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生態葬的發展趨勢

2022-05-30 03:20翟媛媛
客聯 2022年7期
關鍵詞:發展趨勢環境保護

翟媛媛

摘 要:隨著現代社會經濟和社會文明的快速發展,大眾文化素質水平明顯有所提升,但是在城市化高度發展的同時,國家土地資源問題也愈發明顯,為了減少土地資源消耗和生態環境污染,具有綠色環保理念的生態葬近幾年在全國各地都獲得了良好發展,屬于現階段國家大力推廣的一種殯葬方式。然而,形式多樣、綠色環保的生態葬要想實現全國大范圍普及仍具有較大的困難,長期以來的傳統土葬觀念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改變的,所以需要結合相關政策和宣傳推廣,找到可行性較高的生態葬發展實施路徑,才能夠有效推動生態葬在我國殯葬產業中的良好發展。本文將從生態葬的主要內容及優勢特點入手,深入分析生態葬在我國全面實施的現實困境,詳細解讀目前我國推行生態葬的重要意義及發展趨勢,并提出相關實踐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生態葬;環境保護;發展趨勢

人類的生死從古至今都是一個不可逆轉和無法改變的自然科學規律,從人類社會文明的角度出發,殯葬逝者遺體是尊重逝者亡故、寄托生者哀思,以及振作精神、凝聚力量的一種社會文明行為。在傳統文明的歷史發展中,我國民族殯葬文化十分發達,古代人們對于殯葬活動極為重視,往往選擇土葬的方式將土地作為生命的最終歸宿,古代帝王、豪門貴族不惜花費巨額財產也要舉辦盛大的殯葬儀式,然而從生態發展的角度來看,土葬不僅鋪張浪費,而且存在侵占土地、污染生態環境的問題,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政府一直在大力提倡殯葬改革,引導大家摒棄傳統土葬觀念,將遺體火化,選擇有利于實現生態平衡與生死兩安的生態葬。生態葬指的是待人類遺體火化之后,采取“樹葬”、“水葬”、“草坪葬”等方式對骨灰進行處理,屬于一種形式簡潔、環保節約的殯葬儀式,短期來看,傳統歷史文化根深蒂固,土葬法在我國殯葬文化中的主導地位很難改變,但是破除千年舊俗、推動現代文明進步本就是一個長期發展過程,伴隨著我國社會文明程度的持續提升,殯葬文化改革也將逐步深入,其中構建符合現代文明理念的生態葬模式必將成為我國殯葬產業發展的主要趨勢。

一、生態葬的主要概述

(一)基本內容

節地生態安葬簡稱生態葬,是一種以環境保護和節約資源為核心價值理念的殯葬方式,其主要內容在于積極推廣樹葬、花葬、海葬、壁葬等環保型安葬方法,以此減少土地資源浪費和降低自然環境污染,在尊重和傳承殯葬文化的基礎上實現人與自然的友好共處及和諧發展。目前全球常見的生態葬主要形式包含以下幾種:

樹葬。一種以綠色樹木為“墓碑”的生態安葬法,通過認養并種植樹木的方式,將逝者的骨灰埋于樹下,起到哀悼和紀念的作用意義,相較于傳統土葬法的墓碑與墓穴,樹葬不需要構建諸多復雜的殯葬設施,一個木牌標簽或紀念石頭即可,總體花費不高,還具有十分突出的綠色環保價值。

花葬。一種以鮮花作為載體的生態安葬法,是基于樹葬的創新方法,用花壇取代傳統墓穴,將采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骨灰盒放置其中,再種植上各色鮮花,這樣不僅能夠節約土地資源和優化生態環境,還有助于改變傳統殯葬儀式的刻板印象,使之更加鮮活的同時增加了豐富的人文關懷氣息。

海葬。一種將逝者骨灰撒向大海的生態安葬法,結合了自然發展理念,強調思想與靈魂的自由,是社會文明發展與人類思想進步的一大標志,對于經濟發展、土地保護、移風易俗以及社會主義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

壁葬。一種將骨灰盒嵌入墻壁內的生態安葬法,墻壁表面可以作為墓碑以供生者為逝者刻上碑文,這一方法實現了先進安葬理念和傳統安葬行為的有效結合,并且能夠達到節約空間和土地資源,妥善安葬逝者,以及能夠讓生者進行哀悼與祭拜的多方面目的。

此外,還有一些較為先進和新穎的生態安葬形式,基于我國傳統的殯葬文化思想而言比較難以讓人接受,但是在一些歐美國家較為流行,例如利用熱氣球將逝者骨灰帶上高空,再從高空上把骨灰自由撒向大?;蛏搅值臍馇虬苍岱?將逝者骨灰與煙花材料相混合,然后點燃煙花使其在夜空中璀璨綻放的煙花安葬法;將逝者的骨灰盒放置在衛星發射火箭上一起飛入太空,進而隨著火箭的掉落,逝者骨灰將如同流星一般燃燒蒸發的太空安葬法。

(二)優勢特點

一是節約資源。目前生態葬最為突出的一大優勢在于能夠有效節約土地資源,因為隨著我國人口數量的持續增長,土地資源問題變得愈發緊張,此時生態葬的廣泛普及有利于減少傳統殯葬文化對農耕土地的占用,強化我國農村土地資源建設。

二是科學環保。對比傳統殯葬方式來看,生態葬在工具材料和整體流程方面均展現出十分明顯的環保性特點,不僅采用環保型材料代替傳統的木制棺材,以便維系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而且對于殯葬儀式盡可能簡化,在防止喪葬攀比風氣的同時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促進生態物質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三是持續性強。生態葬主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理念,強調以生態循環為本,實現科學合理的資源配置,并充分發揮所有資源的利用率,在滿足現代人殯葬儀式需求的基礎上能夠為后代的殯葬文明發展奠定穩定的基本條件,以保障社會經濟、生態以及殯葬文化都能夠科學、協調、持續健康地發展下去。

