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ALT,AST及GGT檢測用于診斷肝臟疾病的臨床觀察及其系統評價

2022-05-29 02:45梁有祥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2年10期
關鍵詞:臨床觀察診斷

梁有祥

摘要:目的探究血清ALT、AST以及GGT應用于肝臟疾病診斷中的作用。方法選取我院2019年3月-2022年3月期間收治的120例肝臟疾病患者作為研究組,另選取同期120例健康體檢的人員作為參照組,兩組人員均接受血清檢查,對比2組人員ALT、AST及GGT指標差異。結果研究組患者包含ALT、AST及GGT在內的血清指標相較于參照組健康體檢人員更高,組間差異較為顯著,統計學意義顯現(P<0.05)。急、慢性肝炎患者血清ALT和AST水平顯著高于其他疾病患者,肝癌患者血清GGT水平顯著高于其他疾病患者(P<0.05)。結論血清ALT、AST及GGT指標監測應用于肝臟疾病診斷之中效果顯著,能夠對患者患病情況以及疾病類型進行判斷,值得將其應用于臨床肝臟疾病診斷之中。

關鍵詞:ALT;AST;GGT;肝臟疾病;診斷;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 R575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0--01

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與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均為肝臟內部的正常轉氨酶類,上述指標在正常人體之中含量較低,但如若患者肝細胞受到損傷,則可能導致該項指標顯著提升,因而上述指標能夠作為衡量人體肝臟功能的重要指標[1]。谷氨酰胺基轉移酶(GGT)則為廣泛分布于人體腎臟、胰臟、肝臟等組織的物質,GGT在肝膽管上皮細胞以及肝細胞胞質中,因而該指標也能夠作為肝功能檢驗項目之一。本次研究主要探究AST、SLT以及GGT應用于肝臟疾病診斷之中的效果,報告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3月-2022年3月期間收治的120例肝臟疾病患者作為研究組,另選取同期120例健康體檢的人員作為參照組。研究組患者之中包含男性76例,女性44例,年齡20-70歲,平均年齡(54.84±5.92)歲,疾病類型主要包括:肝癌患者12例,肝硬化患者25例,慢性肝炎36例,急性肝炎47例;參照組健康人員之中包含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齡22-69歲,平均年齡(55.32±5.84)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進行對比,不具備較為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可行比較。

1.2方法

告知患者進行常規禁食禁水8小時以上,并于晨起時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3-5ml,將采集到的血液樣本置于促凝試管內,以3000-3500r/min的速度保持10min離心,后采集分離出的血清,避免溶血。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其進行檢測,主要檢測內容為ALT、AST及GGT指標。所有檢測項目均需要進行室內質量控制,確保所有相關數據在控后,依照標準以及試劑盒說明書嚴格執行操作。

1.3觀察指標

對比2組人員ALT、AST及GGT指標差異。

1.4統計學方法

以SPSS22.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數值變量、無序分類資料以(x±s)、%表示,t、檢驗;組間對比以P=0.05為界值,P<0.05則表示差異具備統計學含義。

二、結果

2.12組人員血清ALT、AST及GGT指標

研究組患者血清ALT、AST及GGT指標均相較于參照組健康人員更高,組間差異統計學意義顯現(P<0.05),詳見表1。

2.2研究組患者血清ALT、AST及GGT指標

研究組患者不同類型疾病的患者ALT、AST及GGT指標也存在一定差異,急性、慢性肝炎患者ALT、AST指標更高,而肝癌患者則GGT指標相較于其他疾病類型更高,組間差異統計學意義顯現(P<0.05),詳見表2。

三、討論

近年來,我國肝臟疾病的發病率不斷提升,嚴重影響患者的是生存質量。且大部分肝疾病可能發展至肝癌,而肝癌患者由于早期與其他肝疾病并無顯著差異,因而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經屬于中晚期,治愈難度大大提升[2]。因而肝癌等肝疾病的發生,應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充分減少肝部疾病為患者帶來的病死率。當前實驗室之中并無單一指標或是單項試驗對全部肝功能進行反映,因而為了更好地檢測肝功能,應采用聯合檢測的方式,提升肝功能異常的診斷準確性。血清ALT、AST、GGT是肝臟疾病篩查之中常見的重要酶學檢測指標,在臨床肝臟疾病的診斷之中具有重要價值[2]。本次研究之中主要對比肝臟疾病患者及健康體檢人員ALT、AST、GGT的差異,結果顯示,肝臟疾病患者各項指標均相較于健康人員更高,組間差異統計學意義顯現(P<0.05)。且不同類型的肝臟疾病患者血清ALT、AST、GGT水平均存在較為顯著的差異(P<0.05)。該研究結果充分說明血清ALT、AST、GGT檢測在肝臟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價值,有助于各類肝臟疾病的診斷工作。

