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規劃背景下我國版權產業發展體系的完善與優化

2022-05-30 07:24郝麗美
出版參考 2022年11期
關鍵詞:版權十四五

郝麗美

摘 要:我國版權事業取得顯著成效,版權產業實現蓬勃發展,但也存在諸多不足之處?!栋鏅喙ぷ鳌笆奈濉币巹潯纷鳛樾聲r期我國版權工作的實施藍圖,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完善與優化版權產業發展體系。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從促進優質版權創造、推動版權轉化運用、深化版權示范創建、加強版權產業發展支撐四個方面論述“十四五”時期我國版權產業發展體系的完善與優化。

關鍵詞:“十四五” 版權 版權產業 發展體系

近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包括版權在內的知識產權工作并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我國版權事業在完善版權法律制度體系、加大版權執法監管力度、增強版權社會服務能力、深化涉外版權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并走上高質量發展道路。在此基礎上,我國版權產業實現了蓬勃發展,發展環境持續優化,產業體系日漸完備,產業規模逐年擴大,社會效益日益彰顯,對外貿易不斷發展,為推動文化繁榮、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國版權產業也存在精品力作不多、質量效益不佳、成果轉化不暢、資源挖掘利用不充分等諸多不足之處,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求、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適應。

面對新形勢新挑戰,國家版權局于2021年12月印發了《版權工作“十四五”規劃》,作為新時期我國版權工作的目標、任務、舉措和實施藍圖?!栋鏅喙ぷ鳌笆奈濉币巹潯访鞔_提出,要進一步完善版權產業發展體系,促進版權創造和運用,實現由數量和速度向質量和效益轉變,推動版權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為建成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版權強國奠定基礎。據此,“十四五”時期我國版權產業發展體系的完善與優化可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促進優質版權創造

近年來,隨著全社會版權意識的大幅提高,我國版權登記數量呈爆發式增長,盡管版權登記數量龐大,但質量卻有待提升。以作品版權登記為例,我國作品版權登記主要以個人普通畫作與攝影作品為主,占比高達80%以上,而文學、音樂、影視、動漫、設計等其他領域的作品所占比重較小。[1]“十四五”時期,我國應以版權作品質量為導向,以重點區域和重點領域為突破口,促進優質版權創造,打造版權精品。

建設區域化高質量產業集群。在國家版權局的指導下,我國已建成深圳前海、上海浦東、四川天府三家國家版權創新發展基地?!笆奈濉睍r期,應將版權創新發展基地作為我國版權產業強優借力、聚合創新發展的重要抓手,推動我國版權產業實現區域化集聚發展與作品高質量供給。國家版權相關部門應及時總結、提煉和推廣國家版權創新發展基地的發展經驗,加大探索和試點力度,在全國范圍內建設更多區域化版權創新發展基地,在集群引領與輻射作用下,融合國家戰略決策與地區發展特點,促進更多優質版權生根開花。

打造重點領域版權精品。各地區各行業應通過制定激勵創作創新的政策措施、加強社會宣傳教育、實施版權精品培育行動等方式,促進重點領域版權創造,力爭培育一批知名版權企業和版權大師,打造一批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彰顯時代精神風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版權精品。例如,為帶動新時期版權產業發展,佛山市作為嶺南文化重要的發源地之一,在文學、藝術、設計、紡織、陶瓷、非遺等領域開展版權精品培育行動,成立了專業版權團隊,為在相關領域有較高影響力的設計師、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傳承人等一批版權大師提供全方位服務,讓他們心無旁騖地創作更多優秀作品,在行業樹立標桿,激勵社會創新。

二、推動版權轉化運用

在版權產業發展過程中,以作品創意、創作與設計為前提,以成果轉化、衍生、開發與傳播為手段,以產品實現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為目標,版權成果轉化運用是版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與重要支撐。從以往來看,我國很大一部分版權資源在經濟、文化等領域還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版權成果轉化與運用尚在路上?!笆奈濉睍r期,我國應全面搭建版權展示交流與授權交易平臺,完善版權展會授權交易體系,加強對版權交易中心與版權貿易基地的培育建設,大力提升版權成果轉化運用的質量與效益。

推進全國版權交易中心建設。應充分發揮已有國家(國際)版權交易中心(見表1)和貿易基地的集聚、協同與服務作用,緊密結合地方資源優勢,持續開展專門化、專業化版權交易中心建設,在全國范圍內形成多個版權貿易流通集聚效應,全力提升版權轉化與運用水平,充分激活版權的經濟價值與文化價值。例如,景德鎮國家陶瓷版權交易中心作為全國第一家特色專項類國家級版權交易中心,應不斷擴大其作為陶瓷領域專門化專業化的版權綜合服務平臺與版權交易服務體系的影響力,努力建設成為覆蓋全省、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知名陶瓷版權交易市場,為景德鎮陶瓷文化傳承創新和我國陶瓷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表1? 已建成國家版權交易中心名單(部分)

打造全國版權展會授權交易體系。打造與完善以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為龍頭,以北京、上海、青島、南京、成都、東莞等各地方版權授權大會、交易會、博覽會為組成部分的全國版權展會授權交易體系,并向多層級、多專業、多領域拓展,逐步由展覽展示功能、產品零售功能向版權授權功能傾斜,全面對接版權上下游資源,實現IP全產業鏈開發,提升版權交易水平,推進版權資源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以2022年7月舉辦的第三屆江蘇(南京)版權貿易博覽會為例,此次博覽會深度聚焦版權成果轉化運用,實現版權交易簽約1.65億元,簽訂銷售合同451.88萬元,涉及經典IP、館藏文物、畫稿設計、網絡文學、視覺藝術、影視動漫、國產軟件等眾多行業領域[2],切實為版權企業的合作簽約、版權資源的落地轉化搭建了橋梁。

