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食品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2022-05-28 04:53楊亭亭黃德林
食品安全導刊·中旬刊 2022年4期
關鍵詞:市場監管食品農村

楊亭亭 黃德林

摘 要:食品安全一直以來是人們關心的熱點問題。在大型商超中,有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與城市監管體系,故而難以混入劣質,甚至有害的食品。但由于農村監管力度不強,消費者缺乏食品安全意識,部分經銷商便投機取巧將劣質食品輸送至此,造成農村劣質食品泛濫,食品安全問題十分突出。因此,重視農村食品安全問題,加強農村食品安全問題的管理力度,刻不容緩。為掌握農村食品安全現狀,筆者深入農村展開調研,分析了農村食品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監管的建議。

關鍵詞:農村;食品;市場監管;問題;對策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Yang Tingting, Huang Delin*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iyang 550025, China)

Abstract: Food safety has always been a hot issue that people care about. In large supermarkets, there is a strict market access system and urban supervision system, so it is difficult to mix inferior or even harmful food. However, due to the weak supervision in rural areas and the lack of food safety awareness among the masses, some dealers will be opportunistic and send inferior food here, resulting in the flood of inferior food in rural areas, and the food safety problem is very prominent.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pay attention to rural food safety an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rural food safety issues. In order to grasp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food safety, the author conducts research in rural areas,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rural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strengthening rural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Keywords: rural; food; market regulati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

1 農村食品安全監管現狀

1.1 假冒偽劣商品問題在農村市場十分普遍

如今,城市著力于提升食品安全監管力度,大力打擊假冒偽劣產品,而農村的信息較為閉塞、沒有較強的消費力、經營較不規范,因此一些商販將假冒偽劣食品輸往農村,使原本在城市的非法食品加工廠逐漸轉移至農村。農村地區成為非法食品加工廠制造劣質食品、銷售劣質食品的溫床。這在很大程度上使農村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與身體健康受到侵害。農村消費者大多經濟條件較差,購買力有限,所以對于產品質量要求不高,秉持著“能吃就行”的傳統觀念。

1.2 業務質量低

目前,農村糧食生產者主要采用的形式是家庭作坊生產式,沒有集中經營,生產過程“小、亂、散”,大部分生產經營者以自有房屋或者租賃場地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個體加工業為主業,合規管理意識不強,食品加工戶并不具有食品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加工技術條件不夠成熟,無法保證產品質量?!靶?、亂、差”的生產環境使產品質量存在隱患,標準化、技術化和統一化難以實現,從而限制食品安全和質量的提升[1]。由于缺乏法律知識和合規業務概念,個體經營者往往只追求經濟利益,而不考慮食品質量,即使發現過期食品或有缺陷的食品,經營者也將食品出售以獲取利潤而不虧本。

1.3 食品經營進貨流程缺乏嚴格監管

從檢查得知,如今很多城區內的商場和超市采用十分嚴格的做法,在管理食品準入的過程中,索證索票和進銷貨臺賬的登記步驟相對規范,但在農村和城鄉結合部依然沒有嚴格落實到位。當地主要是小規模的食品經營戶,食品種類比較有限,索證索票不夠規范,部分經營者認為減少索取正規發票的方式可降低商品的價格,減少成本,而且索取發票的過程十分煩瑣,所以內心較為抵觸。有些食品層層批發,很難索取正規發票。一旦出現問題,難以根據票據溯源。部分食品經營者未接受過良好教育,且沒有掌握建立進銷貨臺賬的方法,甚至有些經營戶根據市場需求進貨,沒有嚴格按照食品安全規范進貨,進貨隨意性強,從而使農村市場的假冒偽劣食品難以把控。

2 農村食品安全監管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2.1 小作坊式生產經營模式

以往的農村,商品匱乏、流通性差。如今,農村面貌煥然一新,道路四通八達,各類小商店和小賣部隨處可見。在此背景下,農村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很大程度上得到滿足。但受到多種因素影響,農村依然存在十分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①多數農村的食品生產采用小作坊的加工模式,環境差,難以保證高質量,缺乏有利技術,生產設備和食品安全生產要求不相符合。②一些農村食品商店和超市條件差、規模較小、缺乏先進設施以及經營管理制度不健全。③部分飲食店沒有良好的衛生條件、設施不完善、難以保證食品原料和成品的質量。上述情況的存在,使食品經營者難以通過市場監管局的審批;而證照不齊全便不具備開展食品經營活動的資格。

采用家庭小作坊式的生產方式,其自檢能力不足,人員素質較低,技術低下,能力不足,采用較為落后的生產方式以及缺乏優良的生產環境條件。由此可知,沒有良好的生產環境和條件,很難生產出符合國家規定的安全產品。根據市場監管可知,多數農村的集貿市場、學校、小吃攤位、工地的條件陳陋和經營人員缺乏良好的衛生意識,大量三無產品和過期食品流通于市場。這些食品被基層消費者所食用,導致食源性疾病流行。如果長期食用這種食品,將會嚴重損害身體健康。

2.2 配套法規不夠完善

迄今為止,《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正式頒

布,但沒有對應的實施細則和配套法規,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較多;多數食品安全職能部門沒有按照統一的標準和方法進行檢測,無法滿足食品安全監管的需要;監管部門沒有很好地落實監管職能和職責[2]。雖然政府在監管上應履行職能,但層層落實困難很大,多數基層人員重視不足,缺乏積極性,監管力量十分薄弱,難以形成權威監管,預期效果難以實現。

