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如何將立德樹人融入英語教學中

2022-05-30 22:00張紅
校園英語·中旬 2022年7期
關鍵詞:對策建議立德樹人英語教學

摘 要: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開啟了我國教育工作的新篇章。這既體現了教育的回歸,使教授技能、知識和觀念、價值引領相統一,更是豐富了我國培育什么人才、怎樣培育人才的內涵,是我國當前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迫切需要。而英語教學作為發展學生語言能力、掌握溝通技能、了解國外文化的重要學科,在當前形勢下應當受到高度的重視和關注,讓學生通過教師有目的的、有計劃地積極引導和培養,促進學生德才兼進,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本文基于英語教學現狀,就英語教學中立德樹人的時代價值和教學中關于立德樹人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行論述,并提出將立德樹人融入英語教學的相關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立德樹人;英語教學;對策建議

作者簡介:張紅,北京教育學院人文與外語教育學院。

我國古代的“三不朽”將“立德”放在第一位,講的是立成“人”之德,強調高尚的道德修養的重要性,而“樹人”則體現了管子于培養人才的重要性及長期性的深層次理解。當前我國英語教學普及率越來越高,也越來越重視英語教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合。將立德樹人融入英語教學中,不僅是當前中國經濟文化迅速發展這一時代的根本要求,也是培育新時代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必然選擇。英語教學作為學生接觸西方文化的前沿陣地,同時也應當擔負起立德樹人的重擔,為培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貢獻。

一、在英語教學中開展立德樹人教育具有時代價值

不論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還是高等教育階段的學生,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都尚未定型,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因此,應當將學生三觀的形成和塑造作為重點關注內容。學校要高度重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教育各階段學生,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階段特點使用相應的教學手段,幫助他們扣好人生中的“第一??圩印?。

英語教學是眾多教學科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教學課時一般較多,教學周期也很長,從義務教育起始到高等教育結束。將立德樹人融入英語教學中,通過隱性引導的手段融入廣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既能夠讓以往的思政課不再那么生硬、刻板,變得讓學生愿意接受,又能夠深化英語教學的內在內涵,賦予英語教學以靈魂。就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研究英語教學,在語言知識與技能及思想等各方面的功能上深耕細作,對培養我國當代所需的人才具備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融入立德樹人教育具備較大的時代價值。如果以往的英語教學只是把西方的語言知識和文化引進來,讓學生學會溝通技能、了解世界,那么當前形勢下的英語教學就肩負起了更重要的任務使命,就是讓學生們取中華文化之精華,增強學生們的文化自信,在英語學習中變客為主,反向輸出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讓中華文化屹立于世界的舞臺之上。

二、英語教學在立德樹人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英語教師欠缺立德樹人教學理念

英語教師是英語教學的實施者,是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橋梁,立德樹人能否得到有效落實取決于英語教師是否在此方面有所作為。這就要求教師首先做到自身品德過硬,為人師表,這是一名教師從事教學工作的起始點與根本點,同時在言談舉止以及教學教法中重視德育以及德育的授業解惑,否則立德樹人將成為空談。

當前大多數英語教師在從事英語教學工作過程中,僅限于語言知識與技能的教授,更多的是講解和傳播西方文化思想,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提升英語聽說讀寫各項技能,但對中國本身的傳統思想文化涉及很少甚至沒有,對中西方文化道德的差異比較更是不足,有些有留學經驗的英語水平很高、教學能力也較強的老師,盡管對學生在英語技能上的幫助很大,但他們可能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也不夠深入,這就導致他們很難完成立德樹人的任務。

同時部分英語教師也覺得思政工作應當由相應的學科教師來負責,“各人自掃門前雪”的傾向較重,缺乏培養學生世界觀、道德等觀念的責任意識,沒有認清當前的教育形勢,還停留在立“才”樹人的錯誤階段,沒有認識到德才兼備才符合新時代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標準,這樣一方面是思政工作的損失,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到教師自身的成長,無法跟上時代的腳步。而小部分嘗試在教學設計中引入立德樹人教育的教師,大多也只是流于形式,也不長久,起到的效果并不顯著,甚者容易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

(二)英語教學內容在立德樹人方面存在缺失

長期以來,我國的教材編寫者為了營造更好的學習環境,在英文文章的選擇上保障了文章的原有風貌,以確保學生能夠學到原汁原味的英語,同時也很注重文章的實用性,在文章的難度設置方面也是用心良苦,在英語技能學習方面下足了功夫。通過調查發現,所選篇章的大多數內容是介紹西方文化和思想觀念的,很少有用英文介紹我國文化的文本,更沒有考慮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對比,也很少涉及具有思想性和教育性的語篇,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生對西方文化盲目崇拜,更談不上對外輸出我國的文化思想,教學內容對立德樹人的教育闡述存在嚴重缺失。

(三)立德樹人教育評價、激勵機制缺失

當前時代賦予英語教師的任務使命已經升華到較高層次,要求教師不僅要對學生掌握語言技能責任,還要在思政方面下功夫,而立德樹人是根本任務,無疑這項任務是艱巨的,但很多學校卻并沒有為英語教師對學生的立德樹人教育考核創建完善的評價體系,依舊停留在以教師教學質量為評價重點,忽略了對英語教師立德樹人教育的關注,反饋給教師的感受是學校似乎依舊重“才”大于重“德”,這就導致不能很好地引導教師在立德樹人教育上積極展開實踐。

