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嵩縣鉬礦床地質特征及成礦機制分析

2022-05-23 03:57胡冰殊柳西亞
中國鉬業 2022年2期
關鍵詞:鉬礦斑巖巖漿

胡冰殊,柳西亞

(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四地質礦產調查院,河南 鄭州 450000)

0 引 言

嵩縣位于河南省洛陽市西南部,是我國重要的金鉬鉛鋅多金屬礦產地,目前已發現雷門溝、魚池嶺超大型鉬礦床,螃蟹溝、黃水庵等大型鉬多金屬礦床,前范嶺、石盤、香春溝等中型鉬礦床,以及眾多的小型礦床(點),顯示了良好的成礦條件及找礦潛力。據資料顯示,許多學者都對該區金鉬鉛鋅礦床的地質特征、成礦背景、控礦規律以及找礦潛力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對礦床成因及找礦潛力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但是在研究過程中,對單一礦種、單個礦床研究的比較多,而對多金屬礦床及整個整個礦集區研究的比較少。因此,本文擬從區域地質背景、礦床類型、成礦規律切入點,以期厘定區域成礦時代,更好地解釋礦床成因,為區域地質調查及礦產勘查提供參考借鑒的依據。

1 區域地質背景

我國是鉬礦資源豐富的國家,根據鉬礦的構造背景、空間分布、成礦時代,主要可以劃分為華南、東秦嶺—大別山、長江中下游、興—蒙、天山—北山和青藏高原6個鉬成礦帶[1],以及大興安嶺北段、三江、得爾布干、贛北—浙西、小興安嶺—張廣才嶺、南嶺、燕遼地區、東南沿海、西拉木倫、長江中下游、膠東—遼寧、東秦嶺、甘蒙北山、岡底斯、天山西段、大別山、天山東段等17個大的鉬礦集中區[2]。研究區大地構造位置處于華北陸塊南緣中元古界火山巖盆地,隸屬于東秦嶺—大別山鉬成礦帶之東秦嶺鉬礦集中區,介于熊耳山—外方山之間(圖1)。

圖1 東秦嶺—大別山鉬礦成礦帶地質簡圖(據文獻[3]修改)

研究區出露地層由下至上分別為新太古界太華巖群,中元古界長城系熊耳群、汝陽群,白堊紀下統九店組,新生界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太華巖群是區域范圍內的基底為一套中深變質巖系,變質程度較高,普遍達鐵鋁榴石角閃巖相,主要巖性為石英閃長質片麻巖;熊耳群為中基性-中酸性陸相火山熔巖,巖石類型主要為英安巖、流紋斑巖和安山巖,以及含有少量流紋質火山碎屑巖,該套巖石組合類型與鉬成礦關系密切;汝陽群為一套輕微變質的碳酸鹽巖、碎屑巖系,由一套碳酸鹽巖及碎屑巖組成。

研究區褶皺構造比較簡單,但斷裂構造十分發育,其中影響范圍比較大與成礦關系比較密切的是馬超營斷裂帶。馬超營斷裂帶本身是區域性多期深源斷裂構造,控制了中生代巖漿活動,也是熊耳群火山巖盆地南緣的界線。馬超營斷裂帶內次級斷裂構造比較發育,在熊耳山—外方山地區,北東向次級斷裂與北西西—近東西向次級斷裂互相穿切,形成了獨特的菱形斷裂格局,控制了區域鉬多金屬礦產的形成及分布。

區域內巖漿活動頻繁,巖漿巖發育同鉬及多金屬成礦關系密切。研究區內巖漿巖主要有早白堊世二長花崗斑巖、石英二長巖、二長花崗巖,晚侏羅世石英二長巖、二長花崗巖,中晚三疊世正長巖,古元古代二長花崗巖,代表性巖體有合峪巖體、太山廟巖體、雷門溝巖體等。

2 典型礦床特征

近幾年,在嵩縣轄區范圍內相繼發現了雷門溝鉬礦、魚池嶺、大西溝、凡臺溝鉬礦、黃水庵鉬礦、馬嶺、紙房、八道溝、土嶺村、龍合、茅溝、鐵索溝等多個鉬礦床(點)(見圖2,表1),顯示了該區具有良好的成礦條件和巨大的找礦潛力,使其成為我國重要的鉬礦產地和成礦遠景區。

表1 嵩縣地區典型鉬礦床特征統計表

圖2 嵩縣區域地質礦產圖(據河南省1∶50萬基巖地質圖繪制)

