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農業生產的氣象風險與防控管理

2022-05-23 07:47孫新龍
中國應急管理科學 2022年2期
關鍵詞:抗災氣象災害

孫新龍

摘? 要: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生產決定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經濟發展。隨著農業生產朝向現代化方向發展,生產階段需要面臨的風險問題逐漸增多,尤其是氣象條件和自然環境因素帶來的風險對農業生產產生的影響不容小覷?;诖?,本文從現代農業生產風險概念著手,分析現代農業生產階段面臨的氣象風險,提出有效的防控管理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現代農業;農業生產;防控管理;氣象風險

一、現代農業生產風險概論

在我國現代農業生產中影響質量影響農業產量的風險因素類別眾多,按照類別可以分為資源風險、自然環境風險、社會環境風險、經濟風險,農業科技風險以及自然災害風險等等。

經濟風險作為影響農業生產的外部風險,產生這種外部風險主要是由于農產品經營企業組織架構的調整或是農業生產勞動力大面積轉移。社會環境風險主要體現在我國農業政策的變化、城鄉一體化的矛盾、農村社會矛盾,人口矛盾等等。市場風險顧名思義主要是國際國內外市場波動對于農產品價格產生的影響,或是農產品生產材料的波動對于產品價格帶來的影響等等。而氣象風險作為影響農產品質量和農產品生產的主要風險之一。

二、農業生產氣象風險分析

農業生產階段氣象風險種類眾多,要想實現氣象風險的把控,需將氣象風險分類分析,找出氣象風險成因,做到了解風險、降低風險。同時,氣象因素也是決定農作物產量、質量的核心因素,對于氣象風險要做到精確掌控,筆者在下文中列舉了農業生產階段頻繁出現的幾種氣象風險。

1、外部侵入性風險

這種外部侵入包含外部植物和動物的侵害,這種侵害將導致植物遭受寄生蟲、草害、鼠害等多方面的風險。這些風險盡管屬于生物物種對農業帶來的侵害,但氣象因素也作為產生上述侵害的輔助性因素。要想避免外部侵入性風險,要做好農業氣象預警、預報以及預測工作,從天氣變化,氣象變化方向進行研究,明確外部侵入性風險存在的氣象條件,為抗災預防工作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

2、氣象災害次生地質災害

這個災害主要是由于惡劣天氣引起的,例如,部分地區長時間受到雨水的侵蝕將會出現泥石流,山體滑坡,地面下沉等災害。這類災害大部分為天氣變化或氣象變化產生的次生災害。要想避免次生災害對于農業產生負面作用,要重視氣象預報工作,做好預警工作,對于農業生產地氣候進行精準監督和預測,一旦發現反?,F象要重視防御工作,降低次生災害發生概率。同時,還要重視地質結構勘查研究,對于次生災害進行分析,以預測、預警為主,建立有效的應急處理預案,當次生災害發生時,也要及時按照應急處理預案進行處置和解決,盡可能降低次生災害對于農業產生的負面影響。

3、原發性氣象災害

原發性氣象災害對于農業的生產有著不可小覷的影響,例如洪災、旱災、澇災、極端天氣等等都作為原發性氣象災害。要想提升對于原發性氣象災害的預測能力,氣象部門要不斷引進先進的天氣預測設備,做到精準預測、及時地對于極端天氣出現概率進行預測和分析,并將相應的判別結果上報至災害防控部門,為抗災防災提供必要的應急處理時間和準備時間,降低原發性氣象災害對于農業產生的嚴重的負面作用,盡可能降低原生態氣象災害對老百姓帶來的損失。此外,近年來隨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逐年遞增,全球出現氣候變暖的情況,原發性氣象災害發生頻率不斷增加。同時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呈上升趨勢,有害氣體的增加,都將導致農業氣象災害概率提升。

三、農業氣象災害防控策略

要想真正意義上實現氣象災害防控,就要重視防控管理模式和管理體系的制定。這其中包含風險管控對象和管控目的的確定,風險分析、風險判別以及風險控制和風險評價。

1、重視風險防控對象的確定,實現等級劃分

在確定風險防控對象時,要將對農業生產產生影響的災害和次生災害設立為風險防控對象。在建立風險管理體系時,也要按照次生災害和災害等級設立風險防控策略,明確風險防控等級,將農業生產階段將會受到的所有氣象風險逐一列舉,做好等級劃分工作,將等級制度反饋至災害防控中心,降低抗災防災階段人力資源,資金等的浪費。其中,農業氣象災害包括氣象引發的次生災害、原發性災害以及外界侵入性農業氣象災害,在建立等級時,也要嚴格按照上述三個類別進行等級劃分,為后續抗災防災工作良好開展提供制度保障。

2、重視氣象風險分析,做好防災工作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重視天氣變化和氣象風險對于農業產生的影響才能夠真正意義上實現抗災、防災。因此,要重視以上兩個維度的分析和探究,實現農業氣象災害的精準辨別和預測。首先,要從氣象災害發生原因進行分析,探究氣象災害來源、持續周期以及造成的最大危害和危害范圍等等。其次,要重視農業氣象天氣變化等因素引發的次生性災害的預測,明確次生災害對于農業帶來的影響和次生災害范圍。同時,要與農業氣象災害防治部門進行協商,共同探究災害處理模式。而后,要對農業氣象災害進行風險性評估,結合以往災害實例做出精準的風險性評估,重視總結工作。

農業氣象風險控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斷積累,從實踐中汲取氣象風險防控經驗,及時與災害處理部門進行溝通,做好氣象風險預測工作。對于農業氣象風險控制工作也要從最基礎的項目做起,重視生態和諧理念的滲透,實現文明生產。同時,在生產階段要重視科學,遵守自然規律,保障農業生產工作對于周圍生態環境帶來良性影響,嚴格按照現代化農業發展需求和科學農業的需求開展生產工作,對于農業天氣氣候可能引發的災害進行分析,從根源上著手將風險控制在最小范圍內,降低損失。

四、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農業生產對于產量、質量、效率的要求更高。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就要不斷重視風險管理工作,降低農業生產階段的氣象災害對于農業生產產生的負面作用,做好抗災防災工作,形成完善合理的氣象災害防控體系,不斷降低損失,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蔡云.淺析農業氣象風險分析與管理[J].農家參謀,2018(21):139.

[2] 牙莉,陳勁歡.廣西氣象災害特點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J].農家參謀,2018(21):134-136.

[3] 王蘋果. 農業氣象風險轉嫁機制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2.

[4] 杜佳林.氣象信息服務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分析[J].農業災害研究,2021,11(10):85-86.

猜你喜歡
抗災氣象災害
走進氣象 探索科學——山西省運城市錢學森科技小學開展氣象實踐活動
氣象樹
“黨員抗災隊”活躍田頭地邊
印尼海嘯已致數百人死亡
文章有象
災害肆虐
五河縣稻茬麥生產制約因素及抗災高產栽培技術
2015年我國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72.74億元
各級青聯組織積極防汛抗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