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鮮朝文人劉希慶漢詩的民族性淺析

2022-05-30 19:31邵嘉昱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2年11期
關鍵詞:唐詩朝鮮詩人

摘要:劉希慶是朝鮮朝委巷文人群體中的一位代表人物,著有《村隱集》與《喪禮集》。劉希慶在創作漢詩之時多取法于中國唐詩,17世紀譯官洪世泰曾評價其漢詩:“其為詩,閑淡近唐?!比欢?,劉希慶受三唐詩人與當時社會風氣的影響,他在接受唐詩的同時,還不忘顯露出朝鮮朝獨有的民族性特征,進而使詩歌逐漸本土化。

關鍵字:朝鮮朝劉希慶委巷文人民族性

劉希慶(1545—1636),字應吉,號村隱,江華人,父親劉業仝,母親裴氏,朝鮮朝中期的委巷詩人,其代表著作為《村隱集》與《喪禮集》。他精通喪葬禮術,曾跟隨南彥明學習《文公家禮》與當朝所需禮儀。此外,他又同樸淳學習唐詩,為自己的漢詩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劉希慶雖出身賤民,但自中年起就被授予官職,逐漸擺脫了身份上的束縛。壬辰倭亂(1592—1598)之時宣祖給予其身份任免狀;1609年國庫虧空,劉希慶主動獻計后被授予正三品官職“通政大夫”;仁祖反正(1623)之時被授予中二品官職“嘉義大夫”;1646年因兒子劉逸民立功,他又被追贈為正二品官職“資憲大夫漢城判尹”。

諸多有關劉希慶的評價均指出其在漢詩創作中受唐詩影響頗深的現象。如洪世泰:“自號村隱,其為詩,閑淡近唐?!崩顣嵐猓骸拔魟e詩相贈,連篇字挾霜,猶追唐李杜,不學宋陳黃?!崩钪玻骸皠⒐躺茷槁曉?,得王孟體格?!崩铉睿骸捌湮┬缘⒓丫?,語不驚人,死且不休者,歷古通今,獨飯顆翁一人?!辈粌H如此,筆者在劉希慶經典代表作《村隱集》卷1中也發現了不少地方有中國唐詩的痕跡。如文中直接提及唐朝詩人:王維“摩詰奇才難畫處”等3處、杜牧“樊川何事太遲遲”等2處、杜甫“覓句還慚老杜才”1處、李白“何羨湓池李謫仙”1處等。又如,其詩中常?;锰圃姡骸昂萎敼惨袞|樓月,卻話完山醉賦詩”套用李商隱“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野店煙初暝,漁村火獨明”套用杜甫“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等。

然而自“三唐詩人”起,文壇上掀起了一股“漢詩本土化”的熱潮,使詩人在創作過程中會下意識地去增添與朝鮮朝本土相關的內容?;钴S在這一時期的劉希慶亦不例外,本文將從其詩歌中出現的本土地名、前朝歷史、風俗民情、文壇嬗變四個角度出發,分析劉希慶漢詩中的民族性,進一步體會劉希慶詩文中的民族文學精神。

一、情系錦繡河山

朱太史之蕃,新安人,游漢江作長篇一首,使首揆柳永慶次之。時簡易制述官代制,其首句曰:“漢江自古媛佳客,不能十里王京陌?!苯邮沽姼耐蹙┒幼鏖L安,簡易微哂,及呈太史,大加嘆賞。因招出長安二字,謂之曰:“長安本非爾地,語亦萎,不若王京二字?!蔽鲏ぢ劺?。

明朝大臣朱之蕃在讀完朝鮮朝詩人創作的漢詩之后,指出此類漢詩過多使用中國地名。朱之蕃認為這一創作弊端無法將作者內心的真實情感準確傳達。自此,朝鮮朝詩人便逐步走向了漢詩本土化的摸索之路。

崔孤竹輩,嘗曰我國地名,不及中原,故作詩不得使地名,每以為恨。

“三唐詩人”之一的崔慶昌與前文所述的朱之蕃有著類似觀點。他認為詩人們不能存在本國地名不如中國地名的想法,還鼓勵詩人們在創作中要多使用朝鮮朝本土地名。由此可見,朝鮮朝詩人們真正開始使用朝鮮地名創作最早可以追溯至三唐詩人出現的16世紀。而生活在該時期的劉希慶因生性愛好游山玩水,且受到三唐詩人的影響,他的詩歌中出現了很多朝鮮朝本土地名。

