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教務管理創新研究

2022-05-30 16:29翟艷玲
大學·研究與管理 2022年9期
關鍵詞:崗位設置課程設置思政教育

摘? 要:隨著成人教育教學改革的日益深化,教務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如何將思政教育滲透到教育教學管理當中,如何完善教育教學管理的服務與監控機制,以及如何科學配置高效的管理崗位,都是新時代教務管理創新所面臨的課題。

關鍵詞:新時代;思政教育;教學監控;課程設置;服務;崗位設置

中圖分類號:G647.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2)25-0092-04

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教育的發展不僅是民生工程,更關乎民族復興。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發揮成人教育在教育現代化體系的重要作用是一個全新課題,其中成人高校教務管理的完善與創新至關重要。

一、強化教務管理職能中的思政教育功能

成人高校與普通高校一樣,都是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宣傳的主陣地。面臨培養什么人、為誰培養人、怎樣培養人的現實問題。思政教育的根本是要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合格人才,教務部門應契合成人教育發展的育人要求,將學生的思政教育融入教學管理各個環節以落實新時代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成人高校學生多來自社會,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更為重要,關乎教育方向、教育成果、教育未來。從目前實際情況看,思政教育融入教務工作中的手段及措施不足。思政教育形式大于內容,只停留在課堂上,沒有針對學生工作、學習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政課實踐活動,思政教育效果不理想。當前世界范圍內存在意識形態之爭,西方思想、互聯網不良信息的侵蝕等對年輕一代的影響是隱匿性的,歸根結底就是對年輕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博弈,將思政教育融入教學管理全過程,實現對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塑造[1]。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課堂對學生進行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思政教育,還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發放與教育主題相關的資料,讓學生利用網絡交流??梢愿鶕W生的學習、工作特點,適時安排實踐活動,內容要貼近他們的生活、工作實際,要有針對性,避免流于形式??梢蚤_設黨課、網絡知識競賽、革命傳統教育等活動,組織形式亦可多樣化,采取分組、分專業等靈活多樣的形式。以學生的入學教育、班級管理、考風考紀等為載體,在各個環節進行滲透性教育。把學生思想修養和表現納入學生考核的內容,培養學生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不定期地與學生交流思想,把思想政治工作與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工作格局。

二、嚴控學生課堂流失現象,完善教務監控管理職能

課堂教學是成人學生學習的最基本形式。近年來,參與課堂學習的學生出勤率低,甚至出現了空心化,影響了教學效果和教育質量。從原因上看:1. 成人學校招生的情況是“僧多粥少”,導致招生競爭激烈,一些社會辦學力量依托某些高校在招生過程中,無視教育教學管理的要求,對學生做出了非理性的承諾,導致了不良的、惡性的競爭,致使整個成人高校的教育環境受到巨大影響[2]。這一點需要上級管理部門加大力度進行治理,凈化教育生態。2. 盡管成人學習確實存在工學矛盾,但長期以來片面地夸大了工學矛盾現象。有的學校為了經濟效益偏離了辦學宗旨,對缺勤狀態的學生睜只眼閉只眼——監管不嚴,從實踐看,只有少數學生因工作特殊性存在學習困難外,大部分學生具備參加課堂學習條件。3. 教務管理的職能定位不準確。在教學管理、考試監督、考勤紀律等諸多方面出現不規范問題。課堂教學是教師了解學生思想動態、知識把握狀況最直接的方式,就結果而言,它的直接性、針對性、有效性是難以比擬的。建立與課堂學習相關的考勤制度,是讓學生走進課堂的有效約束,并與學習成績掛鉤,對于學生學習的參與性、自覺性起到有效督促作用。4. 嚴格考試監督。嚴肅考風考績倒逼學生走進課堂,全面提升學習質量。

三、強化教育教學管理監控職能,打造高品質教育教學過程

長期以來,學校為追求經濟效益,導致教學過程流于形式,考試監管不嚴等現象,嚴重影響了成人教育的社會聲譽?!吨袊逃F代化2035》明確提出:成人教育是我國教育可持續化發展的重要依托,是中國教育現代化重要組成部分。教師上課缺乏責任心,有的照本宣科、有的和學生課上聊天;學生對教學效果不滿意,學生混文憑思想嚴重,是導致學生出勤率不高的原因?;谶@種現狀,成人高校應狠抓教學管理,規范課堂教學行為,實施教學過程監控。通過對教師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結果的雙重管理來實現。具體來說,對教師而言,要關注教學內容和質量,對學生而言,要關注出勤和考試。

1. 對教師的教學管理監控。教師講課的內容與質量決定教學效果。建立完善的教學督導機制,提升學生的出勤率、課堂吸收率,教師的業務能力、積極性也會明顯提升[3]。因此,課堂監控是保障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

