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軾文學作品中的天象書寫初探

2022-05-30 10:48劉夢涵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2年11期
關鍵詞:天象斗牛蘇軾

摘要:天象書寫廣泛存在于蘇軾各類文學作品之中。為求得對蘇軾之作更符合其創作心態實際的理解,論文基于主流天文軟件Stellarium的驗證對蘇軾詩、詞、賦等文體中不同天象描寫的寫實和用典情況進行了探討,所錄案例表明:若天象寫實,通常是借眼前實景渲染抒情氛圍;若用典,則關乎命理抑或提升文采。無論是寫實還是用典,蘇軾文學作品中的天象書寫均體現了他本人對天文星象深刻的認識和高超的文字駕馭能力。

關鍵詞:天象書寫蘇軾Stellarium天象模擬數字人文

千百年來,天象對古人的社會生活影響頗深,對人們文化心態的塑造也始終發揮著重要作用。引領北宋文壇的文豪蘇軾在他的文學作品中也善用各類天象,時而把目光所及之景盡收筆下,時而將自我一生行藏出處、心態情感變化隱喻于內。由于其作品創作年代久遠,眾多語境今人難以臆斷,阻礙了更深層次文學價值的研究。Stellariuma是一款開源3D可視化天象模擬軟件,以計算精確、效果直觀著稱,可計算模擬出特定時間地點的全局天文星象。以下基于天文軟件Stellarium的驗證對蘇軾部分文學作品中天象書寫的用典和寫實情況進行探討。

一、用典

蘇軾主張“以才學為詩”,常在詩文中引用典故以傳達內心所思所想,既展示出過人的才學修養,又寄寓深遠,豐富了詩文內涵。

“月”意象在東坡作品中比比皆是。元豐五年(1082),蘇軾夜游赤壁時曾作《赤壁賦》坎壈詠懷,開篇即云:“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标P于“月在斗?!敝f,學界聚訟紛紜。早在明代,鄭之惠等就質疑:“按日月望夜對行,以今歷法論之,七月既望,月在女虛。而坡老賦曰:‘徘徊斗牛,豈數百年前孟秋,日猶在井鬼間耶?”b 他認為“七月既望”,月當在女、虛之間,日在柳、星之間;如果月在斗、牛,那么日就要到井、鬼間的位置了。而明末清初的張爾岐也做出如下述評:“七月,日在鶉尾,望時,日月相對,月當在陬訾,斗牛二宿在星紀,相去甚遠,何緣徘徊其間?”c 即月在室、壁之間。從近人的研究成果來看,日本天文學家藪內清從天文學的專業角度進行計算,而后日本漢學家清水茂先生在此基礎上推演,所得結果與張爾岐完全一致。 d 以上無論哪種說法,都與蘇軾的描述相去甚遠,證明不可能出現“月徘徊于斗牛之間”的景象?!捌咴录韧奔崔r歷七月十六日,現借助Stellarium直觀還原蘇軾當夜所見天象,將時區(東八區)、地點(今湖北省黃岡市)和日期(1082年8月12日)導入軟件計算可得:月出在東-東南方、位于室壁二宿之間,與南邊的斗宿、牛宿二距離很遠。故“月出于東山之上”寫實,而“徘徊于斗牛之間”則非。 e 是否此乃蘇軾信手而為文學雕飾?其實不然。古人多精通星宿命理,而蘇軾對斗、牛有特別而深切的感觸,他曾自述“命宮在斗牛間”與韓愈相似,感喟因遭口舌多生無妄之災,以表“平生多得謗譽,殆同病矣”。此時他正因“烏臺詩案”后續風波而備受煎熬,于是用與自身宿命緊密相連、象征時運不濟的斗牛二宿感慨抒懷,寄悲哀于風月;他的其他詩作中對此典故也多有涉及,如“死后人傳戒定慧,生時宿直斗?;薄皵坎匾宰詽?,牛斗何足干”“人將蟻動作牛斗,我覺風雷真一噫”等。又斗、牛在古代詩文中運用不絕,為文人熟典,也就從不同側面解釋了《赤壁賦》中的疑難天象,此處并非“東坡文字信筆亂寫處”。

