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進學校體育運動,構建積極心理防線

2022-05-30 10:31何水英
客聯 2022年8期
關鍵詞:體育運動大腦運動

何水英

隨著時代變遷,目前中學生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多,尤其是疫情大環境下,多種心理困擾和心理問題凸顯,處于不健康或亞健康狀態的學生比例越來越高。如何應對日益突出的學生心理問題的挑戰?這是每一位班主任老師和任課老師不得不面臨的問題。

如果學生有困惑找到我們老師,我們該如何幫助他們?如果學生有輕微心理問題,我們該如何跟他們相處?如果學生已經罹患抑郁癥,除了介入科學的醫療手段和改變家庭氛圍,我們能否找到在校園里也能有效幫助他們的方式?

經過我們長期實踐探索、文獻追蹤和訪談交流,我們提出主張:推進體育運動,構建積極心理防線,助力教育教學。我們認為,面對有心理困惑或者心理問題的學生的求助,我們應該坐下來傾聽他們的心聲,想辦法讓TA一吐為快(此謂“口動”),再創造條件,引導TA參與運動,達到身體的積極狀態(此謂“身動”),期望以“口動”、“身動”帶動TA“心動”,從而為心理問題的疏解甚至解決創造積極條件。這就是我們的“三動”心理輔導策略。本文聚焦于其中的“身動”,探索其作用、原理、操作策略。

一、體育運動的作用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體育運動的作用就是鍛煉身體。體育運動當然有強健體魄、增強體質、讓人具有充沛的體力、改善精神面貌的效果,但運動還有更多的作用,除了讓我們的身體發生良好的改變,也能夠讓我們的思想往好的方向變化,從而在認知和心理層面能夠發揮良好的作用。

中學生開展體育運動的價值不僅是為了身體的健康與升學,更是為了人的未來以及終身的發展。通過開展體育活動,除了能夠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起到鍛煉效果,增強基礎技能,還能對其綜合素養的提高帶來幫助,讓其做到全面發展。借助體育活動引導學生進行身體鍛煉,可以達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極大限度地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并且能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于學生健康個性、健康人格的形成有極大的幫助。體育能讓人內心充滿喜悅、擴展思路、思維更加清晰,同時體育也可以疏導人的心理,引導人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相關研究表明,有規律的體育運動能很好地改善人的身體素質,如增強心肺功能、預防各種疾病等,也能讓人保持心情愉悅、維持心理健康,所以健康教育與學校體育有十分緊密的關聯。

在現代社會競爭中,人才間競爭的壓力是激烈的,只有品質良好的人才才能在社會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長期的體育運動以及終身體育意識能夠促使學生保持精力充沛,培養自信心與自制力,以堅持不懈的毅力、自信的心理素質克服學習、生活及未來工作中的困難,并與團隊合作共事,理性處理問題,遇事不卑不亢,不急不躁。

二、體育運動的作用機理

有無數的例子可以證明,我們的身體在塑造精神方面具有強大的能力,但是這種能力被極大地忽視了。那么那些能夠影響頭腦中內容的外在因素,即大腦之外是如何改變大腦之內的呢?

研究表明,我們的身體動作,姿勢,以及感覺到的溫度等,除了會影響我們的情緒,還會影響我們對數字和詞語的理解,甚至影響我們的創造力。除此之外,身體還影響我們對他人行為,意圖和情緒等的理解。從人體運動學家到流行病學專家都已反復證實:體能越好,大腦功能就越好。

(一)運動促進大腦活動相關的物質平衡分泌

從大腦的生理機能方面,運動能夠促進各種神經遞質(如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各種與大腦活動相關的激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FGF-2)、大腦內的主要壓力因子(皮質醇、促腎上腺皮質素釋放因子/CRF、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平衡,也能促進相應的化學物質在身體里的傳播。慢性壓力、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常常伴有人體中這些和大腦活動的有關的化學物質分泌失衡或傳導不暢,因此運動對這些癥狀的改善都有良好的作用。

(二)運動之后大腦的學習和認知功能會提升

學習的過程是在大腦的微環境中,在大腦細胞之間建立新連接以傳遞信息。大腦中的神經遞質攜帶化學信號穿過突觸間隙,把信號傳送出去。運動讓我們的大腦做好準備,短時提高大腦記錄和處理新信息的潛能。人在運動完后,血液會立刻回流,這正是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時刻,可以用于處理需要敏銳思維和復雜分析力的事情。想要達到這種效果,運動的外部指標(例如跑的有多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盡力(讓心率在一個較高水平)。

