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控制室》:“真相”到底在誰的鏡頭之下

2022-05-25 17:22齊音
環球時報 2022-05-25
關鍵詞:控制室薩達姆巴格達

齊音

阿拉伯裔美國女導演耶菌?妮珍兒2004年完成了紀錄片《控制室》(海報如圖)。該片講述了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的新聞管控,以客觀的敘事鏡頭將不同利益方迥異的新聞視角展現在觀眾面前。影片先后獲得10項電影節提名和9項電影節大獎。德國“鐵血首相”俾斯麥曾經說過“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有人在評論中留言:這部紀錄片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真相”只在鏡頭的覆蓋之下。

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創造性地采取了所謂“嵌入式”新聞報道模式,即允許記者隨同軍隊行動,可以實時對戰爭進行報道。但客國記者們隨即發現,這種看似自由的模式有其局限性和欺騙性。首先,記者要隨美軍行動必須先簽訂協議,同意遵守美軍的一系列規定,如違規就會遭遇驅逐等懲罰措施。其次,美國軍方直接派出人員拍攝大量的戰地照片和視頻交給媒體記者使用,而且記者的采訪活動區域也是在美軍建議的“安全”區域內。此外,在一些美國媒體的新聞報道中,軍方的新聞官甚至直接取代了記者的角色,現場播報新聞。尤為重要的是,美軍在聯合媒體中心設有“控制室”,有專人負責審查和篩選新聞素材。用片中一名受訪的美軍新聞官的話說,“我們不會去'制造'新聞素材,但匯集過來的素材太多了,我們必須有所篩選。 ”

美國軍方為各國媒體設立的聯合媒體中心位于卡塔爾首都多哈的市郊,這里距離伊拉克首都巴格達1100公里,距離半島電視臺總部32公里。紀錄片中,耶菌?妮珍兒和她的制作團隊穿梭于美軍聯合媒體中心和半島電視臺總部之間,記錄了各方不同視角下呈現出的戰地新聞。耶菌?妮珍兒在埃及出生并長大,這使得她在語言和文化背景方面與中東人民能很好交流。

紀錄片沒有字幕,也沒有旁白,就是通過攝影機的鏡頭和現場的聲音將發生的一切呈現給觀眾。比如在“講述”巴格達天堂廣場高達12米的薩達姆雕像被推倒的新聞事件時,美國人的新聞視角與半島電視臺完全不同。在美國人的鏡頭下,一群群巴格達市民激動地呼喊著“打倒薩達姆、支持美軍”的口號,揮動鐵錘砸毀雕像基座,最終在美軍坦克的幫助下推倒了薩達姆的雕像。而半島電視臺的鏡頭,視野拉得更遠,天堂廣場及周邊很空曠,巴格達市民大部分都躲在家中,只有很少一伙人配合美軍“演出”了推倒雕像的戲碼。半島電視臺一名負責人指出美國新聞報道中的一些謬誤,如恰巧路過的人隨身帶著美國和伊拉克國旗。他說:我就出生在巴格達,我發現那些呼喊口號的“當地人”并不是巴格達口音。

半島電視臺的新聞中有許多美軍“控制室”篩選過的鏡頭里沒有的畫面,如伊拉克的平民遭遇空襲傷亡的畫面;當地婦女和兒童聲淚俱下控訴美軍的畫面;巴格達兒童追著美軍裝甲車扔石頭的畫面;部分支持薩達姆的伊拉克民眾舉著他的畫像示威游行的畫面……

該片也記錄了不服從美軍“控制室”的半島電視臺后續的恐怖遭遇。這是全片最令人傷感的畫面,影片前半段不時出鏡報道巴格達實況的半島電視臺記者塔拉克?阿尤波和他的兩名同事被炸身亡。當時他們正在半島電視臺駐巴格達記者站的天臺拍攝節目,他們的鏡頭甚至拍下了轟炸自己的美軍飛機投彈的鏡頭。而他們當時所在的地址兩個月前就已經作為新聞媒體場所向美軍進行了報備。

紀錄片最后,在半島電視臺總部懸掛的塔拉克?阿尤波大幅遺像前,一名女編輯說,美國的“控制室”制造的戰爭敘事是一個童話般的故事:壞人死了(指薩達姆被抓),伊拉克人民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但配合她話語的,是巴格達四處打砸搶燒的畫面。片中還有時任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的鏡頭,他說:“真相終歸會進入人們的眼中、耳中和心中?!币黄獊碜杂挠霸u對拉姆斯菲爾德這句話如此評論:這讓我想到了一句諺語,“戰爭中,真相總是第一個陣亡的?!薄?/p>

猜你喜歡
控制室薩達姆巴格達
消防控制室 “假人”值班被處罰
淺析多消防控制室合并聯網改造
石油化工控制室抗爆結構設計探討
巴格達的星星
傳薩達姆被捕前已不問政事專心寫書
薩達姆與哈澤爾
中國新聞周刊(2004年2期)2004-02-0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