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

2022-05-30 00:48蔣甜甜
校園英語·下旬 2022年8期
關鍵詞:商務英語課程思政

摘 要: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皣H商務英語選讀”課程追蹤經貿、商務領域最新動態,在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本文從課程思政建設總體設計、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情況、課程思政背景下課程的創新等方面對“國際商務英語選讀”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經驗和做法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商務英語;課程思政;商務英語選讀

作者簡介:蔣甜甜(1981-),女,江蘇淮陰人,山東外貿職業學院商務外語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商務英語、高職教育。

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毒V要》指出,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高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一、課程思政與“國際商務英語選讀”

“國際商務英語選讀”是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二年級學生的一門專業必修課。本課程要求學生繼續打好語言基本功,熟悉商務英語常用詞匯和專業術語,掌握商務類英語文章的結構與語言特點,提高商務英語文本閱讀技能和翻譯技巧;要求學生進一步擴大知識面,了解不同主題的商務知識,追蹤經貿、商務領域的最新動態,啟迪思想,開闊視野。本課程的閱讀材料均選自中外新聞媒體,豐富的時事素材、不同的章節主題為課程思政的開展提供了充足的教學資源,因此,本課程在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

二、“國際商務英語選讀”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

(一)課程思政建設總體設計

1.課程目標的調整。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了解國外主流媒體關于國際經濟、貿易、商務活動的新聞報道和評論,在鞏固基礎英語階段所學到的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商務類英語文章閱讀技能;了解世界經濟、商務和貿易領域最新知識和動態,提高用英語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相應的英語語素養和職業素養,成長為具備國際視野和中國情懷的時代新人。

2.教學內容的更新。本課程采用的教材為《英文報刊國際商務閱讀》(第四版),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于2021年6月出版。該教材內容不僅涵蓋了國別經濟、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合作、公司發展、電子商務、能源、投資等傳統主題,還增加了“一帶一路”、股市熔斷、共享經濟、零工經濟、互聯網金融、新能源汽車等新內容。閱讀材料的選擇既兼顧了語言和商務知識的學習,又關注了職業技能和人文素質的培養。雖然該教材緊跟時代前進步伐、適應專業英語閱讀教學發展需要,但鑒于課程需要,教材的閱讀材料主要來自英美國家主流媒體,材料偏西化。高職學生在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認知能力等方面較弱,信息辨識能力不強,價值觀念容易受到西方意識形態的影響。因此,在教材編寫時,出版社邀請相關專家對再版教材進行兩輪審讀,對不合適的內容進行調整和刪減。教學中,利用清華在線教學平臺補充China Daily等中國優質英文媒體對相關話題報道的語篇材料,引導學生關注中西方新聞媒體報道的基本差異,關注中西方文化中的價值觀差異,進而挖掘中西方新聞報道差異化背后的深層原因,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并增強其文化自信、制度自信。

(二)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情況

1.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深入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思政元素,明確思政教育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四個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想信念(中國夢)、職業道德(工匠精神、愛崗敬業、創業精神)、擇業觀(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人生觀(自強不息、堅守本心、鍥而不舍)等。

2.優化完善思政教學內容。遵循單元模塊化、模塊主題化、主題任務化、語言學習與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思路,圍繞思政教育點,將教材主干學習內容和補充的語篇材料進行整合優化。在確保學生掌握經濟商務知識和閱讀技能的基礎上,開展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并引導學生關注國家經濟政策、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與熱點問題,對學生適時開展愛國主義、理想信念、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等教育(見表1)。

(三)改進創新教學方法

1.利用清華在線和智能課堂開展混合式教學,探索更廣闊的課程思政教育陣地。利用在線教學平臺,建設包含更豐富思政元素的課程教學資源庫。教師將所有教學資源進行系統整合,全面展示微課、課件、電子教材、討論話題、拓展資料等資源。課前,教師發布導學任務單,組織學生學習課程資源,發布課前測試、發起討論,關注學生線上學習軌跡;學生接受任務單,自主觀看視頻資源、學習文本資源,完成課前測試,參與在線討論等。課上,教師反饋課前學習情況,講解重難點,師生互動,總結課堂所學,布置課后作業等;學生接受講解信息,與教師和同學互動,反饋學習疑惑,參與課上測試。課后,教師發布作業和拓展學習任務,批閱作業,繼續答疑解惑;學生對學習效果進行反思,完成作業和拓展學習任務,根據教師反饋調整個人學習進度。