蘇軾仕途多舛、屢次遭貶,紹圣四年(1097)謫遷為瓊州別駕、昌化軍安置。他在任上曾作五言詩《遷居之夕,聞鄰舍兒誦書,欣然而作》,詩曰:“幽居亂蛙黽,生理半人禽……海闊尚掛斗,天高欲橫參。荊榛短墻缺,燈火破屋深……可以侑我醉,瑯然如玉琴?!睋?,蘇軾在儋州時嘗居兩處:紹圣四年七月到任及次年四月間寓居官舍倫江驛f,后于城南桄榔林下結茅為庵?!哆w居之夕,聞鄰舍兒誦書,欣然而作》即作于東坡遷到城南新居桄榔庵之時g ,年譜載“約為(元符元年)五月間事”h ?,F將時區(東七區)、海南省儋州市 GPS 坐標(北緯19°31′15.56″,東經109°34′51.62″)及上述時間范圍(1098年6月2日-7月1日)導入軟件模擬可得:

該時段內每天日落時,參星均處在地平線下不可見;直到月末,參星在日出前方才出現于地平線之上,呈縱向排布,仍是“豎參”而非“橫參”。所以“橫參”一詞在此非實寫,據詩意推斷此處應指代天將亮之時,與鄰家莘莘學子早起晨讀正相呼應。乾隆帝御評:“謫居荒陋,聞誦讀而欣然,乃是恒情所同。最愛‘海闊數句,寫出一詩情景,別具興會,文采欲飛?!眎當時的海南島仍是一片蠻荒之地,生產力水平落后、求學崇文之風未興,在物質與精神雙重匱乏的條件下,這首詩用充滿溫情的筆觸寫詩人居陋室而志不窮的狀態。盡管北斗實有而參宿未現,但用天象點綴天高海闊之景顯得文采斐然,進一步烘托了豁然開闊的境界。

元符三年(1100)六月蘇軾遇赦北歸,過瓊州海峽時曾作《六月二十日夜渡?!?,前兩聯道:“參橫斗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被羲闪终J為:“‘參橫斗轉當然是客觀景象,它們點綴了夜景?!比欢?,通過軟件對當時的天象進行模擬,可以證實他對此句存在誤讀。在軟件中輸入時區(東七區)、地點(取今海南省??谑校┖腿掌冢?100年7月28日),由當夜十點到凌晨一點的參宿三星運動軌跡可知:該時段的三星連線幾乎垂直,無法觀測到連線趨平的天象。另經驗證,“參橫”現象真實發生在“欲三更”時應為冬季。據此可判定蘇軾這句詩并不是寫實,而是純粹用典。正如曹子建《善哉行》“月沒參橫,北斗闌干”形容夜闌將旦,此處“參橫斗轉”當泛指深夜!0,是以增強詩句本身的文學意味;詩的首聯還具有雙關義:三更時分,黑夜已過去一半;

夜空晴明,余下夜路也不難行,洋溢著一種樂觀積極的論調!1??v觀全詩,詩人乘船夜渡見云開霧散、皓月朗照,海與天呈現澄澈、明凈、靜謐的本真面貌!2,這是蘇軾歷經重重磨難后曠達自適心境的真實寫照,進退自如、寵辱不驚,成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然一身文人傲骨,字里行間又滲透幾分對命運無法掌控的無奈與悲愴。人們往往讀出頷聯中“云散月明、天容海色”的典故,卻將首聯中的“參橫斗轉”忽略了。

