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新型學徒制的教學模式實施研究

2022-05-22 01:14陸強?馬小燕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2年18期
關鍵詞:新型學徒制產教融合

陸強?馬小燕

摘要:企業“新型學徒制”已成為深化產教融合、提升職工綜合素養的一種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以鉗工專業“新型學徒制”的實施作為研究對象,2021年與全市14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發揮技能大師工作室的引領作用,重新制定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及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完善區域建設機制,較好地解決了“新型學徒制”在實施過程中實操教學效果不理想、教學內容與實際生產不符、教學形式與企業職工的實際生產相沖突等問題,收到了良好成效。

關鍵詞:新型學徒制 技能大師工作室 產教融合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近年,常州市經濟發展和就業工作面臨結構產業升級較慢、技術革新不足、職工教育滯后等多重因素,就業市場結構性矛盾突出。一方面,勞動者技能水平跟不上崗位設置的要求;另一方面,企業沒有為勞動者的再教育提供條件。

2018年10月27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印發《關于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的意見》,要求職業院?!敖⑵笮kp師聯合培養制度”“選拔優秀高技能人才擔任學徒的企業導師”“健全企業對學徒培訓的投入機制”。要求在企業中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新型學徒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推出的企業“新型學徒制”,采取“企校雙制、工學一體”的模式,職工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能力,兩者結合可以達到提升企業青年技能型人才綜合素養的目標,也能最大化解決就業問題?!靶滦蛯W徒制”為解決常州市當前職業教育培訓短板、實現供需有效對接提供了重要路徑。

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常州高級技工學校)創辦于1960年,是一所以培育高技能人才為目標,專門從事職業技術教育的綜合性全日制公辦學校。2016年7月,根據《關于印發<常州市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學院分別與東風農機集團、華威電子集團、新陽科技集團合作申報并被確認為常州市企業新型學徒試點單位、涉及數控程序員、機修鉗工、化工總控工等3個企業、共計267人。2016年10月后,試點項目陸續啟動。通過與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制定評價、考核、管理制度,以職業教育為主體、職工培養為目的、校企合作為契機、產教融合為動力,發揮了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在“新型學徒制”培養培訓體系的區域引領作用。

一、鉗工專業“新型學徒制”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在近一年的鉗工專業“新型學徒制”的實施過程中,主要圍繞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是鉗工專業“新型學徒制”實操教學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現在實訓工藝相對落后,鉗工技術更新慢,職工技能提升不明顯。

二是鉗工專業“新型學徒制”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與實際生產不相符。主要表現在教學內容陳舊,與企業的實際生產沒有很好地銜接,且教學資源匱乏,針對性差。

三是鉗工專業“新型學徒制”教學形式與企業職工的實際生產相沖突,主要表現在教學形式單一且不夠靈活,培訓時間與職工工作時間安排重疊,教學效果欠佳。

二、鉗工專業“新型學徒制”所遇問題的對策與分析

(一)發揮技能大師工作室在鉗工專業“新型學徒制”建設中的作用

技能大師是自身專業技能拔尖、技藝精湛,并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在鉗工專業建設過程中注重技能的輻射和引領,與企業共建技能大師工作室。其中與企業共建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技能大師工作室的建設積極發揮了在企業“新型學徒制”實施過程中的引領作用。經過近六年的實踐探索,以職業教育為主體、職工培養為目的、校企合作為契機、技能大師為動力,搭建了企業“新型學徒制”培養培訓體系。

(二)制定符合鉗工專業“新型學徒制”的課程體系建設及教學內容

鉗工專業“新型學徒制”實施的質量,取決于鉗工課程體系是否科學、課程結構是否合理、課程內容是否有效。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與企業共建,根據實際,共同開發鉗工教學資源,協同構建適應新型學徒制培養要求的鉗工專業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

構建課程體系的前提是準確定位鉗工專業的特點,分析職工所在企業的職業要求和崗位群。以此來確定職業及崗位群具備的鉗工專業知識、能力和素質,并融入鉗工職業資格等級標準。同時引進鉗工行業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新標準及專業發展趨勢等新知識,完善課程標準,豐富課程內容,提升鉗工專業內涵。

教學內容以技能等級證書為導向,以職業能力為核心,以真實生產過程、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突出專業核心能力、規范操作技術,同時融入企業文化,達到提升職業能力和素養的目標,實現校企共建、共享教學資源的效果。

