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體驗性教學在中職會計課堂中的開展

2022-05-30 12:47王海燕
中學教學參考·文綜版 2022年5期
關鍵詞:會計中職

王海燕

[摘 要]中職會計專業應注重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具備會計基本素養的應用型會計人才。文章首先分析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然后分析中職會計課堂開展體驗性教學的積極作用并詳細介紹開展體驗性教學的具體方法,最后提出在中職會計課堂開展體驗性教學應注意的幾點。

[關鍵詞]中職;會計;體驗性教學

[中圖分類號] ? ?G71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2)15-0094-03

會計專業的課程理論性較強,部分中職教師會忽略其應用性,認為學生只要能將相應業務計入確切賬戶就行了。因為缺少學習過程中的實操體驗和課后的企業實踐,部分學生雖然對課本知識掌握得較好,但是在頂崗實習時和走上工作崗位后會感到壓力很大。加之最近幾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頂崗實習機會變得少之又少。中等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的起點而不是終點。中職教學方法必須多樣化。體驗性教學能讓中職學生在就業方面有實際工作能力,有發展通道,同時在升學方面也有優勢?;谥新殨媽I教學的基本現狀,推廣體驗性教學必須提上日程。

一、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中理論和實踐相脫節

中職學校在會計專業教學計劃中,通常都給學生安排了相應的實習,比如將基礎會計和企業財務會計課程總學時的三分之一作為實習課時。但中職學校安排的實習基本都在第三個學年,學生在這之前很少有機會開展實習活動。平時一般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記,然后學生在課后進行習題練習。這使得一些學生在走進實習單位時缺少動手經驗,進而導致他們在處理千變萬化的實際業務時,難以將其與所學會計理論知識結合起來,感到無從下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若中職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相脫節,那么學生就難以全方位發展,難以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教學方式有些不當

在會計課程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方式會使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相對較弱。比如“資產處置損益”這一知識點,課本上是如此解釋的:“主要用來核算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因轉讓、出售、投資等原因,產生的處置利得或損失。發生處置凈損失的,借記‘資產處置損益;若為凈收益,則貸記‘資產處置損益?!惫馐亲寣W生記住理論知識,學生在運用時還是會一頭霧水。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嚴重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教學手段有待改進

會計專業知識理論性強、較為抽象,傳統的教學手段又比較落后,容易導致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高。比如“結算方式”的教學,涉及支票、本票、銀行匯票、商業匯票、匯兌、委托收款、托收承付等等。有的教師在講臺上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把概念、結算流程、使用范圍講得頭頭是道,粉筆用掉了很多,可是學生卻在座位上昏昏欲睡,一副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的樣子。在相當一部分中職會計專業學生眼里,會計課程是枯燥無味而又不得不學的課程。

二、中職會計課堂開展體驗性教學的必要性

目前,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學中最大的困境是理論與實踐脫節和斷層。體驗性教學能通過企業頂崗實習、模擬實踐環境、創設教學情境等多種途徑,讓學生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并逐漸形成運用所學會計理論知識的實操能力。國務院2019年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中職學校畢業的學生越來越能干,越來越搶手——此乃不少企業領導的真實想法。培養專業技能人才也是現代社會的強烈需求。體驗性教學可以讓中職學生做到理論結合實踐,提高專業技能水平。

三、中職會計課堂開展體驗性教學的方法

俗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敝泄仓醒朕k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強調“大力宣傳普及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全面發展、人人皆可成才、終身學習等科學教育理念”。體驗性教學對于中職學生來說是最合適不過的。下面就中職會計課堂如何開展體驗性教學作具體分析。

(一)合理設計教學目標

體驗性教學側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設計中職會計專業具體學科教學目標時,教師不僅要在知識認知方面做出要求,而且要兼顧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目標要根據綜合素質教育要求進行合理設計,注重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例如,《基礎會計》“財產清查”這一章節的教學,首先要讓學生掌握財產清查的概念、實地盤存制和永續盤存制的區別、財產清查的分類、清查實物和銀行存款及往來款項的具體方法、處理清查結果的相應方法等。其次要讓學生明確重點,并掌握知識點。最后通過模擬企業真實場景等方式開展財產清查演練。例如,筆者給學生呈現一個案例:“某企業在突擊現金清查中發現保險柜現金短缺500元,沒有發現保險柜破損、被撬開等情形,又沒有現金支出憑證,不存在臨時借款的可能性……”之后,筆者引導學生親身體驗財產清查的過程,具體為發現短款,查找原因,分析結果,進行相關會計處理:批準前,借方科目記入“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貸方科目記入“庫存現金”,因為不存在臨時借款的可能性,又沒有發生其他自然災害,所以報請領導批示,判出納監守自盜;批準后,借方科目記入“其他應收款”,貸方科目記入“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筆者巧妙地將對學生價值觀、人生觀的引導融入教學中,開展體驗性教學,既讓學生學會知識點,達到認知目標,又讓學生學會做人,達到情感目標,化長篇大論為小口切入,引導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領悟會計專業理論課的實效性。

