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觸發青衫濕

2022-05-30 18:42單沭敏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2年11期
關鍵詞:江州主客京城

摘要:《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一句“作詩之旨”,被歷代文人廣為傳頌。文中的琵琶女和白居易都有過一段在京城風光的歲月,琵琶女作為倡女在京城紅極一時,頗受追捧;白居易作為京官和大唐朝廷關系密切。他們如今都流落到偏僻的江州,過著孤獨悲涼的生活。月明之秋夜,巧遇于潯陽江湓浦口,知音相訴,由于種種巧合觸發共鳴,泉涌之淚飽含了對世事人生的悲憤之情。

關鍵詞:《琵琶行》巧合夜啼青衫濕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一首長篇敘事詩,可以說是白居易“新樂府”詩中的代表作。詩文講述了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在夜晚送客途中巧遇琵琶女的故事?!皩⑴门瘺錾硎篮驮娙耸б庀U居綰結而寫,感人至深?!盿文人騷客失意之時,吟誦此篇的確能帶來各種情感之共鳴,這也可能是其成為名篇的重要原因。然則細讀文章,這些大都是由“巧”聯結起來的,所謂無巧不成書。

一、巧遇于潯陽江湓浦口

琵琶女身處內憂外患兼具的中唐戰亂年代,外有回紇、吐蕃,內有“朝廷和割據勢力間的斗爭”和“宦官掌握政權,加上朝官與宦官間的斗爭和朝官間朋黨的斗爭”b?!暗堋睆能娙チ?,生死未卜,戰亂年代恐怕兇多吉少;“阿姨”去世了,也不知是何緣故;來聽琵琶的貴游子弟也越來越少了;而琵琶女年紀大了只好嫁給了商人。這天月明之夜,琵琶女恰巧孤身單舟漂泊至潯陽江湓浦口,壓抑不住心中的苦悶之情,一個人孤零零地在船上彈奏琵琶以排解心中無限情思。

白居易早年在京城任職,后來被貶江州。這天月明之夜,恰巧在潯陽江湓浦口送客,于船上設宴為客餞行。古人行路,天未明即啟程,傍晚早早就要找到投宿之處,夜間送客實非常態,因此客和作者的關系應該是很密切的,不然怎么會至夜才歸,極有可能是一同被貶的官員。與被貶官員相聚,時間入夜,不忍分離又不得不分離,凄涼之感油然而生。恰巧此時,江上突然傳來久違的京城“仙樂”,與剛才的氛圍形成了極大的反差,主客都被深深吸引。主客主動移船而就之,邀請琵琶女彈奏以助離別之宴。

這天月明之夜,詩人于潯陽江湓浦口舟中設離別之宴,恰巧琵琶女亦漂泊于此孤獨彈奏。巧于“仙樂”能夠成為聯結雙方的另一契合點。

二、巧于琵琶曲之喜愛

琵琶女在少女時期彈奏琵琶的水平就非常高?!笆龑W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小小年紀就已經從京城琵琶名師門下出師,屬于宮廷教坊中的上乘水平。一方面,可見其對于學習琵琶的天賦極強,技藝超群。另一方面,也和自身努力分不開。十三歲,小小年紀就獲得了業界的認可,在業界有一定的地位。從主客的表現看來琵琶女彈奏琵琶的水平是一流的,不然主客怎么會被琵琶聲吸引,沉浸于其中,后又比之為“仙樂”。

詩人被貶江州之地也快兩年,從來沒有聽到過“絲竹之聲”。村笛、山歌之類的音樂根本不能稱之為“絲竹之聲”。遠遠江上飄來琵琶曲,詩人便聽出“有京都聲”,可見詩人對京城流行的樂曲聲調特點非常熟悉。想來當年在京城的時候詩人便經常欣賞和研究琵琶曲,也可能當年在京之時主客就經常一起去聽琵琶彈奏,他們是志同道合的好友,所以都為之吸引,可見在琵琶上都有一定造詣。詩人不僅能判斷出所彈之樂曲 , 還對彈奏技法了如指掌,由此看出詩人音樂功底之深厚。儒家倡導禮樂治國,再加上大唐讀書人開放灑脫的情懷,詩人精于琵琶也是很自然的事。

主客為琵琶聲所吸引,邀請相見,請求彈奏了一曲又一曲。兩年以前京城流行的琵琶曲,琵琶女爛熟于心,主客也爛熟于心,體現了他們對琵琶曲深深的喜愛之情,也留存對當年生活狀態無比的眷念之情?!霸娤驎艘鳌?,琵琶女于孤獨寂寞之中巧遇知音,后展示彈奏之技藝,情感流露于指尖,酣暢淋漓地抒發胸中之孤憤,引起主客之共鳴。