三、深化版權示范創建

截至2021年,全國共授予全國版權示范城市13個(見表2)、全國版權示范單位251個、全國版權示范園區(基地)67個。從全國范圍來看,全國版權示范城市、示范單位和示范園區(基地)的數量還不夠多,地域分布也不平衡,個別示范城市和單位后期示范帶動作用不顯著,省、市級版權示范創建工作開展不足?!笆奈濉睍r期,各地區各單位應充分認識版權示范創建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發揮輻射示范與帶動作用,牢牢抓住版權工作這條主線,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找準定位與切入點,力爭發展成為我國鼓勵創新、加強版權保護以及推動版權產業發展的有力推手。

表2? 已授予稱號的全國版權示范城市名單

持續開展全國版權示范創建工作。在完善全國版權示范創建工作相關管理規定和措施,加強對已授予稱號的示范城市、單位和園區(基地)的后續管理的同時,應持續開展新的版權示范創建工作,尤其要加強對中西部地區全國版權示范城市、單位和園區(基地)的培育與挖掘,構建版權示范創建工作全面發展的新格局。

充分發揮全國版權示范城市聯盟作用。截至2021年,全國版權示范城市聯盟包括杭州、成都等13個成員城市,集中了全國版權先進城市資源。新時期應充分發揮全國版權示范城市聯盟的聯合協調作用,可通過定期召開培訓班、交流會、年會等方式加強版權示范創建相關工作經驗交流和工作方式創新,指導其他地區結合本地實際開展版權示范創建工作。

引導版權示范創建工作向縱深發展。應支持和推動更多地區和部門制定出臺地方性版權示范創建工作相關管理規定與政策措施,加強宣傳引導,認真審核把關,定期評選出一批省、市級高質量版權企事業單位、園區(基地),逐步引導版權示范創建工作向縱深發展,為全國版權示范創建工作提供后備力量。例如,我國江蘇省、上海市、四川省、陜西省、河北省邢臺市等已發布地方版權示范創建工作管理規定,切實加強對版權示范創建工作的監督管理。廣東省、浙江省、北京市、山東省、安徽省、吉林省等也已持續開展地方版權示范創建工作,為推動地區創新驅動發展與經濟提質增效發揮引領作用。

四、加強版權產業發展支撐

“十四五”時期,我國應繼續廣泛開展版權產業相關研究,包括深入開展版權產業經濟貢獻率調研、網絡版權產業發展研究、版權產業各行業指標體系研究等,為版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

深入開展版權產業國民經濟貢獻率調查。版權產業國民經濟貢獻率調查參照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提供的方法,以經濟普查數據為基礎,以其他行業數據為補充,結合各省市、各行業的實地調研,通過行業增加值、就業人數和商品出口額三個指標,系統研究版權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情況。新時期,我國在繼續開展年度中國版權產業經濟貢獻調研的同時,還應鼓勵與支持地方各省、市、區(縣)開展本地區的版權產業經濟貢獻調研。持續開展年度中國版權產業經濟貢獻調研,可以準確把握我國版權產業的發展趨勢,為新時期引導、扶持我國版權產業提供有益經驗,為修訂相關法律和制定公共政策提供參考數據。鼓勵、支持更多地方各省、市、區(縣)開展版權產業經濟貢獻調研,可以準確評估各地版權產業的發展水平與成果,查找版權產業存在的問題,為版權產業更好更快發展提供對策建議。

持續開展年度中國網絡版權產業發展研究。近年來,我國網絡版權業態發展越發多元,市場規模與發展質量不斷提升,已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新時期我國還應持續開展年度網絡版權產業發展研究,用更加科學、詳實的數據全面展現數字閱讀、網絡長視頻、網絡動漫、網絡游戲、網絡音樂、網絡新聞媒體、網絡直播、網絡短視頻、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網絡版權新業態的產業規模與營收結構(見圖2),總結細分領域特征和未來發展趨勢,為行業發展與政府決策提供研究支持。

推動版權產業相關指標體系研究。應推動版權產業相關指標體系研究,精準確定版權產業發展優勢與短板,促進版權產業發展全過程精細化管理。例如,相關部門應加快組織軟件、游戲、影視、音樂、網絡文學等重點行業開展版權資產管理調研,梳理和探索版權資產管理的方法流程和制度體系,拓展版權資產價值;制定版權產業營商環境指標體系與標準,出臺貼合區域特色與行業特性的政策措施,降低制度化成本,優化營商環境,探索產業管理新模式;制定版權產業集群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精準測算版權產業集群發展水平成熟度,梳理產業集群化發展短板,提出針對性改進路線等。

五、結語

版權產業作為“版權可發揮顯著作用的活動或產業”[3],以版權制度為基礎,以創新為主要特征,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益顯著。在我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和建設創新型國家、文化強國、知識產權強國、版權強國進程中,《版權工作“十四五”規劃》以完善版權產業發展體系為重點任務之一,為新時期我國版權產業的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笆奈濉睍r期,各地區各行業應通過對照促進優質版權創造、推動版權轉化運用、深化版權示范創建、加強版權產業發展支撐等方面內容,實施清晰的產業引導,找到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推動版權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系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

猜你喜歡
版權十四五
中國區域發展七十年暨“十四五”區域發展展望
淺談“十四五”背景下湖南高職管理會計教育發展現狀
高?!笆奈濉币巹澲袑W科建設要處理好五對關系
中輝大鵬數字電視公司“十四五”發展規劃
文化創意產業版權保護問題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