嵩縣轄區范圍內鉬及鉬多金屬礦床多產于中元古界熊耳群雞蛋坪組地層中,主要為鉬礦床、鉬-金礦床、鉬-鉛礦床、銀-金-鉬礦床、金-鉬-鉛礦床、鉬-鉛-銀礦床,這些鉬礦床的成因類型均屬于斷裂控制熱液充填型脈狀鉬及鉬多金屬礦床。目前,研究區已發現鉬及鉬多金屬礦床(點)30余處,根據礦床的產出空間及圍巖性質,可以劃分為斑巖型、石英脈型、破碎蝕變巖型、角礫巖型、碳酸巖脈型、韌性剪切帶型七類。其中斑巖型鉬礦床嚴格受斑巖體控制,燕山期中-酸性花崗斑巖與礦床的形成關系密切相關,如雷門溝、魚池嶺、石盤、駱駝灣,其成礦規模都比較大;石英脈型鉬礦床成礦作用發生在華北板塊與揚子板塊碰撞對接的晚期階段,賦存于熊耳群雞蛋坪組地層中,如茅溝、龍合、八道溝、馬嶺、鐵索溝、大橋溝、毛溝、寨溝、神馬溝、蒼房院、龍王廟、上蠻峪鉬礦床;碳酸巖脈型鉬礦床具有獨特的成礦背景和特定的物質來源,主要產于新太古界太華群片麻巖,礦體為含輝鉬礦石英-方解石碳酸巖脈,如黃水庵鉬礦床;剪切帶關系密切,賦存于中元古界熊耳群雞蛋坪組地層中,受剪切帶控制明顯,如紙房鉬礦床。破碎蝕變巖型鉬礦床主要產于蝕變巖中,如前范嶺、大王溝、大樁溝、八道溝部分鉬礦床;破碎蝕變巖型鉬礦床主要與構造有關,受蝕變巖體控制,如土嶺村部分礦體;角礫巖型鉬礦床,如大石門溝鉬礦體及魚池嶺、安溝、螃蟹溝部分鉬礦床。該區鉬及鉬多金屬礦床中,以石英脈型礦床數量最多,斑巖型礦床規模最大。

3 礦床分布特點

(1)鉬及鉬多金屬礦床的空間分布具有區域性。從已發現的礦床來看,鉬及鉬多金屬礦床多集中于雷門溝、魚池嶺、前范嶺3個礦集區。其中雷門溝礦集區位于研究區西北部,成礦類型復雜,如隱爆角礫巖型、斑巖型、石英脈型、碳酸巖脈型;魚池嶺礦集區位于研究區西南部,成礦類型以斑巖型為主;前范嶺礦集區位于研究區中部,成礦類型以石英脈型、破碎蝕變巖型為主。

(2)鉬及鉬多金屬礦床的空間分布受控于斷裂構造。研究區內斷裂構造十分發育,特別是作為區域性多期深源斷裂構造的馬超營斷裂帶,是重要的控巖、控礦構造。該斷裂帶在熊耳山—外方山地區形成了獨特的菱形斷裂格局,控制了鉬金鉛銀多金屬礦產的分布。如前范嶺礦集區的許多鉬礦床都分布于斷裂邊緣或幾組斷裂的夾持區域,顯示了明顯的斷裂控礦特點。

(3)鉬及鉬多金屬礦床的時空分布同燕山期巖體關系密切。根據李永峰、孫紅杰、白鳳軍等人的研究認為,東秦嶺鉬礦的成礦年齡從1 884±210~106.89±2.14 Ma[26-27],研究區內鉬礦床形成時間集中在238.8±3.2~106.89 Ma,時間分布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主要集中在106.89±2.14~132.4±2.0 Ma和203.18±4.06~238.8±3.2Ma兩個成礦階段。研究區燕山期巖漿活動強烈,多金屬成礦作用主要發生在燕山期,且與燕山期中酸性小巖體的巖漿活動密切相關,燕山期花崗巖既提供了部分物質來源,也起到了熱驅動作用,形成高溫成礦流體,使得多金屬元素的活化富集更為容易。如斑巖型鉬礦床同燕山中晚期中酸性小巖體的侵位關系密切,成礦物質主要來自巖漿流體。因此,要把礦床成因同燕山期巖漿活動聯系起來,有利于解釋成礦物質的來源及成礦流體特征。駱駝灣、石盤鉬礦床賦存于燕山晚期合峪花崗巖體的北部邊緣內接觸帶中細?!辛6L花崗巖和含斑花崗巖中,Mo的成礦年齡為106.89±2.14 Ma。雷門溝斑巖型鉬礦床輝鉬礦體主要賦存于斑狀花崗巖體內及內外接觸帶中,成礦年齡為132.4±2.0 Ma;魚池嶺鉬礦床含礦斑巖體為黑云母二長花崗斑巖,成礦年齡為106.89±2.14 Ma(見表1)。

(4)鉬及鉬多金屬礦床的空間分布同雞蛋坪組地層關系密切。東秦嶺鉬礦的成礦年齡從1 884±210~106.89±2.14 Ma[26-27],而中元古界熊耳群雞蛋坪組地層是石英脈型、破碎蝕變巖型鉬礦床主要賦礦層位,如大樁溝、茅溝、龍合、八道溝、馬嶺、鐵索溝、大橋溝、神馬溝、蒼房院、龍王廟、上蠻峪等鉬礦體主要沿雞蛋坪組上段流紋斑巖順層緩傾斜產出,表明研究區內大面積的海相火山巖地層對鉬及鉬多金屬礦床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層控作用。