壓力會讓我們的工作記憶流失,而鍛煉會讓支持工作記憶的腦區發動起來,所以鍛煉能夠提高思考能力、改善情緒,緩解壓力。一次短時間的鍛煉,就可以讓工作記憶不多的人拿出更好的表現。鍛煉也可以提高創造性思維,會幫助大腦從新的角度看待事物。學習帶來的壓力是困擾高中生的一個常見問題,通過運動提升學習效果和能力,也可以從另一個方面減輕學生的慢性壓力和其他心理負擔。

(三)通過日常體育運動提高大腦應對壓力的能力

神經學家認為,壓力對大腦有一種像疫苗對免疫系統的作用。在有限程度下,壓力觸發了大腦的過度補償機制,從而使它們自身做好迎接未來挑戰的準備。神經學家們把這種現象稱為壓力接種。輕微的壓力可以激活神經元內在的修復和恢復機制。輕微的壓力產生了一種增強細胞適應性的應激反應。適應性就是清除廢物的酶、保護神經的因子和阻止細胞自然死亡的蛋白質逐漸增加的過程。這些要素可以看成是時刻保持警戒準備迎戰下一次壓力的軍隊。增加這些要素的最佳方法就是給自己一點壓力。而進行體育運動是一種可計劃的、可控的給自己“施加壓力”的方式,運動的壓力是可預知和可控制的,而這是心理學的兩個關鍵變量。規律地進行體育運動,是在日常給自己進行壓力接種,提升大腦應對壓力的適應性的簡單易行的方式。

(四)運動能提升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高的人通常會表現為對自己的期望值高、遇事理智處理、樂于迎接應急情況的挑戰、能夠控制自暴自棄的想法——需要時能發揮智慧和技能。運動可以給人帶來“可掌握”、“可執行”的感覺,提升自我效能感;強壯健康的身體也會讓我們對于周遭世界的看法更加積極。當我們運動時,除了感覺愉快之外,還會賦予我們自我掌控感。

對于焦慮情緒,無論引發焦慮的是怎樣的危險或困難,我們都應該主動應對,以“做點什么”來回應。如果我們主動采取應對措施,而不是被動擔憂,就會減輕焦慮水平,而體育運動正是一種可以影響大腦“做點什么”的積極方式。對于抑郁情緒,如果已經在情緒低落的狀態,運動一下就會讓心情變好,那種知道自己就要好起來和自力更生的感覺將改變心態。只要能養成這種習慣就能大大改善情緒。

(五)運動可以提供社交環境

有些運動本身就帶有社交屬性,例如各種球類運動。有社交屬性的運動可以提供社交環境和機會,幫助恐懼社交的人展開社交活動。

另外,養成運動習慣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加入運動小組。社交互動的刺激讓神經元開始產生前所未有的沖動,既難以捉摸又具有挑戰性,不但能令人滿足還讓人感到愉快。當把這種心理活動和運動的準備作用融為一體時,那么大腦的生長潛能正在充分發揮。運動把構建學習所需的材料準備就緒,而社交互動則把這些材料整合并固定到位。

(六)運動所鍛煉的大腦區域掌管人的精神和心理活動

我們的大腦并不能清晰地區分生理和心理,管理生理的大腦區域通常也是管理心理的大腦區域。有大量證據表明,大腦中掌管注意力、意識和運動的區域之間有大量重疊,它們共用著一部分重疊的神經傳導路徑。因此,我們可以利用身體來影響,甚至創造心智。

體育運動和以身體為中心的冥想、知覺,以及學習訓練身體和頭腦的練習,能夠幫助人獲得身心的連接。

(七)在自然環境下戶外運動的額外好處

自然對于人類心理的影響已經超越了自然美學的吸引,自然環境和工作記憶的提升有著緊密的關系,而工作記憶的增加會提高專注力和自制力。到戶外去運動,不僅僅能讓人呼吸到新鮮的空氣,欣賞到自然美景,獲得內心平靜,自然還會適當地捕捉我們的非隨意注意力,從而讓我們大腦的其余部分得以休息,這種休息會對我們的機能造成巨大的影響。

三、學校體育運動的操作策略

加深對體育的正確認知,促使學生積極投身于體育鍛煉,在強健體魄、提升體育成績的同時,還能促進智力發展?!绑w教結合”是增強學生體質、提升學生智力的重要途徑,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對此應予以高度重視。首先,學校應該更加重視體育教學的日常工作。其次,在體育教育中,教師要注意在每個環節都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尊重學生獲取體育學習、健康知識的情感需求。最后,教師還應該關注學生創新精神的形成,促使學生在體育課堂上主動構建體育知識、健康知識,提升學生的體育能力,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

