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杰教授運用經方扶陽法治療腫瘤經驗

2022-05-30 08:29霍曉露劉雅麗趙杰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上半月 2022年6期
關鍵詞:扶陽經方腫瘤

霍曉露 劉雅麗 趙杰

【摘要】腫瘤是當今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據統計,腫瘤已成為中國城市居民的首位死因和農村居民的第二大死因,且腫瘤的治療給人類帶來沉重的社會負擔。經方扶陽學派趙杰教授在治療腫瘤方面有獨特的理論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并形成一整套治療腫瘤的理論體系,療效顯著。

【關鍵詞】經方;扶陽;腫瘤

【中圖分類號】R249.2/.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8517(2022)11-0067-03

ExperienceofProfessorZHAOJieintheTreatmentofTumorwiththeClassicFormulaofStrengtheningYang

HUOXiaolu1LIUYali1ZHAOJie2*

1.Shanxi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Taiyuan030024,China;

2.ShanxiProvincialHospit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Taiyuan030013,China

Abstract:Tumorisoneofthediseasesthatseriouslythreatenhumanlifeandhealthtoday.Accordingtostatistics,cancerhasbecomethefirstcauseofdeathforurbanresidentsandthesecondcauseofdeathforruralresidentsinChina.Thetreatmentofcancerhasbroughtheavysocialburdentohumanbeings.ProfessorZhaoJiehasuniquetheoryandrichclinicalexperienceinthetreatmentofcancer,andhasformedacompletesetoftheoreticalsystemforthetreatmentofcancer,whichhasasignificantclinicaleffectandisworthlearninginclinicalpractice.

Keywords:ClassicFormula;StrengtheningYang;Tumor

隨著人口老齡化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惡性腫瘤已經成為中國居民的主要死因[1],且腫瘤患病率呈現逐年升高趨勢。中國人群死于癌癥的比例從20世紀70年代的10.1%上升至2015年的24.2%;粗死亡率從74.2/10萬上升至170.1/10萬;從2000到2015年,男性和女性的癌癥粗發病率都有所增加[2],且近十幾年來惡性腫瘤的發病死亡均呈持續上升態勢,每年惡性腫瘤所致的醫療花費超過2200億,防控形勢嚴峻。目前現代醫學治療惡性腫瘤的手段主要包括手術、放療、化療、微創介入、生物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等[3]。這些治療存在免疫抑制、胃腸道反應、外周神經毒性等不良反應,且費用高、依從性差,相比,傳統中醫在調動機體的抗病能力,減輕放化療等治療副作用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

趙杰教授是山西名醫、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從事臨床工作30余年,對腫瘤的治療有獨到的見解和豐富的臨床經驗,現將趙杰教授在治療腫瘤方面的臨床經驗總結如下。

1經方扶陽的含義

經方扶陽[4]3,并不是指經方加扶陽的混合體,也不是扶陽派的分支。經方扶陽學派認為經方的本質就是扶陽,經方的理念和宗旨也是“扶陽”,趙杰教授認為陽氣是生命之本,陽虛是百病之源,通過扶助陽氣,諸病可治。經方扶陽所扶之陽非腎陽,而是“中焦之陽”。

2經方扶陽對腫瘤病因病機的認識

2.1腫瘤之源為免疫機能受損《醫宗必讀》中言“見痰休治痰,見血休治血,無汗不發汗,有熱莫攻熱,喘生毋耗氣,精遺勿澀泄,明得個中趣,方是醫中杰”[5],其強調在治病時要辨病機,過早或過度干預都會損傷機體免疫機能而生他變,妨礙疾病治療。

經方扶陽學派創始人趙杰教授認為:人體患外感病時,病原微生物會激活人體免疫應答系統,激活的免疫系統在消滅病原微生物的同時,會清除體內衰老及變異細胞,對人體進行階段性“大掃除”,使機體始終保持健康狀態。隨著社會發展,科學技術及醫療水平的進步,在外感疾病初期過早干預(如濫用抗生素等)會抑制免疫反應,使機體免疫系統長期處于休眠狀態,導致機體對衰老及變異細胞失于監管,從而使變異細胞更易增生、癌變。免疫力低下、易外感者歸屬于中醫表虛,衛氣不足,其本質為“陽虛”。