(5)鉬及鉬多金屬礦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分帶性。研究表明,東秦嶺—大別成礦帶內由西向東、由北向南,鉬礦床的成礦年齡有變小的趨勢,這同區域上花崗質巖體的年齡的變化趨勢相吻合[28]。研究區內鉬及鉬多金屬的水平分帶性雖然體現的不明顯,但對于具體的礦床來說,往往不是一個簡單的類型,既有斑巖型,也有脈型、破碎蝕變巖型,因此也存在一些過渡類型的鉬多金屬礦床,這些對于礦床分帶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4 礦床成因

研究表明,研究區處于馬超營大斷裂南側東秦嶺鉬成礦帶中,區內礦床的形成同區域性深大斷裂相關,地層巖石中具有Mo、W富集特點,成礦作用主要經歷了中生代拆離斷層體系形成、中深成殼源型花崗巖類侵入及礦質元素萃取、伴有爆破作用的斑巖體超淺成侵位、巖漿期后熱液交代充填成礦4個階段[28],表現為233~221 Ma、148~138 Ma和131~112 Ma 3個成礦高峰期,多金屬成礦物質來源于中元古代熊耳群火山活動期后,局部伸展環境引發深部巖漿上侵,巖漿流體沿斷裂運移上升,礦化金屬礦物為輝鉬礦、黃鐵礦、黃銅礦等高中溫礦物,這是造山晚期局部伸展、古太平洋板塊俯沖弧后巖漿帶和巖石圈伸展環境的產物。與礦化關系密切的熱液蝕變礦物有鉀長石、石英、絹云母、螢石等高中溫礦物,含礦流體的沉淀作用取決于地層的化學成分(特別是富集層位)對巖體成分和成礦作用的影響,礦床成因類型總體上屬于中高溫巖漿熱液充填成礦[29]。鉬礦床的形成對圍巖性質具有明顯的選擇性,不同的巖性形成了不同類型的鉬及鉬多金屬礦床。如斑巖型礦化多形成于巖漿侵位較深時,產于巖體內或其外接觸帶;矽卡巖型礦化形成位置可深可淺,多形成于巖體與大理巖、白云巖等碳酸鹽巖的接觸帶、外接觸帶;爆破(或隱爆)角礫巖型礦化多形成于巖漿侵位較淺時,多賦存于在碎屑巖中形成;(鉀長石)石英脈型礦床多賦存于火山巖中(見圖3)。

圖3 豫西鉬鉛鋅金礦床成礦系列分帶略圖(據文獻[29])

5 找礦方向

研究區內的鉬及鉬多金屬礦床多是優選1∶20萬重砂異常和1∶20萬水系沉積物異常并采取工程查證而發現的,礦床的賦存形式主要有石英脈型、破碎蝕變巖型、斑巖型、角礫巖型等,鉬礦化同鉀化、硅化關系密切,因鉀長石化、黃鐵礦化、硅化蝕變而呈淺肉紅色。因此,在礦產勘查過程中,要重視區域內1∶20萬重砂異常和1∶5萬水系沉積物異常地球化學異常的統計分析,優選部分有望異常作為找礦重點。在勘查重點區中,要把地表出露的含礦石英脈、輝鉬礦化及其上下盤產出的蝕變帶作為尋找礦化體的直接標志;特別是在燕山晚期花崗侵入巖體內外接觸帶附近,要注重把具有鉀化、硅化蝕變特征且有石英脈充填的構造作為找礦重點,以期發現更多的鉬多金屬礦床。目前,利用地表露頭及礦化蝕變找礦成功的機率越來越小,尋找隱伏礦體已成為找礦的必經之路。這就需要深入研究礦床的成礦地質特征,總結主要控礦因素的權重,建立地質、物探、化探、遙感等綜合信息的找礦模型,進行必要的成礦預測。研究表明,脈型鉬礦可能是斑巖型鉬礦在垂向上的變化,指示了深部可能存在斑巖型鉬礦[30],因此要加強石脈型鉬礦床的深部預測,以期尋求找礦突破。如在土嶺村一帶發現多處同心環狀構造,以及放射狀斷裂構造,這些構造中石英脈發育,并具有比較普遍的鉬礦化,地球化學勘查顯示高溫元素濃集中心明顯,推測該區深部可能存在含鉬隱伏斑巖體,因此應利用探礦工程驗證深部含礦隱伏巖體存在的可能性,并尋找深部找礦的突破。

猜你喜歡
鉬礦斑巖巖漿
專利名稱:一種鉬礦和鎢礦的聯合冶煉工藝
玉龍-芒康一帶斑巖型銅多金屬礦找礦前景分析
激發極化法在河北興隆縣太陽溝鉬礦勘查中的應用
玲瓏金礦田煌斑巖與礦脈關系的探索及應用
東天山赤湖地區原生暈異常結構特征對尋找斑巖型銅鉬礦床的指示意義
遼寧調兵山西調斑巖型鉬礦床特征及找礦標志
物化探技術在大興安嶺大南溝鉬礦勘查中的應用
全球十大鉬礦
火山噴的不是火
巖漿里可以開采出礦物質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