此外,立德樹人的教育成效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體現出來的。對于學生來說,老師所帶給他們的德育,他們往往是后知后覺,驀然回首才發現老師的良苦用心,而根據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教師開展德育所達到的效果也是良莠不齊。這一方面說明德育成效具備不確定性的特點,另一方面也體現出對教師立德樹人教育評價的難度較高。有文獻指出,實際上教師也都愿意將立德樹人融入自己的教學中,為祖國培養有用、能用的國之棟梁,但面對巨大的教學壓力,老師們大都將精力集中到了學生的技能培養上,而學校也不因教師思政工作開展的好壞來全面評價教師,教師對德育也就不再十分上心,而如果學校乃至教育部門不出臺相應的激勵政策及評價機制,教師們想要在英語教學中融入立德樹人,客觀上會有較大的困難。

三、將立德樹人融入英語教學的對策

(一)轉變英語教師教學理念,強化立德樹人意識和能力

英語教學中的立德樹人教育應當從轉變英語教師教學理念著手,使教師真正意識和掌握語言技能教學和立德先行之間的關系,強化教師立德樹人的思政意識,認清自身在思政教育任務中所處的重要地位,從而激發教師自覺開展立德樹人教育的自發性和主觀能動性。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堅定信念做新時代社會主義的建設者,身體力行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不移地做中國先進文化的傳播者。在大是大非面前英語教師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理性看待西方的文化思想,終身學習,不斷強化自身對西方言論的鑒別能力,從實際出發,正確看待中西方文化差異,讓自身的人格魅力不斷升華,激發學生向“我”看齊的原動力,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理想信念。

此外,英語教師要專門對如何將立德樹人融入英語教學展開理論研究,將英語思政工作列入常態工作序列,從而持續強化英語教師的立德樹人教育能力和水平,對德育的有效途徑、方法和手段不斷進行探究,使思政教育的水平盡早追趕上英語技能教學水平,真正意義上達到英語教學立德樹人的境界高度。

(二)優化英語教學內容

英語教學內容重點體現在英語教材上,英語教材是英語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根基,優化英語教學內容的重要手段就是合理選擇教材、教師正確講授教材。當前形勢下,要發揮英語教學的立德樹人教育功能,英語教材編寫者應當對教材內容的創新進行重點研究,在以往保留原汁原味西方文章的基礎上要結合中國國情、時事熱點問題,選取能夠協助英語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辯證思維的文章,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以達到立德樹人的目標。誠然,英語教學不僅僅幫助學生學習語言技能,也是學生認知西方文化的重要渠道,在這一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讓學生接觸到中西方文化差異,會造成學生在認知上產生一些沖突。也正是因此,英語教師就需要在引導學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時,不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教材與立德樹人結合起來,幫助學生能夠辯證地看待中西方文化差異,堅定民族文化自信,引導學生實現精神上的升華。

(三)建立、完善英語教學立德樹人教育的評價機制

英語教師的立德樹人教育成果評價始終離不開學生的具體表現,因此其評價機制的重點還是應當落到考核學生上。從這一角度出發,可以考慮拓寬學生學習效果評價的維度,從專業性延伸到文化素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使命感、團結合作等多個方面,探索出一套能夠全面體現學生語言技能與思想政治覺悟的評價體系。這套體系應當包含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兩大部分,在形成性評價中要涉及學生的綜合素質及各項日常表現,諸如學習的態度、學習的風氣、個人的對國家的情感導向、對社會、班級或同學的貢獻等多方面評價。此外在終結性評價中,也就是期中、期末考試中,可以增設立德樹人相關主題的開放性題目,讓學生通過主觀表達個人觀點來考察他們的思政覺悟。最終,達成用學生的學習成果評價英語教師在立德樹人教育上的效果的目的,使英語教學中的立德樹人教育形成良性循環。

四、結語

通過深入調查目前我國英語教學中立德樹人教育的開展情況發現,教師存在欠缺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缺乏立德樹人內容以及立德樹人教育評價、激勵機制缺失等問題。本文立足現狀分析這三個問題,并提出了相關的解決策略,如轉變英語教師教學理念、強化立德樹人意識和能力、優化教學內容、建立和完善英語教學立德樹人教育的評價機制等,以促進教師在英語教學實踐中開展立德樹人教育。

參考文獻:

[1]劉娜,楊士泰.立德樹人理念的歷史淵源與內涵[J].教育評論,2014(5):141-143.

[2]劉云霞.高職院校行業英語課程思政的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20.

[3]熊珂.高校英語教育立德樹人路徑研究[J].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34-36.

[4]夏文紅,何芳.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使命擔當[J].人民論壇,2019(30):108-109.

[5]駱郁廷,郭莉.“立德樹人”的實現路徑及有效機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3(7):45-49.

[6]張澍軍,蘇醒.論“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使命[J].思想教育研究,2013(7):40-44.

[7]王智超,尹昊.高校教師立德樹人的困境根源、認識澄清與實踐進路[J].高校教育管理,2022(2):75-82.10.

[8]呂京,呂丁.立德樹人視域下教師素質的新內涵及其提升[J].中國教育學刊,2014(11):65-67.

[9]蘇國紅,李衛華,吳超.習近平“立德樹人”教育思想的主要內涵及其實踐要求[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3):39-43.

[10]張巨武.《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1):94-99.

猜你喜歡
對策建議立德樹人英語教學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Long的互動假說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中EGP+ESP模式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