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小平的社會主義觀與中國式現代化

2022-05-30 21:06王文華
客聯 2022年7期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貢獻

王文華

摘 要: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關鍵在于馬克思主義行,在于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在革命戰爭年代,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創造了中國式革命道路,推動了中國革命事業的快速發展,取得了偉大勝利。在建設社會主義及推進現代化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人又逐漸探索了一條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持續探索的結果,鄧小平同志對社會主義的新觀點新看法,對開創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新時代進一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鄧小平的社會主義觀;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指出:“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敝袊浆F代化道路,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高度概括和系統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形成,離不開鄧小平同志對社會主義的新觀點新看法,正是鄧小平同志打破了對社會主義社會教條式的認識,才創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才逐漸形成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新觀念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形成有著密切關系。

一、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新觀念的形成背景

與其它早期共產主義者一樣,鄧小平同志的社會主義觀形成于新民主主義革命前和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但改革開放過程中方凸顯了鄧小平同志的功能主義社會主義觀及現實主義社會主義觀的作用和價值。相比于改革開放前占主體地位的社會主義觀,功能主義社會主義觀及現實主義社會主義觀具有很多新特點,是對人民公社化運動、大躍進及文化大革命期間主流的社會主義觀念的一種突破和創新,是鄧小平同志關于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新認識新觀念也是鄧小平同志的社會主義觀的主體部分。

鄧小平同志的社會主義新觀念,與很多政治家處于內憂外患的困境中提出新思想新觀念不同,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新觀念是在內部困難重重、外部整體環境比較平和的背景下形成的。

(一)國內背景

鄧小平同志之所以會提出許多關于建設社會主義的新觀點新看法,與當時的國內的情景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尤其人們存在著對社會主義的誤解及在實踐中暴露出明顯的問題,這直接激發了鄧小平同志必須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做出新的解釋。

當時的社會情況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比較突出的問題:

一是大躍進,盲目追求發展速度,忽視發展規律,“趕英超美”想法不切實際的運用于實踐中,導致資源浪費、生態破壞等各種各樣的問題。毛澤東同志去世后,社會上盛行“兩個凡是”,唯毛澤東同志的話是尊,不顧客觀規律,忽視真理。這些都不利于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在這種情況下,鄧小平同志發起了真理標準大討論,為提出關于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發展的新觀念做好了理論鋪墊。

二是人民公社化運動,過早進入共產主義模式,平均主義盛行,過渡追求公平,導致經濟發展效率低下,社會物質財富貧乏,嚴重影響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同時高度計劃經濟體制,也限制了企業發展活力,工業發展緩慢。工農業發展面臨的困境,迫切要求打破經濟發展障礙,為經濟發展注入活力。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解決貧窮問題,解決經濟發展動力問題,鄧小平同志就不得不思索能夠更快推動經濟發展的新方式,創造更多物質財富,為社會主義建設打好物質基礎。

三是“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十年,過于強調政治斗爭,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經濟發展,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費,也造成一大批冤案錯案?!拔幕蟾锩钡腻e誤決策,也意味著在社會主義關注點上要有所改變:是要靠強化的階級斗爭來維護社會主義制度,還是應通過發展經濟、增加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來維護社會主義制度?“文化大革命”選擇了通過強化階級斗爭來壓制有可能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的人士。事實表明,那樣做并不科學,容易造成冤案假案,還把力量過多耗費在內斗上,不利于社會發展。因而,這就要求將重點放在別的方面來維護社會主義制度,鄧小平的經濟發展新思想應運而生,主張通過發展經濟,增強我國經濟實力,增加社會物質財富,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以此來維護社會主義制度。也就有了改革開放等一系列新政策。

正是因為當時國內存在眾多的不利于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問題,人們對社會主義的理解存在片面化傾向,為了走出社會發展困境,解決社會發展難題,糾正人們的錯誤傾向,鄧小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關于建設社會主義的新思想新觀念。

(二)國際背景

20世紀七八十年代,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國際環境趨好,中國擁有比較安詳的周邊環境。這一方面意味著中國政治方面的國際壓力降低,暫時沒有太大的武力威脅,軍事上政治上的緊張狀態可以稍微放松。另一方面意味著中國可以將重心轉向經濟建設,又恰逢新一輪科技革命興起,正是引進和學習國外新技術的好時機。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新一輪科技革命的興起,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但問題就在于,社會主義新中國可否大膽的與資本主義國家合作、敞開胸懷向它們學習呢?以我們原有的經濟制度及思想觀念,能否順利的實現向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學習呢?這一系列的問題,對鄧小平這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無疑是一個難題,需要突破的東西太多了。在這種情況下,鄧小平同志關于中國經濟發展及社會建設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念也就誕生了。