二、寫實

蘇軾采用天文名詞入詩文,既有用典取意的情況,也有對眼前天象的如實記錄,其中所蘊含的其本人的思想感情更是深沉豐富,令人解讀不盡。

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蘇軾時任杭州通判,七月間!3曾作組詩《夜泛西湖五絕》。詩人按時間順序依次展開,其三“蒼龍已沒牛斗橫,東方芒角升長庚。漁人收筒及未曉,船過惟有菰蒲聲”更是對星象進行了具象描寫,清人趙克宜予以盛贊:“五首用蟬聯格,此其第三首也,雅有唐人氣息?!?!4由組詩其一“才破五六漸盤桓”,即創作時間上限為七月初七(1072年7月24日)。將時區(東八區)、地點和時段(七月初七及其后幾日)導入軟件模擬可得:東方蒼龍七宿運動方向為西-西南,符合“西沒”之趨勢,且完全沒入地平線的時間在這幾日內逐漸提前,彼時牛斗二宿尚在夜空;次日凌晨金星從東方躍出地平線,芒角四出、十分耀眼。諸景皆與詩中“蒼龍已沒牛斗橫,東方芒角升長庚”的描述相符,故本詩為寫實之作無疑。舟中賞月觀星別有一番情趣,詩人在保留意象本身美感的同時,借天象的動態變化表現時間的流逝,平添了寧靜夏夜的動感之姿;用蟬聯格從明月初升寫到黎明拂曉,予人以回環往復之美,全面細致地向世人展現了西湖夜景的栩栩畫卷,因游程美好圓滿而生發的愉悅之情躍然紙上。

在杭州不過三年光景,蘇軾又被調往密州赴任,熙寧八年(1075)十月祭常山歸途中小獵并賦《江城子·密州出獵》!5,成為千古傳誦的豪放詞開山之作。其中“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6一句歷來膾炙人口?!皾M月”當為農歷十五,現將時區(東八區)、地點(今山東省諸城市)及日期(1075年11月25日)導入軟件進行計算:當夜十點后,位于東南方的弧矢星官清晰可見,箭在弦上、弓已拉滿,箭頭直指在它西北方向的天狼星?!端问贰ぬ煳闹尽吩疲骸盎∈妇判?,在狼星東南,天弓也,主行陰謀以備盜,常屬矢以向狼?!奔刺炖切窃诨∈肝鞅?。因此蘇軾用“西北望”是相對于弧矢九星的位置來說的,與星官布局吻合,是他當夜真實所見的天象。在中國古代的傳統星象學說中,天狼星屬井宿,是主侵略之兆的惡星。用天狼星喻指邊境侵略者也早有淵源,回溯至屈原作楚辭《九歌·東君》,便有“長矢兮射天狼”以發抗敵報國之聲。蘇軾由于看到夜空中的弧矢和天狼星,為國盡忠效力的壯志雄心也被喚起。此詞似寫豪興出獵之行,實抒興國安邦之志,東坡本人也頗為自得,自言“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蘇軾以此詞開時代風氣之先,以剛健之氣掃蕩輕歌曼舞的婉柔之風!7,寶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風豪氣可見一斑。

除了蘇軾本人的豪暢灑脫,蘇門兄弟的至深手足之情歷來為世人稱頌。元豐元年(1078)八月十五,蘇軾于徐州作詠月詩《中秋見月和子由》寄弟轍:“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萬丈生白毫。一杯未盡銀闕涌,亂云脫壞如崩濤……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火星又名大火,即心宿二?!敖恰奔唇撬?,是東方七宿的第一宿,而“尾”則居于蒼龍末,古人常用“龍尾”一詞代替尾箕區域,顯然此處“角尾”起概括作用,與“蒼龍”悉言東方七宿,這也是佛經常用之行文手段。將時區(東八區)、地點(江蘇省徐州市)、日期(1078年9月23日)導入軟件模擬當夜天象實景:日落后心宿二便處于西南方的天幕上,加之目測清晰、輪廓圓潤,恰合“西南火星如彈丸”。蒼龍七宿位于天低處,似巨龍盤踞于地面,尾端藏匿于地平線之下、軀干張揚于蒼穹之上,隨時間的推移慢慢匍匐、落下夜幕。觀當夜月象——月明且盈,與“瑞光生白毫、銀闕涌蒼穹”的描繪十分貼合。故這首詠月長歌應是對眼前天象的實錄。清代文人汪師韓曾評:“而一片澄明之境,與夫對景懷人之情,自令人諷誦流連而不能已?!?!8詩人中秋望月、思念胞弟,不禁心潮起伏,借星宿天象渲染澄澈之境、慨嘆人生聚散,低回中轉酣暢,激越中出衰婉!9。一詩落筆,滿紙生輝,對景懷人的思緒蘊含在星月輝映之中,此番真情很難不令人為之動容,與他同樣以月起興的名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有異曲同工之妙。