夜宿清猿寺,朝游碧洞霞。

武陵知不遠,流水泛桃花。

——《中興洞》

暫過正陽寺,仍登天逸。

亂山千萬疊,揔是玉屏開。

——《登正陽寺天逸》

無等山前息影亭,池邊細草喚愁生。

溪云釀雨能欺月,減卻梅窓一夜明。

——《息影亭》

家在長安紫陌東,門前流水碧溶溶。

丹砂鍊罷無余事,坐對三山第一峰。

名作欣賞/詩文評鑒>

昌德宮西景福東,中間一壑水溶溶。

人來莫謂無佳翫,看取中天聳碧峰。

——《枕流》

《中興洞》一詩中出現的“中興洞”與“清猿寺”是位于全羅南道麗水市的一個洞。劉希慶將自己客宿清猿寺的經歷與陶淵明的世外桃源“武陵”相比擬,告誡讀者們不必跋山涉水去尋覓遠方的美景,只要擁有一雙慧眼就會發現美景無處不在。

《登正陽寺天逸》題目中的“正陽寺”與“天逸”位于江原道金剛郡內康里,此詩描繪出了詩人登上天逸后看到了疊疊重山之景。兩處朝鮮朝本土地名的出現,除了有單純記錄美景的功能外,還有提升朝鮮朝人民內心民族自豪感的作用。

《息影亭》中的“息影亭”與“無等山”是朝鮮的地名。息影亭位于全羅南道潭陽郡南面池谷里處。詩人在息影亭看到“草”“云”“雨”等情景后不禁心生愁緒?!跋⒂巴ぁ迸c“無等山”的出現不僅可以讓讀者油然升起熟悉感,還將作者內心的情感烘托到了極致。

《枕流》中的“昌德宮”與“景福宮”均是朝鮮朝時期建立于首爾中路區的宮殿。劉希慶借用這兩個耳熟能詳的地名作為參照物來介紹自己的家——“枕流”的具體位置。

通過以上四首詩可知,詩人使用本國的山川湖海進行創作可以更好地營造環境、渲染氣氛。除此之外,詩人想要表達的情感也可以更為清晰準確地被本族人民接受,從側面也凸顯了詩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二、回顧民族歷史

以歷史作為背景材料的漢詩分為詠史詩與懷古詩兩類。朝鮮朝15世紀的詠史詩與懷古詩多借用中國歷史與文物來對朝鮮歷史進行再解釋。直至16世紀,隨著三唐詩人的出現,懷古趨勢漸漸顯現。三唐詩人的漢詩中常用“百濟”“扶余”“松都”“松京”吟詠人生無常、現實悲觀以及對前朝的惋惜與憐憫之情。

盡管《村隱集》卷1中收錄的詠史詩與懷古詩數量不多,但也可以從中洞悉出其存在的懷古傾向。

獨立溪橋畔,風煙萬壑陰。

殿荒已沒,山水古猶今。

輦路飄寒葉,毬庭下夕禽。

逢人問前事,落日照西岑。

——《松京懷古》落魄湖西放浪游,釣龍畔泛孤舟。

球庭細草空添恨,輦路寒煙暗結愁。

半月城邊曾灑淚,皋蘭寺里又登樓。

溫家五百年前事,落日漁歌古渡頭。

——《次白馬江懷古韻》詩人乘逸興,獨上練光亭。

木落山新瘦,天寒酒易醒。

云深箕子墓,月掛浿江城。

往事今追憶,難堪淚濯纓。

——《練光亭》《松京懷古》題目中的“松京”是高麗都邑之意,

因此,可將該詩歸類于懷古詩。詩人獨自一人站在橋邊,回首往昔“殿”“輦路”“毬庭”等的繁華,今日的荒涼不言而喻。在戰爭頻發的環境下,劉希慶不免想起前朝高麗時代,借助此詩流露出渴望社會回歸太平盛世的美好愿景。

《次白馬江懷古韻》與《松京懷古》有頗多相似之處。第一,通過題目可以將其定位為懷古詩;第二,內容上均選擇了“輦路”“毬庭”兩個修飾對象;第三,詩歌整體都間接地表達出詩人對前朝高麗的追憶。即:失魂落魄的詩人游走于江湖,看遍世態炎涼后,禁不住想念起500年前的和平年間,真是“溫家五百年前事,落日漁歌古渡頭”。

《練光亭》中的“箕子墓”是后代人為箕子建造的墳墓?!皼纸笔窃跉v史上頻繁出現的詞語,也就是如今的大同江。從內容上本詩在提及朝鮮歷史后進入了尾聯的“往事今追憶,難堪淚濯纓”,以此表達了詩人因懷戀往事而產生的悵惘之情。