二、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新觀念的主要體現

(一)功能主義社會主義觀

結構主義社會主義觀將結構駕馭于功能之上,認為只要有了理想的結構,就會有理想的功能,盲目崇拜結構,容易導致空想。鄧小平并不十分贊同這種觀念,他比較看重社會功能,特別強調發展社會生產力。針對“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寧要貧窮的社會主義,不要富裕的資本主義”的觀點,他說:“確定走社會主義道路是可以的,但首先要了解什么叫社會主義?!薄柏毟F不是社會主義,發展太慢也不是社會主義?!薄?】 1980年鄧小平第一次提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概念,他說:“社會主義是個很好的名詞,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確理解,不能采取正確的政策,那就體現不出社會主義的本質?!薄?】 隨后他在1986年的一次談話中強調:“我們要發展社會生產力,發展社會主義公有制,增加全民所得,我們允許一些地區、一些人先富起來,是為了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兩極分化,這就叫社會主義?!薄?】 體現出了鄧小平從解決社會公平的功能角度認識社會主義。1992初的南方談話中,鄧小平從功能角度指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p>

鄧小平提出了著名的“貓論”。他指出,只有能夠“抓住老鼠”的貓才是好貓,不能“抓住老鼠”的貓,不管外表多好看,也是沒用的。以此表明,只有能發展生產力為人民創造幸福生活的社會結構才是好的結構,不能推動生產力的發展、不能為人民創造幸福生活的結構就不是我們所要的結構。也就是完全從社會功能的角度來判斷一種社會結構是不是我們所需要的。他說:“搞社會主義,一定要使生產力發達,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薄?】 經濟長期處于停滯狀態總不能叫社會主義。人民的生活長期停止很低的水平總不能叫社會主義?!?【5】這是這種將社會功能作為判斷標準的觀念,推動了我國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

(二)現實主義社會主義觀

鄧小平社會主義新觀念的另一重要表現是開創了現實主義的社會主義觀。之前的社會主義觀是一種理想的社會主義觀,對一種社會制度存在過高的設想,認為只要是社會主義這種好制度,那么一切就都會自然而然的好起來。殊不知,社會主義制度雖好,但實現美好的社會現實,仍然需要人們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去建設社會主義,只有通過建設通過發展的社會主義才會成為人們理想中的社會主義現實,單靠美好的想象是不行的。

鄧小平還提出了著名的“摸論”,即“摸著石頭過河”。由于我們還缺少社會主義建設經驗,沒有現成的很成功的社會主義建設模式,我們中國搞社會主義只能邊走邊摸索,走一步看一步。能達到我們想要的目的就往前走,未能達到我們想要的目的,或說與我們想要達到的目的相反,則要回過頭來反思,認真總結教訓,嘗試新的走法。如此一步步的前進。鄧小平說:“我們的方針是,膽子要大,步子要穩,走一步,看一步?!P鍵是要擅于總結經驗,哪一步走的不穩妥,要趕快改?!?【6】 “膽子要大,步子要穩”體現的就是現實主義觀念,干在實處,以實踐為根基。

除此之外,鄧小平社會主義新觀念還有很多具體體現,如提出影響中國改革開放幾十年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觀點,“一國兩制”新政策,“先富帶后富”新發展思路,等等,都表達了鄧小平對社會主義的一種新看法新理解。

三、鄧小平的社會主義觀對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貢獻

(一)推動了中國經濟及社會的快速發展

毫無疑問,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經濟可謂是飛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國民生產總值躍居世界第二,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不可否認的。而隨著經濟快速增長,社會物質財富更加豐富,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為滿足人民發展資料消費及享受資料消費的行業隨之興起,推動我國教育、衛生、文化等各項事業快速發展,并取得了顯著成就。不夸張的說,改革開放及各項新政策,推動中國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里實現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耙粐鴥芍啤毙抡吆推绞栈叵愀酆桶拈T,進一步維護了國土安全和國家主權,我國國際地位也不斷提升,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大國。正是這些成績的取得,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科學性,增強了道路自信,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打下了扎實基礎。