a 官方網站:http://stellarium.org/zh/,最新版本0.22.1.

b 〔宋〕蘇軾:《蘇長公合作》(卷一),明萬歷庚申吳興凌氏刊三色套印本。

c 〔明〕張爾岐:《蒿庵閑話》(卷二),清康熙徐氏真合齋磁版印本。

d 王水照:《“徘徊于斗牛之間”釋疑》,《文史知識》2006年第8期,第101-105頁。

e 唐宸:《天象模擬在古代文學研究中的運用——以Stellarium軟件為例》,《數字人文》2020年第1期,第62—75頁。

f 〔宋〕曾敏行:《獨醒雜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6月版,第35頁。

g? 阮忠:《天涯守望——蘇東坡晚年的海南歲月》,南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175頁。

h 與《蘇軾詩集合注》卷四十一查慎行注“起紹圣四年丁丑四月自惠州謫昌化軍安置,盡是年十二月作”有所出入。

i乾隆御選:《唐宋詩醇(下)》,中國三峽出版社1997年版,第879頁。

j 劉夢涵,黃雅麗:《古典詩詞中的“參橫”意象——基于天象模擬技術的探究》,《名作欣賞》2022年第10期。

k 霍松林:《天容海色本澄清——說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怠?,選自西渡編:《名家讀宋元明清詩》,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年版,第135頁。

l 張學松:《蘇軾流寓人生的三個意象》,《珠江論叢》2016年第1期,第135-141頁。

m 王玉民:《詩意星河》(2019)認為“公歷五六月份,只有這時,黎明前才有此天象”,誤。

n 〔清〕趙克宜:《角山樓蘇詩評注匯鈔》卷三,清咸豐二年丹徒趙氏刻本。

o? 中共諸城市委員會等編:《中國第十屆蘇軾研討會論文集》,齊魯書社1999年3月版,第66頁。

p 〔宋〕蘇軾:《東坡樂府》,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63頁。

q 朱長英:《文學地理視域下的兩宋詞壇研究》,知識產權出版社2020年版,第78頁。

r 〔宋〕蘇軾著、〔清〕汪師韓箋釋:《蘇詩選評箋釋》卷二,清光緒十二年錢塘汪氏長沙刻本。

s 李思衡:《悅讀蘇東坡》,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第5頁。

參考文獻:

[1]蘇軾著,馮應榴輯注,黃任軻、朱懷春校點.蘇軾詩集合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蘇軾.蘇軾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3]孔凡禮.蘇軾年譜[M].北京:中華書局,1998.

[4]蘇軾著,顧之川校點.蘇軾文集[M].長沙:岳麓書社,2000.

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古典詩詞中的“參橫”意象——基于天象模擬技術的探究》(項目編號:202110357133)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劉夢涵,安徽大學文學院在讀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

編輯:曹曉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歡
天象斗牛蘇軾
反對斗牛
有頭斗牛不愛斗
從善如流
天象奇觀
蘇軾“吞并六菜”
南北半球天象
奇異的天象
蘇軾吟詩赴宴
西班牙斗牛的來歷
蘇軾發奮識遍天下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