三、巧于身份地位之落差

琵琶女年輕時居住于京城的商業繁華地段,“一是貌美如花,艷壓群芳;二是技藝超群,紅極一時”c 。很多京城貴游子弟前來聽曲,不惜財物爭著打賞,以此為榮耀之事。琵琶女成為富家公子的追捧對象,日常收入頗豐,過著眾星拱月、紙醉金迷的生活,是京城娛樂界的風云人物。由于琵琶彈得好,也受到了同行的尊敬,在業內地位頗高。后來卻意外嫁給一位商人,漂泊到江州這樣的偏僻之地。此地沒有同行,彈琵琶的技藝也沒有人認可,業界都沒有了何談業界的認可呢?這樣偏僻之地哪有什么貴游子弟來捧場?哪還有什么身份和地位?孤寂落寞之情油然而生。

白居易,才學名滿京都,仕途通達,在東宮任職,“是個陪侍太子的閑職”d。雖然是閑職,但是地位高,有機會為國效力、一展抱負。卻“終以越職言事的罪名”e 接連被貶為江州司馬。身處偏僻之地江州,遠離朝廷,對關乎國計民生之天下大事便無能為力了,自己的理想抱負也難以施展了。

不知詩人在京城之時是否聽過琵琶女彈奏琵琶曲,琵琶女是否耳聞過詩人的名聲,筆者大膽猜測他們大概率是有交集的。在江州遇到卻不相識了,可見變化之大。他們的身份地位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優越到落魄,因此承受著巨大的心理落差。

四、巧于目前所遭之處境

琵琶女嫁給商人后還能靠彈琵琶增加收入嗎?文中沒有交代,筆者認為大概率是沒有了。一則,夜彈琵琶寂寞無聊,感情沒有依托,只能自我排解;二則,琵琶此地無人欣賞,江州有山歌也有村笛,這是當地人所喜歡的音樂,琵琶這種高雅音樂聽不懂也不愛聽,琵琶女到此并不是為了掙錢生活的;三則,在出嫁之前身處長安繁華之地,目前身處偏僻之江州,琵琶女生活境遇可想而知。

“商人重利輕別離”是很自然的事情,商人重利那是行業要求,無可厚非。商人“前月浮梁買茶去”,浮梁與江州相距是比較近的,水路交通也比較發達,琵琶女完全可以與丈夫一起去浮梁。但他卻留琵琶女一個人獨守空船?而琵琶女孤零零的一個人,文中沒有提到親子之思,十之八九他們是沒有孩子的。在那個時代,女子年齡大了如果還沒有孩子,在夫家的地位一般是不會高的。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寫道:“娶此長安故倡,特不過一尋常之外婦。其關系本在可離可合之間,以今日通行語言之,真'同居'而已?!眆目前的“丈夫”會是自己的終身依靠嗎?孤舟處于江水之中,江水寒濕氣重,天上一輪孤月,這種種環境加劇了琵琶女心情的沉重。

詩人孤身一人被貶來到江州任一閑職,也看不出在江州官場有志趣相投的好友,如果說有好友的話,也可能就是即將離別之客??腿撕驮娙艘粯佑粲舨坏弥?,朋友相聚排解憂愁,離別之時仍是“慘”態籠罩,悲情無可寄托。詩人住在低濕的江邊,感受到的是陰冷的濕氣,聽到的是杜鵑啼血之聲和猿猴哀鳴之號,看到的是房屋四周的苦竹、黃蘆,心情怎能不沉重?想聽點音樂排解一下,江州的村笛和山歌卻更難以入耳!“臥病”不知是身病還是心病,抑或是身心俱病。環境折煞人也,氣氛折煞人也,處境折煞人也。

五、巧于天涯淪落之夜啼濕青衫

琵琶女為何會淪落嫁給商人漂泊到江州呢?文中交代得比較明確,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如“顏色故”“老大”,沒有以前那么“貌美如花,艷壓群芳”了?!凹妓嚦骸焙孟駴]有改變,不然也不會得到主客的贊賞。后來貴游子弟不來捧場了,琵琶女沒有了生活來源,只好嫁給了商人,這也是身不由己的無奈選擇。

“夢啼妝淚紅闌干”,夢中想起年輕時快樂的場面,沉浸于回憶,對比現實中的生活,天壤之別?!皦籼洹?,何為“啼”?“哭而有言,后人多用于小兒哭?!眊 連在夢中都邊哭邊自言自語,輾轉反側,任憑淚水泉涌而下和著胭脂紅粉,縱橫滿面。