2.2腫瘤之本為陽虛經方扶陽學派認為[4]5:太陰是諸虛之宗,能量之源,全身小至細胞,大至組織、器官均需以從中焦獲得能量為前提,進行能量代謝?!鹅`樞·百病始生》言:“積之所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也”[6],若中焦脾胃受寒運化失司,則五臟失于濡養,功能低下,病理產物淤積。故臨床治療腫瘤首先是扶脾陽,只有中焦脾陽得以振奮,才有可能通過不同的引導,獲得相應的治療效果。

2.3腫瘤之標為病理產物堆積腫瘤的病機不外虛實兩端[7],虛者正氣不足,實者寒凝、氣滯、血瘀、痰飲等。正氣不足主要是陽氣不足,實邪停滯主要以寒凝為主。經方扶陽學派認為此端的熱必伴有彼端的寒,一切熱象皆是假象,皆由寒而起,寒去則熱去,寒去則病消。腫瘤是由寒氣侵襲經脈,導致遠端經脈受寒痙攣,氣血運行緩慢,陽氣溫通無力,導致細胞代謝產物不能完全排出體外,淤積于半表半里即細胞間組織[5],位置較淺則為炎癥;部位較深,瘀滯日久,遷延不愈則為膿瘤腫塊。因此,腫瘤本質是本虛標實,本虛為陽氣不足,無以溫通經脈,標實為血瘀、痰飲、水濕及局部陽郁所化之熱毒。故預防和治療腫瘤以溫陽為基礎,兼以疏通經絡,祛除病理產物為治法大綱。在治療腫瘤時切勿被“寒郁化熱”的表象所迷惑,認為腫瘤本質是熱毒。

3經方扶陽治療腫瘤的經驗

經方扶陽治腫瘤以“四真諦”為指導原則[8]。

3.1調節能量代謝腫瘤是消耗性疾病,會加快糖、蛋白質和脂肪三大物質的消耗,使機體免疫力降低、正氣耗散[9]。經方扶陽通過調節能量代謝,一方面用大建中、理中類方溫運脾陽,固護中焦,使中焦能量化生源源不絕,進而補充機體能量,抗御病邪;另一方面用竹葉石膏湯、風引湯等斂陽、潛陽之品,降低腫瘤對機體的能量耗散。通過以上一補一斂增強機體正氣,扶助機體陽氣,是后期治療的基礎和前提。

3.2改善循環,調節血液分布一方面腫瘤在增生過程中會壓迫周圍組織血管,引起痙攣,使周圍組織缺血缺氧,剝奪人體正常組織營養,供自身增生所需;另一方面,腫瘤本質為陽虛寒凝,引起血液循環差,“血不利則為水”[10],導致水濕、痰、瘀等病理產物堆積。故經方扶陽通過桂枝甘草湯、芍藥甘草湯、四逆湯等解除血管痙攣,改善微循環,在改善正常組織缺血缺氧同時加快病理產物排出,溫化腫瘤。

3.3調節肌筋膜張力經方扶陽認為腫瘤病位在半表半里,即細胞間組織[5]。半表半里包含肌筋膜、淋巴等,通過運用柴胡類方、烏梅丸等來調節肌筋膜張力,打開痙攣筋膜,促進代謝產物通過血液循環系統排出體外。

3.4祛除病理代謝產物一方面腫瘤本身就是機體病理代謝產物(氣、火、痰、濕等邪)堆積所致;另一方面腫瘤自身代謝產物也作為病理代謝產物堆積下來。在祛除病理產物時,經方扶陽有其自身的模塊體系:化瘀時用祛瘀血湯;利水氣時用當歸芍藥散;祛痰時用二陳湯、溫膽湯;化濕時用平胃散、半夏厚樸湯等。臨床中要根據患者舌脈、癥狀等綜合考慮辨證選方。

經方扶陽學派通過“四真諦”調節能量代謝、血液分布、肌筋膜張力及祛除病理代謝產物使機體達到“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侯若一,命曰平人”的狀態。

