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學生音樂社團與音樂選修課一體化教學模式研究

2022-05-30 20:01楊晉
客聯 2022年7期
關鍵詞:普通高校高校學生社團

楊晉

摘 要:文章選取高校學生作為觀察對象,對其高校學生音樂社團及音樂選修課的現狀進行深入調研。對其特點進行了總結,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及解決對策。為促進高校學生人文素質的全面發展,提出“高校學生音樂類社團與音樂選修課一體化教學模式研究”的具體構建方案。

關鍵詞:高校音樂公共選修課;一體化模式

一、高校音樂社團的概念與任務

高校學生音樂社團,是一個較為特殊的青年團體,主要成員是高校的學生,他們以音樂為興趣媒價,以音樂活動為主旨,以陶冶情操與健美心靈為目標,以“教學做合一”為主要活動形式。在規模不大的高校學生中,有的只有一個音樂社團。高校學生音樂社團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在校內外各種文化交流、藝術教育展演活動及各類高校學生藝術節比賽中承擔著重要的任務,為和諧校園文化建設起著其他類高校學生社團無法替代的作用;高校學生學生音樂社團,在大學教育中作為一種新的藝術教育形式,對高校學生學生的專業教育和綜合素質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高校學生音樂社團現狀抽樣調查與分析

(一)外部管理模式

高校學生音樂社團的外部管理的一般模式是“校團委主導型管理模式”,即學校黨委—學校團委—社團聯合會—音樂社團。另外一種模式是由校、院系兩級部門管理,既在校黨委領導、團委監理下,校社團聯合會學校負責社團的日常管理,公共教育機構以及所隸屬的二級院系負責從專業知識技能層面予以輔助,院級音樂社團即相對獨立又要成為校級音樂社團的一個組成部分并為其提供支持。

(二)內部管理模式

音樂社團的內部管理即社團內部的組織機構設置與一系列管理運行機制,依據其設立部門、音樂社團規模的大小有所不同。調查結果顯示,近84%的有自己的管理章程,16%的音樂社團沒有。部分音樂社團的章程只存于形式,執行率較低。但專業型的高校學生音樂社團卻截然不同,他們有嚴格的章程,嚴明的紀律,與學生切身利益相關的學分管理制度,有專業的教師上課輔導,有專門的場所排練,有名譽團長、藝術監督、駐團團長(兼指揮)、團長助理、各聲部長、后勤服務小組等。一切顯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高校學生公共音樂選修課的演變及現狀分析

(一)普通高校學生音樂選修課界定及其作用

全面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藝術教育,同樣也是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手段。把多種多樣的藝術教育融入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對于提高大學校園文化的品位、格調是非常有幫助的,從而也有助于高校學生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完善品格、凈化思想、陶冶性情,從而促進身心和諧、健康發展。而公共音樂選修課作為高校學生藝術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有著不言而喻的積極作用。其最為根本性質是素質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以學生愉悅感和積極參與為任務,提高學生的審美知識和審美修養的基本素質教育為目的;同時,普通高校學生公共音樂選修課是面向所有在校高校學生的藝術教育,這當然也是是陶冶學生情操、提高修養和完善人格的音樂文化教育。

(二)公共音樂選修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筆者根據材料進行了梳理,并對高校學生進行了實地調研,從中得到的相關數據,指出高校學生音樂社團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方案,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與建議。這些問題在全國高校學生中均帶有一定的普遍性:管理模式不合理、公共音樂教師匱乏、高校學生的音樂基礎薄弱、課程設置不均衡、理論與實踐“兩張皮”

