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農業產業聯營體改革策略研究

2022-05-23 07:48劉偏文
中國應急管理科學 2022年2期
關鍵詞:農業產業改革

劉偏文

摘 要:現階段,農業產業聯營體改革是我國農業實現產業化與現代化的基礎,也是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因此,我們要立足提高現有的生產能力,鼓勵合作模式多樣性,建立和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本著互惠互利,共負盈虧,合理分配聯營體收益,真正實現利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下面本文就對此展開探討。

關鍵詞:農業產業;聯營體;改革

一、農業產業聯營體概述

農業產業聯營體是產業鏈概念深化研究具體的表現。大力實施“黨建+產業好”致富工程,探索構建“黨小組+合作社+職業經理人+綜合服務+農民”五位一體的“農業產業聯營體”,驅動農業產業發展轉型升級,有效破解了當前農業發展面臨的經營規模小、管理水平低、服務跟不上等問題,促進了農業專業化、集約化、產業化經營和農民實現增收的目的。國內學者關于農業產業組織的涵義存在多種見解:第一種觀點認為,農業產業組織的形成是農戶與產業相關聯的企業或合作社為達成專業化的生產而建立的契約關系。第二種觀點從網絡結構出發對其進行了界定,認為產業組織是一種建立在企業和市場之間的網狀組織結構,在現代化農業進程中,起著信息傳導、聯結產業鏈的作用。第三種觀點將農業產業鏈組織等同于農業產業組織,主張農業產業鏈組織是農業經濟組織的創新。

二、農業產業聯營體存在的問題

1.產業聯營體組織化程度低

雖然我國是農業大國,但農業仍以小農戶經營為主,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處在初級階段,數量較少,分散經營導致農業產業聯營體組織化程度較低且組織農戶困難。我國農業產業鏈中大部分農業組織集中在生產環節,缺少針對產后運輸、存儲和銷售的農業組織,農業產業聯營體各環節松散,資源分布失衡,使得產業鏈水平較低,甚至帶來了一系列負面影響,例如:某縣調查發現,產業組織化是制約農業產業聯營體建設的重要因素,當前農戶積極性沒有被充分調動,農業資源利用不合理,這些都與產業聯營體組織化水平較低有關。

2.農業產業聯營體信息對接不通暢

農業產業聯營體上各組織主體信息對接不對稱,阻礙著農業產業化發展和組織化程度的提高,農業產業聯營體始端的種植者難以直接獲取產業鏈末端消費者反饋的信息,而農業企業作為承上啟下的連接點,在獲取農產品市場信息方面處于優勢地位。農業產業上游,農戶獲取農產品信息需要一定的時間,農業企業利用信息傳遞的遲滯性,出于“理性經濟人”角度故意壓低農產品價格,使得農戶生產積極性受挫,雙方合作關系不穩定。

3.產業聯營體組織主體利益分配不完善

農業產業聯營體組織化程度低,信息遲滯和不對稱,使得產業聯營體上利益分配不均加劇。農業產業聯營體運行中,位于產業聯營體始端的農戶利益往往得不到保障,與之相比,其他農業主體往往處在優勢地位,具有較強的談判能力來迫使農戶被動接受其條件,尤其是在農產品利益分配方面,農戶常面臨被壓價的問題,農產品的增加值被掠奪,農戶利益得不到保障。極端化的利益分配導致奶產業聯營體的發展處于“亞健康”狀態,農戶的經濟利益受損。

三、對策建議

1.完善內部管理機制

首先要建立保障機制。合作社要建立內部章程,制定財務管理、民主監督、經營決策等規章制度,并通過簽訂合同、協議、契約等,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規范各自的行為。其次要建立利益保護機制。正確處理合作社與社員的利益分配關系,把社員的利益放在首位。通過建立風險基金、合理計利、制定最低保護價、盈余返還、預付定金、賒銷生產資料等有效方式,積極扶持農戶發展生產。最后,還要防范有可能出現的組織制度風險。要明確規定社員代表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由全體社員組成,可以投票表決重大事項入社社員是農業產業聯營體的經營主體,全程參與生產決策、農業職業經理人聘用、收益分配方案等;理事會是成員大會的執行機構,代表前者處理合作社日常經營管理事務,負責生產、管理決策;農業職業經理人負責提出具體生產實施方案、生產成本預算、產量指標、日常經營管理等;(比如理事會能決定種植什么農作物,但是種植什么品種、用哪個品牌的化肥、農藥由農業職業經理人來決定等)監事會代表全體社員監督理事會、農業職業經理人的工作。

