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語文東風 催德育之花

2022-05-30 10:48焦麗
語文周報·教研版 2022年36期
關鍵詞:道德德育教材

焦麗

教育要從小抓起,德育更是如此,加強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有助于小學生道德素養的提升。語文學科中包含許多愛國思想和道德行為方面的教學內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既可以豐富德育內容,又可以鍛煉學生獨立分析、思考的能力。適當地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能讓學生在學習中養成良好的思想品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養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學習態度。將思想道德教育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中,也是一種創新型的教育模式,迎合了新課標的思想理念,以全方位、多學科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對提高學生的品德素養和綜合素質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當前小學語文德育滲透的現狀

(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德育滲透意識不強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由于過度重視提高教學質量,常常忽略在本學科中進行德育滲透,認為學生的德育工作是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內容,將德育與學科教學相分離,這不利于學生良好思想品質的養成。

(二)忽略教材內容中的德育滲透價值

小學語文教材中具有很高的道德滲透價值,教師由于德育意識不強,沒有發掘教材中的德育資源,僅僅將課本中的教學內容照本宣科地教給學生,既浪費了教材中可以進行德育滲透的重要資源,又限制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思考分析的能力,不利于學生思想的進步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家長的課外德育滲透作用小

對學生的德育滲透工作,不能僅僅靠課堂教學,也要發掘學生家長的輔助作用。傳統教學往往只注重學生的學校教育,忽略了學生的家庭教育。一些學生在家庭中受到溺愛,往往不懂得與人分享,多以自我為中心,不顧他人感受。長此以往,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很是不利。

二、德育滲透于語文教學中的策略方法

(一)加強教師的德育滲透教學思想

教師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首要來源,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思想道德水平,因此要加強教師的德育滲透教學思想。教師可以在教案中進行相應的德育滲透設計,并寫出具體的滲透內容、教學過程以及教學目的,然后按照教案進行教育滲透,并在課后進行教學總結,這樣才能有效幫助學生提高道德素養。

(二)結合語文教材,進行德育滲透

從語文教材看,單純的知識性文章是不多的,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只傳授文化知識,不滲透德育,只是完成了一半的教學任務。每個新學期開始,教師要針對教材內容,有計劃、有目的地做好學期備課,了解教材中蘊含的德育因素,做到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實施思想教育。有的單元通過寫人記事、觀察、積累方面的教學,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審美情趣;有的單元是學習老一輩革命者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不怕犧牲、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有的單元是培養學生愛黨、愛國家、愛學校、愛生活的高貴品質。明確了單元德育目標,就有了一個完整具體的德育計劃,久而久之就可以形成一個螺旋式反復強化的德育過程,從而克服以往德育教學的隨意性、盲目性。

上課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適時將思想道德滲透給學生。例如小學一年級教材中的課文《升國旗》,教師要向學生講解五星紅旗的意義:我們的國旗是用烈士的鮮血染紅的,代表著無數英雄的心血,象征著革命的勝利,小學生佩戴的紅領巾就是紅旗的一角,因此要愛護紅領巾,保證紅領巾干凈整潔。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能夠利用現有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將愛國主義精神傳達給學生,加強愛國思想教育。

三、在讀寫教學中滲透德育

文章是用以交流感情傳播信息的,是加強德育的最好途徑。讀書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讀出時代的變遷、人性的美好,讓書浸潤心靈,濡染品行。寫作更是學生表情達意的最好時機,教師要多倡導正能量的題材。

學生和老師相處多年,期間難免有誤解,但更有快樂的時光,教師可以讓學生反復回憶和老師的點點滴滴,讓學生仔細回憶與老師的感情。學生以自己熟識的事件為抒情中心,調動生活積累,展開合理想象,寫出關于老師的故事,表達自己的情感,從而加深和老師之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在思想上得到升華。

猜你喜歡
道德德育教材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