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性回望與現代超越

2022-05-30 17:05賈芝潔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2年11期

摘要:21世紀以來,生態小說創作面臨人物扁平、敘事雷同、主題淺表的“時代癥候”。陳應松《森林沉默》超越植物書寫層面,反映現代人與自然母體之間失衡現象之外,還旨在借助詩意化哲思語言反思現代語境中神性元素與拓寬生態闡釋現代轉型之路徑,從而對當下生態小說創作革新做出有益嘗試。

關鍵詞:生態小說《森林沉默》神性寫作生態轉型

一、現代沖擊下的神性寫作:復魅與祛魅

許多生態小說里,都有一個“含魅”老者形象,因其飽經歲月磨礪而愈顯純粹剔透,常對后人講述萬物有靈的神話故事或生命悟見,發出生態危機的警諭及回歸自然神的吁請?!渡殖聊分信c白辛樹同根同源的祖父對兒子麻古講述:因修建機場而擾動了森林,致使月亮山精滿山亂竄、無枝可依。由此得知,被視為咕嚕山區樸素民間信仰的月亮山精正遭遇現代工業人為強力的沖擊,其具有隱喻意味地指涉兩層內容:其一,森林原住民本身是有信仰的,亦即對自然秉持敬畏態度,并對自然神進行“復魅”,在與神話貫連的精神紐帶里人們被神秘氤氳氣息潛移默化地濡染而尊重自然;其二,在現代符號侵襲與擾亂之下,“祛魅”與神靈信仰之間發生無聲較量,人的欲望要得到徹底釋放,人的主體性要獲得全然調用,人的工具理性肆意膨脹,“人文”的遮羞布昭然揭開,這場博弈以現代符號完勝而停止。誠如學者雷鳴所言:“當代生態小說中大量遠古神話因素的介入,與其說是遠古神話的一種當代再現,不如說是借助遠古神話而開展的當代重構?!盿

生態危機背后潛伏著現代精神危機,為了扭轉生態頹勢,生態作家清一色傾向于在作品中塑造生理形態接近大地而懷有“赤子之心”的孩童或精神狀態趨近自然而充盈神秘智慧的“老者”形象,從而發揮告諭現代人回歸自然的靈魂救贖之路或警示現代人皈依大地的必然路徑。誠然,如此塑造人物確乎有助于發揮生態文學的本質功用,然而一味地采用雷同的敘述模式和人物角色,容易忽略文學的可讀性和藝術感。因此,在直擊生態危機的現實維度下,既非一味地再“造神”,也非一味地“祛魅”,而作為敘事資源的古典神話與選材出處的現代語境如何走向平衡,值得探索。

《森林沉默》或為我們指出一條路徑,既保留神性寫作的質地,也直面現代語境里人的精神困境;既不做簡單地“一刀切”,歌頌美好的田園風光,也不粗淺地抨擊現代化元素對人性的腐蝕,只是把現代生態語境下的人、事、物、情、思用詩意化的語言裸呈給讀者。如此,生態小說的反思環節交給讀者逆向完成,生態文學亦回歸到文學本該有的藝術熏染與旨趣深遠并存的正軌。

從這一層面而言,如何真正保持人與自然事物之間的“間性”,既不執著于人奴役自然的“主體性”,亦不擱淺于人同自然和諧假象的“主體間性”,而臻至破除人類自我、還原本真自然樣態的“事物間性”,也是作者的思考命題?!皬娬{自然環境物有其本身的自在性、能動性,強調要讓自然物脫離人的視角及任何思維、情感和想象活動,從而保持其自在能動的神秘'物性',即是一種偶然的、流動的、境遇的、潛在的、活態的物性?!眀 現代語境沖擊下的神性寫作,既依托神性質素而自足完滿,又融合時代話語而向人類敞開,以實現“復魅”與“祛魅”之間的“間性”關系樣態,對不斷反思生態小說創作、優化生態小說讀者結構具有實際意義。

二、現代語境里生態闡釋轉型

當下生態文學的大地書寫誕生于現代社會人類反思生態危機之際,以整體性原則為指導,反映人與自然的關系,針砭人類無止境的欲望,因內容嚴肅而具有宣諭教導特性??v然,從創作題材及思想內核上看,“當下文學創作存在著兩種不良的創作傾向:一種是媒介信息的拼盤化寫作,另一種是現實懸空化寫作?!眂 生態文學為中國當代文學的寫作生態發出某種預警式的控告,對淺表的拼貼式與浮泛的玄思式寫作注入反思性調整的活力,追求寫作生態的整體平衡。然而,考慮到生態文學生發于現代語境,本身便蘊含著其不僅須擔負起批判與反思生態危機的教諭作用,還需對自身內容、創作形式及傳播樣態加以“與時俱進”。

(一)現代交通與土地依附

作為生態小說的《森林沉默》已不再局限于一味喊口號式地向讀者宣貫回歸的美好,也非偏執于粗暴簡單地抨擊現代性對人文元素的榨壓,而是以清醒理性直面現代人“歸而不得”的現實困境,既脫離了生態小說慣有的題材重復之窠臼,也對生態小說美學意蘊深度挖掘做出有益嘗試。由此,該小說可謂拓寬了生態闡釋現代化轉型路徑。