四、音樂社團與公共音樂選修課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建構

(一)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概念解析

針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我們提出“一體化教學”的思維模式。即學科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形成一個有機融合體,在教學目標設定、教學環節中設計、教學方法運用、教學手段設置、教學評價體系各方面予以綜合考慮,既保證理論知識的系統傳授,又要將實踐、操作、感性認知融匯其中,構建全面的學科建設目標。而普通高校學生高校學生音樂社團與公共音樂選修課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研究則是將高校學生高校學生音樂類社團的實踐活動與公共音樂選修課程的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將封閉的理論課堂延伸到開放的實踐活動中去。把理論與技能技巧、實踐操作融合到一起,用理論知識指導實踐活動的操作,反之利用實踐活動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體會,既防止空泛說教,又避免實踐活動流于形式。

(二)音樂社團和公共音樂選修課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基本構建方案

1.一體化教學模式的課程目標

依據國家制定的總的教育方針,我們提出普通高校學生高校學生音樂類社團與公共音樂選修課的一體化教學模式的課程目標是以提高高校學生全面素質為目的,綜合運用各種音樂教學手段和表現要素,將課堂教學和課外社團活動有機融合為一個整體,相互配合、優勢互補,最終完成提升高校學生人格、氣質、修養、創新精神,引導高校學生正確處理好人與社會、自然和諧發展的目標。

一體化教學模式是針對傳統社團活動與公共音樂選修課各自為政、完全剝離的情況,立足于音樂藝術科學規律,運用理論與技能相互支撐、共同發展,使課堂與活動建立統一協調的整體,共同服務于同一教學內容,用技能技術來感受理論認知,用理論認知來指導實踐,既可以立體化全多位地展開學習,又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協作的樂趣,一舉多贏,一箭雙雕。

2.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教學內容

普通高校學生公共音樂選修課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音樂基礎知識、音樂作品欣賞兩大塊,音樂基礎知識又包含基礎理論、音樂史論、音樂美學、應用音樂學如音樂治療、音樂心理等。音樂作品欣賞分為:聲樂作品欣賞、器樂作品欣賞、舞蹈作品欣賞、戲曲作品欣賞等。

除了原有的課堂理論知識部分,每門課程還應包含必備的實踐環節,真正將音樂類社團所展開的各類活動充分融入到課堂中去,將原有的單一理論課轉變為包含理論、實踐于一體的雙向課程。

3.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教學組織形式

(1)合理化開設音樂選修課程。這里的音樂選修課程指的就是一體化教學模式運行環境下的音樂選修課。從事公共音樂教育事業的教師要認真準備,積極探索,備好具備一體化教學元素的課程供學生選擇。課程中要注重實踐環節,適當安排理論知識。以理論引導實踐,以實踐激活理論思考。

(2)加強實踐環節。一體化教學模式最突出的特點便是強調音樂課程的實踐性,針對以往變音樂課為說教課的局面,還音樂課以它本來充滿動感、韻律感的面貌。教師在課程設置中要加重實踐環節的比重,實踐部分要占到課程比例的五成左右。

(3)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一體化教學模式要求突破以往單一說教的教學方法,必須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才能真正活躍課堂、保證教學效果。這一點我們可以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方法。

音樂藝術是具有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功能的藝術門類,對高校學生進行良好的音樂素質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高校學生音樂類社團、公共音樂選修課二者均有優勢,又各有不足。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相互取長補短,建立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可以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真正使學生學習、感悟到音樂藝術的魅力。但這是一個長期、艱巨、復雜的過程,期間還將牽涉到方方面面的諸多因素。高校學生音樂類社團與公共音樂教育選修課一體化教學,是對于普通高校學生公共音樂教育事業的初步探索,一定存在著很多不完善之處,需要用更長的實踐、更多的實踐來檢驗。本文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期待廣大普通高校學生音樂教育工作者投入更多的關注,真正將公共音樂教育事業做好、做大。

猜你喜歡
普通高校高校學生社團
繽紛社團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晉招生錄取統計表(不含2C)
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及作用發揮探索
高校學生意外傷害事件應對與處理
最棒的健美操社團
普通高校音樂教育教學改革探析
K-BOT拼插社團
小議高校學生違紀處分制度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學改革探討
關于高校學生工作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