2.創新農業產業鏈組織模式,提高產業鏈組織化程度

在農業產業鏈中,龍頭企業與其他農業經營主體存在很強的博弈沖突,增加了產業鏈構建的成本,產業鏈組織化程度難以提升。因此,核心企業應該整合信息、科技和金融等農業服務的職能,對相關的農業生產要素進行優化配置,使得產業鏈各主體緊密連接,通過利益聯結機制,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诖?,有學者提出了“農戶+龍頭企業+平臺+集群”組織模式是緩解分散的小農戶經營的重要途徑,通過生產、加工、儲存、銷售等環節將各個主體用戶連接起來,提高組織化程度。另外還有學者認為“農戶+核心企業+農業服務業”的組織模式有利于提高農戶生產的專業化水平,加強產業鏈各組織主體聯系緊密程度。以2021年石馬聯營體為例,石馬聯營體畝均耕作、運輸、管理成本降了30元左右。規?;洜I,讓聯營體獲得了農資購買、產品銷售的優惠渠道,稻種、肥料等農資都是從廠家成批購進,僅肥料價格每噸就節省了200元,每畝農資成本減少了40元。連片種植后便利標準化生產,都能按無公害標準化生產規程種植,產品品質得到了保證,銷價高出一成多。促進了產業鏈的延伸。因此,因地制宜,創新農業產業鏈組織模式,延伸產業鏈,是提高產業鏈組織化水平的重要舉措。

3.完善農業職業經理人機制

在新形勢下,以后越來越少人種地,到時肯定是迫切需要到農業職業經理人這種有能力的人才,現有先做農業職業經理人,就比別人有先機。像石馬聯營體的農業職業經理人韋學活,他規模種植水稻十幾年,原來自己租地500多畝種植水稻,2021年經過一年的聯營體模式經營,2022年所有租地農戶自愿加入到聯營體來管理,韋學活本人也非常樂意,就是看到聯營體美好前景,以前租地種糧的時候,有些群眾不愿意,出現了‘插花'地。聯營后這種情況消除了,比原來作為種植大戶管理的面積更大,更方便管理,就算是每畝的收益少一點,但年總收入卻增加了。石馬聯營體農業職業經理人2021年管理傭金97466元(不含稻谷生產者補貼)。除了石馬村、還保和村、二龍村等其他村的群眾,入股積極性非常高,2022年山北鄉聯營體入股面積1200多畝,說明聯營體擴大規模經營的潛力非常大,所以說農業職業經理人是非常有前景的一份職業。

4.優化農業產業利益聯結機制

當前,農業產業鏈中農業經營主體的利益分配嚴重失衡,特別是在小農戶與農業現代化發展有機銜接的熱點問題研究中,小農戶融入農業產業鏈中成為學者們廣泛關注的內容。從長遠來看,將來的土地大部分要么是租給別人種,要么就是大家聯合起來經營。租給別人種和聯合經營是有質的區別,通俗點說誰經營誰說了算,租給大老板種的資本生產會更大化,多少會影響到群眾利益。經營的主導權在誰手里很重要。舉個例子:假如我們XX村這片地全部租給大老板來做,主導權在別人手中,是不是別人說的算,別人想種啥就種啥。如果當哪天糧食緊缺了,大家就想自己再種回糧食,要不你就得和租你地的人買,價格方面肯定是貴一些。①有的群眾說會說“我不會租地給別人種的”,目前在家種田的大都是老人,有些四、五十歲的群眾還做得二十多年,年齡再老一些的群眾可能做個十來年,那將來你們不種田了,你們兒子、孫子會不會把田租給別人?大家想想按現在的生活方式,單單種家里的幾分地根本就夠生活開支((不像有的地方每戶有幾十畝、上百畝的土地),肯定得在外面另外謀求生計。②有的群眾說“我想種的時候再要回來”。當你想收回地的時候,可能就有困難了,怎么難收回來呢?當整片地全部租給大老板種時,在大形勢下,如果只有一部分人想要自己種,是有困難的,就說買種子、化肥吧可能都很難買到,因為到時你會發沒有零售了,可能要一噸噸的買,耙田可能請不到機器來耙一畝幾分地了。就算把田收得回來,那誰來種呀!所以說,今天我們選擇聯營體,不管多少年以后,這個主導權都在自己的手上。就算將來要把田埂打開,我們還是放心的,因為管理這些田地的人都是村里人,都是自己人,是我們選出來的社員代表、理事會、監事會。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研究內容方面,目前研究多集中于農業產業鏈的構建和產業鏈鏈條的延伸,對于農業產業鏈穩定性的研究鮮有,穩定的產業鏈是農業產業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激發農業產業組織主體參與產業鏈的關鍵,未來要重視農業產業鏈穩定機制的研究,構建穩定性的評價指標系統,另外對于產業鏈與組織化之間關系和存在問題研究的較少,大多都是以農業產業鏈或產業組織的單個主體為對象展開研究,很難將兩者聯系起來看待問題,因而對此方面的研究也是未來挖掘的重點。

參考文獻:

[1]張炳申.揭示組織制度背后的經濟學邏輯──評羅必良著《經濟組織的制度邏輯》一書[J].經濟前沿,2001(06):55-56.

[2] 張暉,張德生.產業鏈的概念界定———產業鏈是鏈條、網絡抑或組織?[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31(04):185-189.

猜你喜歡
農業產業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農業產業基金推動農村經濟轉型升級
2013年廣東熱區社會經濟及農業產業化發展研究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農業產業發展的電子商務契合度分析
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二)
農業產業投資基金運作與管理研究
試論“創新”理念指導下的現代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
“改革”就是漲價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