對其原因進行分析,主要是由于ALT存在于人體的多個器官之中,在肝臟之中含量最高,且肝臟之中的ALT主要存在于肝細胞質之中,能夠更好地反應肝細胞實質損傷。該指標可能受到肝疾病的影響而出現升高趨勢,正常情況下,ALT指標在人體內主要存在于肝組織細胞,幾乎不進入血液,但如若肝細胞發生變性,則可能導致細胞膜通透性逐漸增加,使得ALT釋放進入血液,增加血液之中ALT的濃度顯著提升。臨床檢測之中如若發現血清ALT水平提升,則能夠判斷患者肝實質細胞受到損傷,且依據ALT的提升的水平不同,則能夠判斷肝臟疾病的病情,同時在患者肝臟疾病治療效果的分析之中起到較為顯著的應用意義[4]。但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肝硬化患者血清ALT指標相較于肝癌患者降低,但急性、慢性肝炎患者該指標顯著提升,該結果可能是由于患肝硬化與肝癌患者肝細胞大量壞死,使得ALT指標呈現低水平增加情況。該結果也充分說明ALT雖然能夠對患者患病情況進行判斷,但無法分析患者病情的嚴重性。AST主要存在于患者骨骼肌、腎臟、肝臟以及心臟之中,其中大部分存在于線粒體之中,少部分存在于胞漿內,常規情況下,AST存在于組織細胞之中,血清之中水平較低,但肝細胞發生病變時ALT釋放,而肝細胞損傷嚴重的情況下,AST指標也相應提升,因而該指標能夠更為顯著的反應肝細胞受損的嚴重程度。GGT是一種微粒體酶,多存在于腎臟組織之中,其次為胰臟與肝臟,通常情況下,人體血清之中的GGT大部分來自于肝臟,而肝臟內的GGT主要存在于肝內膽管上皮以及肝細胞漿之中,是谷氨酰循環中的一個關鍵酶。本次研究發現,肝癌患者血清GGT水平相較于參照組人員更高,且肝癌患者的GGT指標也顯著高于肝硬化、急慢性肝炎患者,主要是由于肝癌患者會存在肝內堵塞情況,使得肝細胞之中產生大量GGT[5]。同時癌細胞也可以合成大量的GGT,其合成GGT的數量可能與肝細胞受壓強度及受擠壓肝細胞的數量有關,再加上在癌組織本身或其周圍的炎癥刺激下,明顯增加了肝細胞膜的通透性,從而提高肝癌患者血清GGT水平。

總而言之,對于肝臟疾病患者而言,采用血清ALT、AST以及GGT進行檢測,能夠依據檢測指標對肝功能以及損傷情況進行判斷,可用于不同類型的肝病診斷之中,臨床應用意義顯著,值得進行臨床繼續深入推廣。

參考文獻:

[1]劉會.ALT、AST、GGT聯合檢測對肝臟疾病的診斷意義分析[J].人人健康,2020(02):8-9.

[2]孟祥翠,薛勇,徐芳芹.血清多生化指標聯合檢測在診治肝臟疾病中的價值[J].吉林醫學,2021,42(05):1178-1181.

[3]黃祖雄.肝臟疾病診斷中血清前白蛋白、膽堿酯酶及總膽汁酸聯合檢測的價值[J].黑龍江醫藥,2021,34(01):216-218.

[4]王華國,林勝.血清MAO、5-NT及SAA聯合檢測在肝臟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21,28(03):423-426.

[5]何平,陳偉,王華斌,吳軍良.血清殼多糖酶3樣蛋白1、肝纖維化4項及AFP的檢測在不同肝臟疾病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21,31(02):220-223.

猜你喜歡
臨床觀察診斷
常見羽毛球運動軟組織損傷及診斷分析
紅外線測溫儀在汽車診斷中的應用
窄帶成像聯合放大內鏡在胃黏膜早期病變診斷中的應用
氨溴特羅治療兒童急性支氣管炎臨床觀察
淺析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的運行診斷及其調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