(一)完善體育類教材內容

在開展體育教學的時候,教師要根據課程的學科特點,用科學方法、從鍛煉身體與培養良好品質入手,傳授體育方面的知識與技能,拓寬學生體育知識的廣博,鍛煉身體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

另外,教師參照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熟知程度,對課堂內容適當予以補充,諸如各類運動項目的基本規則、自我保護、傷病預防,以及突發情況的處理等。不僅如此,教師在對課堂素材選擇的時候,還要將學生的年齡范圍、性別、心理特點全部考慮進來。

(二)重視培養學生體育能力

學校在體育課堂中著重傳授給學生體育基本技能,往往忽視了日常學習中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對于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需要制訂一系列的培養方法與措施來完成目標,在不斷的體育運動中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第一,了解常規運動中的衛生保健與自我保護,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第二,在日常體育課堂中,體育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調動學生想象與創造能力,開發學生體育方面的潛能。第三,以興趣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熱情與激情,提高自主鍛煉能力。第四,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健康的體魄,以科學的體育方法,增強體育能力。

(三)開展體育競賽活動

興趣永遠都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們真正體會到運動的樂趣所在,并愿意積極參與之后,就能更好地投入進來。為此,體育教師在日常授課時,可以定期開展一些有趣的競賽活動,促使教學內容變得更為豐富,讓學生們在競賽和游戲的過程中,逐步強化對體育課程的認同感,形成優良的參與意識。另外,在開展集體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自己也能一同參與進來,以此使得師生的關系有所促進,變得更為密切,縮短彼此的心靈距離,為未來體育活動的正常開展創設優良的條件。另外,學生們通過參與活動,還能慢慢認識到競技精神的價值所在,顯然這比體育運動本身的勝負更為重要。又如,在班級內部進行體育教學的時候,教師也可以參照男女生的運動能力基礎,將學生們分為多個小組,每組的整體水平沒有顯著差異,以此開展競賽活動。通過比賽之后,學生們的團體意識就會有所強化,為個人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四)采用“開放式”體育教學

在進行高中體育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嘗試采用開放式教學的方式。通過這一形式,能夠有效突出學生們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們形成優良的自主意識,完善知識結構,強化個人技能。另外,在授課的時候,教師需要做到足夠民主,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征求學生們的個人建議,以此對教學內容展開調整。例如,在某些課堂中,教師帶著學生們完成熱身運動之后,就可以直接讓學生們自由活動,但要設置一定的主題和活動范圍。大家參與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教師在整個運動場來回移動,觀察學生們的活動情況,適當提供建議,幫助其更好地鍛煉技能,并防止傷病。在成績評定的時候,教師可以參照學生個體層面的差異,設置不同的標準,以此完成評估工作,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其以飽滿的熱情投入運動之中。如此一來,學生們就能在真正意義上成為課堂的主人,使得個人特點和優勢能夠全部發揮出來,進而為形成優良的終身體育意識創設良好的基本條件。

在學校開展體育運動是一個長期的系統性工作,需要做多角度、全方面的工作。比較明顯的短期活動有舉辦各種大型活動體育嘉年華、田徑運動會、各類專項運動比賽、舉辦體育文化周等。比較明顯的長期活動有設置如上所述更為豐富的體育課程、建設體育運動需要的場地和場館等。

四、結語

體育與智育相互聯系、辯證統一。智力的增長和發展要求體力也要得到相應發展,而人體素質的提高又會促進智力的進步,從而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產生一定的影響。不僅如此,在中學教育中注重良好結合體育教育與健康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健康知識,有助于學生養成健康行為,不僅能給學生的飲食行為、習慣帶來直接影響,還可以持續干預學生的生活、學習習慣。教育與體育的融合能極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素質、增強意志力、提升社交能力、提供合適的解壓方式、甚至讓學生在運動中探索生命的意義等等。因此,我們需要不斷推進學生“身動”策略,讓學生以充沛的精力、健康的心理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一切挑戰!

參考文獻:

1.(美)瑞迪,哈格曼著,浦溶譯.運動改造大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美)康奈爾,麥卡錫著,方菁等譯.運動塑造孩子的大腦[M].北京:華夏出版社,201.

3.(美)貝洛克著,李盼譯.具身認知:身體如何影響思維和行為[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

猜你喜歡
體育運動大腦運動
體育運動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現代體育運動創始人
不正經運動范
呆呆和朵朵(13)
古代都做什么運動
瘋狂的運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