(1)課前監控。課前隨時檢查教師的教案、教學日志、教學計劃。根據教學管理制度對教師是否準時上下課等現象嚴格監督,如有違規給予懲戒。

(2)教學過程監控。督導組可以采取提前通知聽課和隨時聽課相結合的督導方法,從教師對教材的重難點講述是否清楚、掌控課堂的能力、授課內容是否照本宣科、教學板書是否規范、師生課堂互動效果、多媒體教學應用情況等方面進行監督,了解教師的教學狀況,監控結果作為教學改革的重要依據。專家組通過督導發現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態度不認真、教學效果差的教師提出批評,對問題嚴重的教師提出更換意見,對優秀教師給予表揚,并由優秀教師傳授先進的教學經驗、教學方法帶動其他教師共同進步。

(3)課后監控。督導組根據聽課的情況將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教師深度地溝通,并給出評價及反饋,提出合理化建議改進教學方法。還要強調學生在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定期以不記名問卷調查、召開學生座談會等方式,對教師課程教學進行打分評價,督導組通過數據分析整理出學生意見和建議,促使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改進教學工作。學生也可以對教學質量差的教師進行直接投訴,教務部門與督導組共同研判,不合格教師停課改進,并將結果反饋學生。通過“教”與“學”過程中完善的監控形成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將學生選課引入競爭機制,每學期將開設的課程在網上公布,讓學生自主選擇教師,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未被選課的教師應對教學方法進行認真改進,多方面推動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務部門隨時抽查教師的試卷命題、學生學期總評成績來檢驗教師的教學成果,并進行綜合性評價??茖W、規范的課堂教學質量監控實現了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

2. 對學生的教育管理監控。制定明確的學生出勤制度,并嚴格貫徹落實,出勤率高的學生平時成績予以加分獎勵;嚴肅考風考紀,真實反映學生學習水平,對人才的選拔有積極的影響。改革考試制度,實行教考分離。改變任課教師考前劃重點、學生考試容易通過的現象,從根本上杜絕學生混文憑的思想。

四、實現專業與課程設置的市場化、特色化,突出人才培養的實用性

成人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能夠適應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復合型、具有實踐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日益突顯。目前成人院校專業課程設置與社會需求有較大差異,專業設置更新較慢,院校專業基本雷同,多為傳統的會計、市場營銷、工商管理等專業,特色專業不突出,對人才培養定位有偏差,課程設置和市場實際需求嚴重脫節,學生在人才市場的競爭力不足。

從實踐看,課程設置偏理論、輕實踐,所學的知識偏重理論,與社會職業崗位的實際需求不相匹配,因此必須要根據市場需求隨時調整專業設置,如當下社會發展亟須的思政領域、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專業人才,優化課程結構,增加實踐環節的課時,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實踐課程課時不足的問題,課程設置要突顯創新性、實踐性,培養的學生要有實際操作能力,改變培養的人才與社會需求脫節的現象。

強化學校實訓基地建設。政府應加大對實訓基地的投資建設,改變教學與生產實踐脫節的現象。實訓基地的建設為學生提供了實踐平臺,有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并與生產實踐相結合。還可以走校、企合作道路,讓學生深入企業參加生產實踐。專業教材要符合新時代發展的需要,要改變以往教材選用的隨意性,選擇實用性、操作性強的教材,教師也可以自編教材滿足學生實踐學習需要。加大選修課課時,根據學生興趣及就業需要自由地選擇課程,突出實用性和獨創性。推行職業上崗證制度,學生在取得學歷證書的同時也要取得職業技能證,如會計證、電工證等。實現培養的學生畢業就能上崗,增強了學生市場競爭力[4]。舉辦技能大賽給學生提供展示才華的舞臺,技能大賽是檢驗教育成果的重要指標,也是滿足企業用人需要的重要依據。通過大賽實踐的歷練,還可實現以賽促學、以賽促用,促使教師更關注新領域、新技術的發展及應用,為培養高端技能人才積累經驗。

五、改變管理思維,完善教育教學支持服務

教務人員作為教務工作的第一執行人,定位就是“服務員”,工作實質是為師生、社會提供優質的服務。教務工作支持服務貫穿于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導學全過程[5]。支持服務體現在多方面:

學生學習的支持服務,將精準服務貫穿于學生入學到畢業的整個過程。教學安排上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滿足學生需求,同專業不同班次、不同專業同課程的合理安排,實行彈性出勤制度。聘用專業知識豐富的教師進行教學,確保教學質量。對學生開放網絡學習平臺,讓學生隨時隨地在線學習,實現工作、學習時間有效整合。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雖然給學生學習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在這種自主學習模式下學生缺乏自律性,需要教務人員強有力的督學服務保證學習效果,通過網絡平臺隨時查看學生學習情況,如學生是否在學習平臺達到了登錄次數,作業、筆記的完成情況,網上考試是否完成等,沒有完成的學生通過面談、電話、微信等方式督促完成。

對學生心理的支持服務,開設心理學課程,配備心理咨詢室。當學生有心理波動時,及時對學生心理干預,使學生愿意敞開心扉傾訴,減輕壓力緩解負面情緒,并快速走出心理困境,使其心理健康發展。為學生職業發展提供專業指導及就業服務,全程的優質服務貫穿于學生整個學習過程。