縱觀上述例文,可以發現回顧民族歷史這一部分常被用于邊塞類詩歌中。因劉希慶身處兵連禍結的戰爭時期,不免今昔對比,心生重返前朝和平與安寧之愿。

三、融合風俗民情

15世紀后半期至16世紀前期的朝鮮朝漢詩大都只是被當作一種交流的工具或表達感情的手段,主題較為單一,創作手法只涉及借景抒情與托物寓意。與此相比,16世紀三唐詩人的漢詩主題則向前跨越出了巨大一步,與傷春悲秋不同的是,這一時期的詩作更貼近當時人民的生活意識。如描寫農村風光、農民生活,借日常生活吐露內心情感,代表農民發聲等。同樣身處于16世紀的劉希慶,因自身身份卑賤以及社會民不聊生,他在創作漢詩之時自然會將關注點投射到社會層面。

不見西潭久,思之暗斷魂。

空山吟伐木,落日望停云。

兵火六年內,交親幾箇存。

何時風雨夕,笑語對芳樽。

——《奉寄李學官》

節序端陽值,秋千畫閣前。

紅裳飄白日,繡舃蹴青天。

卻訝吹簫女,還疑竊藥仙。

下來垂手立,云鬢綠頹然。

——《秋千》

東畒迢迢十里強,耕余黃犢臥斜陽。

清和四月移秧急,處處農夫擧趾忙。

——《金陵菊村八詠東畒觀稼》

雨余山色翠霏微,

正是官途柳絮飛。

杜宇亦知為客苦,

慇懃勸我不如歸。

——《客中聞杜鵑》

第一首《奉寄李學官》創作于戰爭時期,表達詩人渴望回歸和平之年以及欲與舊友重聚的思想感情。劉希慶一生經歷了壬辰倭亂、丁酉再亂、丁卯胡亂、丙子胡亂等各種戰亂。在這樣的背景下,他贈給自己的摯友“西潭”“李學官”(即李達)一首詩,希望待到風雨平息,二人依舊能同“昨日”一樣把酒言歡。

《秋千》一詩則是記錄了端午時節朝鮮朝女子們蕩秋千的風俗習慣。高麗顯宗時期中國使臣郭元曾提及“在高麗端午蕩秋千”的習俗。詩歌首聯交代了當前正值端午,進而引出秋千登場,頷聯勾勒出一幅女子蕩秋千圖,頸聯中以“吹簫女”(源于中國《列仙傳拾遺》,代指美女、仙女)、“竊藥仙”(即傳說中的嫦娥)襯托此女子的美貌,尾聯描繪出了蕩完秋千后女子美貌依舊如初的狀態。整首詩從端午佳節女子蕩秋千的場面入手,將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與朝鮮朝本土風俗結合。

《金陵菊村八詠東畒觀稼》是以農村生活作為背景來展開的。第一句中的“十里”交代了農民艱巨的工作任務,第二句悠閑自得的黃牛與第一句勤勤懇懇的農民形成了對比,第三、四句營造出了農民們在四月栽秧的忙碌場景。以上情景均為劉希慶親眼所見親身所感,借此向讀者展現出農民們忙于生活疲于奔命的實景狀態。

《客中聞杜鵑》旨在表達對當時政界的不滿。1565年文定王后去世后,士林派作為新的勢力登上了政治舞臺,可見劉希慶曾親眼見證過勛舊派與士林派之間的斗爭。詩歌第一句描寫了雨后霧氣彌漫的山景,第二句將如今的官場比作空中雜亂飛舞的柳絮,三、四句將自己的想法寄托于杜鵑,用杜鵑的口吻告誡自己日后不要踏入仕途??傮w來看,該詩從側面闡述了官場生活的復雜與混亂。

相較于前兩個部分,融合風俗民情所適用的主題則相對廣泛。如展示端午蕩秋千的風俗習慣、搖搖欲墜的朝廷動蕩、早出晚歸的農民生活等,這一部分將朝鮮朝當朝的生活恰到好處地融入了漢詩作品中。

