物體是在運動的還是靜止的,所以人們在坐車的時候,雖然路邊上的樹木是不動的,但在人的眼里看來,樹木是和汽車在進行相反方向的運動的,那么如何將這一內容靈活運用到生活中去呢?學校每年都會舉辦運動會,在接力比賽的時候,大家都見過兩個隊員交接棒的時候掉棒的情況,那么老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這樣的課題“如何才能提高接力比賽中交接棒的成功率”。學生通過小組的形勢,在下課或者放學后親身去進行模擬演練,能夠知道,當兩名跑步隊員是越處于相對靜止的狀態時,交接棒的時候才不容易掉。這就是將物理知識運用到體育運動當中去,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同時也是提高了學生的實驗思維能力和自主創新實驗的能力

結束語

總的來說,教師在開展物理實驗教學活動時,要充分了解物理實驗教學的目的和意義,要明確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在實行物理實驗教學時要和傳統以教材內容為主的教學內容區分開,合理設計實驗內容,要善于將生活化元素融入到實驗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實驗積極性、創新能力,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提高初中生的物理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黃興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1(2):57-57.

[2]石正均. 淺談初中物理趣味性教學的探究與實踐[J]. 小作家選刊, 2017(19).

[3]劉瑞英.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 科技風, 2017(21):38-38.

猜你喜歡
物理實驗應用
提高鄉村中學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幾點看法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現狀及有效對策
淺談大學教改中創新型的物理試驗問題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分析膜技術及其在電廠水處理中的應用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