對教師的支持服務。教師是教學工作的主體,為教師提供教學上的支持服務,是教務工作者的職責。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應有針對性地解決,協助教師完成工作,為教師催繳學生作業、上傳教學輔導資料、學生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完成的情況提供促學服務。為教師提高教學能力提供專家培訓,推動教學質量的提高,還要幫助教師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增強對大眾的服務意識,構建和諧工作環境。以合體的著裝展示學校風貌,主動、熱情地接待社會各方面的來電來訪,與聯合辦學單位教師深度的溝通處理好各項工作。積極營造和諧、親切、友善的工作氛圍,塑造良好的學校形象,間接創造社會效益、經濟效益。

六、完善教學管理服務反饋和評價體系

教務工作的核心從管理轉向教學服務,建立一整套相應的服務反饋、評價制度改進教務工作。通過提升整體教學服務水平確保教學計劃的實施、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務人員服務的對象是師生,師生最有發言權,改變過去在服務過程中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對師生要有和藹可親、百問不厭的服務態度。通過發放服務滿意度調查表,建立反饋信箱,收集師生真實意見,將反饋意見作為服務質量考評的依據。通過反饋找到管理的問題、對癥下藥地優化服務,實現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教務人員掛牌上崗接受監督。每位教務人員佩戴工作證,工作證上顯示姓名、工作崗位等信息接受師生、來訪人員的監督,規范服務行為、改進工作作風。在未來的教育發展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終身教育服務理念,打造更優秀的教務管理團隊。

七、教育教學管理崗位配置科學化

成人院校教務管理是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務管理者應是具備較強的專業協調能力、能創新性開展工作的復合型人才,其崗位是否科學配置關系到管理工作的活力與效率,從實踐看,還有許多需要調整和改進的問題。一是有許多教務管理者為雙肩挑老師,他們既講課又做教務工作。教師講課需要認真備課,還要兼顧科研工作,很難把所有的精力投入教務工作,很容易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二是成人院校教務管理崗位常年一職一崗到底,崗位基本沒有流動性,難免會目光短淺,且有畫地為牢之嫌。從基本崗位看,雖然這樣對于積累工作經驗有一定的幫助,但也容易形成倦怠心理,影響工作積極性與創造性。競爭機制的缺乏也減弱了團隊的活力和創新力。領導崗位也常常以簡單述職的方式進行工作總結,通常任職期限都很長,這種環境極容易產生官僚行為和人際關系的小圈子,不利于管理工作的長效發展。因此,為了增強教務工作的活力,應對崗位配置進行合理優化。教務人員競爭上崗,優勝劣汰。通過競爭上崗,優選出工作熱忱、任勞任怨,能夠靜下心來做好教務工作的人員。量化考核標準,工作成績優秀的人員,在晉升上給以優先考慮并有整套的激勵措施。重要崗位實行輪崗制,打破原有結構,走出原有的思維方式,擦出新的火花。通過輪崗讓大家相互了解不同崗位的工作特點和性質,體會到其工作的辛苦,使每個人都能熟悉各崗位工作,實現人盡其才,這也是治療職業倦怠的良方。輪崗制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長期貫徹執行,達到每個人對各崗位輕車熟路,形成相互協調的局面,為每個教務人員提供展示才華的機會[6]。實行中層干部輪崗制是教學管理隊伍改革的重要舉措。干部在一個地方待久了思維難免會僵化,成為“井底之蛙”。干部隊伍通過動態調整做到能上能下,更有利于提升教務團隊的活力、合力和張力,也防止權利的過于集中。

八、結語

面對新的挑戰,在市場經濟背景下融入競爭機制,辦出成人教育自己的特色,優化教育教學方法,完善督導和評價機制,教學質量的提升才能成為必然,在貫徹終身學習服務理念下,不斷深入探索教務管理模式的創新,形成多層次、多方位的教務管理模式,實現辦學規模、培養質量、服務水平歷史性飛躍,促進成人教育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景正. 成人教育管理及教學改革的若干思考[J]. 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20(11):259-260.

[2] 張瑜. 對成人教育管理未來發展的探究[J]. 課程教育研究,2019(22):256.

[3] 單雅欣,劉金輝. 論“三全育人”視域下成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策略[J]. 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20,22(04):25-31.

[4] 賈明久. 加強對成人教育教學質量的監督與管理[J]. 繼續教育研究,2009(12):38-39.

[5] 薛玉蕊. 服務理念導向下的成人教育管理研究[J]. 黃河·黃土·黃種人,2021(15):55-56.

[6] 周偉. 德國繼續教育創新管理的經驗與啟示[J]. 中國衛生人才,2017(12):56-61.

(薦稿人:曹忠祥,天津河東區職工大學副教授)

作者簡介:翟艷玲(1970—),女,本科,天津市河東區職工大學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教學管理。

猜你喜歡
崗位設置課程設置思政教育
科研單位管理崗位優化設置研究
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存在的問題
新媒體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高職物流專業課程設置與物流崗位職業證書的有效對接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淺談醫院崗位設置與聘后管理工作
高校教師崗位設置和分類管理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