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算力:大數據時代發展的關鍵“底座”

2022-05-30 10:48王艷鑫韓笑張少波
科學中國人·上半月 2022年8期
關鍵詞:算力底座數字化

王艷鑫 韓笑 張少波

身體不動就能沉浸式游覽中世紀的巴黎,在數字時空見證巴黎圣母院從拔地而起到浴火重生;走進虛擬展場體驗各類應用,和業內專家“面對面”視頻互動交流;展會逛累了還可以休息一下,品嘗一杯5G機器人調酒師私人定制的飲品……

2022年2月27日,第17屆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在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自治區的巴塞羅那會展中心開幕。會上,諸如上述炫酷的展示不勝枚舉,那些實時、流暢的沉浸式體驗,令人倍感興奮。這些突破性技術和產品背后,是算力的加持。無論是運營商、制造商還是服務提供商,都把展示和關注焦點聚集在數字領域的突破性發展上,推出了各式各樣與算力相關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今天,讓我們一起關注——

算力成為新的生產力

1997年,國際象棋名家卡斯帕羅夫與IBM超級電腦深藍對弈,結果大師輸了。

2016年,世界頂級圍棋高手李世石與AI圍棋對決,最后竟以1∶4慘敗于谷歌阿爾法狗。

2019年,AI電競團隊OpenAI Five與人類戰隊對決古跡守衛(DotA,暴雪公司出品的一款多人即時對戰、自定義地圖的游戲),以2∶0完勝世界冠軍OG戰隊……

在上述比賽中,人工智能(AI)憑什么能戰勝人類?答案是其背后的超強算力。人工智能通過算力處理大量的相關數據,并借助神經網絡不斷學習成長,最終獲得技能,戰勝人類選手。

那么,到底何為算力?

通俗來說,算力就是計算能力,指的是數據的處理能力。小至手機、PC,大到超級計算機,算力存在于各種智能硬件設備。沒有算力,就沒有各種軟、硬件的正常應用。

也有人說,它是未來“城市大腦”的核心,影響著城市公共服務的質量。還有人說,它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制約著經濟運行的效率。

在人類生產力發展的歷史中,原始經濟以人力為主,農業經濟以畜力為主,工業經濟以動力(電力)為主。到了數字經濟時代,算力成為當前最具活力和創新力的新型生產力之一。

大數據時代,算力代表著對數字化信息處理能力的強弱。它不僅改變了人類的生產方式、生活模式和科研范式,而且越來越成為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底座”。

小到智能電腦、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大到天氣預報、醫療保障、清潔能源等民用領域拓展應用,都離不開算力的賦能支撐。

對于未來軍事斗爭亦是如此。特別是智能化戰爭中,計算不再是粗略概算而充當戰爭配角,如何用算力提升“廟算”能力,對敵方作戰企圖、戰場走勢等作出準確預測和判斷,將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一環。

正如美國學者尼葛洛龐帝在《數字化生存》一書的序言中所言:“計算,不再只是與計算機有關,它還決定了我們的生存?!?/p>

一切數字技術不能缺少算力

行程流調、線上教育、遠程辦公……在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數字化技術像封在瓶子里的蘇打水,“嘭”的一聲,能量大迸發,以迅雷之勢按下發展“快捷鍵”。

進入后疫情時代,數字經濟將不再是一個可選項,而是一個必選項。

比如在我國,某鐵路購票軟件春運期間日訪問量最高達1500億次、電商月活用戶超過5億個、抖音每天播出視頻數量超過10億條……

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數字化技術,在各個行業得到加速應用,并且大部分業務場景都是多項數字化技術疊加使用。算力作為數字經濟的新引擎,正持續促進線上線下加速融合。

以電商中的智能推薦為例,向用戶推薦合適的商品,背后通常是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海量數據采集、加工、整理,然后利用人工智能算力不斷對模型進行訓練,再根據用戶近期可能產生的需求,進行實時計算和推薦。

當整個社會加速走向數字化時,計算作為數字化基礎技術,成為人類能力的延伸,賦能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算力作為數字產業核心的組成部分,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像水、電、氣一樣,日用而不知。

未來算法戰,已從人類大腦層面轉換到機器類腦層面,誰的算力迭代升級快,誰的機器學習能力強,誰的決策就更符合對抗態勢,誰就將占據智能化戰爭的頂端。

當萬事萬物都離不開算力時,一個嶄新的算力經濟時代必將到來。一方面,算力有望成為拉動數字經濟向前發展的新動能、新引擎;另一方面,算力正成為影響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話語權的關鍵要素,成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發展水平的重要指征。

算力時代看似剛剛開始,實則拉力戰早已開啟。從城市到家庭,從政府到企業,算力已成為未來企業乃至國家發展的主要動能,而且必將成為一種高需求的熱門資源。

據中國信通院測算,2016年至2020年期間,我國算力規模平均每年增長42%,撬動數字經濟增長16%、GDP增長8%。

“算”“網”融合讓信息服務走向“新藍?!?/p>

蘇翊鳴完美呈現內轉1800°抓板,谷愛凌戰勝自我上演超級大逆轉,徐夢桃舒展騰空放手一搏……

手持一部5G手機,點開應用程序,北京冬奧會賽場上的精彩瞬間,大片“子彈時間”特效沖擊著屏幕前人們的眼球。其背后的神秘力量,就是算力網絡——通過邊緣服務器和云端協同,即可完成計算與傳輸。

有人打了個比方:如果把人工智能當作火箭,那么數據就是火箭的燃料,算法就是火箭的引擎,算力即為火箭的加速器。

面向各種場景的數據產品或應用,超大規模的數據量對處理效率不斷提出更高要求——沒有強大的算力,數字經濟將失去核心支撐??梢哉f,算力對數字經濟時代行業領域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

算力基礎設施是算力網絡的“心臟”,除了云原生、無服務器計算和異構計算等技術外,還需要大帶寬、高可靠、易調度的網絡基礎。

算力與網絡的結合并不是簡單的疊加。以“網”連“算”,將泛在分布的算力互聯成網。同時,以“網”強“算”,利用算力集群優勢,高效聚合、統一調度分散的算力資源,實現算力服務隨需隨選,推動算力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計算力強者勝。戰爭規律一般都是“多算多勝,少算少勝,不算不勝”,傳統“中心計算模式”的中軍帳,無法穿透迷霧“窺出”戰場態勢。推動“算”“網”融合,通過“云+邊+端”的計算模式,快速規劃出武器選擇、打擊窗口、攻擊路徑等,將成為左右戰局走勢的關鍵所在。

根據有關機構的預測,到2025年,全球網絡連接數將達到千億量級,全球年新增數據量將達到1800億太字節。在這個背景下,算力已成為比流量更加寶貴的基礎資源?!八恪薄熬W”融合也已成為信息通信技術演進發展的重要方向,同時也是一個國家IT產業發展的重大機遇。

“算”“網”融合,有望推動算力成為像水、電一樣“一點接入、即取即用”的社會級服務,形成算力無所不在、網絡無所不達、智能無所不及的愿景。

(文章轉載自《解放軍報》。責編:楊思玄)

猜你喜歡
算力底座數字化
衛星通信在算力網絡中的應用研究
算力網絡中基于算力標識的算力服務需求匹配
大型集裝箱船艙底座結構加強與改進
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算力成為數字經濟的主要生產力
基于SiteAI算力終端的交通態勢感知系統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兵馬俑底座學問大(第六站)
機械字碼打印底座結構優化設計及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