2.3 經營者缺乏質量把控意識

經營者沒有嚴格把關進貨食品的質量。農村地區的商店與小賣部是人們生活用品的主要來源。雖然它們散布在不同地點,但銷售的商品種類高度一致,且進貨渠道較為統一。因為這些貨物價格低廉、不必自取,所以大部分經營者沒有嚴格按照要求查看證件、落實手續,也沒有重點關注貨物的商標、廠址、廠名以及生產日期等信息。相比于貨物的質量,經營者更在乎其價格是否低廉,因而導致農村的假冒偽劣產品越來越多。

2.4 有關部門監管力度不足

衛生、質量監督部門對缺乏正規手續卻正常從事食品生產銷售的個體商戶,并沒有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其正常經營。相關部門沒有在農村地區設立專門的機構予以監督,主要依靠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監管[3]。有關部門要大力整頓散落的各類市場、門店和小賣部,并開展全面而深入的專項整治活動。

3 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監管的建議

市場監管局應明確分工,充分發揮自身對于農村食品市場的監管作用,增加檢查次數,提高檢查頻率,開展多樣化檢查,直至將檢查工作落到實處,徹底掃清假冒偽劣產品,杜絕后患。具體建議如下。①提升部門協作水平,促進農村食品檢測體制的不斷完善。在鄉鎮食品集散市場上合理設置檢測點,加快檢測速度,開展多樣化檢測項目,促進資源和信息的共享。②在檢測時,要不定期開展抽檢。要對當下的各類食品質量問題、食品消費方式和投入情況進行深入分析,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執法

行動。

3.1 堅持依法審批、依法登記注冊

在對食品生產經營主體進行審批時,要遵循先證后照的順序,對于不符合食品安全生產條件的經營主體,市場監管局在其進行登記注冊時要嚴格把關,對于已登記在冊的要及時查處,促進食品經營主體質量的提升[4]。有關部門要對食品經營主體的資格進行嚴格審核,要結合年度驗照,一旦發現食品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有過期的現象,或者食品經營行為出現嚴重的違法情況,就要對食品的經營范圍進行及時核減,并取消其食品經營資格。

3.2 加強自律意識、提升規范化經營

農村食品缺乏集中的經營戶、有較廣的地域分布。如今,食品經營戶的數量很多,食品安全隱患問題如果單純依靠行政部門的力量,難以杜絕。所以,采取行政指導手段顯得尤為必要。這種手段可以提升經營者的自律水平,讓守法和規范經營概念深入經營者的思想中,使經營者自覺守法,嚴格規范從事經營活動,確保食品安全,從源頭上打擊食品安全違法活動。在制定《農村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獎懲辦法》的過程中,建議及時簽訂責任書,對經營者包括進貨驗收、質量責任、購銷臺賬、質量承諾和索證索票等系列行為進行監督,鼓勵超市和批發市場實行“廠場掛鉤”模式,不斷完善協議準入制度,及時、有效落實食品安全問題,建立“食品安全監測點”,尤其是在大型批發市場、農貿市場、連鎖超市和鄉鎮等地更要如此。要及時督促經營者對食品質量信息進行上報,使農村食品安全得到保障[5]。要做好有關證件和證明的收集工作,營業執照、產品合格證明、產品標準等要及時向供貨商索取,督促企業及時建立臺賬,盡早下架和召回不合格的食品,不斷提升經營者的自律意識,促進其他企業自覺守法經營。

3.3 優化執法人員結構,促進依法行政水平的提升

優化執法人員結構,促進行政水平的提升,要有意識地向基層傾斜人員、資金和執法設備等。①要提升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從業人員隊伍,建設一支高素質、高文化、高專業水平的隊伍。同時,要配備更加充足的行政執法裝備,確保食品安全工作得到有效監管,及時把當前農村食品安全問題監管的短板補齊。②要建立長效的市場監管制度,清楚劃分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確保食品安全監管得到落實。③要不斷完善農村食品安全監管協同機制,保證信息順暢溝通,實現資源共享。④要加強對各個部門查處出來的熱點信息的關注力度,開展協同執法。⑤要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發動社會力量,使更多人關注和支持食品安全監督工作。⑥要積極發動更多人加入到監管食品安全的行動中,補足行政執法監管力量。同時,要積極吸納更多的宣傳員,讓他們自覺做好農村食品安全的義務宣傳工作,提升農村食品安全觀念,有效監管農村食品安全問題。⑦要開拓更多投訴渠道,讓農村的食品安全投訴得到有效落實,引導更多人自覺做好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4 結語

農村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存在許多問題,希望政府加強對農村食品安全問題的監管力度,向農村輸送相關專家和設備,提高農村開展食品監管的工作條件。相信在消費者與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能順利解決農村食品安全問題,使農村食品安全監管一體化得到落實,從而使食品更加安全。

參考文獻

[1]岳剛,楊立社.我國農村食品安全監管體系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陜西農業科學,2013,59(6):217-219.

[2]劉健.在新農村建設中食品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20(1):1-3.

[3]王科迪,肖東方,王志剛.農村食品安全監管與風險認知研究:來自湖南省397份城鄉居民的問卷調查[J].中國食物與營養,2020,26(7):29-31.

[4]馬晴.社會共治視角下農村居民食品安全認知研究[J].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5):45-48.

[5]石宇珺.食品安全視角下法律監管問題與對策分析:評《食品安全法原理》[J].中國釀造,2020,39(6):235.

猜你喜歡
市場監管食品農村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 重拳打擊“傍名牌”
全國首個市場監管互聯網執法辦案平臺在杭州上線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竟然被“健康食品”調戲了這么多年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危險食品
新農村 新一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