四、當朝文壇嬗變

劉希慶《村隱集》卷1里收錄的所有漢詩中可以找到許多凸顯當年文壇現狀的語句。大體分為三類,即作詩氛圍的濃厚、人才濟濟的局面、詩社雛形的顯現等。

首先,作詩氛圍的濃厚?!霸娔芰那才d,酒亦可消愁?!保ā妒幋骸罚耙髟娏那才d,把酒且論懷?!保ā墩嫠赏ぁ罚安迷娮詳M酬佳節,把酒誰能慰老翁?!保ā兜歉摺罚扒绱靶秉c筆,凈幾坐題詩?!保ā毒创紊蛘ろ崱罚皵y琴彈古調,呵筆寫新詩?!保ā抖司釉儆们绊崱罚鞍偈仔略娗骞文?,千秋嘉慶喜浮顏?!保ā斗畛噬昱幸x州迎慰之行》)根據以上六個例文,可以發現在劉希慶生活的年代里,詩人常將“詩”和“酒”進行類比,酒是一種飲品,被用來消愁解悶,而詩則是文人們抒發情懷的工具。

其次,人才濟濟的局面?!坝锌颓迩锟绱簌i,飄然直上碧云層?!保ā斗痦敗e徐佐郎》)“曾聞南國癸娘名,詩韻歌詞動洛城?!保ā顿浌锬铩罚暗赖旅髑лd,文章冠一方?!保ā额}深谷靜菴墓》)“詞華爭雪月,筆力動龍蛇?!保ā顿洍钚悴拧罚┍M管劉希慶只提及了白大鵬、李梅窗、趙光祖等幾位有著卓越作詩才能的人,但詩人的身份階層則涵蓋了文臣、平民,乃至妓女。從這一點可以了解到當朝詩歌在被大眾接受的同時也逐漸趨于平民化。

最后,詩社雛形的顯現?!皯@懃為報諸詩伴,湖寺尋僧定幾時?!保ā顿洀埖挛碳媸局T友》)“吾行不為尋芳意,唯趁論詩十日期?!保ā吨胤旯锬铩罚昂萎敊M跨青牛去,雪屋懸燈共賦詩?!保ā毒闯屎孟砂浮罚叭苑攴酵鈧H,把酒共論詩?!保ā肚迤剿沦浗鹦悴拧罚昂萎敻黩}壇會,共對云山改舊詩?!保ā顿洿抻⑹濉罚八麜r倘得論文會,共把深杯一放歌?!保ā洞梧嵭⒓冺崱罚┥鲜隽渚婕霸娙藗兙墼谝黄鸾Y成詩會交流詩作的相關內容。詩會,即為詩社,在朝鮮朝提及詩社自然就會聯想到委巷詩社這一代名詞,而朝鮮朝的第一個委巷詩社就是由劉希慶、白大鵬建立的枕流臺詩社。這種結詩社論詩作的文人活動為后期各個委巷詩社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

通過以上論述,可以明晰劉希慶當時的文學界發生的一系列變化:人們擁有提筆寫詩的高漲熱情;詩人的范圍逐步擴大到平民、女性群體;委巷詩社萌芽的誕生等。由此看來,詩歌的地位在當時社會可謂舉足輕重。

五、結語

劉希慶在創作漢詩時多次提及王維、杜牧、杜甫、李白等多位唐朝詩人,甚至還撰寫“閑齋盡日燒香坐,手把唐詩獨自吟”這一詩句,足以看出詩人對唐詩的崇尚與熱愛。不僅如此,劉希慶在接受唐詩熏陶的同時,還致力于將本民族的文學與文化融合進作品中,使自己的漢詩更具民族性色彩。

通過研究朝鮮朝文人劉希慶漢詩中所顯現的民族性特征,可以發現詩人們展開本土化創作以后產生了很多積極的影響。不僅有助于提高本族人民賞析與理解的能力,還有助于增強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與自豪感。這一改變大大宣揚了朝鮮朝的民族風情,對其優秀文化的域外傳播起到了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16??三唐詩人·唐詩風研究[D].????:???????????,2005.

[2] ???.??(思菴)???????-????????????????-[J].泮橋語文研究 ,2004(16).

[3] 洪萬重.詩評補遺[M].首爾:成均館大學出版社 ,2019.[4] 劉希慶.村隱集[M].慶尚南道:南???,2009.

[5] 許筠.惺所覆部藁[M].首爾:民族文化促進會 ,1989.

作者:邵嘉昱,長春理工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韓國古典文學。

編輯:杜碧媛E-mail :dubiyuanu63.com

猜你喜歡
唐詩朝鮮詩人
唐詩寫柳之妙
春夜講唐詩記
唐詩里的日與月之爭
曬娃還要看詩人
我理解的好詩人
詩人貓
朝鮮國慶"輕松"閱兵顯自信
唐詩賞讀
朝鮮試爆氫彈,中方堅決反對
詩人與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