(二)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新觀念集中體現在鄧小平理論中,鄧小平理論繼承了毛澤東思想中關于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毫不動搖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同時,又對毛澤東思想中不利于社會主義經濟社會發展的因素予以改進和完善,破除障礙,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正是鄧小平理論中有很多新理論新思想新觀念,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社會主義模式,為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發展開創了一條獨特的道路,最終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因而,鄧小平社會主義新觀念新思想的另一重要意義,便是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產生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理論創新推動實踐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豐富和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理論指導。

(三)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

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鼻祖,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理論成果。鄧小平對社會主義的很多理解、很多新觀念,在馬克思恩格斯經典著作中并沒有明確提到,尤其是在生產力發展水平低新中國成立初期,究竟應該怎么建設社會主義,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及蘇聯模式中都找不到準確的答案。在這種情況下,鄧小平提出一系列突破觀念束縛有利于推動社會主義發展壯大的新思想新觀念,在實踐中摸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推進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從實踐和理論雙方面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

四、鄧小平的社會主義觀對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啟示

(一)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突破教條主義束縛

傳統的社會主義觀念,把社會主義結構形式看的比一切都重要,認為是不可逾越的東西。具有濃厚的教條主義色彩,認為馬克思恩格斯是怎么描述的社會主義,我們就必須要按照他們設定的原則來建設社會主義,把原則看的過死。抱著“寧要貧窮的社會主義,不要富有的資本主義”的思想,把社會主義結構看的重于一切,甚至是忽略了社會主義要讓人民過上幸福富有的生活的真正使命,教條化現象嚴重。

鄧小平的功能主義和現實主義社會主義觀,則突破了馬克思恩格斯設定的社會結構的束縛,在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不變的前提下,立足實踐,從實際出發,尋找能真正達到社會主義社會目標的具體路徑,而不是局限于固有的條條框框,不敢突破。他深刻指出:“社會主義不發展經濟,還叫什么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優越不僅是名詞好聽,而是生產力發展速度要超過資本主義?!?【7】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先富帶后富”、“一國兩制”等思想觀念,在馬克思恩格斯經典著作中都找不到,甚至與經典作家的論述是相矛盾的,但這些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思想新觀念對社會主義的經濟的發展確實起到了推動作用。若不搞市場經濟,我們的經濟發展水平可能還會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不利于人民過上幸福生活,也不利于實現共同富裕,甚至會給社會主義制度帶來更大壓力。實踐表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偉大決策是正確的。這給我們的啟示是,社會主義建設,固然要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但具體的發展方式則可以依據具體實踐有所突破。同理,中國式現代化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創新發展,創新發展就必須突破教條主義束縛,不能原原本本從馬克思主義理論中找依據,否則就可能錯過一些發展機會。

(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勇于創新勇于開拓

社會主義相對于資本主義來說,畢竟是一種新生事物,社會主義建設經驗也相對不足,沒有很成功的模式直接套用,在這種情況下,要建設好社會主義社會,就必須要有創新精神,要敢于突破,勇于開拓,才能找到最適合我們的發展道路。中國式現代化同樣是新事物,沒有現成的模板可以參照,只能靠自己在實踐中摸索前進,要有創舉就必須勇于創新勇于開拓。

鄧小平同志之所以能為中國社會主義的建設和發展找到那么多的新路子,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主要在于他敢大膽創新,勇于開拓。鄧小平的一大突破就是擯棄了以往那種將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截然對立的思維方式,大膽的利于資本主義創造的先進技術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他曾說:“我們要向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科學的經營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對我們有益的知識和文化?!薄?】在對立中看到共性,并學習對方的優勢和長處,補足自己的不足,這原本并不是很神奇的事情,但在當時的情況下,敢于大膽向資本主義國家學習確實很需要勇氣。畢竟在觀念上不少人仍然把資本主義視為與社會主義完全不相容的社會制度,認為社會主義的使命是消滅資本主義,而不是學習資本主義。在當時要突破這一思想束縛需要勇于突破的極大勇氣。社會主義建設不同于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毫無疑問與資本主義是死對頭,但社會主義建設不一定與資本主義是死對頭,甚至更多的是合作,因而必須要創新思維,不能死板的看待一切。

參考文獻:

【1】《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猜你喜歡
中國式現代化貢獻
論全面現代化
全面認識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國式現代化文明新形態的世界意義
“中國式現代化”的如椽巨筆
為加快“三個努力建成”作出人大新貢獻
理論·歷史·實踐: 三維探析中國式現代化
2020: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人大力量
貢獻榜
核能對節能減排做出了哪些貢獻
鄧小平開創“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歷史貢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