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青春之悟

2022-05-24 04:34吳曉榮
科教新報 2022年17期
關鍵詞:教育工作者小事講臺

吳曉榮

站在鮮紅的黨旗下,聽著隔墻傳來的瑯瑯書聲,看著校園里匆匆而過的學生背影,作為新時代黨的教育工作者,我常常不勝感慨。美好的時代,為我們,也為我們的后代構建了一個無限可能的未來。

回想一百多年前,一群有理想的青年在血與火的動蕩不安中,為著千千萬萬中國人能夠吃飽飯、穿暖衣、有書讀,付出了無比艱辛的努力。他們拼盡一生,用無數的汗水和血水換來今天的美好,感謝他們,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永遠值得我們銘記。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享受美好生活的我們,雖然不用再如先輩們那樣揮汗灑血,但青春的我們須如他們那樣,努力為著我們的明天,為著孩子們的明天開辟出一個新的時代。

我的青春是與黨的教育事業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十五載,從三尺講臺,到教育管理,我愛自已的職業、愛自己的學生、愛自己的崗位。

教育從來沒有大事,都是些諸如教好一道題、備好一堂課、批好一本作業、與學生談好一次話之類的小事,談不上崇高與偉大。但是,教育從來沒有小事。因為教育的對象是德智初醒的青少年,教育的過程就是通過一件件小事,塑造青少年的靈魂,為黨和祖國培養合格的優秀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

多年來,每當我收到曾經的學生發給我的節日祝福,我都由衷地感到快樂。不是因為他們記得,而是因為他們真的長大了,成了一個懂得感恩、懂得回饋社會的平凡而不平庸的人,而無數個這樣的學生,他們將撐起黨和祖國事業的明天。這就是宏大,這就是充滿意義的快樂。

“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耕耘”這是我曾經的人生寫照,我以此為榮?,F在,雖不上講臺,但依然服務于教育。我將繼續懷著對黨的教育事業的忠誠與信仰,風雨前行。

猜你喜歡
教育工作者小事講臺
站在日本的講臺上傳授中華文化
教育“內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談立德樹人
關于發型這件小事
"安身之所"
小事
一件小事,兩種態度
德國早期兒童教育工作者嚴重短缺
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幾點思考
生活那點小事
講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