森林風景并不與現代性完全對峙,兩相背反。森林磅礴的自然現象與博大的生命氣象,寬容地吐納著咕嚕山區原住民的生存需求與現代文明的融入?!拔摇奔崔P愿意住在樹上,不愿穿衣服,喜歡同小熊和森林生靈共處,享受徜徉在花草世界里的自由,森林以溫和的沉默接納了“我”;叔叔麻古執著于種地,飛機場修建后在機場草坪種苞谷被制止并丟掉現代性“清潔工”職業,他不畏巉巖艱險,執意在鷹嘴巖拓出一片耕地,森林以堅守的沉默等待他的回歸??鬃訙洗迕裨诮w機場的輿論下,渴求更多補貼,森林以包容的沉默給予他們追求美好生活的空間。修建飛機場,削平九座山頭,建造垃圾場,開發旅游,為原住民提供現代化職業,給山貨特產尋找便捷售賣途徑,森林以隱忍的沉默彌合了人們對幸福美好生活追求同破壞自身本真面貌的矛盾。隨著人們變本加厲地索取和現代機器無止境地侵擾,即便森林有著足夠強大的沉默,也難敵現代化線性時間的鋒刃。森林的沉默終會堅硬,麻古歷盡辛苦種上的地因巨雷導致山崩而終結,他最后如啼血杜鵑的悲號湮沒在森林巨大的沉默里?,F代語境中走來的花仙博士與原生態的玃交媾后,二者孕育的融合現代與原始元素的金毛嬰兒一誕下便殞落在森林無邊的沉默里。由此可見,在原始森林與現代欲望的孔隙之間、在蓬勃生命力與機器異化力量的游移之間,作者陳應松存留著滿懷守護情懷的生態作家觀照自然與人、神話與現代的反思視角,擁有自主豐盈生態小說現代性意蘊的自覺意識。

(二)現代學術與原始生命

生態小說生發于現代社會生態危機日益加重的時代背景下?!吧鷳B小說”概念本身便暗含了其與現實同步的動態延展性。由此出發,生態作家須具備捕捉時代訊息的敏銳能力,也須有把現實語境融入小說的敘事能力。而中國現代社會是一個融合前現代和后現代特質的“雜糅體”,因此,生態小說敘寫的現實題材不應僅僅囿于科技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商業利益對生態資源的無限索取、生存紅線逼迫維度對原生家園的無暇顧及,還須對一直在革新的現代語境予以觀照。譬如,互聯網數字技術語境下的人與生態之間的關系、學術環境日益惡化的現代語境下人與生態之間的關系、怪病急病叢生下的現代精神癥候語境下人與自然的關系、老齡化加速推進的時代語境下人與自然的關系,等等,都值得生態小說創作加以創生。

《森林沉默》在處理現實性題材時,融合了符合當前時代語境的新元素。如果說修建飛機場、開發神農架林區旅游資源是以破壞生態為代價,依舊循著生態文學固有路徑進行敘事,那么,小說第四章“一只戴勝”部分所講述的來自現代語境中患有抑郁癥的花仙博士希望通過咕嚕山區沉默森林來緩解自身病癥而順帶牽引出當前學術圈生態樣貌,則具有這部小說本身的反思性現代意識。

花仙博士的病癥同她所置身的學術圈層名利糾葛有關。她的導師譚三木教授,曾耗時八年對封閉的咕嚕山區進行實地考察、精研學術,發現了更多元的物種和魚類,更因發掘出罕見的金絲猴群而建立了自身堅實的學術地位。然而,對學術懷有極大熱忱且終身致力于保護生態的譚教授,根本不曾料想到自己所面臨的真正威脅并非憑喧囂吵嚷地去分得一份美羹的商人,而是自己一手培養的弟子牛冰攰。牛冰攰披著學術的外衣,內心卻早已腐化,以致最后竟利用互聯網這一現代元素公然陷害和侮辱老師。他的惡俗舉動不僅折磨老師以致其在飛往森林生境途中蒙難,也對師妹花仙博士造成不可逆轉的精神創傷,致使她在原始森林深處并未能真正走出“抑郁”,而同腹中的金毛胎兒一起死于非命。至此,以花仙博士為代表的現代人在原始森林里返祖尋根,卻因牽扯到現代性語境里的名利角逐而最終失敗。

同為譚教授弟子的花仙對蕺玃的態度迥然不同于她的那位師兄牛冰攰,她堅持認為玃的腦容量只有655毫升,并患有唐氏綜合征以此明示猴娃天生粗笨,全然融不進現代文明。與此同時,花仙驚異于玃在無人教授的情況下能辨明眾多草藥且本然地保留了最原始的與大自然通靈的“超能力”,從而把玃看作原始生命力的化身。甚至出于對科研的熱愛,她全身心投入與玃的和合試驗,盡管她在日記中坦承“我把我自己給了他。這算是我的博士論文的一部分”d,她也許并沒有產生現代文明語境里的愛情,但這一實驗精神無疑使她回歸到原初生態家園,她甚至不惜自己的全部身心踏尋了知識分子的理想高地。