詩人為何被貶到江州呢,難道僅僅是因為越職言事嗎?“白居易在朝時曾不斷上奏,使憲宗多次改變了對一些大臣中官的提升和委任?!県白居易雖然在東宮,仍然向憲宗進諫,看來越職言事已經不是首次了,并且居然還獲得了憲宗的采納,改變了已有的策略,看來白居易越職言事的行為并不是其被貶謫的主要原因。

“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上書的矛頭指向就是藩鎮,他被貶江州的命運已經注定?!眎越職言事只是表面借口而已,根本原因還是其所言之事觸犯了黨爭權貴和割據勢力的利益。壞人前程,遭人嫉恨,特別是遭到奸佞小人的嫉恨,他們網羅證據、捕風捉影?!坝醒跃右啄笁嬀蓝x《新井篇》,言既浮華,行不可用”j 極盡搜羅之能事。

元和四年(809),《宿紫閣山北村》最后四句“口稱采造家,身屬神策軍。主人慎勿語,中尉正承恩”寫得非常直白,“諷刺的矛頭,刺向暴卒的后臺'中尉';又透過中尉,刺向中尉的后臺皇帝!”k 像此類的詩,白居易還寫了很多,因此各種原因綜合起來,便導致白居易被貶江州。

一旦得罪權貴,才華、治國理政之能力、為朝廷為天下蒼生效力等等抱負都是無足輕重的,委屈的淚水油然而生。況且家園正處于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之中,百姓生活艱難困苦、水深火熱,而頗具政治才干的自己卻只能處于偏僻之江州“恬然自安”已有兩年,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壓抑不住心中的情感,淚如泉涌,青衫都濕了。

琵琶女夜啼是自己生活中不如意之情感的集中爆發。后一次彈奏,情感肆意汪洋,使得主客皆引起極大的共鳴,為之掩面流淚,詩人泣之為甚。誰又能否認琵琶女沒有掩泣呢?情感在循環觸發中達到高潮,滿腹辛酸凝結成淚水。

六、結語

琵琶女與白居易當年在京城地高位顯,紅極一時,后白居易得罪權貴連連被貶,琵琶女被貴游子弟拋棄后被商人娶來當外婦,然而又被拋棄在孤舟之上。棄臣、棄婦巧遇于江上,再加上一系列的巧合,使得互相引發情感的碰撞,悲天憫人,令人斷腸。

試想,如果琵琶女琵琶彈得非常一般,僅靠美貌紅極一時,白居易的詩文、治國理政之能力也很一般,而是一味通過各種手段鉆營升遷,那么他們的淪落就是“理固宜然”的了,他們的淚水就不會引起世人之同情。而他們都不是因職業核心素養喪失而導致被拋棄,當時之世道可見一斑,種種巧合之處可能是詩人和琵琶女的共鳴之處。琵琶女不斷與命運抗爭,漂泊于江州也沒有放棄技藝,詩人在江州又何曾放棄!再說詩人如果僅僅顧惜自己的官位是絕對不會犯“越職言事”這樣的“低級錯誤”的,也不會寫諷喻詩落人口實,從此種種遭遇可看出詩人與琵琶女處境之相似,情感之共通,因此詩作才具有了流傳千古、震撼人心之力量。

參考文獻:

[1] 蘅塘退士編 .唐詩三百首 [M].陳婉俊補注 .北京:中華書局,1959.

[2] 楊九峻主編.中職語文教學參考書(第四冊)[M].南京: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13.

[3]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第三編第一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4] 肖武.對《琵琶行》的幾點質疑[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6(7).

[5] 楊九俊主編.語文綜合拓展教程(第四冊)[M].南京: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14.

[6]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7] 辛文房.唐才子傳全譯[M].李立樸譯注.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

[8] 鄧福賴.借歷史知識解讀《琵琶行》[J].教育,2014(15).

[9] 程千帆等.唐詩鑒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

作者:單沭敏,碩士,江蘇省太倉中等專業學校講師,研究方向:語文教學、語言學、中職教育。

編輯: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歡
江州主客京城
《紅樓夢》中的“打趣”之妙
京城之夜,文化之夜
關于遼上京城營建的幾點淺見
經驗與存在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歸人
《江州帖》
淺談古代江州以“樊籬”為城垣的可能性
華氏經營江州與家族網絡
旅游目的地主客關系研究——以永定土樓為例
京城:請聽雕塑家進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