4病案舉隅

患者武某某,女,51歲。主訴“干咳、乏力、氣短5年”,于2020年8月19日就診于經方扶陽門診?;颊?015年8月初無明顯誘因出現干咳、乏力、氣短,遂于當地醫院體檢,查胸部CT示:左肺靠近肺門處增大,見一約1.0cm×1.2cm圓形高密度影,確診為肺癌。于當地醫院行左上肺癌根治術,術后給予放化療,具體方案不詳?,F請求中醫藥治療??滔掳Y見:乏力、氣短,活動后易出汗,口干不苦,食欲不佳,納少眠可,舌淡紅苔白,左寸浮滑關弦滑尺沉緊,右寸浮弱關弦滑尺沉緊。輔助檢查:胸片示:胸腔積液。中醫診斷:肺積(陽虛水停)。針對以上癥狀,趙杰教授給予大建中湯合附子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加減,方藥如下:茯苓、葶藶子、白術、川椒、牡蠣、附子各30g,澤瀉20g,干姜、炙甘草各15g,人參10g。20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2020年10月20日二診:患者化療后出現惡心,脈象:右寸浮滑關浮滑尺沉緊,左寸浮滑關浮滑尺沉緊。前方去牡蠣、炙甘草加醋冬花3g、阿膠、茜草各15g,炒梔子、厚樸、枳實各10g,黃芩、白芍各6g。20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2020年12月22日三診:患者惡心好轉,出現咽痛、咳嗽,夜間加重,伴雙手脫皮,脈象:右寸浮滑關弦滑尺沉滑,左寸浮滑關弦滑尺沉緊。予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合附子細辛湯合小柴胡湯加減,方藥如下:蟬蛻、連翹、赤小豆、炙桑皮、炙百部、柴胡、黃芩、半夏、砂仁各10g,熟地、黨參、生姜、大棗、附子各30g,柏子仁60g,細辛6g,炙甘草15g。7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2020年12月30日四診:患者惡心消失,仍有咽痛、咳嗽,脈象:右寸浮關弦滑尺沉緊,左寸浮弱關滑尺沉細緊。在三診方基礎上去半夏,加大以下三味藥劑量:赤小豆20g、細辛10g、柏子仁90g。7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2021年1月5日五診:患者咳嗽、痰白粘、咽喉不適、口干欲飲,脈象:右寸浮滑關滑尺沉弦,左寸弱關弦滑尺沉弦。予大青龍湯合升降散合射干麻黃湯合附子細辛湯加減,方藥如下:炙麻黃6g,桂枝、炙甘草各15g、蟬蛻、僵蠶、片姜黃、射干、五味子、細辛各10g,紫菀、石膏、熟地、附子、生姜、大棗各30g。7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2021年2月23日六診:患者咳嗽減,仍氣緊,復查胸部CT示肺門仍增大,舌淡紅苔白,脈象:右寸浮滑關滑尺沉緊,左寸浮滑關弦滑尺沉緊。予射干麻黃湯合大柴胡湯合附子細辛湯加減,方藥如下:射干、炙甘草、干姜、冬花、黃芩各15g,浙貝、五味子、細辛、柴胡、枳殼各10g,紫苑、瓜蔞、生姜、大棗各30g,附子、熟地各60g。12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2021年3月17日七診:患者仍氣緊、痰多,影響睡眠,左肺靠近肺門處增大,舌淡苔白,有齒痕,脈象:右寸浮滑關弦滑尺沉緊,左寸浮滑關弦滑尺沉緊。予升降散合大建中湯合引火湯加減,具體方藥如下:蟬蛻、僵蠶、片姜黃、熟大黃、枳實、人參、柴胡、肉桂各10g,石膏、瓜蔞、車前子、葶藶子、川椒、附子、熟地各30g,干姜、浙貝各15g,柏子仁60g,巴戟天20g。12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2021年4月17日八診:患者于3月25日和26日分別化療1次,現癥:水腫,氣短,舌淡苔白,脈象:右寸弱滑關滑尺沉緊,左寸浮滑關弦滑尺沉緊。予大建中湯合茯苓杏仁甘草湯加減,方藥如下:防己、浙貝、人參、炙甘草各15g,葶藶子、瓜蔞、車前子、石膏、川椒、干姜、生山藥、龜板膠各30g,附子45g,柏子仁90g,茯苓60g,杏仁10g。12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2021年4月20日九診:患者水腫、氣短好轉,脈象:右寸浮弱滑關滑尺沉緊,左寸浮滑關滑尺沉緊。在八診方基礎上去防己、龜板膠,加防風15g,牡蠣、仙靈脾各30g。20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2021年5月11日十診:患者咳嗽、氣緊、水腫皆緩解,脈象:右寸浮滑關滑沉尺弦,左寸浮弱關弦滑尺沉弦,在九診方基礎上去車前子、茯苓、杏仁、炙甘草加黃芩10g、龍骨30g、紫石英20g。20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2021年6月1日十一診:患者自覺癥狀好轉,精神可,脈象:右寸浮滑關弦滑尺沉緊,左寸浮滑關滑尺沉弦。在十診方基礎上去龍骨、生山藥加桂枝15g、蛤粉30g。20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2021年6月15日十二診:患者病情穩定,脈象:右寸浮滑關弦滑尺沉緊,左寸浮滑關弦滑尺沉緊。在十一診方基礎上去葶藶子。20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按語:初診患者以胸腔積液為主就診,用附子湯合大建中湯、葶藶大棗瀉肺湯加減溫陽利水;后患者出現惡心、反酸、納差等消化道癥狀,在前方基礎上變化,加用梔子厚樸湯、黃芩湯降胃氣,清除炎性代謝產物;后患者咽痛,用小柴胡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合附子細辛湯加減,散寒兼清上焦郁熱。經過不斷的治療,病邪不斷由里出表,后期患者胸水消,主證以咳嗽、氣緊、痰多為主,用大建中湯合引火湯、茯苓杏仁甘草湯運中焦、暖下焦,同時祛除痰濁水濕等病理代謝產物進行治療,經過經方扶陽10個月左右的治療,患者咳嗽、氣緊、惡心、胸水等癥狀及體征不斷改善,病情平穩,精神不斷好轉,生活質量得到了提升,在治療中病情偶有反復,但總的趨勢在波浪式前進,經方扶陽治療腫瘤療效確切,值得臨床借鑒。