同樣,從譚三木矢志不渝地堅守知識分子立場出發,對于一個學者而言的兢兢業業、精益求精卻換來對這一片神奇生境的商業踐踏。他敢于攻堅克難、走在時代前沿的科研精神成就了轟動整個生態學術領域的學術成果,這本該為學術后繼者所效仿的精神卻成為他們不擇手段、一味“上位”的籌碼,本該為社會各界守護的科研成果、珍視生態家園的“從我做起”卻成為他們搶占戰略資源、奪得開發權的“商業大戰”。

綜上,表面看來,以守護原始生態、對生態予以人文關懷的譚教授與花仙博士為代表的傳統力量,最終被以巧取豪奪的“精致利己主義”、喪失人性良知而毫無羞恥之心的牛冰攰為代表的現代勢力所擊敗,實則為作者巧妙的藝術構思,他沒有偏激地偏袒守護傳統一方,也沒有激烈地抨擊利用現代一方,而是做了符合現實語境的直陳式處理。這種留白藝術,既信任讀者心中自有判斷,又為生態小說的藝術深度增添了一抹亮色。讀者不禁要問:同為博士,弟子二人面對同樣的生態為何呈現截然不同的態度?細細品味,會發覺其深層無非是生態小說一直在思考的超越性命題,即超越技術與人性、超越工具理性與人文關懷、超越標度時間與循環時間二元對立的“元生態”。

三、現代語言機制下生態語言的美學求索

時代背景下口號式、標語式的語言,具有政治符碼“能指”意涵??剂拷嗄陙砩鷳B小說在語言藝術層面的變化與革新,其狀況不容樂觀:生態報告文學式的話語隨處可見,新聞播報式的媒體宣傳話語不時涌現,冷冰教條式的教化語言并未消減。如此種種,以致生態文學陷入當代文學邊緣化處境而逐漸幽暗。鑒于生態文學需兼顧實用性與文學性的獨特性征,生態小說的創作語言既要達至現代語境所要求的哲思深度,也要符合大眾化時代語境的美學訴求。

詩人身份出身的作家陳應松創作的生態小說,其語言的純度、精度、深度,都值得反復涵詠。加之,他本人早年便離開現代話語機制運作的大環境,宿命般地在楚地源頭神農架林區行吟創作廿年有余。因此,他的小說語言具有《楚辭》的浪漫飄逸、詩歌的飄飛精巧,為一直以來貧乏無奇的生態小說語言攜來一些陌生變形和空白曖昧的美學元素,既孤傲又敞納。此處僅以花仙博士眼中的森林風景描繪語言為例,管窺其語言美感與哲思兼容的藝術品格。

那種曠世的安靜就像是飛升到天空,人的周圍沒有任何障礙,整個肉體世界和精神世界一馬平川,肉與靈。 e

從句式來看,前三個略顯均衡的短句與最后短促有力的三個字形成彌合;從用詞來看,所選用詞匯具有平實特點,而架構成句子后詞語之間形成了足夠的呼吸空間,并不密實卻讓人心生澄明;從節奏與韻律來看,讀起來平仄回旋、仿若靈魂與肉體在沉默森林間自在游歷;從內容來看,森林靜謐景象與人的身心鏡像圓融合一。毋庸贅言,作者對森林風景如此這般的書寫,已超越了作家主體植入的對自然生境觀照式的描摹,而自覺生成一種對生態進行“臨界感”生命書寫的獨特風格。

他的“創造性叛逆”還體現在對自然進行生命書寫的同時,也借助富有個性化的語言,如方言俚語、傳聞史話、街巷噱頭等,果敢而又不失趣味地直陳時代病象。譬如,貴將軍關于膏盲神的講述,既符合講話人的身份設定,也充滿嘲諷意味地對現代病癥加以剖析。

如果此人好斗講狠,膏盲神就藏在他的肝臟里;如果此人心思不正,想干壞事,膏盲神就藏在他的心臟里。f

其實,生態小說語言僵化、刻板的背后隱潛著創作者固化而封閉的認知模式。懷揣一顆悲憫的赤誠之心,擁有一雙反觀的犀利慧眼,陳應松從容無間地深釀傳統汁液,以反哺當下語境。

四、結語

陳應松《森林沉默》直面現代語境,以神性寫作與現代意蘊挖掘之間的微妙平衡為突破,試圖在現代背景下對理性工具與人文情懷做出折中而又不失建設性意義的嘗試,此種具有實驗性質的創作為當下生態小說生境吹進了新鮮空氣。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生態詩學視閾下唐詩英譯研究”(18C0179)

作者:賈芝潔,長沙理工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湖南省詩歌學會會員,研究方向:文學批評及現當代文學外譯。

編輯: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