(二)結合具體教學內容開展體驗性教學

在中職會計課堂上開展體驗性教學能使教學內容更加立體,“有血有肉”,便于理解和應用,而且能夠達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目的。比如《基礎會計》“會計賬簿”這一章節的教學,筆者首先講解了會計賬簿的理論知識,其次讓學生理解賬簿分類,練習賬簿的開立和登記,最后讓學生把握對賬、結賬的方法以及錯賬的處理辦法。筆者根據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先設計某個企業一個月發生了17筆經濟業務,再讓學生組成4人學習小組對每筆業務進行分析討論,做出憑證(收付轉),登記賬簿(總賬、日記賬、明細賬),并讓學生自己設計一些錯誤的憑證和賬簿,然后將它們分給其他小組。各小組進行討論,發現錯誤所在(是憑證錯引起賬簿錯,還是僅僅是賬簿錯,憑證錯是科目錯還是方向錯,金額有沒有記多或者記少,從而引出劃線更正法、紅字更正法、補充登記法),用正確方法更正錯賬,在規定時間內進行對賬和結賬等。此過程中的業務設計和錯誤預置,能夠讓學生快速掌握教學內容,加深對理論知識的了解,培養自主思考能力,提升實踐能力。筆者鼓勵學生主動研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體驗性教學的應用面很廣,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教學場景,尋找探究點,引領學生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

(三)校企合作,讓學生實地參觀

有的省份(如山東?。┏雠_了校企合作稅收優惠政策,當地的中職學??梢越鑴荻?,引入社會力量辦學,根據行業需要,探索個性化育人模式,把課堂搬到企業里。學生在實地參觀過程中,能清楚地看到課本中熟悉的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會計賬簿等是如何填制、審核和傳遞的。學生能夠從中感受到所學專業的就業前景,也能夠增強自身學習的動力。

(四)疫情期間,通過網絡平臺讓學生體驗實時做賬

中職學校應結合智慧校園,建設和完善多元活動課程機制,通過建立會計電算化網絡平臺,使會計實訓課程更具有真實性,并通過體驗性教學,使每個中職學生都有機會參與會計專業實操訓練。中職學校應通過建設網絡實訓課程,讓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與特長來選擇會計相關工作崗位,如出納、會計、會計主管、納稅申報員等,使學生在選擇工作崗位時更具自主性。學生借助會計實訓網絡平臺進行學習、演練,獲得的體驗感更強。中職學??山Y合虛擬仿真軟件或虛擬生產場景開發相關資源,使會計實訓課程學習、演練、講授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更具便捷性。教師可通過網絡平臺進行會計實訓課程的體驗性教學及考核,以有效收集學生的實訓數據,及時了解學生的實訓情況。

借助會計電算化網絡平臺開展體驗性教學,更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能力。網上的會計實務培訓課程很實用,都是圍繞常見的會計崗位具體工作流程安排的。要建設好會計實訓網絡平臺,首先應明確未來的“實戰”是什么樣的,它有什么具體的要求。實訓需要創設逼真環境,具體涉及時間、空間、設施以及崗位權限等,需要模擬出納、會計、會計主管、納稅申報員的工作規則,創設操作環境。實訓環境設置得越逼真,會計相關工作訓練就越貼近“實戰”,對增強學生適應未來會計工作的能力的幫助就越大。

四、中職會計課堂開展體驗性教學應注意的幾點

盡管體驗性教學在中職會計課堂中有很強的可行性,有很多的優點,但是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然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教師是教育的根本,是引導學生前進的指明燈

要開展好體驗性教學,教師需要具備淵博的理論知識和大量的實踐經驗,以及預知并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當今社會,知識更新越來越快,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需有“一桶水”,而且這“一桶水”必須要常換常新,否則就會變成“一桶死水”。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設計是一件既艱難又復雜的工作。教師需要在平時及時搜集資料,設置合適的教學情境,還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以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比如前面提到的固定資產清理是列入“資產處置損益”還是列入“營業外收支”,主要是看處置的固定資產有無使用價值,有使用價值的話列入“資產處置損益”,反之則列入“營業外收支”。教師只有站得高、看得遠,指導學生時才能得心應手、有的放矢。

(二)要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和學習能力

學生之間存在知識、能力、經驗差異,教師要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感悟能力和學習能力,盡可能讓學生獲得深層次的體驗。比如在財務會計課程“結算方式”的教學中,針對學生難以區分支票、本票、銀行匯票等結算方式的問題,教師可以使用仿真銀行系統,讓學生作為職員,處理涉及各種結算方式的票據開立、工具傳遞、會計處理等業務。學生通過模擬,能感悟各種結算方式的優缺點、會計處理的差別等,進而提高學習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

(三)要將會計專業知識融入問題或實訓

在體驗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抽象的專業知識很好地融入形象、直觀的問題或實訓中,使其可感知、可體驗、可觸摸,讓學生能更好地把握相關專業知識。

黃炎培提出了職業教育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其中包括“手腦并用”“做學合一”“理論與實際并行”“知識與技能并重”等原則。體驗性教學是適合中職會計專業的重要教學方法。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和教學實際情況,合理開展體驗性教學,以培養對社會發展有用的會計專業技術人才。

[ ? 參 ? 考 ? 文 ? 獻 ? ]

[1] ?陳偉清,張玉森.基礎會計[M].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2] ?楊蕊,梁健秋.企業財務會計[M].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 ?扈中平.現代教育學[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4] ?劉萬倫,汪明,趙小云.心理學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責任編輯 周侯辰)

猜你喜歡
會計中職
市場經濟背景下的會計統計發展探究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淺談中職英語教育三部曲
中職高考與教學研究
果真是“誤了百萬中職生”嗎?
構建中職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用“第三只眼”看待中職學生
關于中職與高職銜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