經方扶陽認為,中醫是“治病的人而非治人的病”,中藥并非專門為殺死癌細胞而設,通過扶陽、潛陽、斂陽,同時祛除引起陽氣運行不暢的病理產物,緩解因腫瘤所致的不適諸癥,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治療腫瘤是一個長期過程,通過中醫治療能夠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抑制腫瘤生長,緩解臨床癥狀,延長生存期。

參考文獻

[1]陳宏達,鄭榮壽,王樂,等.2019年中國腫瘤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20,24(4):373-379.

[2]WEIWQ,ZENGHM,ZHENGRS,etal.CancerregistrationinChinaanditsroleincancerpreventionandcontrol[J].TheLancetOncology,2020,21(7).

[3]曾普華.中醫藥是治療惡性腫瘤有效手段之一[N].大眾衛生報,2017-07-20(6).

[4]趙杰.經方扶陽三十年傷寒論教程[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9:3,5.

[5]李中梓.醫宗必讀[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8.

[6]柳長華.黃帝內經靈樞[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146.

[7]匡唐洪,劉云霞.淺析《黃帝內經》中的腫瘤相關論述[J].浙江中醫雜志,2012(12):909.

[8]趙杰.經方治病的原理[N].中國中醫藥報,2020-12-24(4).

[9]吳國豪.惡性腫瘤病人惡病質發生機制及營養治療[J].外科理論與實踐,2012,17(2):98-101.

[10]張仲景.金匱要略[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54.

(收稿日期:2021-10-08編輯:黃麗君)

基金項目:經方扶陽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2020PY-LP-07)。

作者簡介:霍曉露(1995-),男,漢族,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中西醫結合防治腦病。E-mail:1481162590@qq.com

通信作者:趙杰(1963-),男,漢族,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西醫結合防治內科疾病。E-mail:zhaojiemyt@163.com

猜你喜歡
扶陽經方腫瘤
對經方薯蕷丸的認識及臨床思考
與腫瘤“和平相處”——帶瘤生存
張仲景:經方善用姜
ceRNA與腫瘤
經方治療急癥3例
從人體陰陽本體結構談扶陽派唐農教授治療血管性癡呆的經驗
床旁無導航穿刺確診巨大上縱隔腫瘤1例
《腫瘤預防與治療》2015年征訂啟事
從共振原理看扶陽理論的治病機理及其對血管性癡呆的解讀
經方辨證治療慢性蕁麻疹經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