2.采用多元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參與度。傳統的閱讀類課程教學,注重學生自主研讀、教師只是帶領學生進行答案校對。這樣的閱讀是教師帶領下的被動學習,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師可以采取任務導向法、提問法、小組討論法、翻譯法、閱讀理解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積極完成教學任務,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效率。此外,對于思政教育點的教學,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查,如“國別經濟”一課,可以讓學生自行查閱世界主要國家同一年度各類經濟發展指標,并進行對比分析,在教學平臺討論區或課上展示學習成果;辯,如“共享經濟”一課,讓學生分組提前收集資料,圍繞共享經濟的優缺點進行辯論;寫,如“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一課,可以讓學生圍繞“RCEP的機遇與挑戰”撰寫小論文。多種教學活動和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學習參與度。

(四)課程評價

改革考核評價形式,重視過程性評價,重視思想性評估,及時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采取教師評價和小組互評相結合、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形式。終結性評價為課程的期末考試,采取筆試形式。形成性評價主要由學生的出勤情況、課堂參與、討論、作業、測試、線上訪問記錄等項目的成績組成。對課程思政的實施效果可以通過課上表現、撰寫學習反思、線上反饋、教學過程記錄等給予評價。注重對學生表達內容的思想性和價值性進行反饋和引導,幫助學生提高自我認知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課程思政背景下課程的創新

(一)教學設計立足“三全育人”理念,在混合式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

通過線上平臺推送蘊含思政元素的學習資源(如中外主流媒體對待貿易爭端不同立場的報道);線下授課時,教師結合教材內容,采用顯性教育和隱性德育相結合原則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鼓勵學生堅定愛國信念,承擔時代使命,為國家和社會作出應有貢獻;課后開展拓展閱讀,了解國際貿易中的機遇和挑戰,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并使其堅定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二)以國內外時政熱點作為切入點,深入挖掘思政元素

課程語篇材料選自英美主流媒體,為課程教學提供最鮮活、最地道的教學材料。教師和出版社專家共同努力,篩選出來的閱讀材料符合思政教育要求,具有極強的教育意義,為教師挖掘思政元素和資源提供現成的素材。如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給中國帶來了全新的挑戰。教學時,教師重點給學生介紹它給跨境電商行業帶來的機遇,免征關稅增加了電子商務的便利,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良好環境。通過思政元素的融入,鼓勵學生樹立職業目標和理想,打牢學習基礎,抓住機遇,勇敢迎接時代的挑戰。

(三)以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為導向,將專業教學與價值引領相統一

線上學習通過視頻、課件、線上測試、討論答疑、作業等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線下教學采用講授、啟發式、小組討論等形式,通過師生、生生互動,達到師生情感交流共鳴,使課程思政潤物無聲地啟迪學生的心靈和情感。如教師分享國外旅行、學習、工作經歷,對比國內外基礎設施建設,使學生為中國速度、中國高鐵、5G等感到自豪和驕傲。

四、課程思政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課程思政激發了課程創新活力,課程思政也給課程建設帶來新的挑戰和研究課題,如:課程思政典型案例如何更好地提煉,從而形成有專業特色的課程思政典型案例;如何對教案、課件、學習資源等持續修改,對思政元素不斷冶煉和加工,從而完善現有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如何開發融入思政元素的教材,以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中國情懷,培養學生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的能力;如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以提高教學團隊的思政教學和研究能力等。

參考文獻:

[1]陳婷婷.課程思政視域下的高職英語教學研究:以教學單元“Food and Culture”為例[J].鎮江高專學報,2022(2):115-118.

[2]鞠晶.地方高校英語專業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以《英語語言學》課程為例[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22(2):120-128.

猜你喜歡
商務英語課程思政
商務英語通用語研究:現狀與反思
“任務型”商務英語教學法及應用
基于SPOC的商務英語混合式教學改革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醫學課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討
學好質量管理,鍛造品質人生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論翻譯倫理視角下的商務英語翻譯
基于圖式理論的商務英語寫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務英語翻譯的應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