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鍋莊舞非遺文化推進奔子欄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

2022-05-30 12:03劉戀
客聯 2022年8期

劉戀

摘 要:奔子欄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必須弘揚鍋莊舞非遺文化,鍋莊舞文化特色鮮明,深入工作、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較強的文化影響力、凝聚力。保護傳承鍋莊舞非遺文化,延續歷史文脈、增強民族凝聚力是奔子欄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的重要文化動力,是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重要基礎,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完善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

關鍵詞: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奔子欄;鍋莊舞非遺文化

奔子欄鎮,隸屬于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地處邊遠高寒山區,經濟發展條件不充分,境內居民為漢族、藏族、傈僳族、納西族、普米族、白族、彝族,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建設是奔子欄地區工作的首要工作。2021年7月,課題組在奔子欄地區進行田野調查,當地文化特征非常鮮明,那就是鍋莊舞文化深入工作、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根據實地調查的鍋莊舞文化的內涵、特點,分析鍋莊舞文化與示范區建設的關系,以此探究推進奔子欄示范區建設的路徑。

一、奔子欄示范區建設必須弘揚鍋莊舞非遺文化

我國各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示范區建設必須保護、傳承、弘揚當地非遺民族文化。

(一)奔子欄的語義表達和近況

奔子欄的藏語全稱為“公菊子姆子拉”,意為“公主起舞的樂園”。相傳吐蕃時期,南詔“姜薩公主”出嫁吐蕃途徑金沙江畔一個花紅柳綠、氣候宜人的美麗村莊時,被這里迷人的景致和淳樸的民風所吸引,便讓迎親送親的隊伍在這里逗留了數日。每晚公主還和村民們引吭高歌,翩翩起舞,盡情娛樂。為紀念姜薩公主,這個地方從此就叫“公菊子姆子拉”。后來在地名漢語注音時簡寫為“奔子欄”,取義公主起舞的樂園。

奔子欄,處于世界自然遺產“三江并流”、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國道214線由北向南貫穿全境,歷史上是茶馬古道滇藏段的重要驛站和門戶,被譽為“德欽的南大門”。民族文化、生態文化、宗教文化豐富多彩、絢麗多元,鎮內有東竹林寺、塔巴林寺、玉仙寺,奔子欄鍋莊舞文化(鍋莊舞、服飾、木制品、藏香、彩繪)享譽全國藏區,2018年9月奔子欄被中國民間文藝協會命名為“中國藏族鍋莊舞文化之鄉”。

(二)奔子欄鍋莊舞文化特色鮮明,多次獲獎,具有較強的文化影響力、凝聚力。

1、奔子欄鍋莊舞文化內涵

奔子欄當地稱“鍋莊”時指的是舞,而稱“鍋莊舞”則側重于表達為“鍋莊舞文化”。奔子欄鍋莊是特色鮮明的一門舞蹈藝術。鍋莊歌曲低沉、典雅、渾厚、明亮,體現著古老的特色。歌詞大都表現對山水的崇敬和美好生活的贊美。鍋莊舞不僅是一種舞蹈,在奔子欄人們的心目中更是上升到了一種境界,它等同于“佛”“法”“僧”中的“法”?!板伹f不僅僅是一種歌舞,他是奔子欄歷代人民的‘法,鍋莊的內涵特別深厚,是奔子欄人民修身做人的文化,他的唱詞和各項儀軌教會人們如何去尊重長輩、尊重智者、尊重別人。我們將鍋莊看成是我們的‘寶!”當地的鍋莊藝人魯茸益西說。鍋莊舞者在藏民族的心目中是一位尊者,是一位被敬仰的人。奔子欄鍋莊的女裝傳說是由一套宮廷服裝結合當地傳統服裝演變而來,因而帶著貴族的氣質,服飾的細節上留存著許多歷史的痕跡,匯聚了多種民族類似的特色,體現了民族走廊的存在而形成的異彩紛呈的文化。奔子欄鍋莊舞的男裝與其他藏民族服飾最大的區別是不鑲嵌任何動物的皮毛,這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平共存。奔子欄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跳鍋莊。只要能走路的老人,只要會走路的小孩,都喜歡跳鍋莊舞,他們認為,跳鍋莊舞是祈求地氣旺盛、世界和平、吉祥安康的一種最好的娛樂活動。