四是整體性強。作為一種較為先進的現代殯葬方法,生態葬擁有十分完善的現代科學決策體系及管理方法,由此可以實現對項目工程建設的合理布局,并且能夠提供舒適、開闊的空間環境和自然人文景觀,從整體性來看,生態葬既是對生態環境和土地資源的有效保護,也是在新時期社會、經濟及環境等各項因素下的全新發展,重點強調了社會經濟不斷發展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協調,以及人類殯葬文化的創新性發展。

二、生態葬的現實問題

首先,中華民族涵蓋了數千年歷史發展和文化變遷,其中殯葬文化自古以來就受到大多數人重視及推崇,它不僅是時代發展和社會經濟的直觀反映,也是長期以來的社會文明積淀,對人的人生思考和價值觀念都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早在夏商周時期,我國就已經產生出較為完善的殯葬禮儀系統,進而在儒家學派思想的推動下愈發等級嚴明、形式繁瑣,且隨著陵墓的興起得以進一步完善,這也使得中華人民歷來就存在傳統莊重的殯葬理念,如若殯葬儀式舉辦得過于簡單就會被視為對逝者的不尊重,也難以承載生者對逝者的哀悼和思念。在這種殯葬思想觀念下,傳統殯葬儀式在許多人心中的重要地位難以動搖,他們無法輕易接受簡單節約的生態安葬法,由此導致生態葬目前在國內的全面普及面臨著諸多阻礙。其次,近些年社會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提高了社會文明發展程度,大眾的生態環保意識日漸突出,但是農村地區由于素質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大多數人的思想層面還停留在解決自身物質生活問題上,他們沒有精力和想法去考慮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問題,也就難以意識到生態葬對于維護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作用,以致農村地區生態葬普及很難有效開展。最后,雖然我國目前對于生態環境保護極為重視,也通過宏觀調控手段大力引導和推廣了節地生態安葬法,但是落實到各個地區的實際開展工作中,往往會因為缺少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或有效參考制度而難以實現,不僅難以引起大眾對生態葬的重視,而且存在較大的可操控空間。

三、生態葬的發展思考

中國國土面積居世界第三,但由于人口數量龐大、地形結構復雜,我國實際的耕地面積相較于人口數量來說遠遠不夠,在這樣的現實情況下很多地區還在利用土地資源實施土葬,修建大型墓地,這也導致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土地資源問題變得愈發嚴峻。生態安葬法不僅可以降低墓地的占地面積,實現土地資源的有效節約以及提高我國土地利用率,而且能夠對自然生態環境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有利于推進人類與大自然的友好共處及和諧發展,還能有效遏制了諸多鋪張浪費的不良現象,實現現代墓園的簡約化和生態化。由此可見,生態葬在我國殯葬文化中具有重要的發展意義和良好的發展趨勢,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這種殯葬方式將會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慢慢普及,同時破除傳統習俗、推廣全新理念是一個長期發展過程,生態葬相關政策及服務還可以進一步優化提升,從而更好地滿足大眾殯葬活動的具體需求。

四、生態葬的實踐策略

第一,地方政府加強宣傳推廣?,F代殯葬改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地方政府部門需要提高工作重視,以“推廣生態安葬”為核心開展一系列宣傳,通過時機精準、手段多樣、協同合作的方式,在基層社區中構建一套正規、完善且能夠長效運行的宣傳機制。與此同時,借助現代新媒體傳播手段擴大生態葬的宣傳范圍,將相關政策與生活實際、民風文化相結合,盡量采取人民群眾易于接受的方式展開宣傳,從而有利于生態葬的有效推廣和落實。

第二,組織構建生態葬產業鏈?;趯椰F代殯葬改革的積極響應,殯葬行業內的各項產業可以發揮各自優勢、協同共進,組織構建集生命文化、園藝設計、智能科技、石材工藝、服務管理等各類專業企業于一體的生態葬產業鏈,這樣不僅可以打破傳統土葬單一的結構模式,提供多元化的選擇模式,使生態墓地可以成為自然景觀和人文思想緊密融合的綠色空間,而且還能夠向大眾提供高效與高端的殯葬服務,滿足他們對于殯葬文化及相關儀式的全方位需求,由此在實現生態葬發展變革的同時促進其穩定長效發展。

第三,政府頒布相關法律法規。為了徹底破除部分傳統落后、鋪張浪費、污染嚴重的殯葬活動,推動創新型生態葬的普及與發展,國家和地方政府部門應該要對應頒布一些內容明確、條例清晰的法律法規,嚴格禁止或限制不良殯葬行為,一方面避免土地資源的持續消耗,強化生態環境保護,簡化殯葬形式以降低沉重的經濟負擔,以此讓人民群眾深刻認識到傳統殯葬活動的弊端,另一方面則為現代生態葬實施提供了寬闊的發展空間,使大眾逐漸接受并習慣于生態葬模式,形成科學健康的生態安葬思想觀念,最終有效推動生態安葬模式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何秀琴.在農村地區推行生態葬的思考[J].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1(02):72-74.

[2]李成.推行綠色殯葬 促進社會和諧發展[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8(04):30-31.

[3]熊英.人文關懷理念下個性生態葬發展的研究[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8(03):36-38.

[4].推行生態葬法 構建人與自然和諧關系[J].中國民政,2006(03):23-24.

猜你喜歡
發展趨勢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
基于環境保護的城市污水處理
環境保護稅如何實現立法宗旨
環境保護稅立法應解決好三大問題
新《環境保護法》解讀
不要恢復,要重建——未來自然環境保護之路何去何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