(三)創新鉗工專業“新型學徒制”教學模式

對鉗工專業“新型學徒制”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升級,打造“線上+線下”“知識+技能”雙主體教學模式。

2022年1月,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投資1.6億建設的常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正式啟用。該基地由政府、企業、學校三方參與,共建專業實訓場地。該基地在功能上同時滿足理論與實踐、教學與生產的要求。不再是純理論或純實訓教室,而是一體化教室,作為實施“知識+技能”教學模式的基礎。整個教學過程以工作任務為載體、以實際生產為前提、以真實產品為目的,實現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雙提升。

同時,探索“線上+線下”新型教學模式?!熬€上”教學以教學平臺為載體,將鉗工教學內容數字化,以視頻、音頻、圖文、專欄等形式進行呈現。教師通過網絡平臺開展教學,形式新穎、靈活?!熬€下”教學以實訓教學為主,依托一體化教室,結合鉗工技能等級證書要求與企業實際生產情況,制定合理的實訓項目,通過教師示范、職工實操、重點講解、綜合評價、產品檢驗等步驟,鞏固實訓效果。通過“線上”講述服務實操,“線下”實操檢驗理論,達到“線上”“線下”相輔相成的效果。

在評價方式上,采取多種評價互補的策略,以此檢驗鉗工專業新型學徒制的實施效果。共包括職工自我評價、導師評價、大師評價、企業評價、技能等級評價等。

(四)完善鉗工專業“新型學徒制”的區域建設機制

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在政府指導、企業主導、學校實施的建設過程中,采取“企校雙制、工學一體”培養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果。針對鉗工專業在“新型學徒制”建設過程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不統一、教學形式單一、評價機制不健全、參訓職工流動性大、部分企業積極性不高等問題,以鉗工專業“新型學徒制”建設過程為主要研究對象,完善了政、校、企三方共建機制。

1.實施校企“雙導師”制

除學校提供培訓導師外,企業選拔技術骨干擔任企業導師,企業導師除補充鉗工技能操作實訓外,還負責企業職工的職業素養和企業認同感的提升。

2.采取彈性學制和學分制

為了不耽誤企業的生產需要,支持職工利用業余時間學習,只要達到規定學分即可完成培訓任務。

3.建立校、企雙獎勵機制

在學校個人獎勵、工作晉升、職稱評審等方面給予適當的傾斜,在企業工作、進修、獎勵、晉升等方面給予適當的傾斜,并對在新型學徒制培訓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三、鉗工專業“新型學徒制”的實施效果

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鉗工專業在“新型學徒制”建設經過六年的實施,在職工的知識與技能、能力與素養等方面都有了提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技能大師工作室在鉗工專業“新型學徒制”實施過程中起到了引領作用,使新知識、新技能、新工藝及時傳達到職工當中。

第二,完成鉗工專業“新型學徒制”課程體系的建立和教學內容的制定,使教學內容更加符合職工生產實際,職工技能水平達到企業生產需要,且符合職業資格等級要求。

第三,構建鉗工專業“新型學徒制”雙主體教學模式,以靈活、創新的教學方式滿足職工的學習需要,提升鉗工專業“新型學徒制”的實施效果。

第四,完善鉗工專業“新型學徒制”的三方協作機制,使實施過程有保障、有監督、有評價、有獎勵、有實效。

參考文獻

[1]董蔓;;對企業新型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職業;2021年16期

[2]鄒時敏;吳靜;;淺析技工院校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工作[J];職業;2016年32期

[3]何旭丹;吳志亞;;高質量企業新型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究[J];科技資訊;2020年30期

[4]孫夢水;崔俊榮;劉曉輝;程豪華;趙偉;;我國企業新型學徒制實踐探索[J];職業教育研究;2020年04期

猜你喜歡
新型學徒制產教融合
技工院?!靶滦蛯W徒制”職業培訓“學員管理模擬企業員工工資制”管理評價體系研究
我國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方案的不足與改進
阿根廷庇隆時期新型學徒制的發展背景、特點及影響
王欽峰 完善并擴大“新型學徒制”試點
淺談基于“互聯網+”的“新型學徒制”教學問題及對策
關于構建職業院?!靶滦蛯W徒制”模式的思考與探索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半p師型”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產教融合提升課程有效性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