2、奔子欄鍋莊舞特點

奔子欄鍋莊舞作為奔子欄人生活記憶的載體, 曲調低沉典雅、渾厚豪邁、凝練深沉,它承載著藏民生活的一整套禮儀程序,有祈禱、迎賓、農作、放牧、娛樂等,包含著友愛、團結等傳統的人文精神,有很高的藝術和社會價值。奔子欄鍋莊舞蘊含著極其豐富的風俗習慣和文化素材。根據傳承特點可分為“祝福鍋莊”“送客鍋莊”“贊頌鍋莊”“相會鍋莊”“辭別鍋莊”“挽留鍋莊”“送別鍋莊”“祈福鍋莊”等儀式,是奔子欄人民逢年過節,節慶慶典時必不可少的傳統文化。

迪慶藏族“鍋莊舞”藏語稱為“果卓”,意為“圓圈舞”,廣泛分布在迪慶藏族自治州藏族民間,是藏民喜愛的民間自娛性舞蹈。舞蹈時,一般男女各排半圓拉手成圈,有一人領頭,分男女一問一答,反復對唱,無樂器伴奏。整個舞蹈由先慢后快的兩段舞組成,基本動作有“悠顫跨腿”、“趨步輾轉”、“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為主變換舞姿,隊形按順時針行進,圓圈有大有小,偶爾變換“龍擺尾”圖案。

伴著低沉典雅、渾厚豪邁、凝練深沉的曲調,奔子欄人民將其信仰、生存、勞作、愛情等豐富多彩的風俗習慣和生活場景融入歌舞文化中,向人們展示了奔子欄人民熱愛生活、各民族和睦相處的文化詩卷。

3、奔子欄鍋莊多次獲獎,展現了較強的文化魅力。

2006年5月20日,迪慶鍋莊舞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氨甲訖阱伹f則以它傳承的完整性、形式的多樣性、表演的程式性,在整個迪慶鍋莊舞大家庭中獨樹一幟”。

從1999年開始,奔子欄鍋莊先后到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演出。多次在各項大賽中載譽而歸,在迪慶州近四屆的新歌新舞樂展中, 奔子欄鍋莊連續四屆榮獲一等獎,并代表迪慶州多次參加國家級、省級的各項民間歌舞大賽且屢獲殊榮。2006年在迪慶州康巴藝術節中奔子欄鍋莊再次榮獲一等獎。2017年受甘肅碌曲邀請參加大型歌舞展演榮獲格瑪獎,同年還榮獲中央電視臺春晚海選金鉆獎。2018年受康巴衛視邀請參加康巴衛視藏歷新年晩會。

時至今日,在奔子欄的村子里每逢喜慶之日,大家會從四面八方趕來,聚到一起跳起鍋莊舞慶祝,也有一些年輕人開始加入表演的隊伍,讓流傳于民間的歌舞藝術繼續“活”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

二、以鍋莊舞非遺文化推進奔子欄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

(一)保護傳承鍋莊舞非遺文化,延續歷史文脈、增強民族凝聚力是奔子欄示范區建設的重要文化動力。

近年來,奔子欄鎮牢牢把握“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協調發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事業,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把貫徹落實好目標管理責任制,作為民族工作的具體要求抓實抓好,大力開展創建民族團結示范鎮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華兒女共有的精神家園”。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自強不息,薪火相傳,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中華民族有一脈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質、精神脈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生動見證。從這個意義上講,保護鍋莊舞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延續歷史文脈、傳承中華文明。鍋莊舞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連結民族情感的精神紐帶,為每一位中華兒女提供持續的認同感,對推動奔子欄鎮民族團結示范區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據奔子欄鎮政府負責人介紹,鍋莊舞正逐漸成為奔子欄鎮群眾茶余飯后最喜歡跳的歌舞,不論男女老少都非常喜歡。通過村民們在一起跳鍋莊舞蹈,增進了彼此相互學習與交流。鎮里的文化站還專門設立了鍋莊文化陳列室,讓更多群眾了解鍋莊文化,弘揚民族文化,促進社會和諧進步。

(二)保護傳承鍋莊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奔子欄示范區建設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重要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就是要堅定文化自信。包括鍋莊舞非遺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著藏族人民的獨特創造、精神理念、道德規范,具有歷久彌新的當代價值,是奔子欄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作為“中國藏族鍋莊舞文化之鄉”,奔子欄鎮以文化傳承保護交流為載體,通過“民族團結一家親”、百村文藝匯演、每月物資文化交流會,“中國藏族鍋莊舞文化之鄉”奔子欄鎮首屆鍋莊文化藝術節的成功舉辦,實現了各民族同唱一首歌、共跳一支舞的團結互助、攜手共進的新局面,奏響了“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的和諧音符。據奔子欄鎮副鎮長安吾品初介紹,鍋莊舞正逐漸成為奔子欄鎮群眾茶余飯的“必選”項目,不論男女老少都非常喜歡。

(三)保護傳承鍋莊舞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奔子欄地區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完善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近年來,奔子欄鎮以文化傳承保護為載體,多形式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九進”工作。為傳承保護好奔子欄鍋莊文化、紅色文化、茶馬古道文化,該鎮連續舉辦了數十場物資文化交流會,錄音、整理、譯制鍋莊曲306首;舉辦鍋莊傳習培訓班;舉辦“中國藏族鍋莊舞文化之鄉”奔子欄鎮首屆鍋莊文化藝術節,開展了大型舞臺劇、鍋莊展演、籃球比賽、毗鄰鄉鎮聯建等多項活動,在弘揚鍋莊文化的同時,也促進了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同時也促進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在與現實生活相融相通的過程中,始終發揮著以文化人、服務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如鍋莊舞帶動的相關產業可以幫助奔子欄欄鎮居民增加收入、帶動就業,促進經濟發展。

奔子欄鎮在全鎮范圍內積極開展爭創民族團結先進村(社區)等活動,用身邊的先進典型教育身邊的人,營造了各民族之間和睦相處的和諧氛圍,使當地居民對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認識更加深刻,為示范區創建工作提供了思想基礎。

參考文獻:

[1]藍文思.閾限·交融·記憶:滇西北奔子欄拉斯節的鍋莊歌舞實踐[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22,36(03)

[2]金卓瑪.淺談迪慶鍋莊的唱詞特點[J].民族音樂,2022(02)

[3]劉凱華,王春然,魏魯佳.當前西藏地區鍋莊音樂分析[J].藝術教育,2022(04)

[4]劉一夢,郭玉成. 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價值內涵與傳播路徑研究——以藏族鍋莊舞為例[C]//.第十二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墻報交流(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分會).,2022:85-87

[5]金志遠,鄭亞力.生活世界理論視域下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21,32(05)

[6]穆再排爾·安外爾.新時代高校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探究[J].決策探索(下),2021(07)

[7]嚴慶,梅麗.認知與作為:如何在新時代深化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21,32(03)

[8]羅福泰,楊亦,李熙臨,蘇曉潁.藍圖已繪就 奮斗正當時——云南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大家談[J].今日民族,2021(02)

[9]張興榮.論新時期鍋莊文化的社會功能[J].當代體育科技,2014,4(31)

[10]簡波,齊瑩.藏族鍋莊舞的文化底蘊及其價值開發[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9,17(07):118-11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